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曹植之志(上)

听到华佗那一句“无能为力”,曹植彷如被五雷轰顶一般,继而jī动地握住拳头,大声喝道:“怎么可能!以元化先生的医术,怎么可能治不好康成公的病!”

不止曹植,就连旁边的孙乾也一面jī动道:“就是,元化先生医术超群,虽扁鹊再生亦不及,怎么可能治不好老师的病!”

华佗倒是淡然,缓缓摇头道:“老夫能治的,只是身体之病。康成公身体只是虚耗过渡,要治不难,然康成公真正的病因,乃是心病。这心病,老夫实在无能为力!”说完,华佗自己也连连摇头。

孙乾闻言,却是变得一面死灰,然而当他瞥向曹植之时,却见到他脸上全是狂喜。见到这一幕,孙乾怒喝道:“曹植,你这是什么意思!”

曹植完全无视孙乾的怒喝,上前拉住华佗道:“元化先生,是不是只要解了这心病,康成公就无大碍?”

华佗,轻轻摆手道:“不能这么说,康成公毕竟年事已高,就算解了心病,加上有yào物调理,最多也就多活十余载。毕竟人之xìng命有限,世上并无人可以长生不老。”

听得华佗之言,曹植连连点头道:“这个植当然明白!先生尽管开yào为康成公调养身体,至于心病,植这里有心yào可以医!”

华佗闻言,笑呵呵道:“既有心yào,那就好办了。”说完却是退到一边,从yào囊中拿出纸笔,开起yào方来。

孙乾听着曹植的话,脸上全是尴尬之sè。曹植倒也没想那么多,转而对郑玄道:“若是植没有猜错,康成公之心病,应该是想不出当日之答案吧。”

郑玄闻言,苦笑着缓缓点了点头道:“老夫想了两年,心中仍是无解,看来所学还是不够啊。”

曹植听得郑玄的话,心中却是十分愧疚,如若不是自己,郑玄的身体也不会消耗得这么厉害。心中暗叹道:“其实并非你所学不够,只不过是你未能脱出这个时代罢了。”想到这里,曹植决定不再瞒郑玄,直接说道:“康成公,其实答案就在武皇帝独尊儒术以前,文景两代之治!”

“文景两代之治?”听到曹植的提示,郑玄立即皱眉沉思起来。一边的孙乾也是当日的见证者,听得这个提示也忍不住低头苦思起来。

看着两人沉思,曹植也不打扰,静静地在旁边候着。大约一个时辰之后,主位之上郑玄忽然眼珠子一瞪,惊呼道:“莫非武皇帝与董生错了?”

孙乾被郑玄这突然的惊呼吓了一跳,而曹植则是满脸笑意,轻轻点头道:“这便是答案!”

Wωω_tt kan_c o

郑玄听到,jī动地摇头道:“不可能!若是董生错了,岂不是说圣人之言也错了、周公之制也错了!既然都错了,周室何故得享八百年国运,大汉亦可传承至今!”

曹植缓缓摇头道:“康成公偏颇了。周公之制没有错,圣人之言也没有错。错的乃是董生,他为了迎合武皇帝,而将周公之制与圣人之言牵强附会!不然的话,先汉为何自武皇帝之后,一蹶不振,后汉除光武中兴之外,皆由外戚、宦官轮番把持朝政?

听到曹植之言,郑玄整个人颓然地瘫坐在那里,喃喃念道:“莫非……真是错了……”

曹植凝声说道:“康成公,究竟对还是错,圣人早就给出了答案。知行需合一,植知道有一地,康成公可以找到答案!”

闻得此言,郑玄双目之中徒然升起了一股炽热,jī动地捉住曹植的衣袖问道:“究竟是何处?”

曹植嘴角轻翘,一字一顿地说道:“许昌!”

郑玄重重地点头道:“好!老夫就随你到许昌!”

旁边的孙乾,听到郑玄竟然要往许昌,却是完全傻了眼,他没有料到郑玄竟然如此轻易就被曹植说服了。心中忍不住暗呼道:“此子好生厉害!”不过他深知,郑玄的离开对刘备的影响极大,因而连忙拱手道:“老师,到许昌路途遥远,以老师的身体……”

未等孙乾将话说完,曹植便打断道:“此事公佑先生不必担心,元化先生也会随植一同前往许昌的。康成公一路上有元化先生照顾,必无大碍!”

“这……”连身体的借口也被曹植堵死,孙乾一时语塞。

孙乾毕竟是郑玄的得意弟子,见得他模样,郑玄哪里不知道他所想,于是对他点了点头道:“公佑,汝不必担心为师,好好为玄德效力吧,他是一个明主。”

孙乾连忙说道:“但是……”

郑玄轻轻摆手,叹了口气道:“许昌,为师一定要去,因为那里有为师要找寻的答案!”

孙乾闻言,jī动地叩首道:“学生不明白,为何老师单凭曹植一面之词,就要不远千里到许昌,那里真有东西值得老师去追寻?”

