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四章 涨价风波

bookmark

宝钢的涨价,以及国际铁矿石的提价,还是让国内的专家学者们议论了一阵子的。

对于宝钢提前,很多人也认为是合理的,理由就是当宝钢敏感地发觉国际铁矿石价格有提高的趋势,那么为了提前消化这一不利消息,涨价势在必行,否则就不足以抵消因为原材料上涨带来的经济损失。

“作为自主盈亏的企业,宝钢的这一做法是符合经济规律的。”在国务院召开的经济专家研讨会上,有人这么为宝钢辩护道。

朱老板不动声色地听着,他在上海有过时间不短的任职经历,从感情上是希望宝钢做出这样的提价决定,是有合理的原因的,但是此时从会场的气氛来看,似乎专家们对此意见也不统一。

尤其是国内比较激进的经济专家杨旭升则大声驳斥对方说法,“作为自主盈亏的企业,固然是可以有决定提价的自由的,但是也要考虑到我们的国情,毕竟我们的经济体制和人家是不同的,宝钢再怎么说也是国有资本占多数,不能想怎么干酒怎么干,也要顾全到大局。他那么一提价没有什么,国内的经济形势因此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好不容易平稳下来的通货膨胀,很有可能又要回头了。”

两边儿的人各抒己见,总而言之大家谁都认为自己的意见是正确的。

范无病应朱老板的邀请,倒是来旁听了,说实在话,听这些专家们辩论,倒是也挺有意思的,假使你在之前对此事并不了解,而且也没有身处其境的感受的话,绝对分辨不出来他们到底谁说的是正确的。

但是如果像范无病这样的了解前台内幕一些细节问题的人听了他们的话之后,很容易就可以感受到,现在的这些专家学者们,从事实上已经在为某些利益集团代言了。

这倒是必然中的事情,就好像是一句老话,科学史无国界的,但是科学家是有祖国的,这些专家们也是一样,大家既然都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的人,那么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问题都是需要有人来帮助他们解决的,否则光靠自己的那么点儿死工资,怎么能够支撑得起一个知名学者或者著名专家的牌坊呢?

有道是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软,既然得了人家的好处,就需要替人家美言的,所以专家们的想法经常就是非常怪异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能够代表大众的利益,这也是意料中的事情,不足为奇。

朱老板听得有点儿头疼,看了范无病一眼,就发现范总正笑眯眯地坐在那里裂开大嘴,貌似心情很好的样子,不由得有些好奇,于是就点了范无病的名字,让他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范无病正在那里跟端茶倒水的年轻女服务员说笑话呢,冷不防朱老板点他名,倒是有点儿不好意思,心道又被朱老板给发现了自己不能够认真对待这种严肃的会议了。

不过范无病的脸皮早就厚实多了,被朱老板点名之后,也就是站了起来,嘿嘿地朝周围笑着点头示意,然后才说道,“刚才听了诸位前辈的发言,晚辈还是很有收获的,各位前辈目光高远,高屋建瓴,智珠在握,胸怀乾坤,实在是令人佩服啊!毕竟专家就是专家,学者就是学者,这个理论上的水平实在是飞机上挂暖壶,水平很高啊!”

听范无病在这边儿白话儿,众人都有些面面相觑,大家基本上都是认识范无病的,也知道这位就是进了股市就是股神,进了商场就是商神,搞起实体来就是经营之神,就算是上了擂台也是PK之神的少年英雄范无病,大家对这样的人物倒是从来不敢小看的,甚至很多人也在研究范无病的发家史,想搞清楚他为什么能够成功?

但是今天范无病东拉西扯地说了这么一大通儿废话,就让众人有些不解了。

毕竟这是国务院总理举办的经济研讨会呀,可不是咱们老少爷们儿没事儿闲得无聊的时候坐在大槐树底下唠嗑儿,这么信口开河信马由缰地胡撇乱侃,实在是太不负责任了。

范总您好歹讲点儿有意义的东西吧?这么说话实在是有失身份啊!不少人都这么想道。

首先听不下去的人,却是朱老板,他看范无病还在那里卖弄嘴皮子,就皱着眉头敲了敲桌子说道,“范总,言归正传,讲点儿有意义的话,又不是让你来天桥说书的!”

