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八章 观信惊大意

“事办妥了?”

“办妥啦!”小乙凑近些悄声道:“主持方丈室屋后,左起第三块条石下面。”

李丹点下头,拍拍他肩膀:“小乙哥辛苦,他们也到了。走,一起吃喝去,尝尝我做的蒸肉味道如何!”

杨乙咧嘴一笑。他是个失了父母的孤儿,自小在姨母家里长大,所以和李丹有些同病相怜的意思。

两人犹如兄弟手足,有些话不用出口便知道对方意思。

像李丹拍他肩膀,这年月不兴触碰别人身体,但他知道李丹这样是表示感谢和亲密,而他也知道丹哥儿没有恶意。

能允许这种表达的方式,基础在于充分信任对方。

来到楼上,和众人见面。

李丹双手背着退后一步上下打量,见杨大意选了件蓝灰深衣,外面套件青色大氅,脚上也换了双新的牛皮快靴,不由笑道:

“兄这一换装我差点认不出了,果然人靠衣杉呀!”众人大笑。

因今日名义是为杨大意接风,所以请他坐了上首,顾大和小乙在两侧,李丹坐他对手,两边是刘宏升和李彪。

李彪自诩晚辈,忙着为众人倒酒。李丹便开口请杨大意先行一杯,见他起身捧了杯子道:

“杨某落魄,得遇贵人与众兄弟,为我购衣、安置下处(旅舍)、疗养马匹。

大意感怀备至,无以为报。这杯酒敬诸位,在下粗人不会说话,都在这酒里了!”

说完仰头先饮了。众人便叫好,纷纷跟着饮酒、吃菜,又见伙计端上来李丹亲手做的菜品、羹汤,无不叫好。

尤其那菊花豆腐,让所有人惊呆了。

酒酣耳热,杯盘相交。这时李丹注目杨乙,他见了明白,边夹块蒸肉与杨大意,边做不经意地问:

“杨兄,你我同姓,幸甚!我就视你为兄长了。

不知兄长到底是为的什么,千里迢迢来我们这个小地方,又如何被困在此的呢?

我刚才听你意思是来出公差,兄长可是官家之人?”

“嘿嘿,也算,也不算。”

“怎么讲?”

