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坏了,我成卧龙了!

楚祯回到了海城。

晚上时整理了下时空史书,估算着下一个被动能力出现是在什么时候。

可能是记录完三国,到两百万点时。

第二天。

九点时,伴随一声“郎君”,李清照第一个来到。

楚祯拥抱了下她,见李清照秀丽的脸上微微羞涩,忍不住逗她道:“我和清照都定亲了,怎么清照还像个没过门的媳妇似的?”

“奴家本来就没过门~”

李清照转过身,又忽而想起事情,转头问他:“郎君在园子里住了几日?”

“五六日,清照吃醋了?”

“哼嗯。”

李清照咬着唇,靠近他嗅了嗅,又反应过来自己太傻,为了掩饰,进而问他道:“郎君都和谁在一块?”

楚祯忍俊不禁:“除开林妹妹还有有谁?就跟我和你在汴京一样。”

李清照露出笑容。

“当然,除了林妹妹外,还有秦可卿、薛宝钗她们。哦对了,我们到栊翠庵摘茶叶去了。”

“栊翠庵有茶叶?”李清照看过红楼梦,书里只写栊翠庵有梅花。

“有啊,在后边,有一小片茶园。”

楚祯拉着她柔软的玉手坐下来,跟她聊大观园的事,免得清照吃醋厉害。

李清照听了后,不禁神往,嘴唇动了动,却没有说出来。

楚祯握住她两只手:“以后我带你去大观园里游玩,放心,今年之内,至多明年一定去!”

“林妹妹那儿的时间?”李清照惊喜问。

“对!”

“清姐姐在说我什么?”

伴随细柔嗓音,林妹妹从天而降,李清照起身拉着她小手,笑说了去大观园玩的事。

楚祯听到楼下传来声音,跟她们说一声后,下楼去看看李世民他们来没。

“我们在二楼准备茶水。”

李清照说。

经过好多次来这里后,她们对楚祯家里的摆设已经相当熟悉了,泡個茶,找点水果洗了摆出来不在话下。

楚祯点点头,下楼去。

一会儿后,众人再次坐下。

喝过茶后,依旧是孔明主讲,众人对三国的发展感兴趣。

楚祯说了刘备从许都来南阳的过程,接着诸葛亮说道:“刘玄德到了南阳后,先扎营在城外,再带着数位随从去襄阳与刘景升相见,此后就以南阳郡太守身份,进了宛城内。”

“不是新野?”楚祯笑问。

孔明也笑了起来:“如今刘皇叔乃是南阳郡太守,且南阳尚在刘景升之手,张绣才刚反叛曹操,也不便驳斥刺史之令,才让刘玄德进入城中。”

“如此一来,南阳郡宛城内,就有四方势力。”朱元璋说道。

楚祯也能数出来是哪四方。

刘备,张绣,刘表,以及南阳郡本地士族。

其中估计是张绣所率领的西凉兵最强,刘表最弱,本地士族虽无多少兵马,却掌管着南阳郡的方方面面,想真正治理南阳郡还是得争取他们的支持。

东汉末年的门阀士族政治处于顶峰,不管是打天下还是治天下都绕不开他们,除非已经坐稳天下,才能逐步瓦解门阀士族。

“刘备来了南阳也是困难重重。”楚祯感叹道。

“有快速破局之法。”

李世民抬手指了指孔明,众人看向他。

诸葛亮笑了下:“因楚先生在许都时推崇了一下我,如今刘皇叔才到南阳,就已开始寻我的下落,想要来拜访我。”

众人都知他为何笑。

他们都看过了三国志,知道按照史书,刘备应该是在新野逗留六年后,才三顾茅庐请来孔明。

但如今因为楚祯,刘备才到南阳,就已准备来拜访卧龙。

并且,如今才是建安三年,提前了足足九年!

“徐元直不是已知晓孔明住处?”李清照问,“他不曾说出来?”

“不曾说。”

诸葛亮解释说:“我将先生送我的技术与种子传授给州平他们后,因担心太多人来拜访,故而让他们不要说出我在隆中隐居之事。”

仙人在隆中第一次出现这事,更是不能说。

楚祯笑道:“等他到隆中时,孔明再邀请我去,见证一下后世传唱千年的三顾茅庐佳话!”

