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正气侧漏欧阳良翰

“这应该是唯一能解释的通的可能。”

欧阳戎垂目整理袖子,嘴中说道。

他眼前快速闪过那日剪彩礼午宴上他之走前柳子文递敬过的一杯酒水。

有些事情,只有回首复盘才能发现一些细节处的蹊跷玄妙。

谢令姜怔怔看了欧阳戎一会儿。

她深呼吸一口气。

站起身,红衣倩影在大堂内徘徊踱步。

“比翼鸟是一种分为雌雄的海外奇禽,在东海一些海岛出没,此毒乃是它们尾部的鲜艳羽翼磨制而成,雄禽尾羽赤色,雌禽尾羽青色,对应着一阳一阴两瓶毒物……”

这些日子到处寄信,托儒门前辈、五姓七望同辈好友们打听比翼鸟情况的谢令姜微微凝眉,沉吟道:

“解药听说是由此鸟的内丹制成,倒也十分符合解药与毒物相附伴生之药理。

“而不管肉身凡人还是异类妖物,体内自生的内丹一物,是存储灵气之枢纽,本就有极难代谢之特性……”

欧阳戎打断道:

“内丹?异类妖物?这世上还真有修炼的妖怪不成?”

谢令姜随口道:

“《大戴礼记》云,周天之内有五虫,蠃鳞毛羽昆,凡人只是蠃虫之长,其它异类自然存在。

“况且神话道脉的炼气术,也不光是人族练气士的专属,世间亦有一些神话生物,虽然先秦之后,此类生灵早已十分罕见,世内几无踪迹,寻常凡人难见,现在应当也就是残留海外的多一些,相比神州陆地而言。

“另外,异类妖物也不是市井话本小说里的那种可怖大妖,能动搁屠城,遮天蔽日,没这么离奇邪乎……所以不该是我们害怕它们,其实是它们害怕我们才对。”

欧阳戎好奇插问:

“就像师妹之前说的,上古先秦时,南方吴越之地多蛟龙,结果被那个什么初代越处子给执剑杀光了,对吗?”

谢令姜颔首:“越女斩龙,是脚下这片吴越之地流传很深很古老的神话故事了,与练气士典籍里的这段先秦史实呼应。”

欧阳戎听得津津有味,谢令姜话语顿住,忽回头道:

“解药既然是比翼鸟的内丹制成,那很可能现在还遗留在大师兄体内,没有殆尽,只是……”

她看着欧阳戎,欲言又止。

“只是什么?”欧阳戎问了句,又脸色沉思了下,点头道:“若是解药还在我体内,那代表我依旧免疫此毒,试试不就知道了?”

说着,他泰然自若的伸手去抓桌上茶杯边的两个小瓷瓶。

“师兄不要!”

谢令姜小脸一急,杏目圆瞪,闪至欧阳戎身边,两只玉手紧紧抓住他伸出的右手手腕。

“太危险了,你……你不准做傻事!”

“额,就是开个玩笑而已。”欧阳戎脸色讪讪,没想到小师妹反应这么大,心道罪过。

“玩笑也不准开。”

谢令姜默默松开欧阳戎的手,后退一步,她俏脸上的神色似是小小松了口气,然后盯着身前大师兄的眼睛,一字一句道:

“这种玩笑也不准开,以后。”

欧阳戎无奈,在小师妹的死亡视线的凝视监督下,老实点头,做出保证。

谢令姜微微皱了下琼鼻,不厌其烦的告诫:

“你不是练气士,万一解药无效,当场中毒,说不得比玉卮女仙还要严重。”

“咳知道了。”

等等,不是他才是师兄吗,小师妹是否管的太宽了……欧阳戎心里嘀咕。

“其实说起来,还是大师兄不会练气,若是师兄是练气士,能有一百种验证是否比翼鸟的内丹解药还在师兄体内……”

谢令姜露出思索的脸色,又沉思了一阵,叹气道。

欧阳戎闻言,抹了抹下巴道:

“研习练气术是要趁早吗?过了相应年龄便晚了?我是这样?”