于是杨大意说起了自己的故事。

原来杨大意家中本是个最普通不过的船工,父母两口儿都在河道渡口上撑船渡客,日子勉强还过得去。

十岁那场大水(李丹父亲去世)故乡一片泽国,百姓生活顿感艰难。

恰好有个和尚坐他家船去临清,相中这孩子力气不小,便和他父母商议说愿意出十两银子,带杨大意做个十年俗家弟子。

所谓俗家弟子,吃住在师父那里,不用剃发出家,还可以时常回来探亲,十年后不管你学成啥样都得下山还家。

那会儿有这十两可是救命的钱,大意父亲回身看看身后三个更小的孩子点点头,于是杨大意挑上师父的箱笼跟他上了五台山。

这十年里他不但打熬身体学会身武艺,而且在师父指点下得以识字,还看了不少史书和典籍。

到第十年师父说你已学成,我如约要放你下山。

但是你需记得我教你这身本事,不是叫你归乡务农,在地头打架,到村口揍财主的,你要寻机会去当兵,必能做个好将军。

杨大意听了前半却不大信后半。他到家里一看弟弟们都已长大,妹子也说了人家,父母却在头年相继去世了。

他想了半宿,次日将两个弟弟叫来开始教他们拳脚,过了两个月把包袱一背,将摆渡生意交给弟弟们操持,

自己就去了北方。

他本想到京城,看看能不能代替某个武勋子弟混进禁军里学点东西。

谁知人还未出沧州就碰上官军和盐匪交战,直接卷入了战场。

混乱中杨大意出手救下几名军官,还砍了七、八个凶悍的匪徒。

仗打完才知道其中有个被他救下的是长芦盐场卫所的千户大人,结果因为这个缘故得了一纸推荐信,他到保定投入游击将军麾下做了个亲兵。

后来克尔各人寇边包围威平堡击溃平虏卫援军,山西行都司向朝廷求援。

保定都司奉兵部令抽调部分兵力在游击将军带领下入援朔州,结果参加了井坪所遭遇战和收复平虏卫的战斗。

仗打完以后保定兵本该回去,但是他们的游击将军却因为伤病走不了啦。

苦挨了两个多月,最后部分亲兵护着他的棺椁回老家。

但杨大意却被参将罗氏英相中,想留他在军中做个镇抚百户(专司军纪、督战)。

想起师父说自己能做将军,杨大意觉得机会来了,便同意留下来。

接下来便跟随罗氏英先后到四川、贵州、广西平叛,最近因为鞑靼寇边,罗将军再度被调回大同。

结果杨大意在一起入室暴行案件中撞到了将军的堂兄!

杨大意也不傻,他想着我捆你去见将军,如何发落就是你们哥俩之间商议了。

谁知那哥们根本不领情还动手反抗起来,结果等杨大意喝止时,人已经被扎了三个窟窿,眼见得是活不成了。

罗将军见了尸首倒也没说什么,只叫他回去约束好自己部下。

谁知当晚那堂弟的部众突然鼓噪起来,罗将军将众人镇压住以后,把他叫来说你看这情况不好办,你这个镇抚起码是做不下去了。

我正好想找个人回乡送点东西还有封平安家信,你替我跑这趟。

对外就说你被撸成亲兵被派出远差公干,不然你擅杀同级我也没法交代。

一来一回寒暑交替,说不定这茬也就过去,回来咱们继续好好做,机会总还是有的,如何?

杨大意听了觉得将军说的在理,论起来还真是这么回事。当时要把人按住不就好了?

这也确实怪自己处置失当。现在要么找个手下镇抚兄弟出来顶罪,不想干这种违心事就得自己承担。

他同意了罗将军的建议。将军让他连夜去虏获的马群里挑匹好马,还给他赏了十五两盘缠,杨大意便告辞出发。

听他讲到这里众人感叹、惋惜不已。

“杨兄,原来你先时还做过镇抚百户的?”顾大叫道。

“不是先时,”杨大意嘿嘿一笑:“俺当晚就走了,身上还配着腰牌,走时也没见随军书办开具什么免职的文书。

所以……,说来俺现在应该还是这官职身份。”说着从怀里摸出个铜牌来递给他。

顾大识字不多,看了两眼便递给李丹这边来。

李丹接过瞧时,见两面都有字,云头飞虎纹一面是“镇抚百户”,背面是“广西桂阳参将镇抚将士携带,遗失问罪,借者及借与同罪,出入不禁”的字样。

铜牌交由杨乙又还给杨大意,小乙道:“如此说来,那罗将军待兄还真是不错哩。”

“只怕未必。”李丹微笑。

“三郎为何这么说?”杨大意错愕,众人目光也都看过来。

“这位罗将军身经百战肯定是个有谋略的,转战多地必然熟稔人情世故,且他又极了解兄的为人。”

李丹说完抬头看着杨大意问:“杨兄可知他让你带给家里的,除平安信外还有些什么?”

“这个……,”杨大意看看周围众人有点尴尬:“不是信不过各位兄弟,这包袱递到俺手就不曾打开过。”

“杨兄真是信人!那将军可告诉你里面都有什么了?”顾大问。

“这个自然!”

“杨兄莫误会,我无它意。”李丹摇摇手:“如果将军告诉你里面都有什么了,兄长已经出来两月余,行程数千里,途中又曾遇到过贼寇,难道就没有盘点过吗?

万一里面东西早有了差池你现在却还蒙在鼓里,到地方就这样交给人家,岂不是……?”