众人都笑起来。

诸葛亮满脸写着无奈,难怪他听说李世民,朱元璋,朱棣几人都不看史书,原来是会有这样的烦恼。

三顾茅庐还未开始,就已被楚先生等人强势围观。

“罢。”

诸葛亮说道:“本想等刘玄德到了隆中,再与他详谈,看他能否值得亮出仕辅佐,可先生既已认可他匡扶汉室之心,亮便在他来隆中后,结束隐居,出仕去宛城!”

简单的说,就是看楚祯的面子提前认可了刘备。

楚祯笑道:“还是等他来了孔明再看其人品和才干,再做决定!”

诸葛亮点头答应下。

众人又聊了一会,见没什么事情,李世民三人就下楼去,继续骑电动车去村子里逛。

想快速熟悉现代生活,出门去与人交谈是最快的方式。

“等等,我给你们一些钱!”

楚祯想起来这事,把昨天取出的几万块丢给李世民。

李世民抬手接住,笑说:“今天我们准备去别的地方再卖一些黄金,钱还是打在先生你的银行卡上。”

“行,你们骑车注意点!”这三人出一场车祸,就是三个时空发生动荡。

“放心,我们已知道怎么骑车。”

三人结伴出门,朱棣这次也跟着去,并坐上了他爹的电动车……

“你们要不要出门?”楚祯问两位少女。

“郎君不要等孔明了?”李清照知道待会诸葛亮就要发来邀请,召唤楚郎去三国。

“等去了汉朝回来。”楚祯道。

“姐姐想出去?”

黛玉听出清姐姐想法,但李清照反问:“妹妹不想出去?那我也不去,留在家里就好。”

黛玉忙说让她跟楚大爷出去吧,她先回园子是一样的。

两人相互谦让。

楚祯干脆握住两人小手,“等过些时候,我再和伱们出门游玩海城!”

二人都羞涩笑起来,挣开他的手,却没有马上答应,说等他忙完再说。

楚祯和她们回电脑前刚坐下,聊没有几句,就收到了孔明的召唤信息。

“《三顾茅庐》戏开场了~”

林黛玉笑着推他:“楚大爷快去拍下来,咱们这次看真人演的戏曲!”

李清照噗嗤笑出声,转头问她道:“妹妹在园子里是听了多少戏?”

“姐姐去了便知,到时候我请姐姐听戏。”

“好啊,也请老太太一起听!”

李清照还未去过大观园,却很向往园子里热闹的除夕、元宵宴。

黛玉应下,与清姐姐站起身送楚祯离开家去往汉末。

……

隆中。

“先生!”

诸葛亮起身做长揖礼。

“孔明不必多礼,刘皇叔来了?”

楚祯笑问,看向屋内,却没见到人。

“先生请坐。”

孔明请他入座,命家中小弟诸葛均来上茶,这才说道:“前些日,亮出门去看了冶铁矿厂,回来才得知刘皇叔已来过一次隆中,留下一枚谒称今日再来拜过。”

南阳内造纸业已经开始兴盛,冶铁则还处在发展初期。

楚祯笑道:“那看来没有三顾茅庐了,改为二顾茅庐!”

诸葛孔明半晌说不出话,问:“三顾茅庐在后世如此出名?”

“因为孔明名声流传的广!”

“先生过誉了,如今孔明不过一村夫尔。”

诸葛亮沉吟片刻,说道:“先生今日来,我不便再接待其他客人,等刘玄德来时,让其先回去,明日再来,如何?”

这是要手动复刻三顾茅庐!

隆中离南阳不远,比起历史里的刘备驻扎在新野,现在的刘备一天能来回隆中好几次。

楚祯笑道:“罢了,还是不折腾刘皇叔了,让他来吧。不过,我记得凤雏说,等刘备来了后他就来投靠,他人如今在哪做官?”