其实这个问题他早就该问了,只是之前忙着赈灾治水攒功德,倒没太在意灵气修为的事情。

之前只当作武侠小说里那种需要吃苦耐劳的习武之道、横练功夫,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速达的,不禁自家时间不够,他也自觉吃不了这种苦。

眼下倒是生出些兴趣。

谢令姜摇摇头:

“也不全是,古今练气士中,入道晚的厚积薄发、大器晚成之辈倒也不是没有。

“主要还是看先天体质,这一点就与天赋一样,是不看高低贵贱、出身血脉的,纯靠老天爷赏饭吃,虽然大师兄聪慧多智,好学擅读,可体质方面……”

谢令姜与欧阳戎对视间,嘴里话语顿了顿,转而委婉道:

“其实大师兄的体质属于正常范畴,和这世间的大多数人都一样,实属正常。”

嗯,是和全天下的大多数人一样,都不适合练气罢了。

谢令姜心里嘀咕。

欧阳戎嘴角抽搐了下,卷起袖子,摆摆修长白皙的右手:

“师妹不用安慰师兄了,我还不知道我吗,听甄姨说,从小就是个卧床的药罐子,体弱多病的……也就长大了才好些,在白鹿洞书院时,倒是在伱阿父的建议下,经常晨练健体来着。”

他摇头苦笑。

谢令姜眼神有点不忍,素手下意识前伸,似是想抓住身前某人的袖子,只半路又默默收回。

她小声劝道:“师兄不要妄自菲薄,你还有我……”顿了顿,“我们呢。”

欧阳戎只当安慰,上午安静无人打扰的大堂内,她嘀咕感慨了一阵,转头奇问:

“不过之前不是听师妹说,师兄我身上有什么气吗,能让你望到……这种气与你们练气士修炼的气有什么区别,能否有什么功法,将之转化为灵气修为?”

欧阳戎话语停顿了下,似是也觉得这类设想有点异想天开,摇了摇头说:

“是不是问的有点太外行天真了?”

“没有,大师兄有此疑惑很正常。”

谢令姜同样轻轻摇头:

“大师兄确实‘气’盛,乃至是我所见过的书院年轻一代中最盛‘气’凌人之人,只可惜光有无形之气是不够的,得有合适的容器装盛,在人身小天地内炼化为有形的修为,这也是正统的内丹之道。

“人身小天地就是这个容器,只可惜这世间大部分人的容器,都是四面漏风的,就算先天有再盛的气,也装盛不了,更枉论练气了……”

谢令姜的声音越来越小。

欧阳戎却是秒懂她的意思,说的便是他呗,或者说这世间大部分人都是这样:

体内没有一个无漏的容器,四处漏风,进入多少,就流失多少,入不敷出,如何装得住“灵气修为”?

“这么看来,正气侧漏好像还真没说错,让你成天嘀咕,现在好了吧,乌鸦嘴,真在侧漏了,白白糟蹋了这一身正气……”

欧阳戎似是想到了什么,不禁嘴里泛着嘀咕。

“师兄在说什么侧漏?”谢令姜好奇。

“没,没什么。”

欧阳戎回过神,摇摇头,然后不禁小声问道:

“小师妹,这是否漏气是否与童子之身有关联?”

谢令姜一愣,摇头,“没有,不影响。”

语落,谢令姜抿唇,站起身,又在屋内转悠起来。

眼见她这么徘徊了一会儿,欧阳戎隐隐听到低头踱步的女子有自语般的细声传来:

“其实也不是完全是堵死了路,漏气体质,倒是可以后天修复为琉璃无漏之体,只不过这种层次的逆道神药,都只存在于传说之中。

“而哪怕是修补一点漏气体质的灵药异丹,那也是神仙难求之物,仅仅掌握在那些叫得上名字的隐世上宗或者道脉世家的秘库里……”

谢令姜嘴里嘀咕,声音很小,还不时朝门外北望一眼。

欧阳戎听到些字眼,他一脸认真的叮嘱:

“我只是好奇问问,小师妹别乱费心思了。说回正事吧,这比翼鸟之毒,你可有主意了?”

谢令姜从屋檐上的流云上收回目光,看了一眼身旁担忧嘱咐的欧阳戎,默不回话。

欧阳戎还准备再问,谢令姜突然道:

“师兄,我准备外出一趟,去阁皂山,寻讨解药。”

“阁皂山?玉清宗?”

