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朱棣,李世民

“其实,有一个解决办法。”

楚祯说话,朱元璋一家子都看向了他。

“或者说,一条路。”

楚祯转头看向旁边的太监,笑道:“帮我去把地球仪拿来。”

丁文看了一眼陛下,见陛下并未反对,才走过去将桌上的小地球仪拿来。

此物正是楚真君所赠,陛下得到后很是喜欢,放在了平日批改奏折的桌上,大臣们来觐见,也会看到它。

“真君,地球仪给您。”

丁文恭敬的将其交给楚真君。

“多谢。”

楚祯将地球仪放到了茶桌上,手指摁住球体,转了一下。

地球仪滴溜溜的转动。

朱棣的目光被吸引,他已经猜出楚真君想要说什么,上次已给他说过一次。

“你想让老四去海外?”

朱元璋直接问楚祯。

“海外?”

马皇后看着逐渐停下来的地球仪,皱着眉忧心忡忡道:“海外夷狄之地,瘴气毒虫众多,不是什么好封地。”

朱标也说道:“大明境内幅员辽阔,找封地何须再去海外!”

“我倒是想听一听,后世地球仪这些地方都是什么样的。”

朱棣目光看向楚祯。

他也反复看过了地球仪,上面许多地方都标注出国家名字,让人不禁好奇,那里面到底有些什么。

楚祯笑起来,先指着西域说道:“这里一大片国家的气候非常炎热,多是沙漠,植被很少,但地下却有着工业最重要的物资:石油。”

“天竺这块地方远比华夏小,但因为平原多,耕地竟比我们还多。”

“还有这里,中美南美,产出橡胶,也是工业必需品之一。”

楚祯简略说了一遍各地特产,再说道:“七百年后,世界有八十亿人,除开南北极等冰天雪地外,其他地方都被人占据了。比如海上的这个岛。”

楚祯转到太平洋中间。

朱棣忍不住站起身,来到楚祯身边一起看地球仪,说道:“之前我就注意到,连海上的诸多岛屿都被标上名字,难道上面有很多人居住?”

朱标也在看着。

“人口有百万,且每年有七百万人去旅游。”

“旅游!?”

朱标,马皇后都惊讶看来,去那么远地方旅游?

楚祯笑道:“后世制造出了用石油驱动的车船,飞机更是一天之内就可以飞到那,岛上被建造得适合旅游,且因为季节变化不大,终年温暖,四季如春,所以许多有钱人都喜欢去那里度假。”

听到四季如春,马皇后有些心动,笑说:“要是有机会去那见识一下就好了。”

朱元璋心里升起个想法,但他不知能不能行,以后再说吧。

“这座岛同时还是军事堡垒,上面常年有众多士兵把守。”

“守这里?”朱标看了看,“有速度够快的飞机船只……是想来侵入我华夏?”

“算是。”

楚祯转动地球仪,又给他们说了几個度假海岛,再转回华夏,笑说:“我们的琼州岛也是度假胜地,冬天也不冷,穿短袖都行,海滩上常年很多人,游泳,冲浪,潜水,驾船出海等。有钱的话,论享受不亚于帝王。”

朱元璋笑道:“咱都没去比较过,他们怎么知道享受不亚于帝王?”

楚祯哈哈一笑,“会有机会的。”

朱棣又问了几个问题,最后感叹道:“地球这么多的好地方,该为我大明所有!”

朱元璋瞥他一眼。

楚祯说道:“想要出海,需得大量人口支撑,以及科技技术的发展。出海移民,或者叫殖民,就是占据别人的土地,还有个重要好处。”

楚祯对朱元璋说:“之前我说过,一个王朝三百年也就到头了,原因就在于皇亲国戚、官绅地主等,一直在兼并农民的土地,没有地的流民多了,就会引发动乱。任何政策、任何人都无法解决这件事,因为每个人,包括皇家,都在索求财富,也就是土地。这是人的贪欲。”

“所以,”朱元璋问:“要把没有土地的人,迁到海外去,以让大明国运长久?”