“唉哟,这话倒是!”杨大意一拍脑壳!他马上起身去后边桌上拿了包袱在手里。

李丹走到他身边轻声道:“我们都不过来,杨兄你自己先检看下包袱内里有无差异。兴许是我想多了呢?”说完回到位子上坐下。

杨大意想了想,背对着众人打开包袱一件件仔细看过去,终于大笑了一声说:“都对上啦,东西没少!”

“那就只有查看信件了。”李丹说。

杨大意脸上有些变色:“这……不好吧?这可是让人家的家书。”

“杨兄不必担心。若信里只是将军家事,万事皆休。小弟愿意给兄长赔罪。可如果……那里面有对兄长不利的字样……?”

“三郎,你有把握?将军是何等人,不会做这样下作事吧?”顾大皱眉说。

“哼,这可难说!这世上的官儿就没几个好的!”刘宏升拍案叫道:“我倒觉得把他们想得龌龊些很不为过!”

“丹哥儿的意思是,怀疑那将军把杨大哥支应到故乡,而后设计构陷他?”杨乙问。

“正是。他堂兄被害,悲痛伤心才是人之常情。”李丹摊开手道:“可你听到杨兄是怎么说的了?

他开始什么也没说,连抱怨也无。但紧接着就发生了夜里的鼓噪,又是他出面平息。

他堂兄应该和他同乡或比邻而居吧?那杨兄回去送信岂不是有羊入虎口的危险?

所以我让杨兄查验包袱里的东西,如果他没在物品上做手脚,那就可能是在书信里。

将军知道杨兄是个信人,知道他不会打开信来看,那他要是写上两句又如何?

说不定他家里见信就将来人捆了。万里之外死个人谁还能去查不成?

只要军中报个逃亡或暴毙,万事大吉!”

这番话让所有人都瞠目结舌,齐齐看向杨大意。杨大意脸色难看,半天才说:“可,俺总不能把信拆开呀?”

那信是用火漆封印的,所以不好拆,搞不好就留痕了。

他这一说还真把几个人难住了。

杨乙想想拍了下桌面:“我去把赛魁星夫妻俩找来,他们认得人多,说不定有好办法!”

李丹恍然,命他赶紧去。

赛魁星韩安本是个秀才,后来遭人构陷入狱被夺了功名,出狱后家破人亡。

他凭借祖传的医术入赘到仁里巷苏家,娶了和离(离婚)还家的苏四娘,和她继续操持客栈生意。

韩安擅长一手好字画,又擅鉴赏古品,在余干便得了“赛魁星”的绰号,小有名气。

他妻子苏四娘豪爽得犹如男子,被先前婆家不喜,其实极是利落能干。

又擅使一对两尺擀面杖,三、五男子近不得身,因而被人背地叫做“玉面夜叉”。

夫妻俩被杨乙拉来,边走边把事情听了个大概。

到酒楼上和众人团团行礼算是见过,然后就请杨大意把那封信出示,他两个凑在一起看了会儿,二人对视一眼点点头,苏四娘回头问:

“三郎,这信你是要打开且不留一丝儿痕迹么?”

“正是,如无不妥处,还需原样封好,不能叫人看出毛病。”李丹回答。

“倒也不难,无须他人,只我夫妻动手即可。旁人需让开。”韩安说。

“使得!”李丹再看向杨大意,轻声说:“还是刚才那样,信打开,兄自己观看。若无事,韩先生封还。可否?”

杨大意叹气,但为求心安还是点头。

李丹等人便都归位,刘宏升按韩安吩咐叫伙计取来火烛、镊子、米饭,然后众人看他夫妇两个背对大家悉悉索索一阵。

不多会儿,韩安回身,将取出的信纸小心放在桌上,他两个来圆桌边坐了,同大家一起看杨大意读信。

李丹眼见杨大意忽然脸色灰白,知道肯定是信有毛病了,忙给小乙使眼色。

杨乙过去搀扶了他胳膊轻声问:“如何?”

