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0章 玄学

送走孙坚后,孙策很快也辞别孙静及一众宗族,返回秣陵。

首相张纮和计相虞翻正在筹建秣陵。虞翻提出了修改意见后,张纮也不敢大意,再次勘察整个拟建都城的整个区域,还请了精通风水的同道来参谋。

这位同道不是旁人,正是襄阳学院的祭酒蔡邕。蔡邕是个通才,不仅精通儒家经典,还通晓各种秘术,比如图谶,对地理也有相当的造诣,据说读过传自黄石公的《青囊经》残本,灵不灵不清楚,反正说起来头头是道。

他说那一套玄而又玄的理念,孙策没听懂,只听懂了一个意思:秣陵王气已经被秦始皇掘断,不宜作为王都,否则国祚不久。至于疾疫,秣陵的确有郁结之气,可是有秦淮河疏通其间,只要人口控制在一定范围以内,发生疾疫的可能性不大。

孙策不相信蔡邕的理论,但是他承认蔡邕的结果有一定的科学性。所谓疾疫,很多时候都和人口有关。人口多了,卫生状况堪忧,传染病就容易发作,相互感染,形成所谓的疾疫。如果医疗卫生做得到位,即使是大都市,出现大规模疾疫的可能性也不大。

参考了蔡邕的建议后,张纮和虞翻统一了意见,建议在金陵邑的旧址营建新城。

金陵邑是楚国灭越之后营建的军事要塞,就建在沿江的台地上。这片台地是一片本地不多见的石质山地,又称为石头山。石头山北临大江,西临秦淮,水路交通极其便利。正对着石头山的江心有一片江心洲,将大江一隔为二,主江可供百姓船只来往,夹江可停泊水师战船和官府的船只,互不干扰。在东侧,有玄武湖可供战船长期停泊、训练。

孙策听取了汇报之后,同意了他们的建议。这没什么好怀疑的,地理条件就是如此,这些人又是当世人杰,尤其是有了几年的实践经验,做出的决定必然是最合理的那一个。孙策唯一的意见就是不要急,一来秣陵终究是临时都城,不会是长久之计,没必要太花心思。二来三线作战,财政困难,将大量的人力、物力花在营建城邑上不合时宜。

毕竟现在的形势不同,他不需要依赖秣陵对抗中原。

张纮、虞翻都同意孙策的决定,除了石头城之外,暂时不考虑其他的建筑。即使是石头城也不打算建得规模太大,有几座宫殿,符合孙策的吴王身份就行。

石头城还在图纸上,孙策邀蔡邕到汤山别苑小住。

再次见到孙策,蔡邕心情很好。这些年他在襄阳著史,进展顺利,初稿已经完成大半,相关的志书已经全部完成了。只是蔡琰给他提了一个建议,说他所著的史书与孙策期望的史书有一定的距离,即使写完了,付刊印行的可能性也不大。这让他心里有些不安,借着这次机会,他想和孙策见个面,交换一下意见。

孙策看完了蔡邕带来的目录和一部分书稿,考虑了很久时间,又和张纮、虞翻等人反复商量,最后做出决定:蔡邕还按原计划完成史书,他已经六十六岁了,还有没有精力重来一遍实在是个问题。这是他一辈子的心血,虽然与孙策期望的还有一些距离,却也无愧于一部良史。既然写出来了,就应该印行天下。这部书完成之后,如果他还有精力完成改版,到时候再印就是了。如今印书成本大幅度下降,多印一两部书并不是太大的问题。新旧两部史相对照,白纸黑字,也能记载这个时代的变迁,让后人有更确切的感受。

蔡邕如释重负,心情大好。他主动提及了新版的计划。他虽然在襄阳著史,却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作为有名的大儒,各郡县出版新书都会送一份给他,不少学问争论还需要他仲裁,因此他对学术界的动向一清二楚,就连杨彪、黄琬还在撰写中的官制史稿都如数家珍,对孙策的希望早有领会。

“大王所求者,道也。”蔡邕如是说,自信满满。“先天地而生的道,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道,不以人心为转移的道,是为道学。”

张纮听了蔡邕的意见后,有些担心。“会不会与道家学说相混,让人误以为是《淮南子》一类。”一边说,他一边看了孙策一眼。

孙策心领神会。张纮考虑的不仅是学术问题,还有政治问题。刘安召集门客著《淮南子》是有政治目的的,刘安后来也成了谋逆的藩王。谋逆也就罢了,关键是他还失败了。如果将他提倡的学说命为道学,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刘安,也会让人觉得他孙策就是刘安的翻版,不吉利。

蔡邕显然深谙此道,抚着胡须,面露得意之色。“此道学非彼道学,《淮南子》不过是一群门客的文集,且不说那些人是不是真正的学者,其书内容也不统一,不过各说各话罢了,互相矛盾之处不一而足,只可称为汇编,不能称为新学。大王提倡新学,却不盲目信古,不盲目尚贤,唯道是从,上下而求索,直追道之本原。道者,众妙之门,玄之又玄,我觉得可以称为玄学。”

孙策愕然,怎么折腾了半天,又回到玄学上去了?

