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六章 安福俱乐部

段瑞泉始终谋求对整个华兰的控制,以恢复袁隗时期北域政府的强势,而此时的冯国甫却掣肘于他,执意与西南军阀和好,不愿意重开内战。直皖两系的矛盾因为首脑人物的思想不统一而日趋尖锐,在这种情况下,段瑞泉才决定投靠倭国。

在原敬首相的好友西原龟三的牵线搭桥之下,早在一年前,倭国第一银行秘密的给段瑞泉输送贷款,作为他夺取全国政权的经费。白鹰国给予的贷款有专人监督,用作国内的经济建设,这其中有白鹰国人的掺和,段瑞泉无法进行挪用。

倭国给的贷款却不一样,双方是秘密签订协议,所有资金直接流入皖系的口袋里,可以让他们随意支用。对于倭国给予的这些优厚条件,段瑞泉也投桃报李,以国内多处矿产进行抵押。

从那个时候起,手中有了充足资金的段瑞泉开始授意靳云鹏、王揖唐等人搜罗政客建立了中和俱乐部。在皖系诸多政客的努力下,中和俱乐部最终于1917年3月27日成立,由靳云鹏、李国筠等联合合平社、澄社、宪政会、新民社、衡社、静庐、正社、友仁社、宪法协议会、苏园等十一个政团组织所组成。

1918年初,皖系政客往来于安福胡同梁宅的越来越多,开始讨论国会选举问题。就在赵守宏将高卢国的珍宝全部洗劫之后不久,皖系政客王揖唐、曾毓隽等人将聚会场所转到了在宣武门内安福胡同梁式堂的住宅内。

1918年3月7日晚,王揖唐、王印川、刘恩格、黄云鹏、田应璜、解树强、江绍杰等人在梁宅开会,最终决定将中和俱乐部更名为安福俱乐部。

皖系大佬们绕个圈子,他们将这个政党性质的机构利用俱乐部的名义活动,对外不用政党的名义。皖系政客们这样做是有原因的,因为袁隗解散国大党后,政党为政府所忌,筹安会又为国人诟骂,故不敢以政党面目出现。后来他们就以寻常俱乐部的名义作为掩护,开展工作反而顺畅了许多,也更加不引人注意。

靳云鹏等人毫不吝啬钱财,请宴召妓皆用安福胡同梁宅名义,大肆招揽各地政客,为皖系站脚助威。为了更多的吸引各方政客,壮大安福俱乐部的势力,段瑞泉甚至将西原借款中后续贷款中的1700余万倭元都调集过来,用在国会以及后来的总统选举上。

钱是有了,但具体怎么用,却是一门学问,而靳云鹏最拿手的就是这个。首先,他将从陆军截留过来的军费,以每月300元的津贴发给加入安福俱乐部的政客。其次,到安福俱乐部的政客们,可以白吃白喝白嫖,一定要让他们玩儿的高兴。第三,对听话的成员,承诺将来给予他们国会中的各种头衔,再发给每人每月200-1000元不等的资金作为奖赏。

钱的诱惑力是巨大的,有这三步作为保证,甚至连很多国大党人都加入到安福俱乐部中。靳云鹏很快搜罗起大批政客,他的政治权利一时无两。对于皖系愈加强大的势力他的心中很清楚,说到底,呼风唤雨的本事,就是一个钱字。

安福俱乐部下设有干事部、评议会、政务研究会。干事部由王揖唐任主任,下分文牍、交际、会计、庶务、游艺五课,课下复设股。评议会会长为田应璜,政务研究会会长为李盛铎。

安福俱乐部聚拢的政客越来越多,它很快成立了具有一个国家全部官制的雏形,成立隐形的政府机关。其政务研究会会长相当于国务总理,各股股长、副股长则相当于各部总次长。研究会制度尤为完密,凡重大议案须经该会议表决,才能作为安福俱乐部的定议。经定议之后,凡安福部议员,应在国会参众两院内一致主张。

历史的修复性实在惊人,在原本控制安福俱乐部的徐树铮因为带领参战军,而转赴西大陆作战以后,他的位置被同样老谋深算的靳云鹏代替了。而靳云鹏的手段似乎更上层楼,他开始以各种各样的方式陷害那些安福系政客。

对于这个时代的政客,酒色财气那是他们所追求的全部,至于追求什么共和理想的人或许有,但这样的人绝对不会出现在安福俱乐部之中。靳云鹏操纵手下,利用重重方式抓住这些政客的小辫子。

等到那些政客遭到勒索威胁,急的团团转时,靳云鹏再自己出面压住事态。让那些政客感恩戴德的同时,靳云鹏也收集到了不少足以控制那些政客的材料。在靳云鹏的操纵下,安福俱乐部的凝聚力比历史上更加强大。

