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决战开启

十月初十,一则流言疯狂在郑国流传。

所有百姓都在热烈的讨论这段时间的战事,其中的焦点就是郑翰。

据说,作为二皇子的郑翰,为了夺取皇位,不惜布下了一场阴谋,将苍**队引入了国境,借此逼迫皇帝,获取了兵权。

反而是三皇子郑康,以大局为重,一直努力与苍国进行沟通,尽量平息战乱。

老百姓们对这种小道消息和宫闱秘事最为津津乐道,所以消息传播得很快,就连军中的士卒都开始抱怨,都是因为郑翰挑起两国之间的纷争,这才造成两国将士的流血拼杀。

就在有些人对这则流言持有怀疑态度的时候,郑国的大部分贵族,站出来肯定了这则流言的真实,同时也发声谴责郑翰的阴谋行为,支持郑康。

中层贵族和小贵族,紧随其后。

一时间,各种针对郑翰的指责铺天盖地,作为一个二皇子,声望在国内也达到了历史最低点。

与之相反的是郑康,声望是如日中天,不仅国内的贵族纷纷便是支持,就连平民百姓对其的评价,也都上升了好几个档次。

这样的情况,自然让身为主角的郑翰大为恼怒,并且将怒火转化为动力,付诸了军事行动。

十月十一日,郑国大军调动。

东大营与西大营,各自领了三万农民军,共计八万余人,呈左右夹击之势,兵临皇城一带。

同时,如同孔尚贤之前预测的那样,郑翰果然下了狠功夫,不去理会流匪山脉沿线的各座城池,直接将各地零散的驻守军队集结在一起,组成了一支八千多人的正规军队,陈列在了流匪山脉旁边,紧挨着苍国边境,与白虎军团相僵持。

对此,青龙、朱雀、玄武三大军团也做出了应对,传令顾风南和杨洪的残余部队,率领起义军驻守冬阳城、凉山城、黄田城三座城池,主力部队集结在了一起,与郑国主力迎面而战。

决定两国命运与前途的一战,终于到了。

看完前线的战报,杨沐的心里稍微有点可惜,最终的决战太快了,以如今两军的形势,可以说只要再往下拖一天,苍军就多一分胜算。

由于战事到了关键的阶段,所以几乎是每一个时辰,都会有一份最新的战报送到杨沐的帅帐中,远在前线的卫忠全仔细分析了战局,决定将主力部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在黄田城内,一部分在郑城之下攻城,两部分军队呈现出互援之势,攻城与守城同时进行。

对此,杨沐赞同的同时,也大感欣慰。

不愧是多读过一些兵书的人,卫忠全这段的时间的进步很快,特别是在用兵方面不再是一成不变,懂得了灵活变通,也具有了很长远的大局观,成功从一个将才蜕变成一个帅才。

杨沐当即做了批示,将新训练的八千名义军,调往前线协助战事。

十月十二日,迫于苍军的战略,郑军不得不将主力分成了两部分,由东大营负责攻打黄田城。

一万正规精锐,加上三万农民军,共计四万人。

如此庞大的战争规模,对于郑、苍两军来说,可以说是几十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

与苍国的情况差不多,三大营的主将都不是各大家族的子弟,而是郑国皇帝身边的亲卫。

东大营的主将,是一名叫做薛伍的将领,约莫四十余岁,虎背熊腰,骑在一匹红枣色的骏马背上,指挥着整支军队。

“城内小儿,快快开门投降!”薛武挥舞着马鞭,在城下大喊。

朱熙在城墙上听得清楚,闻言环抱着胳膊,不屑道:“攻城夺寨,可不是用嘴皮子的!”

“……”

薛伍气得双颊大鼓,本来这种喊话,就是正经攻城中的一个流程,代表两军已经正式开战不留余地的意思,但是没想到却被对方主将羞辱。

于是,薛伍重哼一声,拨马回到了本阵,随即抬手指向远方的黄田城,似咆哮般吼道:“给我攻城!”

“呜呜——”

“呜呜——”

“呜呜——”

郑军的队伍中,响起了三声低沉的号角声,漫山遍野的农民兵在一队队督军的威胁下,提着劣质的武器,朝着黄田城涌去。

从城楼上往下看,就像是漫天黄沙中一片黑压压的人头,犹如黑色的潮水般,怒涛汹涌地席卷而来。

“杀——”

“冲啊——”

整整三万农民军,在后面督军的驱赶下,嘶声力竭地大叫着,踏着脚下的草鞋,奋力迈动着双腿,朝着城墙处涌动。

这些农民军,全都是近些日子从郑国北方征召起来的,其中不少人直接就是大家族的奴仆和佃农,面黄肌瘦,衣不遮体,作为冲在前面的攻城部队,浑身上下竟然没有一件防具,唯一可称作武器的,就只有他们手中那粗制滥造的长矛。

当然,如果那种在一根木棍上绑上一把生锈的铁钎的玩意,也可称之为长矛的话。

然而,这并不算是这些农民军最糟糕的武器。

更糟糕更劣质的所谓长矛,其实只是一根一端削尖的木棍,或者一根棍子上用麻绳绑着一快磨得尖锐的石头。

就拿着这种玩意来打仗……不,来送死么?