听朱老板这么一说,大家都有点儿忍俊不禁,心道这也就是朱老板跟范无病的关系密切,而且又是在这种非正式的交流会上,否则朱老板断然不会这么说话的,大家看惯了他的铁面无情,此时忽然插了这么一个小插曲,倒是让有点儿紧张的气氛给松弛了下来。

范无病嘿嘿一笑,挠了挠头道,“不好意思,最近经常去天桥看说书,受感染了。”接着范无病脸色一正道,“刚才听了几位专家的意见,说的都很有道理,我个人的意见是,大家都没错儿。”

“这话时什么意思?什么叫大家都没有错儿,既然有两种不同的意见,自然就要有一个是非对错嘛。”很多老专家们就表示不满了。

有利益纠纷时不错的,但是也不能排除很多专家们在为利益集团代言的同时,也能够稍微地坚持一下原则,比如说在真理的辩驳上,就是不能够妥协的,自己是对的,那么别人就是错的,反之亦然。

两边儿都没有错的话,岂不是说各打五十大板,两边儿都想讨好,却把两边儿的人都给得罪了吗?专家们的眼睛里面可是不揉沙子的,绝对不会因为你没有支持他也没有反对他就对你有所好感,这是最忌讳的一件事情。

在专家们的眼睛里面,一就是一,二就是二。

就在大家都乱哄哄地时候,范无病就接着说道,“为什么我会说这种和稀泥的话呢?事实很简单,大家站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问题也不同,彼此都没有错,如果说一定要找出一个错误的话,那就是错在我们国内的铁矿石储量太少了,错在我们国内的铁矿石精练技术太差了,错在我们的资源消耗太高了!否则的话,如果我们有像美国或者澳大利亚那样丰富的铁矿,有那种直接开采出来不需要精选就可以入炉的铁矿石,还需要我们大家在这里争论该不该提价吗?如果是那样的话,我想大家的心思都是一样的,就是铁矿石这么多应该怎么办?出口!出口的价格不好怎么办?提价啊!很不幸的是,现在我们是被人宰割的一方,所以我才说,大家都没有错,错的就是我们的资源太贫乏了!”

国内的铁矿资源分布非常广泛,遍及全国三十一个省、市和自治区的七百多个县、旗。全国铁矿石查明资源储量六百多亿吨。

但是国内的铁矿资源多而不富,以中低品位矿为主,富矿资源储量只占不到百分之二,而贫矿储量占到一半儿。中小矿多,大矿少,特大矿更少。矿石类型复杂,难选矿和多组分共生伴生矿所占比重大。

有些矿难以选别回收,造成铁矿物选矿回收率低,大量有用组分流失到尾矿中。有些以中低品位为主但易采易选的磁铁矿矿床,其中夹有大量边际效益的低品位矿石。

而且国内的铁矿技术装备水平低下,大中型铁矿企业虽有部分大型先进采矿装备,但数量很少,多数规格小、型号杂、状况差、不配套、超期服役、老化严重,导致设备能耗大,效率低,普遍面临技术改造和维修问题。选矿工艺设备落后,自动化水平低,很多选矿厂基本上是人工艹作,效率很低。

目前国内仍有一些大型铁及多金属矿床未进行开发利用,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选矿技术不过关。要有针对姓地对尚未开发的难选矿石进行选矿试验研究,寻求有效的选矿工艺,为其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还有一点,就是采矿废石和选矿尾砂的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迫在眉睫,目前铁矿企业每年剥离掘进的废石达六亿吨,排出的尾矿约五亿吨,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与曰俱增。目前尾砂再选虽有进展,但总体规模还不大,还不太普遍。

还有就是对共伴生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力度不够,综合回收铁矿[***]伴生有益元素,是充分利用矿产资源,提高矿山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目前已有攀枝花、大冶、程潮、金山店、山东金岭、莱钢马庄等矿山对矿石中富含的有益元素进行了综合回收利用。尤其是攀枝花钒钛磁铁矿中的钛更是极其重要的有益组分,其经济价值远超过铁本身。

尽管目前在综合利用上取得了一定成绩和经济效益,但回收的品种和回收率均不理想。关键的回收技术一直没有突破,致使一些重要金属元素目前无法回收,像是白云鄂博铁铁矿中的大多数铌钽和稀土也还未回收利用。

凡此种种,就造成了国内的铁矿石需求总是要大于产出,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基础建设的不断增加,对于钢材的需求量与曰俱增,对于海外铁矿石的进口也更加依赖。

“钢铁是国家经济建设的基础项目,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国内的铁矿石储量虽然挺多,可是能够开发利用的却很少,这大概也是老天对我们的一项考验,不给我们轻松过曰子造成机会。”范无病接着说道,“但是也没有关系,国内没有,就可以去国外搞啊!澳洲也好,巴西也好,都是有高品位的铁矿的,既然我们已经确定了国内的铁矿石需求是要持续增长的,那么为什么不未雨绸缪,先行去海外开发国际市场呢?总是好过我们坐在这里讨论应不应该涨价的问题吧?”

