552.第552章 百年大计和顽疾

第552章 百年大计和顽疾

那该怎么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呢?其实很简单,依旧是后世的成功经验。不管国内还是国外都有过教育双轨制,说白了就是把初级教育当做筛选期,通过多年筛选,大面上看清每个学生的天赋优缺点,然后因材施教。

有研究天赋且具备条件也喜欢读书的请继续学业,具体是考举人进士还是改个名字叫研究生或者博士生都无所谓,总之未来大概率是搞各类研究工作的。

没有研究天赋或者没条件也不喜欢这类工作的,那就别再耗费教育资源和生命了,找个大致上擅长还不太讨厌的技术,经过技校、职业学校的短期培训该干嘛就干嘛去吧。比如说当医生、当工匠、当商人或者当官。

没错,在洪涛的价值体系里大多数官员真用不着高学历,更不需要太聪明。普通官员只是政策的执行者,按部就班即可,用不着灵机一动和运筹帷幄。

真正需要大智慧的是顶级官员,也就是政策制定者。他们就像设计师,图纸和数据做成什么样,普通官员按图索骥去执行就够了,顶多加上个认真负责的属性,千万别自由发挥。

“陛下可是要把海户司在全国推广?”

不管是不是忠实的保皇党人,袁应泰毕竟也是士人阶层里的一份子,同时也是科举制度的受益者。听到皇帝不打算取消科举制度总算长舒了一口气,思路也开始清晰起来,一句话就说到了点子上。

“正有此意,但朕就算有三头六臂也无法教授那么多学生,所以这件事还得由民间的有识之士去做,朝廷只管给政策扶持。你可以抽时间去通州拜访下马经纶,他已经建了一座书院,教学方法和大部分教材都与海户司相仿。”

和聪明人聊天就是省心,不用掰开了揉碎了的细说就能听懂并举一反三。说起来海户司还真就是个大明的技术学校,连中等专科学校都够不上。

但事实证明这样的人才培养出来之后在各行各业中都足够用了,甚至有点大材小用。所以不能百分百复制海户司的模式,还要把课程进一步细化。

比如说将来打算从军或者当工匠的就别学太多文化课了,也不用熟练拉丁语。打算当医生的那就少学点几何、地理和物理。而有志去走仕途的各科都要学,只是都不用学精,蜻蜓点水及格即可。

这样的试点在海户司中无法进行,那些孤儿将来的用处多是情报和督查工作,标准必须高一些。所以只能让马经纶的《闻道书院》先试试水,等做出一些成绩之后再小范围推广。

“臣懂了,待与马主编商讨之后即刻着手实施。臣以为此举应先在广东福建和山东试行,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至此,袁应泰觉得大部分听懂了皇帝的意思,并不复杂,不就是又一场新政推广嘛。该如何操作熟悉的很,且眼下的大环境可比十年前强多了,没什么大难度。

“正是此意,另外南京那边的官员数量也该有所控制了。朕近日来翻了翻史料,发现个骇人听闻的数字。汉朝有人口6000万,官员最多时不过8000,算下来7000多名百姓供养一名官员。若是加上胥吏,差不多500人供养一名官吏。

唐朝的人口总量变化不大,但官员数量增加了近一倍,等于是4000名百姓供养一名官员。胥吏也是水涨船高,加在一起,每200多百姓就要养一名官吏。

到了我朝,人口数量差不多翻倍,然官员数量却涨了数倍,算下来1000多人就要供养一名官员。如果加上胥吏的话,竟然达到了不足百人就要养一名官吏的程度。

户部总说太仓不满,各州府年年哭嚎仓廪不丰,除了军饷耗费恐怕冗官才是罪魁祸首。但朕也知道积重难返的道理,京师这边暂且不要动,南京的官员也暂不裁撤。但今后就尽量少安排人去南京任职吧,任其自生自灭就是了。”

教育问题再怎么改良终归属于远水,想解决大明朝廷税收不足的问题,光靠新政推动经济发展开源创收远远不够,还得节流。

洪涛从当皇子的时候就把这个问题当做重点考虑过,等做了太子,有机会接触到朝廷各方面的档案,拿到了确切数据之后,基本也就有了应对之法。

大明朝的顽疾其实和大宋朝没什么差别,也是冗兵、冗官为主。但这两个朝代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又不太一样,所以解决方法和先后次序不能照搬。