朱标对此十分在意。

马皇后也在意。

朱棣同样在意!

“只能说可以延缓,作用和摊丁入亩一样。”

楚祯说道:“真正能解决土地兼并问题的,是发展科技技术,提高生产力,让社会上的财富增加,使得有钱人从指缝漏下来的一点渣滓,也能让穷人吃饱穿暖。”

朱元璋思考了一会,再问:“不管是卫所制,户籍制,分封诸王,尊崇儒家,推行佛道,都无法解决土地兼并带来的叛乱?”

“不叫叛乱,叫活命。”

人活不下去就造反,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行,叫起义!”

朱元璋已经不甚在意这些问题,转头问朱标:“刚才楚真君的话你记住没有?”

“儿臣已牢记下!”

朱标恭敬回答。

朱元璋满意点头,说道:“你爹我先前听到大明亡了,既心痛,又为你们这些不肖子孙气愤。”

朱标神情惭愧,朱棣也脸色不自在。

“后来楚真君又说天下没有长久的王朝,到如今才给出三个办法。”

朱元璋总结道:“一是科学技术,二是以后移民海外,至于摊丁入亩,你爹我给你做完了,其余两个则是靠伱们。”

朱标与朱棣站起身,行礼道:“儿臣定不负父皇所望。”

再给楚祯行礼道谢。

马皇后想到个问题,问楚祯道:“我们与海外诸国未曾有过多联系,他们也不曾得罪华夏,该以何名义移民?”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是诗经里老祖宗定下的规矩。”楚祯回答得干脆。

“你这是玩笑话?”

朱元璋笑骂,这算什么名义?

“华夏讲究礼仪之邦,海外番夷可不讲究。”

楚祯转了一下地球仪,指着某处地方:“这里有群人,因为曾经在这片土地住过,所以在两千年后拿着本书当地契,向现在住的人索要土地,目前正打得厉害。”

“果然番夷!”

朱棣几人鄙夷其无耻。

楚祯再转了下:“那群人的儿子在这,他们占领这片土地后,将整片大陆的印第安人,合计两千多万人杀得几欲灭绝。”

“番夷杀戮太过!”

朱元璋直接说道。

楚祯笑了起来,米利坚的恶行连朱元璋听了都直呼太残暴。

“成王败寇的道理,四海皆准。”

楚祯说道:“杀人是最极端,也最有效的方法,虽不文明,但最有效。驱赶占领也可用。

再如铁木真及后面的蒙古诸部,屠过的城池不知有多少,如今再提铁木真,却大都只说他的丰功伟绩。”

马皇后没话说了。

她能看出,父子三人都在想着建功立业。

“我该走了。”

楚祯对朱元璋笑道:“再迟一些,怕赶不上二郎的事。”

“好!”朱元璋站起身送他,说道:“你去让秦王把长安城内各处兵马、人员,及皇宫宿卫情况写一份来给我,我帮他看下该怎么夺这天下。”

马皇后,朱标,朱棣,三人为之侧目。

“楚真君要那些铠甲,竟是送去给秦王?”马皇后语气惊疑的硕大。

楚祯微微一笑:“算作是朋友的赠礼,这场仗还是要他来打。”

说着就告辞往外走。

朱元璋命朱棣道:“你去协助真君。”

朱棣点头,行礼后与楚祯出了殿外,骑马出皇宫。

“秦王李世民竟是在准备发动玄武门谋逆中?”

朱棣策马靠近,低声问道,脸上写满了惊奇。

在他读过的史书里,唐太宗一生功绩已成定论,可如今,他的父皇却与楚真君在帮助李世民在唐朝谋反。

“你也想啊?”楚祯低声笑道。

“真君可别乱说!”