范无病的这一番话说出来之后,顿时大家都静下来了,众人都陷入了思考之中。

范无病说的这些话,实际上也正是指出了国内普遍存在的一种缺点,就是对于国际市场的研究不够彻底,很多所谓的经济专家们所研究的内容,无非就是人家美国人早就翻烂了的一点儿陈旧东西,现在被他们捡过来奉若圭旨敬如神明,好像是弄懂了这些东西,就知道了美国人崛起的原因一样。

而事实上,人家美国人的国情跟我们不同,所以有很多东西都是不能够直接搬套过来使用的,很多金融衍生工具,在美国都是极端危险的项目,一般人都不允许涉足的,但是搬到了国内之后,反倒是极力向普通人兜售,这就是完全的不负责任了。

朱老板也认真地听取了范无病的这一番讲述,他很敏感地注意到了范无病的主题思想,就是向海外市场搞开发去,在海外建设矿山,来扭转国内进口铁矿石的价格连年增长的不利局面。

但是朱老板也很清楚一点,说道在国内互斗的话,这些专家们是讲得头头是道,但是要让他们真的去海外拼杀的话,有胆子接下这个任务的就没有几个了,纸上谈兵容易,战场冲杀艰难啊!

不过,开拓海外市场,确实是解决国内铁矿石需求严重不足的一剂良药,范无病从这个方面指出了国内政策上面的缺失,确实称得上是良医了。

可如果真的要去开拓海外市场的话,应该让什么人来负责呢?朱老板在心里面盘算着,宝钢肯定是不行了,从这几次的事情上,已经可以看出来曰系财阀正在深入地渗透到宝钢的各个领域,说句大白话,他们已经失去了自主的权力和能力了,指望不上了。

“难道这件事情,也得需要依靠范无病来解决吗?”朱老板皱着眉头看了看坐下来喝茶润嗓子的范无病,心里面有点儿踌躇。

范无病倒是没有想到,自己忍不住发表的这一番高谈阔论,又把自己给绕进去了。

(未完待续)

第四十六章 富贵险中求第五百六十一章 疯子的杰作第九百九十二章 添上一把火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出访香港第五十八章 一定要有理想第二百零九章 范无病的用人之道第七十六章 波音来了第二百一十三章 后勤保障第四十八章 “安全局”的新成员第二百四十五章 补救的措施第七百二十七章 自有道理第六章 要搞自主创新第九百八十七章 林祥同出手了第三十六章 太出人意料了!第八十九章 生日午宴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商业贿赂第九十一章 中文输入的解决第十五章 疯狂的破烂王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居然是小姨子第三十章 这是谁的盛宴?第三百五十七章 打假问题第三百八十四章 乱码也可以告诉你很多事情第一百九十三章 央视的大客户战略第六百九十六章 套现与海外上市问题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触目惊心第一百三十四章 证监会上门求教第一百七十六章 居然有替死鬼第九十章 量身定制+疯狂盗版第四十四章 钻法律的漏洞第二百五十三章 挖墙角大计划第三百九十五章 推出一个代理人第五百九十章 事情很严重第九十三章 要有企业文化第一百六十九章 三娘要教子第七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坐不住了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偶然中的必然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主客颠倒第五百二十七章 新时代的御医第四百四十八章 大局观的炮制第三章 想要建市场,必须畅物流第三章 想要建市场,必须畅物流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另一个倒霉者第二百二十章 怕不怕人说闲话?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可怜的必然性第十七章 讨债的大旗扯起来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投入问题和收入问题第二百七十一章 你能给我什么?第二百五十五章 务虚与务实第一百二十章 轻轻地动了一下第六百六十九章 新年第三百八十八章 从这里跳下去第五十六章 意外的新年礼物+第五十七章 利益再分配第十八章 警察克星第二百九十五章 假货第四十四章 老张高升了!第七百九十四章 如果说我爱国第一百七十五章 各自的立场第四百九十一章 大豆的想法第一百三十四章 证监会上门求教第七百章 不能拒绝的条件第四百五十四章 大家一起来做空第九十七章 代客理财第二百五十四章 老干部活动中心第二百六十章 老陈之野望第八百九十四章 东北第二百零一章 又一次第三十一章 小鸡快跑第五十二章 合股第八百二十七章 冤家总是路窄第二十二章 走出去的想法第九百九十二章 添上一把火第八百五十四章 真正的内幕第五百八十二章 范康的想法第一百六十章 吃出来的是非第一百六十三章 各取所需或者说狼狈为奸第三十八章 信手拈来第八百五十章 终获立项第七百四十七章 圣人云云第七十章 民以食为天第四章 兄弟相逢第一百一十六章 始料未及的后果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凡事都要靠自己第九百八十三章 横山港第七百四十五章 想起来了!第二百一十一章 布局第三十八章 信手拈来第七百章 不能拒绝的条件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很突然的事第九百三十九章 投资看到了回报第八百六十七章 责任感和阴谋论《拜求月票》第七十章 暗战开始第一百五十六章 电视购物和广告牛人第六十一章 打主意第二十九章 邱保华的野心第八百三十七章 拉一批,打一批第八百一十五章 这一跨,好几千里的省第三百九十四章 又是故人来访第三十章 意外之喜第四十五章 烧在磐石重工的第一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