站在城头上的朱熙撇了撇嘴,郑军在短短时间内征召了六万的农民兵,数量虽然庞大,但是缺点也显露无遗,最为明显的就是武器装备供应不上,还有很多的农民是提着自家打猎的刀叉了锄头。

毫不怀疑,随便一个玄武军团的士卒,能砍杀五六个这样的农民军。

甚至,那些协助守城的义军,都能一个顶俩。

只要从城头倒下一瓢开水,就能烫下去一大片人。

或许,他们真正的作用,只是用来消耗守城军的体力,为后面的正规军队分担攻击,充当人肉盾牌。

站在城头上的义军,也面色凝重。

不得不说,自从归顺了苍国之后,他们才强烈的感受到,自己这些临时征召的农民兵,并不是战场的消耗物。

相比于那些不把农民兵当人看的郑国将军们,苍国的这些将领才真正有资格称之为统帅,因为这段时间苍国将军们的所作为有目共睹,是真正把他们当作正规军在训练,军人待遇和教习上,与三大军团的士卒没什么两样。

缺少的,或许只是一个真正的身份,以及不同训练而产生的一些差距。

正因为有了比较,义军的士卒们对城下那些躲在农民兵后面的将领,皆产生了一种抵触和憎恶,面对那些前赴后继来送死的农民兵,心里充满了同情。

特别是曾经在郑康麾下的那些降卒,简直像是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不!

城外的农民兵,处境比当初的他们还要恶劣。

至少,在郑康麾下的时候,虽然他们也不被将领们当人看,但是最起码还有一件过得去的武器,在面对敌人的时候,还有一些自保之力。

但是远处的那些正在被驱赶着冲过来的农民兵们,他们什么都没有。

“该死的郑国贵族!”

城墙上,一名义军士卒忍不住低声骂了一句,便恶狠狠地朝脚下的城墙吐了一口唾沫,来表示他此刻心中对郑国贵族和将军的憎恶。

而附近,其余义军的士卒们亦纷纷露出了憎恶的神色。

同时,他们也深感庆幸自己如今的身份,归顺了苍国之后,这个国家没有像郑国一样,像是对待猪狗一般将他们驱赶上战场,用人命堆砌胜利。

第554章 讲个故事第236章 惶恐的王膺第543章 神威第284章 进击的火锅第441章 摄政帝姬第469章 接见第352章第396章 割地赔款第454章 楚皇的愤怒第540章 排兵布阵第395章 不死不休第305章 造船第241章 化民三郡第59章 会面第195章 逛青楼!第418章 天价玻璃塑像第430章 公交车第130章 九十万两第199章 伏兵第581章 谋天下第98章 叛军入宫第107章 君臣谋算第187章 原因第117章 武者之论第501章 将计就计第166章 银票第453章 遭黑的楚国第213章 奔袭粮草第304章 百万晋军南下第20章 摆驾毓灵宫第164章 造纸厂和印刷厂第440章 废天子第244章 大变革的前奏第186章 为什么要这样做第9章 利益分配第269章 内商第299章 军备第568章 范国投降第572章 秦堪麾下内讧第393章 半喜半忧的邵国第495章 献降主使第70章 《周易》问世第117章 武者之论第586章 武国降伏第313章 惊天之变第16章 皇城沸腾第252章 修路和军粮第192章 风云诡谲第569章 谋划第417章 玻璃问世第439章 人选确立第209章 生擒第259章 三国使臣觐见第43章 积分的威力!第95章 夺位阴谋第133章 农民起义第509章 围困第17章 三王进宫第429章 参观新都第400章 后撤之计第124章 围城第570章 康国大势已去第102章 叛乱之后第247章 合议第520章 军中谣言第16章 皇城沸腾第145章 会见第331章 丧家之犬的晋国皇帝第312章 魏军身负第326章 慌乱的晋国皇帝第91章 魔教妖女?第380章 动人心的提议第486章 云国大乱第436章 沉寂还是出击第63章 论功行赏第566章 劝降第39章 初次交战第284章 进击的火锅第429章 参观新都第43章 积分的威力!第232章 洗劫皇宫第249章 铁石第146章 对皇族的处置第316章 主次第124章 围城第309章 声东击西第36章 疯狂的战歌第90章 遭遇追杀第72章 皇后的另一面第312章 魏军身负第398章第531章 魏军气恼第154章 皇后露陷第122章 郑翰亮剑第530章 积分激励第590章 东巡第229章 摧枯拉朽第35章 御驾亲征第202章 进击的麒麟军第11章 战争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