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六章 机床

让.阿古斯特负责烧玻璃以及吹制各种实验器皿,这种活除了原材料的配比之外,他甚至比石熊还门清。

盖子兄则是负责烧石灰,在这方面,石熊和他比起来也没多大的优势,唯一的优势就是原材料的配比。

反正这两件事就交给他俩去做了,石熊也不担心他们搞出什么乱子来,毕竟这两件事都不是多么困难的事情,只要有原材料有人,那几乎就不可能办错的。

当初石熊可是没有炼过钢铁,不也摸索着把钢铁给炼出来了吗?

至于杰克.威廉姆斯和大卫.艾迪安,他俩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没办法参与烧水泥和烧玻璃。

威廉姆斯对于全钢铁机床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他现在的所有心思都放在了这种全金属机床上面。

事实上,机床这种东西和玻璃、水泥一样,出现的时间都非常早。最早的树木车床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出现了,那可以说是机床的雏形。

这种树木车床简陋的惨不忍睹,但却真的是借助外力来对物品进行加工的一种工具。

树木车床的主要功能就是切割。在两棵距离比较近的大树中间架设由两根原木组成的平台,其中一根原木是固定不动的,另外一根原木稍细同样不可以移动但却可以转动。

这时候人会在两棵大树中选择一根坚韧的树枝,然后把一根绳子上端拴在这根树枝上,绳子垂下来在那根细原木身上绕两圈,最后垂到接近地面的高度,挽一个绳扣,这种机床就算是安装完毕了。

工作的时候,工人向下踩那个绳扣,绳子带动细原木转动,同时把上端那根坚韧的树枝拉下来,然后工人松脚,坚韧的树枝就会带动绳子向上运动,再次带动细原木转动。

而细原木上安装着有坚硬而锋利的贝壳或者石刀,随着细原木原木不断来回的转动,这些贝壳或者石刀就会切割被固定在那根固定不动的原木上的物件,从而完成对物件的切割。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利用人力+树枝弹性作为动力对物件进行加工的一个过程。

你可以把那根固定不动的粗圆木当成机床的床体,是用来固定加工件的;那根细原木则可以看做是工件,至于石刀或者贝壳则可以看成是刀具,而那根绳子就是传动系统,工人的脚还有那根坚韧的树枝则可以看做是动力系统。

这就是最原始的树木车床。

不过人类总是在发展的,车床这东西同样也在与时俱进。

用了N年的树木车床总不能老是挂在树上吧,于是到了中世纪的时候,就出现了用脚踏板旋转木质曲轴并带动木质飞轮,再传动到木质主轴使其旋转的“脚踏车床”,也称之为弹性杆棒车床,不过除了刀具是换成了金属刀具之外,操作原理还是跟原先的树木车床是一模一样的。

在1395年的时候,德国出现了真正的杆棒机床。

在杆棒机床出现之后的大约二百年之后,华夏的明朝出版了一本名为《天工开物》的奇书,这本奇书记载了明朝中前期及以前各朝各代的各项技术,其中就有对磨床的详细记载。

这种磨床利用了类似欧洲中世纪脚踏机床的原理,用脚踏的方法使金属盘旋转,配合沙子和水来加工玉石。

这种磨床虽然名为磨床,但功能除了磨之外,还有切割的功能。

这种磨床有很多种刀具,其中一种刀具名字叫“冲砣”,这种冲砣的功能主要是对玉石内部进行掏空,功能和现代镗床差不多。而另外一种刀具的名字叫“扎砣”,这种扎砣的主要功能就是切割玉石。

不管是树木车床还是杆棒车床又或者是华夏的磨床,刀具都是固定不动的。不过后来在法国有一个叫贝松的工程师设计出了一款通过过螺丝杆使刀具滑动的用来车螺丝的车床,刀具终于不再是固定在一个位置的了。

这种车床已经有了现代车床的模样了,但可惜的是,贝松设计的这款车床不知道什么原因并没有推广开来,仅仅是用于钟表加工等很小的行业......

与此同时,意大利传奇人物达芬奇在十六世纪初的时候,就曾经绘制过车床、镗床、螺纹加工机床和内圆磨床的构想草图,里面已有了曲柄、飞轮、顶尖和轴承等机构。但和贝松车床一样,达芬奇的设计仅仅是停留在了纸面上......

