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英国和日本倾尽全力与我们耗下去,就会在我们未发展起来之前,再次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所以我的意思是保持原样不变,韬光养晦才是我们应该做的,等到他日时机成熟,该收回的地方都要一一收回的。”
“各位同仁,忍耐这种难受的事情我可是做了很久了,清朝留给我们一个积弱已久的中国,我们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处理好所有清政府遗留下来的所有问题,要一件一件慢慢解决才行。”李天成又意味深长地说道。
“说到教育问题,我们还的确落后了西方和日本太多了,这倒是必须要加强的事业,但教育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需要长期不间断地投入,而科技和教育的发展关系最为密切,没有学校培养出来的大量科技人才,科技的发展将会始终受到限制,所以李总统的意思我也赞同,其它的事情干脆都放一放,把主要的精力都投入到国家发展中来。”谭建业接着说道。
“嗯,你们的话我听了之后觉得很有道理,根据粗略估计,中国目前在校大学生只有日本的五分之一,在校的中小学生也只有日本的二分之一,而中国的人口却是日本的八倍,如果我们有日本一样的教育规模,岂会受到小日本的欺负?”宋教仁随后也点点头说道。
“教育和科技发展将成为我们接下来工作的重中之重,我要单独找教育部长蔡元培和科技部长詹天佑谈话,给他们施加一些压力,我们的教育和科技事业必须大踏步前进,跨越式地发展,必须在三年内使国内的中小学在校生数量超过日本的两倍以上,大学在校生也要追赶日本的规模。在科技发展领域,我们在国防领域的科研项目也要追赶日本,争取三年内就要出现一大批先进的国防科技成果出来,使得我军在武器装备的质量上跨上一个新的台阶,弥补数量上的不足。”李天成继续讲述着自己心中盘算已久的计划。
“老谭,南京大学搞得怎样了,什么时候可以开学,还有上海的复兴大学、武汉的武汉大学、广州的广州大学等学校都进行的如何?”李天成随后便问道。
“南京大学的校舍已经建成了一部分,教学楼建成了三栋,学生宿舍建成了十栋,后勤设施也建成了一部分,可以容纳三千名学生同时入学,位置在秦淮区教育园区内,南京大学附近以后将陆续建设出一批新式的大学出来,中小学的建设也在陆续展开。我们正在向社会宣传免费教育,强制性的九年义务制教育等法案还需要国会审核通过,一旦通过之后,将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强制教育,大学除了杂费之外,不收取任何费用,对于贫困学生主要依靠奖学金制度激励他们努力学习,学校也提供勤工俭学岗位,给贫困学生增加收入来源。”谭建业已将教育工作分派下去,主要由教育部长蔡元培负责。
“复兴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等一些列大学都在筹建之中,资金将会很快下拨下去,只不过招生很成问题,国内有相当于高中基础的学生人数太少,在校高中学堂的学生人数不足十万人,这些人之中适合进入大学教育的不足五万人,这还包括北方各学堂的学生人数,南方则不足三万人,一年能向大学输送的生源不足万人,所以我们的几所主要大学建设起来之后,每所大学只能分到一两千人左右,教育之事任重道远啊。”谭建业随后又忧心忡忡地说道。
谭建业说的基本属实,实际上历史上到一九二零年左右,日本人口只有中国八人之一,国土面积只有中国三十分之一,而日本的小学在校生人数达到八百万以上,占总人口的五分之一以上,中国则为四百多万,只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一;中学在校生日本为三十几万,中国则为十万出头,大学在校生日本超过七万,中国不足两万,占总人口比重不足万分之一,相比之下,教育实力的差距就比较出来了,这还不能与英美等国比较,一比下来更是触目惊心。
而此时的中国则更加积弱,南方十四省一年能够向大学输送相当于高中学历的人不足万人,只能凑足五千人以上,可见此时中国教育落后到什么程度。
虽然李天成拥有超级教育系统的帮助,但没有生源,有那么多大学讲师也无济于事,虚拟教师毕竟不是在真人,他们无法进入科研单位从事科研活动,只能向真人提供指导,教授他们使用仪器设备进行实验,而且超级系统是需要电力支持的,使用时间长了,是否会有限制,又或许会出现寿命受到制约的问题,必须尽快将它的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了,将虚拟教师脑子里的知识都转化到人脑子里面来,等到有一天超级教育系统无法正常使用之后,还必须依靠真人来代替他们进行教育。
所以李天成短期的目标是依靠超教育系统完全代替教师进行教学任务,等到二十年、三十年,或许是五十年之后,学校会继续恢复到原本的模样,那时已经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大学教授水平的人才出来,人才问题也不必担心了,但目前的在校生统计数据看起来,让他心寒。
“教育问题任重道远啦,我还要找蔡元培好好谈谈关于教育的事情。”对于教育底子的极其薄弱,使得李天成眉宇之间再次浮现出一丝阴霾,他纵然神通广大,面对这么个烂摊子,也是无从下手,顿时仰天长叹了一口气。
