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六章 每一个契机都在不经意中出现

高层的心里面其实也是有些为难的,难就难在一百年不变上。

当时改革开放之初,为了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者进入内地市场,激活这一潭沉沉的死水,从上至下的刺激手段都是比较极端的,因此一百年不变这句口号有很强的暗示作用,可以带给投资者们更多的信心。

毕竟,经历了十年浩劫之后,国内的情况可以说是百废俱兴,到处都缺钱,到处都需要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不引进外援是无法办到的。

但是到了现在,情况就出现了一些不同了。

国内的很多民营资本已经发展了起来,而且拥有了不俗的实力,在某些领域内,已经拥有了跟国际资本互较短长的可能姓,甚至于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越了对手。

资本来到世间,都是邪恶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但是当你需要资本来为自己服务的时候,就必须忍受它们所带来的那些邪恶,当然,一旦所得的利益被所付出的代价所压倒的时候,没有人愿意在容忍这种有百害而无一利的邪恶型资本再在自己的头上拉屎拉尿。

如今的领导层,也不再是原先的那一批,仅仅为了一点儿美元就不得不被迫出让自己的利益,在并非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对于资本的接纳就应该是有选择的。

对于金光集团这样的大肆破坏国内森林资源的企业,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被逐出国内市场,当然,如非必要的话,这个过程还是应该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来进行,一旦付诸于行政命令的话,即便是你站到了法理的高度上,也会被充满敌意的西方资本们描述成邪恶异端。

“其实,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那是很容易的。”范无病听了老爸的话之后,立刻就表示道。

“很简单吗?”范亨眉头一皱问道。

他从来没有觉得这件事情是很简单的,正所谓请神容易送神难,既然已经让人家进入了市场,那么只要对方不是无利可图,就不大可能退出国内市场,而从现在的情形来看,无论是在国际市场,还是在国内市场,造纸业都是一个需求量持续上升中的产业。

想要不战而屈人之兵,或者说让对方自动退出本地市场,那是很困难的,而要是玩弄一些行政手段的话,难免会给人留下口实,形成一种很不好的投资氛围。

可是儿子范无病却说,这是一个很容易就可以解决的问题?

“你们的想法跟我们的想法是不一样的。”范无病笑着说道,“我举个例子,就比如说现在有一片居民区需要拆迁,但是居民们不想搬出来,那么你们会怎么办呢?”

范亨倒是没有想到范无病会拿这种事情举例子,他有些诧异地停顿了一下,然后就说道,“拆迁问题是个大问题,影响到民众情感社会稳定,所以一般而言是要先做通思想工作,然后派驻拆迁工作组,必要的时候也要派出警力进行强制拆迁,但是总体而言,一定要有合理合法的名义才行。”

范无病听了老爸的话之后,哈哈大笑,笑得肚子都有些痛了。

范亨在电话中有些诧异,不知道自己是哪里说错了,他有些郁闷地反问道,“你笑什么?难道我说错了吗?”

他怎么也不觉得自己有什么说错的地方,一直以来不都是这么做的吗?难道说他一个从市长到省长一直到常务副总理走过来的行政领导,连这种事情都搞不懂?

“不是说你错了,而是你把问题搞得太复杂了。”范无病笑着说道,“你有必要把事情搞得这么复杂吗?如果说一个拆迁问题都需要浪费政斧工作人员这么多的精力,那你们还有什么余力去做别的事情呢?”

“那你说应该怎么办?”范亨有些不服气地反问道。

“你把这件事情全权委托给拆迁公司不就行了嘛。”范无病一语惊醒梦中人。

“那么做,是不是有点儿太不负责任了?”范亨有些犹豫地问道。

范无病立刻否定道,“专业的事情就应该让专业的人来做,这么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哦,说来听听?”范亨不是很相信范无病的话,他认为让一群不是政斧工作人员的人去处理这种影响干群关系的重大工作,很容易造成意想不到的纠纷。

“交给拆迁公司的好处,第一个就是责任下放了。”范无病笑着对老爸说道。

事实上政斧工程交给拆迁公司来处理,也就表示出现什么纠纷都跟政斧无关了,办好了是地方官的政绩,办砸了有拆迁公司顶着,正所谓进可攻退可守,怎么看地方官都站到了不败之地。

其次就是拆迁的手段灵活化了,如果是作为政斧工作人员的话,就只能做思想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你要是敢动粗,立刻就有人去举报你停你的公职,但是现在把事情交给拆迁公司来做,那就不同了。

“拆迁公司就很方便了。”范无病说道,“不搬走的怎么办?停水啦,断电啦,刷油漆泼狗血啦,没事儿往他们家扔点死猫死狗啦,拉他们家小孩出去吃棒棒糖啦,半夜往他们家扔点儿蟑螂臭虫草花蛇啦,你这么折腾上半个月,再看还有几个人能够撑得住?如果最后还能剩下来几个的话,那也就很容易艹作了,就算是雇几个小地痞小混混,使用点儿强制手段,也绝对不会给地方政斧的形象抹黑啊!等到房子被拆了,你觉得他们还有蹦跶的理由吗?”

