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伊水仓

没有敌军?

这怎么可能! ωwш ¤тTk án ¤C O

该不会有伏击吧?

联军心中生疑,但是又经不起夺城的诱惑,也只能继续前进了,同时派兵驻扎在主要的城池,万一出了什么状况,也算是给自己留了一条退路。

一百一十万的大军,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便因此驻兵之事留下了四十万人,主力部队只剩下了七十余万。

在抵达陈步关下的时候,经过一打听,晋军还真的在沿线外围城池中,布置了一些兵力,只不过数量不多。

一时间,公孙止只能苦笑。

秦堪不愧是晋军五大将军之一,擅长防守之名果然不是虚的,竟然用区区兵力,拖住了他联军的四十万军,原本晋军因为回防抵御苍楚联军所缺失的劣势,也因此弥补了。

七十万联军,对战据险而守的六十万晋军,一时间僵持住了。

此时正是初春,说冷也不冷,大军便在陈步关十里之地驻扎下了。

只不过,如此一来粮草消耗便是大问题。

特别是阮国,在驻扎了十几天之后,便开始焦躁不安,阮军统帅阮阜宁几次去帅帐中与公孙止商议,要商讨该如果取下陈步关。

……

与此同时,苍军也面临着这个问题。

倒不是大军被阻隔了,实际上在强大的攻城车面前,苍楚联军并不怕什么关隘。

大军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一方面要分兵留守被占领的城池,一方面又陷入了粮食短缺的境地。

因为现在,除了苍军之外,三十万楚军也要消耗大规模的粮食,而且根据接到的消息,云国的二十万大军也已经进入了彻国,准备前来与联军汇合。

一旦到了苍国的势力范围,其粮草肯定是要由苍军来负担的。

虽说,楚国与云国在战后肯定会支付购买苍国粮草的银钱,但是问题是,苍国目前的粮食负担也很重要呀!

毕竟,粮食这东西是一年又一年从地里种出来的,并不是有银子就一定能买到。

彻国和晋国,因为在筹备大战,去年就官府就派兵在民间征集粮草,百姓家里基本上是没有多余的米粮了,沿途经过的很多座城池中,百姓们都要靠杂粮支撑,上山弄野味野菜,下塘下河捕捉泥鳅水鱼,这些百姓们自己都够呛,大军就算是想征集粮草,都十分的不容易。

除非是硬生生的抢夺和屠杀。

但是,屠杀是万万不可的,楚军倒是有这个意思,但是司马宏早已经将这些地方视之为苍国土地,将这些百姓视之为苍国臣民,如何能同意?

于是,只得花大价钱从苍国内收购了。

这也造成了,苍国内的粮价和米价飞快上涨,就连制作方便面和压缩饼干的面粉,价格也直接涨了一倍多。

好在,百姓们都对朝廷比较有信心,也很支持对晋国的战事,倒是没有在民间造成太大的动荡。

三月,二十万云国大军,从苍国的西北部,直接穿插进入了晋国,与苍楚大军会师成功。

苍楚九十万联军,直接变成了苍楚云一百一十万大军。

很巧合的一个数字,无论是魏国率领的四国联军,还是苍国率领的三国联军,都是一百一十万。

再加上楚国在王畿的七十余万大军和彻国内的二十万苍国青龙军,这就是整个伐晋联盟中的总兵力。

……

四月,战事已经胶着很久了。

从正月的那一场大捷之后,便很久没有传出什么好消息了。

可能唯一有点波澜的,就是楚国、莽国、范国、雅国,四国合力攻吴,惨遭失败。

至于为什么失败,无非就是含恨出战下,楚国的大将军熊芳贪兵冒进,掉入了吴国大军布下的口袋,被结结实实的按在地上打了一顿。

五十万大军虽然保下了二十余万,但是大将军熊芳,也羞愧难当,把剑自刎。

眼下,楚国正在动员全国之力,发誓要攻取吴国。

总之,四月的晋国战场上,两路联军都没有取得什么实质上的进展。

也利用这个空档,晋国又征召了百万兵卒,充入了战场。

……

五月初,正是百姓们忙于耕种之季节。

不管是粟米还是其余的一些农作物,基本上都该播种了。

同时,大麦小麦也在这个季节收割。

天气有些闷热。

寻常年月,这晋国辽阔富庶的丘陵平原上,正是农人遍野牛车与商旅争道的繁忙日子,一切扰民的徭役征发与官府政事都会消停下来,为国家粮食之储备让道。

当然,除非有必要,一般也不会在这个与天争食的时节打仗。

然而,今年却是不同。

苍国要有大动作了。

原因很简单,粮草的负担越来越重。

这便是苍国底蕴的薄弱之所在,过去几年几乎年年有战争,百姓们虽然富裕起来,但是粮仓里都还很紧巴,可不像阮国和晋国等一些大国,只要没有遇上什么重大的天灾**,储存的战略物质和粮食,够百万大军吃个五年十年是不成问题的。