郑玄轻叹了口气道:“你不懂……”

孙乾不甘心道:“学生是不懂,故学生现在就向老师请益。”

见到孙乾如此不屈不挠,郑玄缓缓摇了摇头,对曹植道:“曹xiǎo友,老夫有些乏了,这答案还请xiǎo友代老夫为劣徒解答。”

曹植轻轻点头,转而望向孙乾道:“公佑先生可曾记得,当初植的第三问?”

孙乾想也没想,就答道:“三皇五帝亦非一生无错之人,他们治世之时缘何就没有xiǎo人。”

曹植缓缓答道:“其实三皇五帝之时,并非没有xiǎo人,而是一旦有残害百姓之xiǎo人,自有忠直之臣告知天子,天子须依照当时之制进行处置。天子本人亦不能单凭一己之喜恶而擅自决断,必须遵循国家之制,由群臣商议处置,如此xiǎo人焉能长存。这并非三皇五帝之时才存在,昔日文帝经渭桥,桥下有人纵马而出,惊着文帝。文帝yù杀纵马之人,然廷尉张释之谏此不合国家之法,最后只按律罚金。因此,植以为无论是以儒治国、以法治国还是无为而治,只要能做到,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为官者犯法则百姓可状告之,如此天下岂会有xiǎo人能长存,国又焉能不富强!”

“这……”曹植这一席话下来,石屋内三人听得却是呆愣在场。

特别是郑玄,他本以为自己已经明白曹植的答案,没想到曹植想的却是更加深更加远,尺度之大,根本是自己从来没有想过的。

孙乾则是在那里,喃喃自语道:“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为官者犯法百姓可状告之?怎么可能!怎么可能!如此岂不是luàn了圣人礼法!”

孙乾的话曹植听得清楚,猛然回头瞪着他,大声质问道:“公佑先生以为,缘何不可能?”

孙乾闻言,身体一颤,眼睛也恢复神采,凝声道:“所谓刑不上大夫……”

未等孙乾将话说完,曹植便打断道:“哼!这只是为官者为了保护自己而说的话罢了!同是杀人,缘何百姓要治死罪,而为官者得以幸免?难道士人之命就当真比百姓高贵不成?”

“这……”孙乾听得,一时之间无言以对。在他所受的教育之中,虽说没有很直白地提及众生平等之说,然而孟子那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亦是深入人心。只不过长久以来,士人身上都有一种凌驾于百姓之上的优越感,特别是现在世家林立就更是如此了。

孙乾并非那些大世家出身,因此世家习气不是很重。闻得曹植此言,理智上告诉他这是一派胡言,然而内心深处却是觉得,若然真能做到如此,那么天下何愁不能大治。内心之中的jī烈斗争,让孙乾再也说不出半句话来。

不止郑玄和孙乾惊愕,边上正在开yào方的华佗,也停下了手来,目lù惊诧之sè盯着曹植。他行医天下,见识甚广,自然清楚百姓对于为官者的惧怕,与地方官吏对百姓的鱼ròu。同时他也是出身士族,知道士人的习气,他正是受不了这种习气,才决定当一名身份低贱的医者。然而没有想到的是,会在这里,听到区区一名孩童放出如此豪言壮语!

静默了良久,才听见郑玄长叹了一口气,摇头苦笑道:“xiǎo友所想,老夫佩服!”

曹植听得,缓缓摇头道:“康成公谬矣!这并非植所想,而是前人早已如此。天下何以崩坏,正如康成公所言,是人心变了。董生为投武皇帝所好,曲解圣人之本意,变天下为公变成天下为sī,这便是如今天下纷luàn之最根本因由!”

“变天下为公成天下为sī?这……”郑玄一时之间,也无言以对。盖因曹植现在的矛头,乃是直指汉武帝,大汉历代以来,提到汉武帝,哪个不是竖起大拇指说好的。曹植,可以说是第一个敢挑战汉武帝权威的人!

其实又何止这时代,就算放到后世,也没有哪个会说汉武帝的不是,顶多就是说他为打匈奴,耗费太多的国力罢了。然而与匈奴的一战,是不得不打,故而这点声音也淹没于历史的cháo流之中。

不过在曹植看来,汉武帝并非那等英明神武,他确实击败了匈奴,解了汉民族数百年的边患。然而在这巨大的功绩背后,也埋下了千年祸根。按曹植的理解,汉武帝为何要独尊儒术,实质上乃是为了集权,他不仅要政治上的集权,还要在思想和人才控制上也集权。要倾全国之力对匈奴发动战争,那么集权是必须的行为。不然的话,按照文景二帝的时代,事事都要经由群臣商议,按国家律法而行,效率就会低下了。这也是人类历史长河以来的一项总结了,集权伴随着的是高效,而分权则低效。

毫无疑问,按照汉武帝当时的情况,打匈奴必须先集权,没有错。然而一系列政治和思想集权之后,祸根便埋下了。第一样,也是现在看起来影响最深的,就是独尊儒术之后所形成的世家。

