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伟大的胜利

早朝,太极殿。

就在早朝开始之前,当有一段时间没有上朝的萧乾出现的时候,大家就觉得有些不寻常了。

早朝首先讨论了各部一些日常事务,就准备散朝了,长孙无忌出来说道:

“陛下,臣等讨论了对爱国商人的奖励条款,主要有以下两点,其一,由朝廷颁发助学义商的称号,由当地官府颁发匾额,准许其悬挂在大门之上。

其二,准许其推荐一名子侄,进入官学学习,参与科举考试,根据其成绩,符合选官条件的,委任为朝廷下级官员。”

别小看这么小小的奖励,却是为商人参政开了一扇天窗。有了这个开始,这扇天窗就再也难以关闭了,随着社会的经济条件的改善,这个窗口会越开越大的。

长孙无忌说完后,李世民问道:“众位爱卿以为如何?”

李泰马上出来说道:“长孙大人的意见,儿臣赞成,商人有此爱国之举,朝廷对其进行褒奖,乃是鼓励商人继续保持爱国之心的基本举措。于国于民十分有利。”

李恪看到李泰抢先了,他也不甘落后,马上出来说道:“父皇,儿臣也赞成长孙大人的意见,商人也是我大唐的子民,长孙大人提出的奖励意见,儿臣以为十分恰当。”

李承乾没有抢过他们,只好等他们说完了,出来说道:“父皇,儿臣赞同,儿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大殿上一片赞成的声音。

文官中门阀氏族体系的官员们,觉得哪里不对劲儿,可是,还是没有弄清楚李世民的真正用意。个别心思缜密的官员,已经猜到了个大概,可是他们现在也无法确认,相互之间也无法商量。

“等一下。”魏征还是有话要说。他问道:“臣还有几个疑问。”

李世民不满地问道:“你还有什么问题?”

魏征说道:“陛下,这些商人们是否是真的是自愿的,臣还有点怀疑,是不是有人胁迫他们这样做的。”

“是啊,臣也有疑问。”

“臣也是,那些商人为富不仁,怎么就突然觉悟起来了呢?”

那些文官们终于开始说话了。

魏征说道:“臣请传那些商人上殿对质。”

“臣附议。”文官们说道。

李世民问道:“楚恒,那些商人们在吗?”

楚恒说道:“陛下,他们已经在殿外候着了。”

“宣。”李世民说道。

不久,粮商贾进贤等人进来了。

等到他们行礼完毕,李世民问道:“你们捐助朝廷的官学,是自愿的吗?”

“陛下,请让臣来询问吧。”魏征说道。

李世民“哼”了一声,很不高兴地说道:“行,你问吧。”

魏征对贾进贤等人和颜悦色地说道:“你们不要怕,在这里大胆地说出真相,没有人敢胁迫你们。”

贾进贤说道:“是,大人,草民一定实话实说。”

他朝着李世民再次行了个插手礼,说道:“陛下,草民是个商人,经历过战乱,吃尽了苦头。草民的家人11口,都死于梁师都叛军之手。”

说到这里,他一阵悲伤。

停顿了一下,他接着说道:“现在,朝廷内除叛乱,外御边患,给了草民等人和平安定的环境,草民等人才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草民等人感谢朝廷,早就有为朝廷效力的心愿。只是苦于一直没有机会。

这次,草民等人听说了国子监等官学急需修缮校舍,却缺乏资金,因此,特地捐出一些钱来,还请朝廷笑纳。草民等人都是自愿的,没有任何人胁迫。”

“是啊,草民等人都是自愿的。”商人们一起说道。

魏征点点头说道:“陛下,臣没有疑问了。”

这时,有人说道:“等一下。”众人一看,是礼部侍中王源。他是太原王氏子弟,是门阀氏族子弟代表之一。

他说道:“陛下,臣的家族中也有经商之人,他们平时都惧怕官府,臣还是怀疑这些人受到了某种胁迫,不敢说出实情。”

贾进贤等人一齐跪下发誓。

可是,文官队伍中,仍然有人持怀疑态度。

这下,这件事还真是难以说清楚了。

就在这时,萧乾站出来了。

李世民心里一阵紧张,如果萧乾说些反对的意见,局面会变得混乱起来。

萧乾清了清嗓子,说道:“陛下,各位大人,这件事,臣亲自做了调查。咳咳。”

说到关键时刻,他咳嗽了起来。

这下,弄得人们一阵难受,不知道他会得出个什么结论。

萧乾说道:“臣亲自询问过这些商人,也派人到集市上进行过调查,他们这些人平日里表现良好,在街坊里名声不错。

臣可以肯定,他们是出自真心的。”

萧乾在文官中的地位极高,他的话一下子就平息了那些官员们的质疑的声音。

接着,老家伙迟疑了一下,朝着李世民行了个礼,说道:“陛下,老臣替那些学子们感谢了,老臣前日顶撞陛下,言语失当,还请陛下责罚。”

“嗯。”老家伙难得地当众服软,李世民的面子和里子都有了。

李世民很高兴,说道:“萧爱卿是出于忧国忧民,一时的言语激烈,朕不会怪罪你的。”

这下,朝廷上没有了反对的声音。

李世民宣布道:“此事就按照中书省的意见,接受爱国商人贾进贤等人的捐赠。

准许他们的子弟,在通过朝廷统一考试的前提下,进入官学学习。可以通过科举考试,成绩优异者,符合朝廷选官条件者,可以担任七品以下官职。”

