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虽然政斧和高校方面都有非常明确的要求,但是实际上总是雷声大雨点儿小,或者直接就是旱天雷,没有见到一点儿雨星儿。
每年的暑假是很多大学生集中实习的黄金时间,很多大学生也都把实习期当作融入社会的最佳机会。一是假期里,学业不紧张,可以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实践,二是假期时间比较完整,可以全面了解实习单位的工作程序。一半左右有实习经历的学生第一次实习都选择了大二暑假,这要比以前的大学生动手早,而且不少大学生的实习都瞄准了专业对口或今后向往的职业方向。
几乎所有的有过社会实践经历的学生都反映,在自己寻找实习单位的过程中至少被拒绝过两次,甚至更多。大学生们反映,现在有相当多的单位对实习生都很抗拒,态度冷淡,一拒了之。
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北大中文系一名大三的女生就表示,她的班上今年暑假有一半的同学都找了实习单位,但是在实习的同学中,仅有两个同学是自己找的实习单位,包括她自己在内其他的同学都是通过父母或亲戚、朋友的关系才找到的实习单位。
“最大的障碍,就是我们这些实习生很受实习单位和指导老师的限制,让我们感到最困难的就是沟通问题,什么话当说,什么事当做,往往不得要领,如果再贸然提什么要求,恐怕惹人反感。”那名女生说道。
“关于这一点,也是可以想象到的。”范无病点头回答道,“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每个单位都不是随便招人进来实习的,因此每个大学生得到的实习机会都是很难得的,应当珍惜。在事先将实习的目的、要达到的效果与实习单位和指导老师进行沟通是一件好事,也会减少误会与冷漠。作为实习单位,也希望实习生能真正给单位帮上忙。有效的沟通能使双方受益,在看到了实习生的作用后,相信越来越多的单位能主动招收实习生。比如说我们范氏投资集团旗下的PCFANS俱乐部,从十几年前开始,就一直跟北大等高校的在校生有比较密切的合作,如今集团的很多高管,都是那个时候的实习生。”
一名嘉宾是来自清华的领导,此时插话说道,“大学生社会实践本应是莘莘学子走出校门了解社会的大好机会,事实上,也有许多高校的社会实践搞得很有特色,参与的大学生收获颇丰,但也毋庸讳言,某些大学生团队在活动实施过程中重形式轻内容,重功利轻实效,使好端端的暑期社会实践变了味。我朋友的一个孩子,在一所高校生物专业学习,他们今年到农村进行实践,事先的计划书上写满了防治病虫害讲座、入户指导等内容,但是最终因为天气炎热,只到田间地头送了几箱农药就作罢。不过,基层单位对于实践团队的接待却非常热情,乡镇每天还派出一名干部全程陪伴,一曰三餐也招待得非常丰盛。如今,通过学习考察、专题调研、志愿服务、就业见习等形式,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已经成为大学生走出象牙塔,了解国情、增长才干的平台。但是,有些团队却选择旅游名胜作为实践目的地,实践过程走马观花,之后洋洋洒洒的调查报告,大多也是根据当地提供的资料闭门造车。如此社会实践,其收获自然可想而知。”
另外一名学者显然是对此非常关注的,闻言就接着说道,“功利色彩也开始笼罩一些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暑假之前,就有在校大学生联系我们报社的记者,希望到时候给予报道。暑假开始之后,几乎每天都有大学生来电,表达对自己活动见报的要求,并寄来很多图文并茂的活动资料。据悉,高校对于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非常重视,每年社会实践结束后,各高校都要进行相关的评比,媒体报道成为评优重要标准,有的高校还做出硬姓规定,没有见报的项目,就不能参加优秀项目评比。优秀团队不仅能获得更多资金支持,其队长和队员还能在奖学金、评选优秀干部等方面获得加分。因此,社会实践团队的宣传意识也越来越强烈,一些团队专门设立通讯员甚至成立了公关部,每天负责拍照、写稿,发给有关报纸。一些大学生也毫不讳言,活动组织者带有功利姓,通过媒体宣传,为将来干部提拔、找工作积累资本。”
众人谈到这里,梓琪就从旁插话道,“我们好像有点儿跑题了,今天主要是探讨范氏投资集团跟高校之间的合作,怎么又跑到大学生下乡去了?”
范无病呵呵一笑道,“其实是一回事儿,正是因为功利色彩浓重了,所以愿意提供实习环境的单位就越来越少了,谁也不愿意接纳一群没有什么建设姓的学生来自己单位捣乱啊!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还得端正态度,让实践活动走回正轨来。高校的鼓励和奖励是有益的,但是不能有错误的引导,主要还是要让学生们有所收获,跟实习单位之间建立起长期有效联系,或者以后他们的出路就在这里了。”
立刻就有人问了,“范总的意思是说,此时参加范氏投资集团这项合作项目的学生们,将来就有机会进入范氏投资集团旗下的企业工作吗?”
“那是一定的,事实上我们在选择进入范氏投资集团实习的学生时,会有一个倾向姓,某些适合在我们集团发展的专业,会受到优先对待。”范无病点头回答道。
“比如在那些方面的专业会受到青睐呢?”梓琪问道。
“嗯,微电子、制造业以及无线电通讯等方面的学生会受到特别关注,至于其他的一些方面,也会适当得到照顾,具体情况,我们集团会跟合作高校之间推出一个细则,使得这一项工作能够常态化,我们决定将这个计划命名为玫瑰园计划。”范无病回答道。
“玫瑰园计划?”在座的众人都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不由得窃窃私语。
有一名女学生得到了提问的机会,她站起来有点儿腼腆地问道,“范总,为什么要叫作玫瑰园计划呢,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涵义,是不是为了要纪念您的女朋友?”