朱棣也笑。

比起上一次,他这次倒坦然许多,也知道楚祯不可能帮他,不,是不允许他谋反。

楚祯拍了下他肩膀,“如果是你去了后世,那我一定会帮你,但如今大明国运正隆,你是当不了大明朝皇帝的。”

朱棣轻笑一声,“李世民是二郎,我是四郎,命数如此,如何能强求?我虽想不通我日后是如何当上皇帝的,但想来不会比李世民轻松,毕竟我是四郎。”

排在他前面的,有三个。

朱棣又说道:“如今真君给大明,也给了我一条路去走,二三十年后,或许我真能在海外打下偌大疆域!”

楚祯笑道:“真要到那时,你比谁都适合当明成祖。”

“明成祖?!”

朱棣悚然一惊,又难以置信,低声问:“真君你是不是记错了?”

学李世民的话,不是太宗吗?

楚祯没解释,笑着与他出了宫门。

不久后,在朱棣等人的注视下,他花一千点写了一张大的储物纸条,将两千副铠甲与马甲收起来。

武库司的人看得惊住。

“改日见,我先走了!”

楚祯朝朱棣告辞,回到了海城。

才刚回来,就收到了李世民的召唤,楚祯跟李清照和林妹妹说一声,立刻赶赴长安。

“他现在可不像史官。”

在楚祯走后,林黛玉蹙着眉朝李清照说道:“倒像是去带兵打仗了。”

“妹妹别担心。”李清照握住她的手,“他只是去帮一帮秦王,他又没打过仗,怎么上战场?”

黛玉的眼眉依旧皱着,李清照拉她回电脑前,让她坐楚郎君椅子上,柔声笑说:“打仗是男人的事,他会照顾好自己的,妹妹别烦心太多,还是先练好打字,以后嫁来了会用到。”

先前就是李清照在教她打字,心中有挂念的林黛玉,竟是没注意到清姐姐话中意思,伸出两只纤细的手,白嫩的指尖在键盘上敲击。

打十个字能错十个键位。

李清照没有纠正她,她自己心里也有些担忧,祈祷一切顺利。

……

长安城外,弘义宫。

“我现在将铠甲给你拿出?”

楚祯问坐在椅子上,心事重重模样的大唐秦王。

半晌,李世民抬起手拒绝,“先等等。”

“他们还未回来。”

他又解释。

楚祯知道,他现在想的不是赶回来中的人,而是再等等。

等什么?

只有他知道。

“想也没用!”

楚祯手拍他肩膀将他拉起来,走去门外:“你已经想很太久了,以二郎你的谋略,心中早有定计。走,出去散散步!”

天还没黑,来到门外后,楚祯与秦王走去弘义宫后苑,并一眼看到坐亭中的长孙氏。

“楚先生!”

在宫女提醒下,长孙氏见到了楚祯,立时站起身来迎,并脱口而出喊了他。

他姓楚?

四周宫女偷看了一眼楚祯,总算知道眼前这个能出入秦王府后苑的男子姓什么。

“见过王妃。”

楚祯竟也未察觉,朝长孙氏拱手行了个礼。

低头沉思中的李世民更未注意到。

长孙氏挽住了他的手,笑着说:“先生来做客了,二郎你还一副为突厥战事担忧的模样,岂不失了礼数?”

李世民这才回神,招呼楚祯坐下,并命人上茶,再把李承乾他们叫来。

宫女领命而去。

不多时,李承乾、李泰、李恪等来到。

“承乾见过义父。”李承乾行礼。

李泰也老实行礼:“见过楚先生!”

“嗯?!”

李世民转头看来,问他:“青雀,谁跟你说的先生姓楚?”

“她。”

李泰胖乎乎的手指一指旁边宫女,宫女又忙对长孙氏说:“奴婢刚才听到王妃喊了楚先生,所以才跟郎君们说。”

李世民看向长孙氏,见妻子手捂住嘴,一脸的我错了的表情。

“哈哈哈。”

楚祯笑起来,“到如今这地步,也不必藏着掖着了,二郎,你说是吧?”

李世民也笑了,对妻子说道:“观音婢,我有件事要做。”

“二郎尽管说。”

尽管未与丈夫直接聊过,但长孙氏心如明镜,如今是以柔和的语气支持着他,

“事还未开始。”李世民说道:“你让人守好各处宫门,自此刻起,不许再有人单独出宫,每日三次清点人数,如有人失踪,立刻告诉我!”

