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伏笔可以让一个故事百转回肠,一个嚼头可以让一个故事引人注目。一个任意的改编会有板有眼,也可能会......。
双沟村的李爷爷挣脱了刘伟搀扶的手,刘伟也没有上前扶。他知道李爷爷是个任性的人,尤其是不愿人说他老或是搀扶他。
李爷爷抖了抖身子上前一步,林翔本想再退,但是想到刚才那老头嫌弃让人碰的样儿。要是出了事的话刘伟一定会站在自己这边的,定了定神直视老头然后退了一小步......。
李爷爷再次问道“小娃子,你嗦嗦这故事到底怎么样才吸引人”。
林翔一愣,原来对方不是来讹人的啊,既然问了林翔当然把洋洋得意的想法说了出来。“老爷子,我跟你说。现在什么才最吸引人,两个字‘神秘’。三山庙的故事是发生在唐朝,而唐朝是李世民当家。当时国泰民安繁荣昌盛,你说说皇帝无所事事时想干什么。”林翔停顿了一下,看着老头刘伟都想知道下文。林翔开口道“当然是长生不老”。
场上安静了会儿李爷爷‘呸’了一声道“兔崽子,李家人才不想那些弯弯绕绕。在胡说‘杖十’”说完拿起拐杖晃了晃。
林翔看到老头子向自己招呼,大叫“哎呀我的妈呀”,之所以这样叫只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看见。他现在怕啊,怕对方出手太重。一不小心闪了腰,赖上自己该怎么办。
刘伟上前就把住了老头子,他晓得李爷爷是个脾气易怒的人。再说李爷爷生气也是有理由的,听村里人常说李爷爷是李世民的旁系子弟。当着他的面说他祖宗的不是,发起火也是理所当然的。
刘伟连忙叫道“李爷爷别生气,我同学他只是瞎说的。根本就不懂历史上的那些名人的功绩,要不是李家的唐朝。整个欧洲还要再等个200年,才能知道有个华夏国呢。”。李爷爷听完舒心了多少,刘伟看到这种情况。知道这马屁拍到他心里去了。
李爷爷看了身边的刘伟,开心的笑了笑。还是村里娃好随即转头看林翔,那脸色一下子拉了下来,冷哼道“臭小子,要向牛娃好好的学习。都这么大了,连个历史都搞不懂。”说完就朝二沟村走去。
从见面开始,林翔的别号连续换了三个,从亲昵的小娃子,到让人嫌的兔崽子,再到厌恶的臭小子。这一系列的称呼让林翔深深的呼了口气,愤愤的盯了下老头的背影。老头似乎有所察觉,回过头来,林翔看那老头有回头的征兆。赶紧底下头拽着刘伟往三沟村(豹子村)那边走去。
三沟村分为三条道三个部分,左边的是整齐划一的小别墅,只不过才五处。中间的是盖了一半的二层小楼,属于半成品状态。右边的大多数以平方居多,都是由几间房围成的小院。这三个部分占居三个洼地,这三处却挨得很近,故称三沟村。
刘伟眼看快到自己的家了,却没有听见刘表哥的车响。心中不由得嘀咕‘不会没有油了吧’,当他从想象中回过神来时,旁边的林翔早已不在身边。抬头望去,只见林翔小跑的跑向左边别墅方向。急忙的对林翔喊道“林翔同学我的家不在那条道上啊”。
林翔一听到他的话语,停住了脚步,心里想了想在学校没见过这个同学花过大钱。顶多买了包烟,还不是他自己要抽。
想的差不多了林翔迈开大腿,越过沟壑来到中间的那条道。稳住步伐看向刘伟,想从他那里知道这条路是不是。当得到他的答复时,林翔释然了。
林翔从刘伟洗的发白的牛仔裤和那半灰的衬衫看出,没有一项不表明他的家在右边。这次他学乖了,等着刘伟和他一起走。你说为什么?当然是因为,选对路,不代表认识他家啊。
二人刚刚走过碎石寸草丛生的大路,现在踏着回家的小路。路面的泥泞差点让不适应的林翔栽个跟头,还好的是刘伟打头。
林翔摸索了几次,聪明的他踏着刘伟走过的路。不一会儿来到一个院子的外围,这院子一大片墙皮脱落。墙上的红砖裂纹密布,那老旧的大门上有两个褪色的门神。让林翔激动地是,有生之年居然能看到真实的门环。
本以为只有记录片才有的文化遗产,今天算是见到实物了。激动地他忘记自己姓什么了,三步并作两步扣起了门环。砰砰砰的响声响起,看那样子林翔才是这家里的人一般...。
响声时间不长,从门内传来门闩拉开的声音。吓得林翔回过神来后退了几步,出来的人是位齐耳短发的阿姨。清瘦的脸庞眼角带些鱼尾纹,一看就是劳累熬出来的。
刘母看到林翔这个年轻人先是一怔,她确定这个背着包的孩子自己从来没见过。直到瞥见自己的儿子,整个人从思索的神态转为大喜。虽然才分开短短不到半个月时间,但还是满想念的。
想到刚才的孩子身着不凡,一看就是城里家的孩子。而且和自己的孩子在一起,顿时脸上挂满了笑容。为自己的孩子能交到城市里的朋友开心啊,看天色渐暗赶紧招呼着刘伟带着朋友进院子。刘母这热情劲让林翔脸大的人都不好意思,僵硬地赔笑着,进了刘家的大屋。
此时已是七点十分,天色昏暗。不像冬天那样六点就天黑,刘母拉着儿子去了厨房。看着儿子那白净的脸庞笑的合不拢嘴,刘母道“城市里出来的儿子就是不一样,才半个月时间不到白净的更好看了。”
刘伟一听妈妈的无心之言,心里咯噔的一下。一个妈妈说儿子好看,怎么听怎么别扭。若是说更帅气那还能让刘伟安心点,抬头看向妈妈道“妈妈,要是以后我...我我会孝敬你的”本想说以后身体的事,最后想想还是不让家里人知道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