“在南郡,离南阳并不远。”

诸葛亮说道:“既是先生提及,不如等刘玄德来时,我将士元也请来,先生需等上两日。”

楚祯没意见,有了这借口,三顾茅庐才算是圆满!

他在隆中住了下来。

第二日。

楚祯起来后,才知道孔明一大早就骑马出门去,按诸葛均说的,是去亲自邀请庞统来隆中。

这是要为刘备打造未来的谋士班底不成?

一个时辰后,楚祯听到草堂外传来马蹄声,他还在犹豫要不要出去见刘关张三人,来者就高声道:“先生可在孔明家中?某崔州平也!”

楚祯有些惊讶,刘备没来,庞统也没来,博陵崔氏的崔州平先来了!

“我在!”

楚祯出门,朝外面喊了一声,身穿儒士袍的崔州平走进来,见到他后面露喜色,快步走过来作揖礼:

“先生果然在。”

一番交谈,楚祯才得知是诸葛亮离开隆中后,恰好遇到了崔州平,就顺道和他说了此事。

楚祯笑道:“幸好州平遇到了他,否则过几日再来,隆中就只剩下孔明小弟了。”

被仙人提到的诸葛均看了过来。

“哦?”

崔州平略一思考,很快想清楚前因后果,笑道:“是孔明要出仕辅佐刘豫州?”

刘备被朝廷任命为豫州刺史,所以叫刘豫州。

当然,如今刘备的实际官职是南阳太守,尊称他府君或使君都可以。

楚祯揶揄他:“州平说不再出仕,但对南阳形势还是看在眼里,知道刘皇叔来了南阳,也知道他有豫州刺史的官衔。”

崔州平听了,叹道:“我虽自称隐居,却还是难免受到战乱波及,知道这些也不过是为早些避开。”

楚祯点头:“宁做太平犬,不做乱离人,汉末乱世早些结束是最好的。”

听到汉末,崔州平并无意外,他已知道将来三国鼎立之事,反倒是对前面这句俗语感兴趣,反复咀嚼了几遍,再次叹息道:

“乱世之中,人命尚且不如豚犬。”

二人进了屋内坐谈,主要聊刘备与诸葛亮之事。

在听到卧龙是去请凤雏前来,崔州平笑说道:“孔明还未出仕,就已为将来的主公谋划天下。”

楚祯也笑起来。

崔州平道:“刘玄德既有孔明辅佐,又有先生暗中相助,蜀汉已有夺天下之力,何不把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也请来?”

楚祯微微一笑:“你们怎么做是你们的事,我也不会帮助刘皇叔太多,不管谁最终夺得了天下,造纸术和种子这些都能流传开。”

崔州平点头:“先生只心系百姓,对天子是谁并不在意,不过,我乃孔明之友,此事我去办。”

正说话间,门外传来童子的声音:“先生不在家,你们过几日再来!”

“是刘豫州来了?”

崔州平起身往外走,楚祯则是坐屋内,听着他们对话。

“先生非卧龙否?”

来人正是刘备!

“我非孔明,乃孔明之友,博陵崔州平。”

崔州平报上名字与出身,并笑道:“今日孔明不在家中,已前往南郡拜访好友去了。”

“大哥,这厮好无礼,我等已说了今日来访,他偏今日离家!瞧不起我们!”

“三弟。”

楚祯听到了张飞的大嗓门,也听到了关二爷让三弟闭嘴的声音,关二爷并说道:“卧龙乃楚先生认可的大贤,岂会这般无礼?”

张飞不吭声了。

楚祯听了一笑。

刘备道:“久闻大名,幸而得见,不知卧龙前往南郡拜访的是何人?几时能回来?”