长孙氏没有多问其他,站起身与楚祯行礼告辞后,立刻去着手安排。

楚祯笑道:“二郎这番安排,我就放心了。”

李世民仿佛长舒口气,笑说:“今晚我们在苑内喝酒,不聊其他,等他们回来再说!”

“行。”

楚祯转头看向李世民的长子,尽量忽略史书里的李承乾,伸手把他拉过来,让他在面前站好,笑道:“你义父我早就说送你点东西,现在才有空。”

“义父有何物送我?”李承乾好奇问,李泰,李恪在一旁看着。

“义父给你变个魔术,看好了!”

楚祯手往后装作抓了抓,抓出几本书来,塞给了面前的李承乾。

“啊!?”

李泰几个小屁孩都惊呼起来,忙走到他身后看,却什么都没见。

楚祯干脆双手合拢,搓了搓,又变出儿童连环画、通话故事、知识大百科等书。

几岁大的李承乾翻看这些花花绿绿图案,纸张手感极佳的书籍,满脸都是高兴的表情。

李世民对他说道:“收了礼物该做些什么?”

“谢过义父!”

李承乾忙行礼道谢,书放到了桌上。

李泰眼馋,伸手去拿。

李承乾连忙护住,不给他。

“都停下!”

楚祯分开这两人,给他们一人一个脑瓜崩,对李泰说道:“我这次礼物是给你大哥带来,暂时没有你的,你想要,就得问过你大哥,不能直接动手。”

李泰可怜兮兮,“楚先生,我也想要你送我礼物,这些书真漂亮!”

“你想要什么礼物?也要这些?”

楚祯笑起来,又对李承乾说:“你身为大哥,该把书分享给弟弟妹妹们,毕竟你一人也不能同时看那么多书,对吧?”

李承乾点头,主动把书分给几个弟弟妹妹。

楚祯仿佛来到了幼儿园,这群几岁大的孩子吵闹的看着书。

“其实,我也有私心。”

李世民忽然说道。

楚祯看向他。

“我想当皇帝。

也想让我的妻儿不必再担惊受怕,让我与她的孩子,能继承我打下来的江山!”

李世民看着儿女们,缓缓的说。

“这是正常人都会有的想法啊。”

楚祯在这一刻,想到了李清照与林黛玉。

过了一会。

楚祯转头问他:“太白经天的纸张你用了没?”

“再等等。”

“行。”

楚祯在弘义宫住了一夜,第二日早晨,程咬金等人来拜访。

如今的他们被调去外地,也被李渊下旨跟随齐王出征,所以是拜访。

李世民与程咬金他们聊了半天,却只字不提其他事,楚祯都能看出程咬金那黝黑脸上的急切表情,就差操起他的三板斧直接干。

哦不对,程咬金不是用斧头的,用的是马槊!

下午,长秋监令柴东来到,给李世民传达李渊口谕,命他进宫觐见。

“秦王殿下。”

宣旨完毕,柴东低声和他说道:“陛下从齐王那知道了您与旧日部下密切来往的事,脸色很不好看呢。”

说完后,他就急忙离开弘义宫。

李世民目送他离开,转身回宫内,对众人说了此事。

“大王!”

罗士信站起身,正想说话,李世民抬起手制止了他,脸色沉着道:“我进宫一趟,其他人还未回来,勿要急躁。”

楚祯看到,这些被召回来的武将,总算安静了一些。

“殿下,我陪你进宫去!”尉迟恭说。

秦琼,单雄信,公孙武达等人,也纷纷请求进宫去。

程咬金提出质疑:“大王,会不会是鸿门宴?”

项羽请刘邦一事,威力太大了。

“是,也不是。”

李世民说完,朝楚祯点了点头后,返回了寝宫,准备更衣进宫。

再出来时,他身边多出了长孙氏,以及李承乾、李泰,四人一起进宫。

楚祯看得出,是长孙氏主动要进宫,为李世民说情,调和几乎要爆发出的矛盾。

至少,再拖三天。

“先生!”

