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春天渐近

范无病的算盘是打得很精明的。

他自然不可能让老妈张梅放弃工作而专门伺候自己,这样的话,失去了工作的老妈恐怕在以后会后悔不已。

现在的物价非常平稳,市面上的消费品也少,仅仅靠范亨的工资就可以让一家人过上平淡的生活,但是范无病很清楚地知道,几年之后,由于经济的转轨,以及方方面面的各种因素,整个国家会经历一段儿较为困难的时光,而国有企业受到的冲击更是空前巨大的,很多企业会濒临倒闭破产,工人下岗,国有资产会流失,这将成为一个阶段的普遍现象,把家庭的担子都压到老爸一个人的身上的话,未免有些太残酷了。

范无病的心中虽然有一本帐可算,也有靠着先知先觉来赚一笔钱的想法,但是自己现在毕竟有点儿太小了,有些想法还仅仅只能停留在脑袋里面而无法实现,因此他不得不作万全的考虑,老妈的工作,是绝对不能够因为自己的存在而丢掉的。

因此一九七八的的开春儿,范无病就跟着妈妈张梅来到了学校。

此时范亨已经担任总装配车间的主任大半年了,也算是步入了领导岗位的正轨,不但要负责车间的工作,也要经常跟厂领导一起到外地出差,因此家里面的活计都是张梅在一力支撑,好在范无病的哥哥姐姐都能够脱开手了,范无病又是一个出奇的不用艹心,因此张梅感到家里面的事情其实并不很麻烦。

只是学校的老师们见到张梅将自己两岁多点儿的孩子带到了单位,都觉得非常好奇。

“张老师,这个,把孩子带到教室里,会不会影响教学?”校长觉得有必要提醒一下张梅。

校长看了看张梅的小儿子,虽然长得很喜人,现在看起来也很乖觉,但是谁能保证他上课的时候不会哇哇乱哭而影响教学呢?现在家长们对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是越来越关切了,如果因为老师带自己的孩子进教师而导致学生们的成绩下滑,家长们会怎么想?学校该怎么办?这个话还是不得不说在前面的。

还没有等张梅开口,身边的范无病就抢先说道,“校长爷爷您好,您尽管放心,我是不会违反课堂纪律的。妈妈带我来,只是想让我感受一下课堂上的学习气氛,向大哥哥大姐姐们学点儿东西。”

校长顿时呆住了,虽说两岁多的孩子确实可以跟大人交流很多东西了,可是像张梅家小儿子这么口齿清楚表达明白的例子,自己可是从来没有见过啊!

“这孩子长大以后一定很有出息!”校长摸了摸范无病的脑袋,一针见血地指出。

张梅早就见惯了范无病的本事,看到他摆平了校长,倒也省了自己的口舌,于是便带着儿子同校长告辞,进教室去了。

果然如范无病所说,他的到来只是让孩子们新奇了一阵子后,就适应了。因为范无病从来不在课堂上有所影响,他只是将妈妈张梅的教学参考书和课本翻来翻去而已,没有人知道他认识上面的字,也没有人会有这种想法。

一个不到三岁的孩子,未经教育就会读书识字,这个消息若是传了出去,恐怕会吓倒一大群人,范无病很自知地保持了缄默,闷声看书而已,好在现在的这些书本真的很简单,经过一个时期的酝酿之后,他终于可以对老妈说,这些书本上的东西,他已经完全掌握了。

“能给我从图书馆里面找点儿书看吗?”范无病是这样要求的。

张梅是五年级的语文老师,而且是学校里面教学成绩比较好的那种,因此除了在担负本职工作以外,还得额外担负一点儿其他的工作,比如说为学校写点儿文字姓的材料之类的。

原本她也只是认为自己这个儿子有点儿天才,心智发育较早而已,可是现在范无病居然说自己把五年级的书本都学完了,这实在令她有些接受不了。

结果是,当张梅将书本上面的问题拷问了范无病一次后,就再也没有想法了,十五张小考的卷子,范无病做得一点儿不差,甚至纠正了其中的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张梅再也没有说什么,直接从图书馆里面抱回来一大堆书给他看。

从此以后,学校五年级的教室里面,就多了一个编外学生,老妈张梅在讲台上面教学生们功课,而范无病则自顾自地坐在教室的最后面翻书,各不相扰,这种情况在几年之内,也成了学校里面的一道奇特风景线。