欧阳戎眉头皱起,对于天下道门,他倒是有些了解,毕竟道教也算是国教了,对大周与前身大干的影响极大,而且之前也听小师妹提过几嘴。

天下道派分南北,北楼观,南三清。

楼观道派势力最大,祖庭宗圣宫位于终南山,终南山又横亘关中。

当初大干立国之时,楼观道派道士扶龙有功,与离干皇室联系十分紧密,这也促成了道教被立为大干国教。

虽然当今的大周国主卫氏女帝推崇佛门,借佛抑道,可楼观道派依旧算是天下道门之首,力压南方道派。

南方的三清道派,相对低调势弱一些,只不过这也只是针对北方楼观道派而言的。

三清道派分别是,位于龙虎山的太清宗,位于茅山的上清宗,与位于阁皂山的玉清宗。

虽被一分为三,可却统称为三山符箓,或说符箓三宗。

因为与北楼观的重道轻术不同,南三清是重术轻道,皆擅用符箓。

谢令姜轻声道:

“没错,我得去一趟阁皂山,阿父与一位玉清老道士有些交情,我去看看能不能求来灵丹解毒。”

欧阳戎立马问道:“为何不是去近一些的龙虎山太清宗,这阁皂山好像离得更远,可是有何特殊之处?”

谢令姜点头解释:

“太清,上清,玉清,这符箓三宗虽同属三山滴血字辈,但却各有特长。”

“三山滴血字辈?”

“三山滴血……大师兄可以理解成这三个道门山头在一起的歃血为盟,意思就是,三清的授箓弟子取道名时,都是沿用共同字辈,算是道统上的互为一体了,同出一脉。

“三清以龙虎山太清宗为首。

“太清宗,底蕴最为深厚,练气士最多,更擅长内丹术修行,也更为隐世,是与云梦剑泽一样的隐世上宗之一。

“上清宗,道士最少,大多一脉单传,不收异类弟子,半入世半出世,在山下行走的入世弟子任侠意气,擅长扶乩请神。

“而玉清宗则相反,是三清之中道士最多的一脉,广收弟子,练气士自然较少,但入世最深,也最为富裕。

“因为擅长岐黄医术与外丹之道,阁皂山香火旺盛,宫殿繁多,仪轨浩大,十分受江南道的官商富人家们追捧,非龙城大孤山的净土宗东林寺能比,连关中大族、两京权贵都时有派人南下烧香求丹。”

“阁皂山求丹吗,那小师妹何时回返?”

“大师兄是……不习惯师妹离开?”

谢令姜眼睑低垂,没去看某人,目不转睛瞅着手边小茶几上那半杯回甘绵长的茶水,状若随意般问道。

欧阳戎噎了一下,但他低头想了想,认真点头说:

“路远,担心。”

“哦。”

谢令姜应声的语气平淡,可却是快速拿起茶杯,遮住那压不住朝上的嘴角,抿了好几口茶,才用满是甘甜滋味唇齿吐出淡然话语道:

“阁皂山属江南道的袁州,倒是不算太远,日夜兼程的话……快则半旬,慢则一旬,待寻到解药,即刻回返。”

“半旬,一旬吗……”

欧阳戎微微垂目,呢喃了会儿,旋即抬眸,脸上露出典雅的笑容:

“那行,师妹一路顺风。”

“师兄请放心。”谢令姜颔首。

“何时走?”他又问。

“现在,早去早归。”

欧阳戎叹了口气,点点头。

谢令姜起身,同时朝他伸手,毫不客气道:“去求药,还得暂借大师兄一物?”

“何物?”欧阳戎一愣。

“借师兄殷血一用……”

半个时辰后,县衙大堂外,送东西的柳阿山与燕六郎身影陆续退下消失。

而大堂内的桌旁,谢令姜正将一只装满某种红稠液体的小瓷瓶收入木盒中,木盒内铺满了冰袋,包裹住了小瓷瓶。

谢令姜收起储血木盒,转脸看了一眼旁边手指裹着白布静立的大师兄。

“师兄可还有嘱托?”她视线移开,侧身对着他问。

欧阳戎摇摇头。

“那走了。”谢令姜点点头,扭身朝门口走去。

欧阳戎忽道:“等等。”

谢令姜几乎瞬间停步。

“和阿父一样,真唠叨。”

她背对欧阳戎,语气似是有点小不满。

欧阳戎低头,从腰间解下一柄长剑,走上前去,给谢令姜系上。

“这是……”谢令姜低头。

是那柄月光长剑。

“其实我不是剑修,可能用不上。”

“你拿着。”

谢令姜略微好奇的看了眼大师兄,见其脸色固执,便只好收下。

“真走了。”

女郎佩剑,背身走远,似是不耐烦的摆了摆手。

“嗯。”