李世民走后,留下的程咬金等人根本坐不住,直接问道:“殿下把我们叫回来,又不说事情,让我们干着急!”

“房玄龄杜如晦他们呢?”楚祯问。

“……”

这群武将大眼瞪小眼,只能偃旗息鼓了,人还没回来齐整,急也没用。

他们起身告辞,离开了弘义宫,留尉迟敬德等几人在府内。

第243章 闲来喂鱼醋意起第384章 神仙姨娘第72章 大唐楚先生第162章 周幽王听了也要为之发笑!第271章 金榜题名第31章 荣国府消息第232章 你宋军什么水平,也想北伐?第400章 清照黛玉游长安(下)第64章 陇西有工匠,薛举好神弓第324章 太祖显灵了!!!第36章 林黛玉垂帘听政第190章 洪武,贤后,太子,燕王第252章 玄武前奏(上)第178章 唯愿万邦来朝第194章 宋徽宗有难了第185章 林黛玉打理大观园第354章 吾愿效仿世祖,再立大汉!第105章 长安岁一年(下)第378章 果脯宴第377章 李宫裁赴宴神仙府第116章 拜楚先生为工部尚书第88章 半路杀出个李世民第270章 点状元第12章 我大明十万阉人?第58章 华夏之大第390章 袭麝秋碧第170章 李世民问史第264章 跟老四不像第344章 家有一女,名唤黛玉第369章 河东狮一闹荣国府,楚史官赠糖槛外人第196章 给宋朝一个强光灯震撼第399章 清照黛玉游长安(上)第366章 妙玉牌奶茶第283章 草贴,细贴,聘礼第22章 承天命李家二郎第245章 戏班子,大观园财权第395章 庆中秋楚史官品妙玉茶第397章 庆中秋孽缘生孽情第142章 林妹妹搬出贾府第173章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第111章 天天往娘家带东西第391章 晴雯闹荣府第250章 请斩朱勔,传首四方第342章 见岳父第36章 林黛玉垂帘听政第37章 李世民在长安第367章 赠妙玉喜糖第208章 警幻仙姑之妹第329章 走,孔明上车第228章 应天府参谋处第114章 应怜香菱第163章 大宋正缺楚先生第182章 有了盛唐,才会有李白第143章 省亲,林如海升迁第258章 密谋第183章 登徒子楚郎君第97章 唐诗宋词,盛世风韵第128章 故宫一件,我一件第112章 薛蟠案第358章 凤穿牡丹秦可卿第166章 黛玉更衣第96章 当秦王,挺好第59章 大明中央银行第219章 卖报的第407章 情天情海幻情身第113章 言官(上)第50章 我为元帅,兄长请先回长安第65章 你这伤害是穿透的?第209章 史官之笔,仙官之玄第356章 王熙凤家计事第200章 中央银行行长朱标第217章 大明人的第一个科普视频第160章 芳龄一十有六,名清照是也~第399章 清照黛玉游长安(上)第336章 孔明醒来否?第114章 应怜香菱第393章 庆中秋赵姨娘心生计第242章 楚祯老爷,黛玉太太第105章 长安岁一年(下)上新强了,感谢大家支持第254章 朱棣,李世民第375章 首先是人,才是尼姑第285章 袜刬金钗溜第3章 夺地图洪武大帝第301章 朱高煦:我爹是太宗第348章 我有一计,可斩曹操第405章 潇湘馆神仙授课第126章 历史博主:明太宗VS明成祖第304章 元璋,国瑞第126章 历史博主:明太宗VS明成祖第125章 这叫手机第354章 吾愿效仿世祖,再立大汉!第53章 李世民在陇西第290章 朱允炆:四叔吃饭没?第164章 甄英莲重逢生母第6章 不会写词李清照,写词一般苏东坡第31章 荣国府消息第160章 夜语,大逆不道第329章 走,孔明上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