比起靳云鹏建立安福俱乐部的手段,冯国甫的直系要差上许多。他依靠汤化龙率领的研究系,希望能够在新国会中与安福俱乐部分庭抗礼,结果却让他大为意外。

1918年8月,华兰民国第二届国会开始选举,因为安福俱乐部完全控制了选举,结果在新选出的五百议员名单中,安福俱乐部独占三百三十席,成了名副其实的国会控制者。研究系的成果却非常可怜,他们仅仅获得了二十个席位。

选举结果一出来,冯国甫就知道自己从临时大总统转正的希望算是彻底没戏了。为了能够博得一个好名声,冯国甫当即宣布召开记者招待会。在招待会上他痛心疾首的表示:自己出任临时大总统一年时间,无所事事毫无作为。因此他再次宣布,将不再竞选下一任总统职位,他立即宣布将总统职权暂时交给国会,等到新的大总统选出后另行就任。

冯国甫以退为进,算是保全了自己的颜面,不过他是不会让段瑞泉轻松当上大总统的。尽管护法战争已经结束,但北域军仍然与西北军阀紧张对峙,段瑞泉没有放弃武装统一的想法,这是尽人皆知的事情。

就在冯国甫宣布解甲归田的几天后,直系的各省督军就纷纷联名通电,声称支持和平,反对任何以武力改变现状的举措。直系的意思很明显,你段瑞泉不是想武力统一吗?这回我们不干了,要是你想当上总统搞武统,我们就袖手旁观。

, !

第一千二百章 企业大迁徙第四百六十九章 畅销产品第二百三十八章 公务员考试第四百九十六章 蔡廷干的邀请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空军汇聚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良弼的手段第二百八十章 死战到底第九百五十章 电视演讲第八百二十四章 分赃的和约第六百三十三章 罗刹骚乱第四十七章 各负其责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形势危急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斩首行动第二百七十八章 土著人的异动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以血还血第六百八十八章 土地换武器第五百七十九章 懦弱的杨春荣第八十六章 一场勤苦为谁忙第四百四十二章 分路出击第一百七十一章 群情激愤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棘手的倭国第五百一十四章 临时起意第三百四十五章 提审熊克武第一百七十七章 兼职多多第四百三十一章 材料缺陷第六百六十六章 布列斯特和约第一百七十五章 援军赶到第四百九十四章 素质差别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无耻的蒋瑞元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鹰击2型反舰导弹第九百七十五章 孙文海的打算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授勋仪式第四百八十六章 昂贵的药物第三百五十六章 宴请匈奴王公第七百一十一章 统一的弊端第四百零三章 伏击倭军第七百八十章 独挡危机第一百九十章 雪佛兰三兄弟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优先目标第六十三章 名将大搜罗第四百二十二章 惊恐的太后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倭军轰炸机第七百六十二章 参战军的转变第六百三十五章 倭国间谍第七百七十五章 顾全大局第八百六十六章 列强的威胁第七百五十七章 抓捕中校第五百一十一章 出兵高原省第四章 黄金船队第五百零五章 四方支援第八百二十六章 斯曼的条件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无路可逃第五百八十六章 故意找茬第三百五十九章 收服马福祥第五百一十四章 临时起意第九十三章 接手造船厂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业余海盗第三百一十章 给吴禄贞的忠告第六百四十六章 老者的回忆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庞大的物资清单第九百零二章 解决方案第二百零一章 我只要道歉第九百四十二章 三方盟约第一百一十九章 支援果敢的构想第二百零三章 大神汇聚第三百二十七章 金融动荡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欲擒故纵第五百四十四章 扩建空军第九百九十一章 苦肉计第六百一十四章 四面出击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应邀出兵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红联国灭第六百七十五章 国会派系第三百三十八章 皇储的要求第二百八十三章 土著灭族第二百八十章 死战到底第一千零九十章 秘密潜入第七百九十三章 基尔起义第二百三十九章 秘密扩军第一百一十一章 特色早餐第八百五十二章 起兵反叛第六百九十八章 联络官奥丽加第二百七十七章 红毛援军第三百三十九章 兵棋推演第五百一十章 变换的旗帜第一百八十七章 制药产业第八百四十六章 铁壁察里津第八十一章 裕泰茶馆第二十章 总督相招第八百九十八章 两国特使第七百八十二章 独一无二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敌强我弱第五百四十三章 四发轰炸机第六百一十八章 路遇火车第四百九十七章 修船价码第十九章 成功洗脑第五百五十七章 进攻高密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意料之外第三百六十一章 古达安的身份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落后的坦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