欧阳戎轻轻点头,目视小师妹离去的背影,也不知在想什么。

女子的身影早已消失远去,也不知是在门前站立空对了多久,有大师兄微微叹气,道出了刚刚没有说出口的话:

“晚回也行的,等你归来,我也远行了……”

第186章 六翼夏蝉第283章 善谋者,无赫赫之功第498章 胡夫的提醒(二更)第274章 寒门谋士第230章 意料之外(二更求月票!)第50章 小师妹:才不蹭他(感谢“话多起腻”第267章 他会撩了第620章 本仙姑的最大美德【跪求月末月票!】第696章 佛身完工,人齐开饭!【求月票!】第339章 哗变第512章 虽九死其犹未悔第169章 两个女人一台戏第605章 给兰花浇水的客人【求月票!】第575章 速通师妹,履约绣娘!【求月票!】第596章 出世渊明,入世良翰【求月票!】第612章 与女史大人唱双簧【7k加更,求月票!】第247章 二女寻他第376章 三姓家奴是吧第437章 肚饿吃师妹第192章 填海第333章 龙城旧人第581章 关于年轻刺史与公主殿下绯闻起始这第310章 小娘要嫁人第148章 哼大师兄才不会对我这么好第24章 要饭可以,跪着不行第611章 云梦有元君,吴越有大蛟【7k加更,求月票!】第608章 “女史大人是个温柔的女子”【5k2,求月票!】第77章 明修栈道第14章 谢家有女初长成第697章 容真的礼物第655章 洗牌【求月票!】第68章 关于鞭抽小师妹这件事第647章 令姜严防闺蜜?薇睐替郎圆场!【求月票!】第334章 自上而下的寒士第66章 我们中出了一个小偷!(上)第654章 晨议【九月求月票,有月票抽奖!】第496章 檀郎更厉害第311章 雨后小故事第184章 履盟之人第474章 檀郎的香囊真多第189章 告龙城父老乡亲书第220章 兵阴阳家与翻书人第238章 求剑得剑!第724章 赝鼎剑【月中求一波保底月票呀!】第77章 明修栈道第645章 什么欺负?给自家媳妇注入功德罢了【求月票!】第400章 也食人间香火气第671章 谢令姜:女史大人慢走不送【求月票!】第333章 龙城旧人第109章 薇睐:奴是白毛,但非白兔(上)第400章 也食人间香火气第441章 墨精妙思第340章 争分夺秒第736章 但愿君心似我心【52k求月票! 】第723章 红袜转运【求月票!】第492章 离氏郎,卫氏女第614章 这年头谁还不是个女侠?【5k4,求月票!】第148章 哼大师兄才不会对我这么好第132章 师妹在玩一种很新的东西(求月票!第441章 墨精妙思第453章 容真:你人还怪好的嘞第527章 两团火(求月票!)第381章 分蛋糕不带我是吧(月初求票票!)第202章 小师妹,建议提前站队 冷灶烧足!第477章 公者第472章 先天阴阳圣体第472章 先天阴阳圣体第229章 剑悬蝴蝶溪(一更)第705章 男儿当如是!【7k,月末求月票】第741章 嗯是越处子,然后呢媳妇?【求月票!】第475章 这是哪家妹妹的香囊?第662章 谢令姜:你不会也想这么干吧?【求月票!】第654章 晨议【九月求月票,有月票抽奖!】第549章 洛阳红人,师凭徒贵第583章 如何熟练的金屋藏娇【求月票!】第401章 匠作神通,缘起性空第526章 猪肉几钱无需问第47章 无聊,要看血流成河(第一更,求首订第75章 铸剑师第421章 大师兄?抱歉真不熟第327章 风起波澜第181章 只谈风月,莫谈国事第412章 谢秦家宴第477章 公者第618章 男娘非男娘,故友非故友【5k,求月票!】第21章 群众喜闻乐见的保留节目第281章 东南有天子气第437章 肚饿吃师妹第30章 小师妹真不把我当外人第81章 越处子第646章 世子遇袭【求月票!】第32章 还是喜欢令弟桀骜不驯的样子(帅比们第7章 笑?笑也算功德哦!第527章 两团火(求月票!)第253章 小师妹危?第499章 卫少奇的三件事第377章 防贼第729章 生辰礼圆满【7k,求月票!】第18章 小师妹喜欢在上面第338章 君臣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