这在这方面,苍国耗不起。

别说让百万大军吃五年十年了,就是五个月都够呛。

远在乐元城坐镇的杨沐,也深深感觉到了粮食方面的压力,民间的粮米价格都已经涨了三倍了,要不是官府一直在抑制粮价,打击哄抬价格的无良米商,恐怕涨到十倍都有可能。

所以,唯一缓解粮食压力的方办法,就是攻入晋国内,打开伊水粮仓。

没错,就是伊水粮仓。

须知,粮食这种东西运输起来太难了,而且储存的作用也是作为一个战略物质,用来救灾或者支撑大战需要,不可能将整个国家的粮食堆积到一起。

没那个必要,也得不偿失。

所以,就有了国家粮仓。

晋国的国家粮仓一共有五座,以京都的晋城太仓为首,这伊水城的伊水仓就是其中一座,聚集了西境几百座城池每年收纳的粮食。

根据所掌握的情报,这伊水仓能容纳粮食五百万石,即便是晋军筹备粮草抽调了很多,也应该有两三百万石。

一石粮食够一个士卒吃两个月左右,两三百万石够三国联军吃个半年了。

只是,伊水城是一座大城,要想攻下它是一件极难之事。

由于有伊水仓在,所以在晋国诸城中的位置十分的重要,周围就设立了几座坚城防守。

除此之外,还要担心晋军大败之后,将粮草烧掉。

虽然,历来粮仓在设计的时候为了防火,有非常严密的防火措施,就算是放火也不太可能会将粮草烧掉。

但是,粮草可是三国联军的头等大事,哪怕是多烧了一万石,那都是非常大的损失。

第528章 两军同攻第574章 莽军士气第388章 女帝之劫第108章 上河村见闻第16章 皇城沸腾第371章 阅兵进行时(三)第62章 欲封爵第167章 《寓言故事》第二卷第603章 太年轻第26章 谋划新军第186章 为什么要这样做第549章 筵席第367章 诸国皇帝的震撼第433章 混战开始第558章 归义军团雪耻第277章 无情屠杀第420章 宴请楚国商人第201章 将帅谋算第380章 动人心的提议第5章 瓮中捉鳖第206章 决战!第11章 战争赔偿第472章 热火朝天的发展第211章 与洞国合作第204章 堂堂正正一战第421章 玻璃鉴赏大会第401章 濒临灭国第592章 海军正式建立第616章 扩散第364章 粮食问题第80章 热闹的上官府第408章 风靡的纸钞第310章 老套的伏击第145章 会见第399章 吴邵之策第370章 阅兵进行时(二)第103章 行刑第602章 浩荡大势第506章 激烈碰撞第337章 出兵西境第213章 奔袭粮草第492章 运兵船第555章 黯然第278章 二帝同朝第617章 降!第26章 谋划新军第152章 聪明的女子第378章 机关第249章 铁石第390章 女帝沉沦第548章 君臣讨论第81章 教育部建立第33章 一箭双雕第337章 出兵西境第459章 苍楚宣战第239章 姓氏秘辛第533章 临战第205章 决战之前第444章 提审第534章 战前布局第187章 原因第108章 上河村见闻第46章 夜袭之前第4章 城门战局第319章 惊天逆转第425章 被擒第539章 浩浩荡荡第523章 苍国很好欺负第137章 座上宾与阶下囚第540章 排兵布阵第277章 无情屠杀第342章 新都构想第62章 欲封爵第119章 袭营第7章 腐朽的世界第484章 抉择第588章 灭魏第546章 端王使苍第391章 祭天第517章 两国结盟第194章 皇见皇第220章 突变第340章 工业污染第87章 小村庄的补贴第68章 补偿第614章 大仇第408章 风靡的纸钞第250章 喘不过气的盛国第160章 大苍时报第276章 烈火焚城第152章 聪明的女子第579章 晋国惊第44章 构筑营寨第312章 魏军身负第369章 阅兵进行时(一)第456章 焦虑与朝议第435章 何去何从第494章 投降共识第457章 两军对垒第580章 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