四月的时候,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燕京举行,会上要求提高教育质量,提高科学文化的教学水平,指出教育事业必须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要尊重教师的劳动,提高教师的质量。这篇讲话,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范无病在博览群书的同时,也非常注意时事新闻,学校订阅的各种报纸无一疏漏,在他看到邓公已然出任全国政协主席,并且频频在党政军各种会议上露面之后,便知道属于他的春来快要来了。

紧接着,五月十一曰,《光明曰报》刊登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当天,新华社转发了这篇文章。十二曰,《人民曰报》和《解放军报》同时转载。文章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第一的观点,指出任何理论都要接受实践的考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并不是一堆僵死不变的教条,它要在实践中不断增加新的内容。

看着报纸上黑色的标题,范无病忽然觉得这些平面媒体虽然粗陋,却是如此地可爱,他完全可以想象到,一场思想上的巨大变革就要爆发了,人们终将从思维束缚中挣脱出来,进而迈向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春天的脚步,越发地迫近了。;

第五十五章 找上门儿去算账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夕跟平安夜的差别第九百二十三章 调侃盛致第一百三十八章 初入杏林第一针第七十六章 送礼也要正大光明第四百二十四章 搅局的人第九百八十九章 海州医药集团第八百一十二章 敲诈勒索第五十七章 不仅要圈地,还要圈市场第三十四章 能够承受的代价第十八章 水源之争和窘迫的平原厂第七百九十八章 世家贵族第五百零五章 夜幕下的雅加达第三十一章 小鸡快跑第八十五章 一揽子解决方案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采访第二百二十二章 有人找麻烦第七百一十八章 梓琪的新生活第七百六十章 无纸化办公的幌子第八百四十九章 专访第五十七章 第一高楼之争第五十三章 最无辜的替罪羊第九百五十三章 刨他家三代祖坟第一百八十四章 关于招聘第二百七十八章 掉坑里了第四百三十三章 范无病的脱身之计第四百六十三章 衙内的影响力有多大?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倒霉的人第三百五十三章 洗钱大计划第七百八十五章 围堵第六十八章 给你一个吻第九百八十章 不是不动心第一百四十五章 不介意多惹几个人第五十一章 够用吗?第七百三十八章 三峡上空的迷雾第九百零九章 相谈甚欢第九百零一章 小心你的基因被盗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救治第九百九十八章 泥巴也可以出售第二百五十三章 挖墙角大计划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招制敌第三十八章 信手拈来第三百九十章 北斗系统第二十一章 无价可估第五百二十九章 朱老板郁闷的原因第八十章 滞留台北第三百二十三章 救人第三十章 当枪声再次响起第三十一章 跳河第八章 英明的决定第一千章 千年龙涎香第一百六十章 领跑者第四十章 离奇遁去的一个亿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风俗问题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秘密账号第三百六十一章 一个兆头第九十九章 不仅仅是要做国内最棒的第一百三十五章 针道秘语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吃一堑长一智第三百七十八章 长江上的冰山第十七章 战略储备第四百四十九章 大鳄们的胃口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困难重重第八百五十四章 真正的内幕第五百八十三章 热起来的网络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差距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大局为重第二百七十六章 岔气儿了第二百八十三章 官员与老百姓第六百零九章 理由第十八章 警察克星第八十五章 扭转人生第六百七十一章 副省长的报复第七百四十九章 大开眼界第八百九十章 也要耍手段第七百八十七章 收购问题第一百三十章 空姐不能变小姐第七百五十四章 打不完的口水战第三百五十五章 高层的意向第一百五十八章 炒作成功了!第三十七章 大忽悠和崇拜者第九百三十二章 需要炒作第一百二十五章 送你上八宝山第四章 玫瑰园计划第六十八章 她又来了!第三百零九章 数字化生存第二百一十七章 一碗酸汤面第七十五章 这家公司好像也是我开的第二百三十二章 优势和劣势第六百五十七章 机缘很重要第三百五十二章 难言之隐第十五章 道听途说议贷款第九十三章 要有企业文化第二百四十一章 纵容或是指使第五十九章 事到临头须放手第二百二十三章 进山第七百四十五章 想起来了!第三十七章 咱们合作吧第六百一十六章 利益之争第九百八十六章 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