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宫学

秦明堂欲行大礼,虞明基拦住他:“秦卿不必拘礼,朕只是过来看……”

说着迈步走进书房,朱顺跟在身后,秦明堂则恭敬的垂首随行。

自此之后,靳轩风波算是告一段落,只是还不知道还有些什么不为人知的事正在酝酿中。

谁也不知道书房中他们谈论些什么,只知道很晚才出来,并且君臣展颜而笑,似乎谈得很尽兴。

三日后,又逢大朝之日,百官齐聚锦阳宫。过些日子就是祭奠太庙之日,这可是大事,怠慢不得。

几经商议,最后终于把四月初八当日祭祖的事情敲定。天子引领众臣子祭拜,虞成国跟虞成武分别为左右司马,代替天子进香,臣子中选出一人,代表百官进香,同时,郡王、公主、郡主等皆有代表进香。

商讨完毕,百官退下,只剩少部分人依旧留在朝堂之中,还有一些细节需要商讨。

这些人中有承国两位势力最大的亲王,安隆王虞成国,安平王虞成武。长公主虞颜姬,相国秦明堂,尚书苗阔,还有礼部掌持陈文厚。

其中也包括靳轩,还有一位黄发耄耋老者。这人备受敬仰,但靳轩却不知道他是何人,只是这老者总用一种莫名其妙的眼神看着自己,很不舒服。

“各位卿家,祭祖之事暂且如此,朕还有一事征求各位意见!”虞明基高坐明堂,朗声笑道。

“父皇,不知何事让您如此谨慎?”虞成国率先回道。

“呵呵……此事说简单也简单,说很复杂也很复杂,是关于锦阳公子的!”

一句话,所有目光全部落在靳轩身上,他本来站在最后面,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就被数道奇怪的目光盯上了。

“锦阳公子!关他何事?”

虞成国本能的紧张起来。不光是他,几乎所有人都不知道皇上要做什么,难道让靳轩在祭奠上扮演什么重要角色,那这可太不合礼法了,毕竟靳轩现在什么身份都没有。

只有秦明堂和苗阔心理清楚。

“朕打算让公熹再开宫学,换句话说,让靳轩拜黄老先生为师,大家意下如何啊?”

言语不多,但足够震撼,黄公熹是什么人,承国上下最为敬重的师长贤达,多少人想拜师于他却不得门路,而今皇上竟然以天子身份主张再开宫学只是为了个锦阳公子,未免太过厚爱。

况且,黄公熹贵为国公,曾是天子伴读,又是虞成国一代亲王的子监师。换句话说,只有皇室中人才有资格拜其师受其业,这说明什么,说明皇上已经把靳轩当作皇室成员,只是没有布公而已。怪不得久不登朝的黄公熹今日会突然现身,原因在这呢。

长公主虞颜姬,相国秦明堂还有尚书苗阔。此三人皆沉默不语,因为清楚,不用开口,自然会有人坐不住的。

不料,这人并不是虞成国,而是礼部掌持陈文厚,他掌管礼部,最了解承国礼法,自然会开口。

还有就是皇上说完,虞成国暗地里使了个眼色命陈文厚出言反驳,毕竟他是礼部掌持,说话还是有一定分量的。虞成国本人也不想太过冒进,这些日子自己有点太过被人瞩目了。

“陛下,以臣之见,此事甚不合礼法,黄老先生乃国公,又是天子伴读,皇子之师,理应属御师,虽赋闲,但其身份不可变动。锦阳公子虽说身份娇贵,但并未查明,尚不能归入皇室一脉,如果陛下有意如此,恐怕很难服众……”

陈词明顺,有理有据,虞成国虽不言语,但心中暗暗点头。

“陈卿,你这是在质疑朕的决定喽?”虞明基脸笑眼寒,心中已有几分不悦。

陈文厚赶紧倒身下拜:“臣不敢,臣只是根据承国礼法,就事论事而已!”

“其他人呢,你们有什么看法?”

“父皇,儿臣以为,陈大人所言在理,是否请父皇重新定夺!”

虞成国终于开口了。

“哦,成国,你也认为朕的决定有悖祖宗礼法?”

“父皇,儿臣以为,国的根基在于法,上行下效,承国子民皆以父皇为楷模,只有遵从礼法,才是我承国强大的根本,你觉得呢,成武?”

虞成国自己说还不够,还不忘把问题抛给虞成武,气的后者心恨至极。

“呃……皇兄,臣弟以为,您与父皇各有理由,我还是不多参与了,一切遵从父皇。”

本以为可以拉着虞成武一起反驳,哪知道人家不但不买帐,还在皇上面前卖了个乖,虞成国无语,狠狠瞪了他一眼。

“颜姬,明堂,苗阔,你们怎么都不说话?”虞明基点名问道。

虞颜姬暂时不想发表任何意见,所以她不开口,苗阔则是因为靳轩一直住在他的府中,为了避嫌,也不方便开口,所以,二人目光同时落在秦明堂身上。后者颇为无奈。

“陛下,臣以为,让锦阳宫子拜师于黄国公的不失为一件好事!”

“具体奏来!”

“回陛下,黄国公虽为皇室御师,但目前早已赋闲,再者,无论靳轩身份如何,拜师国公之于承国都是一件美事。其一,若经查明,靳轩乃黄室之胄,那么,拜在国公门下理所应当。其二,若靳轩非皇室成员,那么经国公教导,日后必为承国之栋梁,这二者对承国而言都是有利而无害,何乐而不为呢!”

帝心甚悦,不住点头,倒是虞成国,对秦明堂越来越记恨。

“父皇,话虽如此,但毕竟国公乃御师,如此一来岂不是人人都可以拜师于皇族?”

