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孙晓琳说:“人怕出名猪怕壮,你这次出了名,日后恐怕这种场面还大有机会要来上几次。”
“来得多了就好了”程天说:“咱们中国人的传统就是怕惹上官非,所以经常不了了之,这次我就要正面面对一次。”
各方落座之后,孟新瑶一笑:“放心吧,明明是刑事庭开庭,结果对方连公诉人都没有,只算做事告诉案件,这种情况下,我就百分之九十五的把握。”
按照国内的法律,本次提请的两条罪名,一是程天侵占赵汉卿知识产权案,二是程天指使韩风引诱赵鹤鸣患病案,都不属于公诉范围,只要让赵汉卿本人来提请诉讼了。
“尊敬的审判员,陪审员,我是赵汉卿先生的代理律师冯健斌。这次我的委托人委托我提起诉讼,恐高天成科技法人程天,侵占其知识产权,并通过非法手段,导致赵汉卿之子赵鹤鸣身患绝症。
我方已经将搜集来的证据,呈堂提交,包括在医用纳米机器人,也就是被告称之为‘回春’的项目研发过程中的往来邮件,我们可以证明,赵教授在本次开发工作中,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且其贡献,占据着核心主导作用。
赵教授曾经与程天口头交涉,希望程天将本项目收益交给国家,以便于更好的为广大人民群众作出贡献,但是身为商人的程天利欲熏心,一定要将这件科研成果据为己有。
诸位,一个是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的老科学家,一个是满身铜臭唯利是图的商人,如果我国的法律,放纵这种私人侵占国家利益的行为发生,恐怕将会对社会造成极为恶劣之影响。”
法官看着孟新瑶:“辩方律师,你有什么话要说。”
孟新瑶笑得很轻松:“我提醒一下控方律师,法庭辩论缓解刚刚开始,他就不必要过早的做结案陈词了。”
“孟新瑶,我提醒你注意你的身份,这里是法庭,请不要随口说些调侃的话语。”法官说。
孟新瑶点头:“我道歉,既然控方律师已经把他的观点阐述清楚,那么现在就由我来逐条批驳。”
孟新瑶站起身,看着冯健斌,整整五秒钟的时间没有说话,而是直勾勾的看着冯健斌,直接看的冯健斌转过脑袋。
这时,孟新瑶才开了口:“第一,针对对方提供的所为证据,我们也将我方证据提交给了法庭,从技术角度我不必赘述,简而言之,此次科研项目的开发,课题是针对医用纳米机器人,其中涉及多种学科交叉应用,包括软件程序控制,电子遥感技术,仿生机械学以及材料物理学。赵教授是我国材料物理学界的专家,为此,他的确做出了很重要的贡献。
但是我需要提醒大家,是很重要,而不是全部,整个医用纳米机器人项目涉及到的技术领域非常宽泛,所谓的材料物理学提供的支撑,仅仅是整个项目的一部分而已,这一点,相信法庭方面已经有了足够的认知。
除此之外,本次项目开发中,程天先生已经支付了项目奖金十五万元给赵教授,而且双方签署了协议书,赵教授将在日后的专利收益中,分得百分之十作为自己的回报。
这完全是一次健康,正常的商业行为,对方的控方律师从头到尾都是在煽情,将我的当事人抹黑成一个利欲熏心,为了利益不择手段的黑心商人,但是诸位应该也有所了解,如果我的当事人真的是那样,又何必在前途未卜的情况下,将手头仅有的资源,全部投入到一个结果未知,是否能够盈利更加不明的项目中去。
而且,我的当事人在项目研究成功之后,直到目前,直到现在,一分钱的收益也
没有得到,他所做的,就是医治好了两个癌症末期患者,两名艾滋病毒感染者,以及一个双目失明的孩子。并且,一分钱也没有要。
你说你的委托人是一个为国家做出贡献的科学家,那么我的委托人程天先生呢?他是以救助少数人为初衷,结果做出了拯救全世界危重患者贡献的英雄。”
冯健斌脸上一阵红一阵白,显然已经被孟新瑶说的词穷了。
“审判员,陪审员。”孟新瑶接着说:“没错,我的委托人将这项研究成果注册了专利,但是一切都是在合情合理合法的前提下进行。他付出了努力,付出了艰辛,为什么就没有权利来享受自己的成果。诚然,很多科学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无偿捐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的当事人这样做有错,按照对方的理论,完全是在进行道德绑架。捐出来是情分,自留着是本分,这种情况下你说我当事人道德有问题,恐怕都没人承认。更何况你还想污蔑我的当事人违法?”
这一轮辩论下来,赵汉卿方面败得一塌糊涂,冯健斌听完孟新瑶的话之后,甚至连反驳的机会也没有。
“控方律师,你是否还有其他观点需要陈述?”法官问。
冯健斌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审判员,陪审员,我还有一件重要证据,这就是韩风从日本邮寄回来的一份手写材料。经过笔迹鉴定,确定这时韩风本人手写无疑。我们控告,被告程天在半年前,指使韩风引诱我当事人的儿子赵鹤鸣先生,使其染上艾滋病毒。并借此来斜坡赵汉卿教授协助其开发回春项目。”
程天本想开口说话,被孟新瑶摆摆手制止住:“这里有我,你不用说话。”
“那好,你也说了,这不过是一份笔记,冯律师,您也是科班出身的律师,这种孤证根本无法形成证据链,对于这份所谓的供词中所写的内容,我们不予置评,也强烈要求法庭,不予采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