范亨听儿子说完这些事情,不由得有些叹气道,“既然你说了这么多,自然就是在实际艹作当中也是存在这种情况的了,政斧责任的下放,果然是弊病多多。”

事实上这些事情范亨自己也有所耳闻,不过显然没有范无病的感受这么真切,此时听到儿子说起来,心里面还是有些不痛快的,可是这种事情也不归自己管,各地有各地的对策,你高层的手也不可能伸的那么远。

整个国家的事情,是一个整体,整个高层只是一个大脑,所有的行动还是依靠各级地方政斧来完成的,你不可能让大脑去解决所有的问题,那是不现实的,也是办不到的。

所以,尽管高层也明白各级地方政斧的行事当中存在很多弊病,也知道老百姓对此非常不满,但是你不可能越过层层的中间环节去插手这些事情,一则没有时间精力,二则与法理不合。

做自己该做的事情,想自己该想的问题,不要去招惹那些对自己毫无益处的是非,和光同尘大家其乐融融,下一届选举的时候也能为自己多争得一些选票。

反之,如果说是不信这个邪,非要同大多数基层官员们背道而驰的话,那你的风光也就算是走到头儿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基层干部虽然决定不了上层领导,但是在差额选举当中我不投你的票还是可以办到的,反正都是无记名投票嘛,谁怕谁啊?你给我不舒服,我就叫你下不来台!

范亨摇了摇头,把这些不快尽量给甩开,接着问儿子道,“就金光纸业这种事情,你有什么建设姓的看法?”

“建设姓的没有,破坏姓的就很多。”范无病回答道,“如果你们觉得有必要的话,我有很多种方法让这些企业自觉地退出国内市场。但是细节方面,你们还是不要知道了,免得徒乱人意,这个就同将责任下放给拆迁公司的道理是一样的。”

“明白了,我们会考虑你的这个建议的。”范亨点头说道。

放下电话之后,范无病将自己的老板椅旋转了两圈儿,然后非常兴奋地拍了一下手掌,显然是心情非常不错,看得丁冰丁雪两姐妹感到有些诧异,她们跟了范无病一段儿时间了,也没有见到他如此忘形过。

范无病想了想之后,就开始吩咐自己的秘书联系自己位于印尼的造纸业基地负责人,以及国内各销售和制作单位的负责人们,打算召开一个相关的视频会议,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造纸工业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和现代化程度的标尺。

在西方发达国家,造纸是重要的支柱产业,而国内造纸工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从传统造纸向现代化造纸工业转变,在国民经济中开始占有重要地位。同时,造纸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持续提高,去年造纸工业总产值约占不到百分之二的样子,造纸工业的主导地位不断得到强化。

数字增长的背后是造纸行业的产业规模、装备水平、产品质量的大幅度提升,凝聚了中国造纸企业和业内人士的不懈努力。

但是造纸行业企业数量虽然众多,平均规模却比较小,即使是最能代表造纸行业水平的大企业也无法跻身全国百强行列。国内企业百强收入水平是造纸企业百强的差不多一百倍,这充分暴露了造纸行业的弱点,即行业规模大,企业规模小,竞争力不强。

同时,大部分企业都集中在中低档产品,市场竞争激烈,而高端市场大部分被外资和进口产品所占据。造纸产业的结构严重不合理,存在着非常大的安全隐患。

要想促进造纸行业健康发展,必须推动行业技术进步,提升行业竞争水平,调整产品结构,提高行业科技和环保水平,使造纸行业真正迅速发展壮大起来。

中国造纸产量和消费量已经排名全球第三,中国已经连续多年成为世界第三造纸大国,而且很有希望在短期内上升到第二的位置。

在北美和欧洲产销增长缓慢的同时,亚洲地区快速上升,而中国已经成为引领全球造纸工业发展的发动机。美国现在年产量约在七千万吨,增长基本停滞,国内的年产量差不多要达到五千万吨,预计十年后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造纸大国。

可以预见,未来几年,中国造纸工业仍将持续快速发展,继续为全球造纸业做出巨大贡献。

中国是造纸大国,但是远不能称为造纸强国,国内的造纸企业不论是从规模,还是竞争力都无法和国际造纸巨头相比。根据去年的数据,全球最大造纸企业产量差不多要达到一千五百万吨的样子,比起国内前三十大造纸企业的总和都要多。

早销售收入上,最大的造纸企业一家的销售收入就超过了国内前三十强企业销售收入合计的两倍以上。

丁冰给正在沉思中的范无病端过来一杯茶,放在他面前的茶几上,然后向躺在沙发上面的范无病问道,“范氏投资集团也有自己的造纸企业吗?”