杨大意以手遮面,叹息着将信递给杨乙:“你看吧。”

杨乙家道没落前读过五年书,识些字的。他接了过来。一瞧,大骂:

“这狗官!他果然如三郎所猜,竟唆使家人灌醉杨兄再捆绑了乱棍打死!”

“什么?这还有王法没有了!”

顾大刷地起身,脚踩在凳子上,一拳砸在桌面。刘宏升和李彪也大骂不止。

李丹摆摆手让屋内众人安静下来,走上前对颓丧垂头的杨大意道:

“兄不必如此,还好遇到我们兄弟。有大家在,你不用担心,在这余干地方没有哪个能害你!”

第三章 夜探机杼巷第六十五章 兄弟双授首第五十三章 没谷淹奇兵第五章 钱三娘教子第二十四章 车载二十石第四十九章 游匪中反计第五十章 李丹教沙弥第七章 五郎议退婚第七章 五郎议退婚第四十八章 丹霞壁崔嵬第六十二章 对垒凤栖关第一章 缇骑纵马蹄第六十九章 冯三说双城第二十二章 夫妇救主仆第五十九章 关窍在南山第五十八章 寄傲余今夕第四十一章 盛户发财第六十九章 冯三说双城第三十四章 夜宿界山脚第三章 夜探机杼巷第六章 宋小牛传信第六十四章 双岔口溃敌第一十八章 观信惊大意第三十五章 失马吾家店第五十章 李丹教沙弥第五章 钱三娘教子第四十七章 陋室谈功德第六十章 夜夺来凤阁第一十七章 杨小乙藏书第五十一章 石盆谷放水第九章 李文洲中举第九章 李文洲中举第二十八章 陈三文熬夜第七章 五郎议退婚第五十三章 没谷淹奇兵第五章 钱三娘教子第五章 钱三娘教子第四十九章 游匪中反计第五十一章 石盆谷放水第三十三章 东去万年县第六十六章 四骁将轮战第三十八章 过九峰投效第五十章 李丹教沙弥第二十六章 造反者蒋彬第六章 宋小牛传信第五十八章 寄傲余今夕第五十八章 寄傲余今夕第三十四章 夜宿界山脚第五十七章 传捷奏凯笛第九章 李文洲中举第二十一章 铁棍留梦儿第五十四章 丹哥试火铳第二十六章 造反者蒋彬第四十八章 丹霞壁崔嵬第一十一章 三奶奶相夫第三十八章 过九峰投效第三章 夜探机杼巷第二十八章 陈三文熬夜第四十二章 韩守备诉苦第六十三章 大东丘调遣第九章 李文洲中举第三十章 李三郎立规第五十七章 传捷奏凯笛第四十一章 盛户发财第一十五章 三阄保同产第四十七章 陋室谈功德第三十八章 过九峰投效第二十五章 户主是钱氏第六十三章 大东丘调遣第六十九章 冯三说双城第二十章 卫雄传消息第六十七章 忽悠花臂膊第五十四章 丹哥试火铳第三十三章 东去万年县第一十五章 三阄保同产第三章 夜探机杼巷第六十八章 怒砸一称金第五十四章 丹哥试火铳第一十三章 季叔拜县尊第二十七章 一窝蜂捉贼第三十四章 夜宿界山脚第二十八章 陈三文熬夜第六十二章 对垒凤栖关第六十四章 双岔口溃敌第四十五章 砧锤试成色第三章 夜探机杼巷第三章 夜探机杼巷第三章 夜探机杼巷第一十三章 季叔拜县尊第五十二章 三钱子带路第三十七章 小元朗不服第二十六章 造反者蒋彬第四十二章 韩守备诉苦第五十四章 丹哥试火铳第二十六章 造反者蒋彬第五十九章 关窍在南山第三十六章 收网火神庙第六十四章 双岔口溃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