大臣们一起说道:“臣等遵旨。”

到目前为止,这件事情平稳地通过了。

不久以后,两仪殿。

李世民、皇子们和重臣们都很高兴,大家齐心协力打了一场大胜仗。

这真是一场伟大的胜利,因为胜利的成果十分巨大。

这次胜利的核心就是,朝廷准许捐资助学的商人的子弟参与科举考试,使得他们有了做官的资格。

在这个基础上,朝廷马上就要颁布一项决策。

内容如下:

按照泾阳县的模式,全国所有州县,乡以上的地区,都允许商人们捐助一所官学,这些学校主要招收平民子弟。

这所官学所有资金和师资也全部由商人提供,建成后,移交给官府,并且提供三年时间的运营经费。

相应的,商人们会得到朝廷颁布的奖励,就是朝堂上通过的决议。

长孙无忌激动地说道:“陛下,通过了对长安城和泾阳县商人助学义举的表彰,各地州县也可以照此实施。

臣已经算出来了,全国336个州府,1578个县,11034个乡镇,每个地方允许捐助一所官学,我大唐一下子就能够多出了12023所官学,按照每所学校平均招生30余名学生的规模,一年就能够增加40万人以上啊。”

高静明说道:“是啊,臣也算出来了,这下子节约的资金不下7千万贯之巨,要是按照朝廷目前财政状况,10年也办不成啊。”

“太好了!”众人都十分激动。

李佑的一个建议,朝廷没有出一文钱,凭空多出来了12023所官办学校。这是打破门阀氏族垄断教育资源的一个突破口。

李世民和大家一起努力,完成了这个任务,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伟大胜利。

第二百五十七章 狡猾的大将军第一百九十二章 新蒋干盗书第七十一章 人质第二百六十章 禁不住念叨第二百二十七章 隐藏的高手第六百五十四章 又是京观第四百四十八章 好戏开始了第七百章 解决李佑的好机会第一百一十九章 御批赌局第六百三十五章 你不相信王爷的智慧吗第六十四章 数脚趾头弟九百五十章决战前夕第二百七十三章 阿史那晴第九百三十七章 关键人物第四百九十八章 放弃兄弟,我还是人吗第八百二十八章 出大事儿了第五百五十四章 我儿子是草原新王第三百三十九章 侯君集的心思第一百四十九章 胡萝卜加大棒第六百九十九章 jiao换的条件第六十六章 不愧是我李世民的儿子第五百四十三章 难缠的崔氏第一百一十八章 行动暗号第三百七十九章 把事情闹大第九百二十四章 骗人的诀窍第五百零七章 赚钱门道第七百一十二章 又是美女刺客第二百三十三章 把水搅浑第三百六十六章 不认你这个爹了第九百一十四章 最受欢迎的人第六百七十六章 早晚干掉你们第七百三十五章 高句丽新军第七百零二章 慰问团第五百三十四章 国家利益第五百八十七章 一棍子打蒙第一千零三章 意外之喜第九百六十一章 我很放心第八百零九章 难以享受的美食第五百五十二章 儿子的事情最大第九百二十五章 替主子分忧第三百六十一章 给奴家签个名吧第六百四十四章 雄心勃勃的李世民第七百六十四章 风云突变第四十二章 您像是我爹了第六百一十二章 一顿饭的巨大收获第一千零四章 特殊的待遇第八百九十三章 关键人物第四百七十九章 立即攻击,打沉它第六百一十八章 谚语怎么说的第二百五十五章 超级文豪第三百二十六章 出兵的真正原因第四百五十章 他第一个对付的人就是你第七百四十八章 心诚则灵第九十四章 没有落款的信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唐毒瘤第八百五十八章 永安宫第六百六十六章 闪电战第三百八十五章 可怕的沉默第五百一十一章 朝堂上最好的时候第三百二十八章 李佑的未来之路第九百零五章 隐藏的秘密第六百九十七章 真正的聪明人第四百八十八章 攻势从美食开始第三百四十一章 绝对的意外第一百四十三章 专业技术职称第七百零九章 李恪带来的难题第四百八十八章 攻势从美食开始第八百零三章 也许是好事第七百五十九章 任我行的创意第八百八十八章 算计第五百一十一章 朝堂上最好的时候第九百八十九章 圣宫第七百五十三章 天下第一大马屁第八百六十二章 必须解决的问题第九百二十三章 心虚的表现第七百一十八章 只记得不好的地方了第七十六章 赚钱短平快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月夜第八百六十章 皇帝的驴耳朵第九百五十一章第五百四十九章 李氏父子的损招第七百八十六章 帝王心思第一百七十二章 最佳演员奖第七百六十二章 你还有活路吗第一百四十三章 专业技术职称第六百九十二章 肯动脑子的李承乾第二百九十章 李世民给李佑的交代第一百一十九章 御批赌局第四百五十二章 佑儿,你很好第一百一十六章 替罪羊第四百二十章 立刻捉拿李佑第九百三十章 投名状第七百四十一章 一声叹息第三百零四章 李淳风出马第六百四十二章 向西北进军最好第一百五十二章 李承乾的法宝第八百六十四章 啊,有毒第二百八十七章 千金买马骨第四十二章 您像是我爹了第一百三十五章 伟大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