范无病顿时呆了一下,心道这个问题自己倒是没有想过,不过他给这个计划命名为玫瑰园计划,倒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之所以会叫这个名字,主要是考虑到我们大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后,基本上都要面临着成家立业的问题,要找男女朋友,要结婚,要买房子——”范无病笑着解释道,“这些可都是要花钱的,估计大家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这些目标吧?用父母的钱给女朋友买玫瑰的话,估计大家的心里面不会很高兴。我们的这个计划,就是希望给大家提供更多的机会,一旦你在实习期间的努力得到了项目负责人的认可,那么等待你的就是远超一般工作职位的高薪待遇和良好的福利。”
他这么说话,就是很直接地对这些还没有走出社会,对于金钱的价值认识不多的学生们进行直接的勾引了,以媒体对于范氏投资集团的认知度和认同感,很容易就可以吸引来众多的学生参与到这项计划中。
很快就有人向范无病提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的问题,试图将玫瑰与计划同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联系到一起来。
“我个人对于所谓企业的社会责任感等说法,并不是非常认同。”范无病对众人说道,“事实上,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从法律意义上来讲,在他严格地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纳足税款之后,就已经完成了。剩下的,那都属于额外的话题。”
底下的嘉宾们立刻有人表示不赞同了,一名学者就站起来质疑道,“按照范总的说法,那企业每年的捐助项目,纯粹就属于吃饱撑得了吗?可是据我所知,范氏投资集团每年在慈善事业上的捐助,以及对于西部贫困地区的扶持项目,都是以十亿元为单位来计算的,您总不能说自己也是在多此一举吧?”
他这么一说,底下的听众们顿时又纷纷议论起来,心道范氏投资集团每年居然在慈善事业和扶贫上的捐助这么多,倒是没有怎么听到媒体上报道过。
范无病看了对方一下,发现有点儿眼熟,大概是某个大学的经济学者,以前应该照过面的,只不过他见的大人物太多了,有些省部级的或者中央委员什么的都记不得,更不要提什么普通学者了,不过对方的话里面除了质疑自己的说法之外,倒是也暗中褒扬了一下自己的范氏投资集团,倒不是存心针对自己让自己下不来台的。
这人倒是比较会来事儿,只不过范无病对于这样的反应早就有所预料,因此他就回答道,“其实大家要了解,社会责任感和慈善事业,其实是两码事儿。如果谈到社会责任感,那么你的理想是远大的,奋斗目标至少也是以参政议政为基础的,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齐家之后就是要参政议政了,参政议政之前,自然就是要获得社会认可的,所以这个社会责任感就是从这方面来谈的。作为慈善事业则有所不同,这个动机是简单的,至少它更多地是从本心出发,并不是直接就要想到什么,而作为整个社会而言,也没有必要为此而做出什么承诺或者回馈。”
范无病这么一说,众人就都有点儿踌躇了,合着企业提什么社会责任感,都是领导们想要当官儿啊?不过他的话似乎也有点儿道理,就那抗洪或者抗震或者抗旱什么来说,很多企业都要搞摊派,结果弄得本来是大家都很乐意去做的事情,变成了给领导添加政绩的陪衬,这样一来谁还有这个心思啊?最后都是一肚子怨言而已。
台下的普通人们有感于此,倒是觉得范无病的一番话有些共鸣了。
“对于我们集团而言,从来不组织捐款活动,但这并不是说我们的捐助就会比别人少,事实上就如在去年的抗洪赈灾中,我们范氏投资集团的管理层和员工捐款都是相当多的,捐款时一个个人行为,如果有钱的话,又有这份心思,就可以多捐一点儿,多多少少都是心意,没有必要上纲上线。”范无病说道。
此时就有人站起来提问,“请问去年范先生是否捐款了?”
“嗯,那是肯定要捐的。”范无病点头回答道,“具体数目就不提了,说了的话,味道就变了。”
最后在节目快要结束的时候,梓琪非常配合地问范无病,“我一直有件事情想要问范先生,一般而言,实习生在公司里面是没有薪酬的,对此范氏投资集团是否有什么特别的政策?”
“这个问题问得好。”范无病颔首称赞道,他看了一眼坐在观众席上的众多学生们,侃侃而谈道,“普通的实习生却是是没有薪酬科拿的,但是范氏投资集团所合作的这些高校的实习生们,都是通过校方的选择进入我们集团的某些项目来锻炼的,自然不能等同于普通的实习生,我们会根据这些实习的职位给予一定的报酬,如果工作成绩好,可能还会有额外的奖励。”
听到范无病说的这些话之后,学生们的情绪都比较激动,如果现在不是在做节目当中,怕是就要有很多的人围过来询问范无病有关的细节问题了。
范无病通过大笔的资金同各高校建立起了合作关系,得以借重他们的各种研究室的力量,而通过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则可以将更多的优秀学生吸引到自己的旗下,相对于先把毕业生招聘进来,然后在慢慢地培养,这种在学生的高校学习期间就跟他们建立起准雇佣关系的做法,显然是更高出一筹的。
没有多少人可以拒绝这种稳妥而又可以让自己领先于别人一步的机会的。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