“大王以为不妥?”蔡邕看起来有些意外。

孙策没吭声,转向张纮。张纮却觉得不错。“玄学好,幽而远,小而隐,环环相扣,有上古结绳计数之象,乃是文明之始,溯本求源,可以将儒道及百家一举囊括,撷采百家精华,再开新风。”

孙策仔细想了想,也觉得张纮说得有理。他对玄学有先入为主的印象,觉得玄学就是不切实际的学问,实际上真正的玄学并非如此,开始是有抛弃儒学之繁缛,返本清源的用意在内,也就是他所做的,蔡邕所说的求本源之道。只是后来魏晋政局动荡,司马氏得位不正,刻意打压士林,这才将玄学引入歧路。

玄学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学风发展到汉末,读书人意识到儒学出现了偏差,自觉的进行反省、纠偏的趋势所然。他的出现并不是逆转趋势,而是往其中添加了一些唯实的因素,甚至可以说,他为玄学的出现提供了助力,让玄学提前几十年出现了。

既然如此,何乐而不为?蔡邕提出这个名词,提倡新学风,总比他一个半文盲更有号召力、说服力。连蔡邕这样的老学者都可以改变思路,主动求新求变,不正是他期望的结果么。

“蔡公不愧是当代通儒,一语破的。”孙策笑眯眯地说道。

第473章 袁谭的手段第1983章 敌友难分第2191章 柔与刚(求推荐!)第1536章 手足第2258章 纳降第241章 兆头第1563章 名声在外第158章 大势所趋第1214章 太平经第2457章 骑虎难下(求月票!)第915章 一代新人换旧人第148章 意外情况第1521章 经济战争第1608章 针尖对麦芒第872章 暗流涌动(求月票!)第1993章 三思后行第346章 许褚战典韦第1794章 夜袭(求保底月票!)第037章 小露峥嵘第1732章 新港(求推荐票,求月票!)第1763章 窝边草第2119章 小军师第923章 出山第一箭第1428章 高览第1771章 两败俱伤(若相惜丶惜月打赏加更)第2379章 布局第2221章 刘备的破绽第695章 形势第641章 关西人的希望(罗格里奥打赏加更)第851章 长孙第1219章 家长里短第2293章 除夕之变第243章 赌博(盟主加更IV)第875章 时不再来第1898章 所谋者大第589章 文武并用第1818章 虚惊一场第2372章 虚实相生第1906章 用心良苦第034章 新寡蔡氏第920章 陶谦很受伤第2237章 八百与十万第1865章 透光镜第2054章 未尽之言(上帝Kain盟主加更)第2145章 身不由己第1664章 明察秋毫第2276章 兄妹论兵第2440章 皇恩浩荡第596章 虚虚实实第1952章 一无所有第966章 少年老成第274章 本草堂(Show逗万点打赏加更)第1258章 偷鸡不成第2014章 计穷第126章 反击第2497章 父子(求保底月票!)第1635章 张纮论道第2445章 许劭三问第551章 虚实(玄清竹打赏加更)第2105章 不是对手第1486章 弄巧成拙第698章 心里美第1723章 长公主第978章 进退两名士第2058章 同情第457章 贾诩有约第2378章 非死不可(求推荐,求保底月票!)第587章 儒门的未来第254章 换俘第733章 刘晔献计(周一,求推荐!)第810章 文和计第2007章 棋逢对手第121章 邓展第857章 出师不利第722章 人才第1342章 知易行难第1043章 人心惶惶(碧空雁打赏加更)第695章 形势第923章 出山第一箭第937章 各为其主第599章 量力而行第1818章 虚惊一场第1538章 合纵(鹰缘帝打赏加更)第2045章 父子问答第954章 赌命第265章 福兮祸兮(求推荐,求月票!)第365章 落网(兢兢业业寂寞哥打赏加更)第1621章 与时俱进第284章 荀攸(罗格里奥万点打赏加更)第434章 党人之过(周一,求推荐!)第1922章 入阵曲第759章 劲敌第370章 一无所有第663章 巧舌如簧(醉爱哥基打赏加更)第1783章 首战告捷第284章 荀攸(罗格里奥万点打赏加更)第673章 失之交臂第176章 真正的目标第559章 盘根错节第2080章 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