虞成国依然不依不饶。

虞明基站起身,手扶龙书案,目光锐利,盯着台下数张面孔:“公熹是朕的伴读不假,是皇子导师也不错,但是,朕封公熹为国公,何时封过御师,既不是御师,何来的侵犯皇族?”

“前些日子发生的事不要以为朕不知,朕不过问,不代表不知情,靳轩不过一个孩子而已,不管他身份如何,难道朕放手不管,任由你们胡作非为?”

虞明基言辞激烈,虽没有说明缘由,但是知情人心中均是一动,尤其是虞成国,脸色泛白,勉强装作镇定。

人们只顾着争论,却忘了事实确如虞明基所说,黄公熹从来没有御师的封号,只不过是人们理所应当的认为着。

“既然各位卿家有异意,还是让公熹亲自决定吧。”

最后,皇帝把问题直接抛给黄公熹。

其实他们的争论黄公熹全都听在耳里,只是不愿意参与其中,反倒是对这个小家伙比较感兴趣,从始至终一直盯着靳轩,而靳轩却好不睬他。

“公熹,朕打算把这孩子交给你,接不接受都无所谓,朕绝对不会怪罪于你。”

黄公熹没有即刻回话,看了看靳轩,又看了看众人眼色,笑道:“良禽择木而栖,明师则子而教,老臣从这孩子眼中看到桀骜与放荡,应该是一匹烈马,愿驯服!”

什么?烈马,你才是马,你才是动物呢,臭老头,哪有你这么损人的,虽然烈马是好意,但是听着就是别扭,靳轩心中愤慨。

“哈哈……既是如此,那此事就这么定了!”

事已至此,无法挽回,虞成国心里不痛快,父皇处处向着靳轩,要说不对他抱有什么期望那是不可能的,此子若真有非凡之才,加之黄公熹的教导,日后必是大患,究竟该如何。

这时,陈文厚偷偷使了个眼色,虞成国会意,拱手拜道:“父皇,既然如此,儿臣也支持,不过,国公开宫学只收锦阳公子一人是不是太过单调,儿臣斗胆奏请父皇,让璟焱跟璟垚也参加宫学,还望父皇恩准。”

“哦?呵呵……此意甚好,就让璟焱跟璟垚也参加。”

如此一来,虞成国稍稍安心。

“父皇,那璟蝉跟璟熙是否也可以参加呢?”虞成武接着道。

“这是当然,同为朕的皇孙,想必黄国公也会欢迎的吧。”

皇上都这么说了,黄国公还能说什么呢,只能苦笑。

“对了,苗阔,朕听闻你家中之女苗果儿甚是顽皮,我看也该去黄国公那里管教管教了。”

苗阔一愣,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可以说是恩赐啊,毕竟官位做的再高,只是人臣而已,皇上竟然让自己的女儿进去天子亲自开办的宫学,真是莫大的赏赐。

想到这,苗阔赶忙跪倒,连连叩谢。陈文厚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他也想让自己的女儿参加宫学。

陈文厚生有两男一女,两个儿子均已成年,只剩一个女儿年方十五岁,尚未出阁,若是进入宫学,无论是对他自己还是他女儿,都是一件好事。只是皇上不提,他又不好意思说。

虞明基看出来了,知道什么意思,笑道:“陈大人有何言上奏?”

“呃……陛下,臣也有一女,名曰陈静茹,不知……呵呵……”

“准奏!”

还没等陈文厚说完,虞明基就已恩准,看来早有所想。

秦明堂跟苗阔相视一笑,终于明白皇上为什么如此为之,看来一切都在他的计划之中……

第203章 谁的江山第208章 人间炼狱第26章 分析第206章 六亲不认第34章 忠告第67章 小心思第64章 风起第27章 敲诈第44章 潜在之危第80章 万事俱备第66章 请战第205章 聪明反被聪明误第42章 欲加之罪第177章 雁门关!绝境!第88章 捷报第156章 判决第19章 游园第48章 百越之族第188章 鬼迷心窍第53章 锋芒毕露第113章 歹毒之招第90章 知己知彼第29章 对峙第18章 出卖第70章 夜探南凉军第213章 不同意见第45章 调戏第一137章 抄书第22章 入狱第191章 霍乱之始(三)第118章 赛狗第160章 好戏第73章 稚子雄心第134章 解救第40章 弄蛇第113章 歹毒之招第115章 本来面目2第57章 疑云第178章 一招制敌第180章 方案第160章 好戏第168章 互相威胁第209章 没有胜者的战争第29章 对峙第28章 搞事第149章 再次归朝第95章 城下之战第194章 酝酿第212章 暴乱开始第133章 刺杀第166章 提亲第212章 暴乱开始第46章 赌约第16章 青楼第53章 锋芒毕露第143章 全城搜捕第57章 疑云第166章 提亲第185章 险象环生第27章 敲诈第189章 霍乱之始第173章 时不可解第124章 各怀鬼胎第21章 风起第82章 月下血战第100章 孤入深山第109章 你好美第74章 气吞山河第185章 险象环生第145章 逃城第22章 入狱第211章 真正的目的第46章 赌约第1章 惊变第71章 空城计第158章 传说第48章 百越之族第155章 商议对策第189章 霍乱之始第83章 残酷战争第109章 你好美第118章 赛狗第138章 事发第81章 开始进攻第193章 霸王餐(二)第185章 险象环生第189章 霍乱之始第196章 真正的投敌第10章 战狼第24章 转机第117章 对谈第99章 不知去向第146章 意外的收获第1章 惊变第85章 胜负分明第35章 宫学第106章 瓮中之鳖第201章 悲催的王庆第163章 实验第202章 虚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