总的来讲,在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前,全世界的车床都处在一种极为原始的水平。这主要与道具的选择、传动系统的构件以及动力来源有着极大的关系。

虽然也出现了诸如贝松、达芬奇的设计概念,但真正的现代化车床却是从来不曾出现过。

事实上,就算是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如果没有英国人约翰.威尔金森发明的炮筒镗床,瓦特的蒸汽机不仅无法大规模推广开来,甚至都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失败的作品。

当时瓦特改良蒸汽机的时候,有一个重要的过程就是他制作出了3/8英寸厚的钢板气缸,可是这种用人工锤锻出来的气缸真的可以称之为“漏洞百出”,工作效率极为低下。

这时候,约翰.威尔金森已经研发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利用水轮做动力的镗床。只是当时威尔金森做这种镗床的目的是为了加工火炮的炮管,所以这款镗床也被称之为“炮筒镗床”。

只是威尔金森在得知瓦特的气缸加工的很不如意之后,就主动联系上了瓦特,然后用自己发明的炮筒镗床重新加工了瓦特的那个漏洞百出的气缸,最终达到了真正气缸的要求。

于是威尔金森开始和瓦特合作,并成为了瓦特蒸汽机气缸的唯一供应商。

为了镗制更大的气缸,威尔金森又在炮筒镗床的基础上研制出了气缸镗床,用来加工更大型号的气缸。

约翰.威尔金森开创了现代机床设备的先河。

可是现在距离威尔金森研发出世界上第一款炮筒镗床还有九年的时间呢,而石熊手下的炼金士杰克.威廉姆斯,已经对全金属机床的研究有了巨大的突破。

第一三九章 武装运输船第三九九章 白送第四十二章 我要驯野牛!第五一零章 大变样的上京第四八六章 跨维度第五十四章 揍人的感觉好爽第七四零章 丹佛号第九十八章 雪中炼钢第二八九章 眼红第一八八章 石熊和白云第四三四章 斩首战术第六一四章 炮击第一八八章 石熊和白云第三六一章 小正太未来的科研成果第一五六章 拉开一半的大弓第三六八章 又臭又硬第三四二章 兵临城下第八十四章 胡萝卜加大棒第六零一章 大局已定第五一七章 迷惘第六六二章 直布罗陀要塞第一九六章 困难和问题第二二六章 真正底气第六三一章 消息第四五九章 石熊的把握第六一三章 挑衅第三七八章 初见第六八六章 又见殉爆第四零一章 该死的一切第一四零章 想要发横财的康斯坦丁上尉第四零八章 契机第三十九章 成品第三四一章 一群哈帕克第三三六章 血色空白第五五二章 合作第八章 拳头上站人,胳膊上跑马第一零四章 豆腐渣第六九六章 投降第一九七章 酿酒第七十二章 流水线工作方式第七四七章 拿破仑的最后一战第三十章 盐!第六三六章 血债必须要用敌人的鲜血偿还!第四七一章 家!第二二五章 进展喜人第一七一章 粮食和吸血鬼第三五零章 失态的酋长第二八四章 武力保障第三七八章 初见第四零二章 战马的问题第三零四章 浮桥第二十三章 煤第四二零章 迫击炮阵地和伏击圈第三三八章 崩!第一四九章 火折子第二九零章 觊觎第六四一章 炮击!第六七六章 放弃第三四四章 低头叹息第一九六章 困难和问题第五七九章 转变的必要性第六章 神灵的使者第二一二章 玻璃第四三九章 闯!第三五八章 天花?天花!第二七九章 大角羊第三三三章 密集的阵型第六十三章 土高炉第六零七章 冻干法(下)第六九二章 基洛夫级第三二零章 这就是服从命令第三六八章 又臭又硬第十八章 卡布鲁祭祀最大的秘密第九十四章 旋转闭锁机构第二四六章 部落决策层第六八三章 惊疑第五三九章 中继站第一五七章 小河部落第五七九章 转变的必要性第三五零章 失态的酋长第五六六章 阵型第二六六章 正面对决第八十九章 教他!第四七二章 空军的构想第一七六章 我就是在讹诈!第三零七章 搞出来了第二六二章 战术第三二九章 构筑阵地第四零八章 契机第十三章 以后请叫我大力熊第四九零章 齐射第五六八章 被关押的人第六三一章 消息第五一五章 合适的时机第二二四章 试枪第五五三章 搜刮人才第四一一章 皆大欢喜第二九五章 神旨豁免第四零一章 该死的一切第二一六章 机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