“你们若想拜访孔明,可明日再来。”

得到了回答,但刘备还不想马上离开,又给崔州平施礼:“公乃卧龙之友,必是隐居大贤,备愿乞入屋内,请教一言。”

“孔明不在家中,请与我到外边再谈话。”

“非请勿入,应该的。”

几人声音远去,楚祯没有走出,等着明日再说。

又过一日。

楚祯睡在屋内,还未醒来,就听到门外传来声音,仔细一听,又是张飞那厮在说话。

好在没吵几声,他就被关羽拉走了。

日上三竿,楚祯才起来,叫了诸葛均进来,才从他口中得知不止刘备来了,崔州平、石广元、司马徽、庞德公等人都已等在了门外,此刻正与刘备相谈甚欢。

楚祯慢悠悠起床洗漱,再吃点早餐,等着午饭吃点后睡个午觉。

他不急的原因,是推算诸葛亮返程的时间,大概是在午后。

果然,等楚祯又睡了个午觉起来,诸葛均才进来禀报:“先生,我二哥回来了!正在屋外与刘皇叔等人候着先生醒来。”

楚祯:“……”

坏了,我成卧龙了!

第222章 可卿今晚留下来第186章 真实宫斗第270章 点状元第381章 勇晴雯第155章 时空点数破十万第63章 正式史官第219章 卖报的第206章 林妹妹:我也不会休夫第327章 侄儿,四叔回来看你了第177章 天仙宝境并宁府,一起送第99章 杀尽江南万兵第96章 当秦王,挺好第339章 大明打王鞭第132章 你的楚大爷怎么是短发?第108章 兰台寺大夫林如海第49章 若是你兄长被杀,我立你为太子!第8章 史官,楚祯第162章 周幽王听了也要为之发笑!第264章 跟老四不像第60章 别骂了别骂了,朕改!第155章 时空点数破十万第390章 袭麝秋碧第323章 国无二主第388章 王熙凤问计楚大爷第170章 李世民问史第27章 林妹妹的脚好小第363章 筑台拜将第203章 大明科学院:音速光速,日食月食第37章 李世民在长安第359章 少女茶第163章 大宋正缺楚先生第147章 浣溪沙·小院闲窗春色深第330章 欢迎来到后世华夏!第270章 点状元第241章 业余无线电台第343章 潇湘馆打仗了第24章 一骑红尘妃子笑第401章 宴席第286章 燕王朱棣第312章 黛玉:好小气的神仙第313章 妙玉送茶第396章 庆中秋王熙凤夜宿大观园第306章 十七弟,四哥来看你了第243章 闲来喂鱼醋意起第234章 大宋朝会第275章 最后的秦王宴第93章 真巧,你也受了九锡之礼?第133章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第131章 开海禁,楚真人海图第234章 大宋朝会第71章 五姓七望,托塔天王第381章 勇晴雯第236章 仙官下界,大赦天下第182章 有了盛唐,才会有李白第221章 谁有福气娶了林妹妹第157章 她住京城四合院第78章 林黛玉初进荣国府(上)第340章 潇湘馆晴雯反击第160章 芳龄一十有六,名清照是也~第251章 北宋军事演习第259章 太宗见太宗第277章 大唐有了自己的电台第85章 你那是什么神仙?第27章 林妹妹的脚好小第188章 贾家家宴,楚神仙未婚第286章 燕王朱棣第69章 大明应天护国真君第401章 宴席第11章 仙官楚祯点迷津,城外破庙癞头僧第290章 朱允炆:四叔吃饭没?第365章 黛玉钓鱼,愿者上钩第372章 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第306章 十七弟,四哥来看你了第282章 说媒人第271章 金榜题名第285章 袜刬金钗溜第244章 楚公子,楚哥哥第24章 一骑红尘妃子笑第105章 长安岁一年(下)第90章 虎牢关外第368章 对镜帖花黄第88章 半路杀出个李世民第187章 潇湘妃子,清照黛玉第302章 士气如龙第6章 不会写词李清照,写词一般苏东坡第61章 文官,科举,沈万三第365章 黛玉钓鱼,愿者上钩第31章 荣国府消息第158章 林妹妹情系香囊第44章 赵佶他没那个实力!第1章 兄友弟恭李世民第144章 大明数学家第237章 五百大炮守汴京第121章 晋阳谋反第211章 长孙氏,阴氏,杨氏第376章 王熙凤巧讽河东狮第164章 甄英莲重逢生母第217章 大明人的第一个科普视频第9章 落笔改史第355章 离许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