范无病点了点头道,“自然是有的,实际上我们在印尼有比较广阔的林纸一体化企业集团,虽然目前还没有在国内大力发展,但是基础上的事情已经筹备得很好了,这一次借着打压外资企业的契机,范氏投资集团进入国内市场,可以说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这件事情,其实是范无病所没有料想到的,之前他只是考虑着将在印尼制成的纸浆半成品运进国内销售而已,最多也就是将一些高档纸成品运进来销售,从来都没有想到因为金光纸业等外资企业在国内跑马圈地对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已经使得高层不能不正视这个问题了。

那么,自己进入国内市场已经是不可逆转的事情了,无论是从设备上,还是员工管理、生产技术上,此时的范氏投资集团已经具备了充足的实力可以同其他企业竞争的能力。

“我听说,造纸业引起的环境污染是非常严重的。”丁雪在一旁说道。

范无病心情很好,于是就笑着回答道,“媒体和公众对造纸业的关注主要是环境污染上,这主要是由于小造纸企业数量太多,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到环保治理上去,污染偷排现象时有发生,使造纸行业的整体形象受到影响,并不是说完全没有解决的办法。”

(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疯狂的MBO第五百五十章 新经济带来的机会九百一十六章 我是专家第三十六章 基本上,很难啊!第八百一十九章 闹出了大事儿第五章 主任的人选第五十八章 一定要有理想第六百四十九章 新人第八百章 范康的新方向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追本溯源第六百三十五章 看看谁更嚣张一些第一百九十四章 标王争霸第二百三十九章 吃河豚第四十一章 凯文失手了!第三百五十四章 朱老板的便饭第三十七章 胆略大比拼第六章 饭桌上的想法第二十九章 这钱拿着也有点儿烫手啊第三百八十二章 范代省长的决心第六百零三章 地产新政第七十四章 损人要利己才行第九百零九章 相谈甚欢第四章 玫瑰园计划第六百六十五章 范康的事业第四百一十章 意外的父子相逢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危机下的京城第一百四十五章 不介意多惹几个人第七百二十四章 有点儿吃醋第八十二章 有人想入伙儿第二百零一章 又一次第十章 出手第六十章 首先要有一颗星第七十五章 这家公司好像也是我开的第五百六十二章 倒霉的蒋略第九百一十八章 新的话事人第七百九十一章 飞回家第五百三十九章 取舍之道第九百七十章 要有下狠手的决心第二百五十四章 老干部活动中心第四百一十九章 都惹不起第五章 家中夜宴父子谈风向第四十五章 娃娃亲第五百五十一章 赈灾义演台前幕后第四百八十四章 劳伦斯海默的吃瘪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非洲第一百三十章 关起来再说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叶障目第二百零三章 投效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很突然的事第七百四十九章 大开眼界第五百四十二章 头脑要清楚第六百八十二章 大赞助商的要求第二百三十六章 有事相求第四百七十一章 同西澳政府的浅层接触第四十九章 三个半第二十章 老子议事儿子立威第一百五十六章 电视购物和广告牛人第一百八十一章 连锁反应第二百六十三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第八百四十三章 霉运当头的庞明宇第三十三章 谈判于炮台之上第九百八十六章 赎人第三十九章 阴谋论和液晶技术的突破第五十四章 全是高科技第四百二十四章 搅局的人第十六章 都不是省油的灯第三百四十章 何去何从的思考第七百七十八章 鬼子来了第五百八十二章 范康的想法第三百四十四章 不能承受之重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反对与合作第六百九十四章 臭鼬工厂第一百一十一章 收购来的大麻烦第七百五十章 误会第九百七十七章 剑拔弩张第九百零二章 冲突升级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都是利益交换第五百七十一章 疑云重重第十章 出手第八百零二章 E时代的婚礼第二百八十章 非法集资和风险投资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大家都有病第八百九十一章 疯狂的加油站第八百五十五章 历史总是相似的第七百零二章 机会来了第二百四十一章 起了冲突第六百四十六章 逻辑炸弹事件第二百零二章 朱老板请客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这日子有点儿复杂第八百八十三章 很突然的消息第九百九十七章 高考综合症第八百八十八章 儒商不如狗第一百九十四章 标王争霸第三百九十六章 日本人的软肋第一百九十六章 沈盈的眼光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交流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政治舞台上的演员们第九百五十三章 刨他家三代祖坟第二百一十六章 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