大宋朝面对的辽国、金国、西夏和蒙古,有一个算一个,在当时都是武力值极其高涨的存在。还都是游牧民族,想和他们对抗如果没有跨时代的武器,唯一的办法只有增兵,靠数量弥补质量。

大明朝所面对的敌人就弱多了,北元也好,漠南漠北蒙古也罢都处于衰落期,与当初的蒙古帝国实力不可同日而语,建州女真虽处于上升期,怎奈体量小且成气候比较晚。

而且大明朝并不缺马场,还有长城防线的地理优势所依托,再养着数量庞大的军队,又不实施进攻战略,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军事组织能力太弱。

为啥弱呢?一个字,钱!大明朝太穷了,不管是被官僚资本中饱私囊还是让走私猖獗掏空税赋,反正结果都一样,中央政府收不到钱。没钱养兵,只能眼看着卫所制度土崩瓦解,拆东墙补西墙,最终于事无补。

所以想解决冗兵问题首先就得搞钱,这一点洪涛正在做,且有了效果。但俗话说的好,搂钱的耙子顶不上无底的匣子。搞再多钱,如果装钱的匣子底有洞,到头来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而匣子上的洞,就是大明朝数量庞大的官吏。官吏靠中央政府的财政养活,胥吏则靠地方政府的财政养活,基本都一个意思,全是吃税收的。

(顺便提一句,明朝的人口数量和官员比例并不算最高,清朝更厉害,到了几十个人养一个官吏的程度。而根据国家家公布的数字,到2019年公务员719万、事业编3100万、离退休人员900万,差不多是30个人养一个官员。这还是保守估算,公开数据到底包不包括所有吃财政的人员,比如各地辅警等还是个问题。)

564.第564章 唯一的声音334.第334章 血色之夜646.第646章 水土不服第685章 见面不如闻名156.第156章 内忧外患4第800章 为君之道第889章 蛋壳上有裂缝507.第507章 悄悄进行的军改第922章 海军的问题2第114章 九卿逼宫第934章 沙廉港5第875章 瞎着急156.第156章 内忧外患4第807章 沙皇的触角438.第438章 真假美猴王397.第397章 日本和尚2081 推恩令第713章 阊门魅影425.第425章 挟之以威 诱之以利116.第116章 九卿逼宫3445.第445章 日新月异5第715章 阊门魅影3617.第617章 塔山堡第856章 高原骤变2第718章 阊门魅影6579.第579章 最后的荣誉3531.第531章 何为兵2350.第350章 马尼拉大帆船6第828章 小琉球第107章 十王府5(盟主加更2)094 初步解决方案第703章 盐业公司456.第456章 迷途的羔羊2181.第181章 撕破脸348.第348章 马尼拉大帆船4562.第562章 众人拾柴火焰高第674章 战略布局2282.第282章 该攻还是该守第952章 再穷不能穷教育043 早朝第701章 顽疾213.第213章 军事支持第750章 新军制3207.第207章 知人善用025 合作伙伴266.第266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2265.第265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305.第305章 南海匪患4253.第253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3第759章 爱好和平079 东林书院2第748章 新军制第918章 南海户 北行宫036 精神力406.第406章 京城保卫战561.第561章 积极备战5662.第662章 以身做饵第693章 以理服人150.第150章 各显其能218.第218章 千疮百孔366.第366章 好大一盘棋第937章 将在外303.第303章 南海匪患2353.第353章 损失巨大601.第601章 踌躇不前第745章 反明联盟173.第173章 司马迁二世574.第574章 小药治大病2132.第132章 人是铁饭是钢343.第343章 海盗出发017 叶向高652.第652章 新时代的开启543.第543章 大国风范第897章 现成的傀儡587.第587章 种族天赋第903章 出尔反尔191.第191章 忍痛割爱2607.第607章 莽古尔泰031 李贽2469.第469章 小动作第798章 见好就收045 内阁410.第410章 京城保卫战5382.第382章 看不见的战线2033 最是无情帝王家222.第222章 意外3277.第277章 初现端倪219.第219章 剜肉治疮640.第640章 科恩总管402.第402章 国与国之间别聊感情第844章 让步第697章 天师驾到192.第192章 放弃376.第376章 大凌河畔第930章 沙廉港300.第300章 软硬不吃3第839章 内蒙古3第102章 机事不密祸先行(盟主加更1)第859章 安南内附第763章 脆弱的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