随后众人又继续探讨了一下金融、财政、工农业发展等方面的一些列问题,涉及到具体问题时,面临的困难还有不少,人才和资金成为阻碍新中国发展的拦路虎,这两个问题时短时间内都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最后孙中山和宋教仁因为国民党内部事务,而带着几名国民党员先行离开了,剩下的都是民业党的人,大家开始关起门来继续讨论相关事宜。
“孙中山和宋教仁刚才走的这么急,究竟是为什么事情?”谭建业看国民党似乎又有什么内部事务要处理,顿时询问道。
“据说国民党有个议员对新政府的财政预案提出了置疑,他正在发动一批国民党议员准备就此事向政府提出异议,要求政府重新制定新的年度财政计划框架。”程德全是财政部长,他早上听到了一些风声,所以立即出来回应道。
“是哪个议员提出了置疑?”李天成闻言,顿时眉头微微蹙起,转头望着程德全说道。
“是一名叫做蒋介石的年轻议员,据说他虽然年轻,但被孙中山当做**元勋来对待,当时在上海和李总统抢占上海县衙时,与蒋介石一起的那几个同盟会的人,包括陈其美、谭人凤等人,都受到了孙中山的重用。此人虽然年纪轻轻,但据传国民党已经将他内定为下一届中央委员会常务会员了,可见孙中山对此人的重视程度。”程德全详细解释道。
“此人究竟有什么能耐,值得孙先生如此重视?”谭建业不解地蹙起了眉头。
“蒋介石?”李天成的眉头也蹙起得老高,这是他再一次受来来自老蒋的挑战,心想老蒋这只会蹦的蚂蚱终究还是不肯消停下来,也许自己和他之间注定要走上对立面,这或许是历史的刻意安排。如今到了合作时期,蒋介石居然在刚刚完成建国大典之后,就向民业党主导的政府发起了公然挑衅,这也是李天成始料未及的。
“蒋介石可是一只很能蹦的蚂蚱,你们可要小心提防着这个人,此人心机颇深,为人圆滑机警,是国民党内不可多得的人物。对于我党而言,此人是一个天大的敌人,以后与蒋介石有关的事情,你们都要及时向我呈报,我要亲自了解此人的动向,以及早做出防范。”李天成的表情变得更加凝重了几分,缓缓说道。
“他不过是一个国民党议员罢了,总统为何如此重视此人,他即使得到了孙中山的器重,但也不过能影响国民党内部事务罢了,对于政府而言,他个人提出的置疑,我们大可不必理会之。”程德全面露惑色,不以为然地说道。
“非也,我总觉得蒋介石这个人不一般,国名党内谁敢带头在这种时机挑事,也只有蒋介石一人而已,此人恐怕是想借此机会向民业党发难,以提升他在国名党内的名声和影响力,从而更加受到党内人士的支持,此人必定是一个玩弄政治的高手,不得不防,你们就听我的,多盯着这个人,一定没错。”李天成坚定了自己心中的想法,反驳道。
“既然李总统都这么说了,那我们下去注意一点就是。”谭建业见李天成对蒋介石如此重视,他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但顿时也附和了一声。
程德全等人也只好点头称是。
“王四海,帮我约蔡元培和詹天佑两位部长到我办公室来议事”李天成点燃了一支烟,然后猛吸了一口烟,不过随后却又将烟狠狠扔到地上,对刚刚进来送文件的王四海吩咐了一声。
“好的,总统。”王四海应了一声,然后放下手中的文件,转身出去了。
“各位,我失陪一下,回办公室处理一点事情。”随后李天成便从会客厅走了出去,心急火燎地返回自己的办公室去了。
李天成回到办公室之后,处理了几份需要签字的文件,随后又开始翻开了关于教育和科技发展的几分计划书,开始阅览其中的主要内容。
到了下午,蔡元培和詹天佑便到了总统办公室,李天成正在看他们拟定的计划草案,仔细研读其中的一些详细条款。
“二位,今天我找你们来,就是向探讨一下关于教育和科技发展的重大国策问题,我看过你们的计划书了,写得不错,基本上符合我向你们提出的总体要求。”李天成笑着对詹天佑和蔡元培说道。
蔡元培是国民党员,而詹天佑是民业党的新党员,但对于李天成这个民业党的党魁都十分尊敬,一进来恭敬地问候了几句之后,便坐定了下来,聆听着李天成指示。
之前在议会等多种场合,李天成多多少少也见过两人几面,但近距离的详谈还是第一次。
蔡元培长得比较清瘦,颧骨微微凸起,而詹天佑却是大圆脸,蔡元培气度较为严肃,带着一股子书生气,詹天佑显得比较憨厚和随和,面上总是带着一丝笑意,两人坐在一起,却风格迥异,显得有些不和谐。
“两位都是华夏国的精英人物,我此前曾经多次了解到二位的事迹,蔡先生是前清进士出身,学识渊博,对于南方**也作出了巨大贡献。詹先生是中国铁路建设第一人,留洋的大学生,回国之后为中国铁路建设投注了毕生的心血,两位都是我十分敬佩之人啦。”李天成对二人笑道。
“哪里哪里。”两人都客套了一句。
“两位呈上的计划书我都看过了,今天正好有时间,就请二位过来探讨一下,两位随意一点,不要拘束,我们就像是老朋友那样探讨问题,心中有什么想法尽管罗列出来,我此时需要两位的鼎力协助。”李天成缓缓说道。
“教育和科技发展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是立国之本,也是我们接下来所有事业的重中之重,没有它们的支撑,整个国家就像一座空中楼阁,失去了底座。今天之所以让两位一起前来,是因为教育和科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你们二人之间日后打交道的机会很多,我希望你们能够密切合作,配合一定要默契,两方要形成很好的联系机制,使得高校出来的成果很快转为为科技生产力,从而为工业发展和国防服务。”李天成继续说道。。.。
更多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