秦始皇行郡县制,实质上已经将夏商周三代所形成的贵族阶层完全抹掉。然而独尊儒术之后,由于知识传播的困难,使得先读书的人对知识形成了垄断,而世家也就成了变相的贵族。这里面的危害,清楚得很,无需多言。

如若说世家之祸是实际能看到的,那么集权之后所带来的天下为sī的思想,则是无形的危害。并且可说是为祸两千多年,直到曹植重生前那个年代,还大行其道。

变天下为公成天下为sī,应该是始于东周时井田制的崩溃。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天下为公就已经丧失了地位,chūn秋与战国四百年间,公与sī其实一直在较量。只是由于天下四分五裂,sī在其中占据了上风,特别是秦变法之后,国力愈强,进而一统六国,如此天下为sī取得初步完胜。

不过秦统一六国区区十数载,天下就再次分崩离析,楚汉相争,刘邦以平民据天子之位,其实可算是天下为公的一次反击胜利。除掉诸吕之后,便进入了文景之治。文景时代,用的乃是黄老的无为而治,在先秦诸多思想学派中,若说法家是偏向于天下为sī,那么黄老之术乃是绝对偏向于天下为公一派的。故此,纵使那时汉承袭了秦法,然而像文帝无法用帝皇权力杀惊了他的人,就出现了。不过这里面,也不得不称赞,文帝心怀天下为公的思想,不想以一己之sī而坏天下之律法。

然而到了汉武帝时,为讨伐匈奴,最终变天下为公成天下为sī,自此而下一千余年直至清末,都是让天下为sī真正主宰。这也是为何,曹植重生前那个年代,要重新变天下为sī成天下为公,会如此困难,那是因为这思想早已根深蒂固。两千年传承不断的思想,要改变谈何容易。

不得不说,是汉武帝开了这个坏的头,让后世争相效仿。然而这并不能怪他,毕竟他当时要面对的,乃是有可能覆灭汉民族的匈奴。那一仗如若不打,汉民族能否有两千年不间断的传承,也很难说得准。

有得必有失,这或许便是历史的无奈吧!

第110章 要张辽降,休想!第140章 火爆老头第11章 箭囊与酸梅汤(下)第406章 救援第130章 朱门酒肉臭第298章 庆功宴第378章 千里救美(下)第480章 “阔”杨修之智第88章 让徐州(上)第125章 乱中求胜第205章 袁家长子第134章 “司马八达”之首(上)第158章 辩荀彧(下)第301章 才子!佳人!琴诗剑酒!第108章 悍勇张辽第373章 双雄再斗第369章 联姻吕布之议第159章 屯田制(上)第160章 屯田制(下)第65章 先声夺人第78章 陶谦应对(下)第263章 日进斗金第226章 天子驾许都第五百十一三章 江东袭淮南第93章 伏击(四)第128章 尸横遍地第295章 盆满钵满第158章 辩荀彧(下)第187章 曹操败归第140章 火爆老头第172章 司马兄弟密谈(下)第38章 谋主荀公达第398章 取并州之议第417章 生擒匈奴单于第386章 攻取涿县(下)第451章 推行科举第263章 日进斗金第237章 曹植习武之剑术第484章 胜者实败,败者实胜第10章 箭囊与酸梅汤(中)第6章 郭嘉之思第133章 冰释前嫌第158章 辩荀彧(下)第366章 终得赵云第485章 曹操的布局第129章 血小麦第512章 黄汉升箭射群雄第255章 朝堂对杨修(下)第22章 神童第304章 半路杀出个关平第316章 收纳段煨第9章 箭囊与酸梅汤(上)第89章 让徐州(下)第316章 收纳段煨第342章 袁绍出手第158章 内忧外患第154章 蝗虫(下)第277章 刘备,终于来了!第375章 智取高邑第389章 水淹袁军(上)第32章 夜袭彭城·曹休第424章 狠辣破营法第364章 现身第175章 误会第293章 圣人?大盗?贾诩的点醒!第132章 曹昂的困境第195章 自取其辱第128章 尸横遍地第240章 激战第64章 平原刘备第490章 郭嬛的算计第68章 曹植指点的成果第194章 鲁班门前耍大斧第264章 宛城之变第516章 谁算计谁第119章 文家(上)第350章 激战离狐滩(下)第86章 曹植与赵云(下)第171章 司马兄弟密谈(中)第268章 五个同心圆理论第413章 马家兄妹第293章 圣人?大盗?贾诩的点醒!第143章 回家(中)第226章 天子驾许都第385章 攻取涿县(上)第60章 还是逃了第501章 曹操动手第336章 兄弟夜谈第402章 凶悍的组合,吕布与赵云第218章 司马孚认主第220章 青釭和倚天(上)第296章 虎豹骑换装第441章 取得军心第344章 曹植到前线第284章 取字第130章 朱门酒肉臭第499章 拜访诸葛第135章 “司马八达”之首(下)第92章 伏击(三)第46章 事情有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