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西北边境事物局

王玄策说道:“没什么意思。只是有人也有很多马匹牛羊,上赶着托人要送给陛下呢。

我说可汗,你一个堂堂的大国可汗,分不清轻重吗,区区两千匹马,算得了什么?”

博帖说道:“可汗。”用目光示意他不要因小失大。

夷男咬着牙说道:“好,请你禀报天可汗,臣愿意再奉上两千匹好马。”

两仪殿,书房。

听完了李佑的汇报,李世民笑道:“这个王玄策果然是个能人,他这样做,更突显了狼王的重要性,还白白替我多得了两千匹好马。哈哈。”

“父皇,王玄策的官身挂在门下省,我这里也没有个正式的机构,系统太乱了。儿臣建议,能否专门成立个西北边境事务局,统一处理西部和北部边境事务,儿臣好调配人员,便于开展工作。”李佑说道。

“这倒是个办法,找时间与大臣们商议一下,然后再定。具体的设想,你准备一下。”李世民说道。

李世民做事效率很高,第二天早朝后,他就召开了专门的会议,首先由李佑对西北边境事务管理做了专题报告。

李佑建议,成立一个西北边境事务局,总部设在长安,下属机构分为国内和国外两部分。

一、国内部分

朝廷的日常边境事务,历来是由当地官府处置,大的事件也分为军事和民政两个体统,一般边境纠纷由县州府逐级上报尚书省。武装冲突由县州府军事部门逐级上报兵部。

这样的程序比较繁琐,会延误朝廷的反应时间。

建议边境各州县设立情报站,遇到边境事务,由情报站直接汇报到西北边境事务局,再由事务局区分等级,向陛下或者有关部门汇报。

这样,减少了情报汇总的层级,能够提高效率,也便于综合掌握边境地区的情况,为朝廷做出正确判断提供依据。

二,国外部分

朝廷对国外情报的搜集几乎是空白,比如说,人家国家已经发生政变的很久了,朝廷还会闹出派出使节去朝见该国原来国王的笑话。

朝廷处理国外事件,通常是要等到与国外发生了大规模冲突之后,才开始去刺探相关的情报。完全是被动地应付各种突发事件。

建议设立国外情报站,在周边国家,尤其是大国或者对唐朝有威胁的国家,派遣情报人员,建立情报站,搜集该国或者该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各个方面的情报,定期向长安汇报,遇到有发生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随时向长安汇报。

为朝廷分析判断该国的情况,做出正确决策提供依据。

李佑说完了以后,李世民问道:“大家以为如何?”

长孙无忌说支持李佑,那是立竿见影,何况,李佑所说的事情他认为有理,于是,他说道:

“陛下,臣认为齐王殿下言之有理,这么多年实践证明了,朝廷在边境事务上的情报工作,实在是太落后了。

臣赞成齐王殿下的意见。”

房玄龄主持兵部这些年来,很多次遇到边报不及时的事情,即使接到了边报,由于对敌情不了解,也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

好几次,当边境上发生了重大冲突的时候,李世民问兵部的对策,房玄龄只有依据以往的经验进行推断。难免会出现失误。

他说道:“臣也赞成齐王殿下的意见。尤其是建立国外的情报机构,防患于未然,这个设想非常有远见。”

萧乾对于军事和外交上的事务不太精通,他是有条原则的人,虽然喜欢孙女婿,他也不会贸然表示支持,可是他也不会反对。

张亮作为兵部侍郎,与房玄龄感同身受,表示支持。

因为要设置新的机构,就意味着朝廷要增加开支,户部尚书高静明也参加了议事,他说道:

“齐王殿下,这个西北边境事务局,需要多大的规模,编制多少人,需要多少开支?”

李佑说道:“父皇,这件事儿臣计算过了,国内部分,大约需要人员1800人左右,国外部分,需要500人左右。长安总部编制65人,总计2400人左右。”

高静明一听需要这么多人,脸色大变,他说道:“陛下,户部现在十分困难,恐怕拿不出这么多钱来。”

他这是表示反对了。

李佑说道:“父皇,这件事儿臣已经有所准备,在国外的人员,全部都是以商业作为掩护,他们的开支从商业收入中支出,不足部分,由民生研究院补充。

国内部分人员的支出,由民生研究院负责支出。”

一听说不需要户部出钱,高静明马上笑逐颜开,说道:“臣没有意见了,臣赞成齐王殿下的意见。”

高静明是朝廷的好管家,他这种精打细算的抠门精神,令大家好气又好笑。

李世民问道:“还有两个问题,一时情报传递的问题,国内部分好说。国外部分,万水千山的,如何及时传递情报?

还有,情报在路上可能会遇到拦截,如何进行保密?”

李世民是军事家,对于情报工作什么熟悉,他问的问题十分专业。

李佑说道:“父皇考虑得对。首先说传递情报的问题。父皇,您忘记了您的‘大将军’了吗?”

李世民一听,哈哈大笑。

李世民自己养了一只名为“大将军”的白鹘,此鸟异常通人性,他宠爱李泰,经常派此鸟给李泰去送信,常常一日之内鸿雁往返数次。

他说道:“利用飞鸟传递消息倒是不错,可是从哪儿去找这么多的‘大将军’呢?”

李佑说道:“父皇,白鹘数量稀少,并且体型太大,飞行速度也不快,不是合适的情报传递工具。

儿臣说的是另外一种飞鸟,就是鸽子。”

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埃及人就开始用鸽子传递书信了。我国也是养鸽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隋唐时期,在我国南方广州等地,已开始用鸽子传递书信。

李佑就给众人科普了关于飞鸽通信的相关知识。

房玄龄说道:“此鸟用来传递消息,倒是个不错的办法。臣也听说过南方有人利用此法传递家书。

可是,这里面还有个问题,就是陛下所说的,路上遇到拦截,情报落入敌人手中怎么办?”

第三百七十三章 雌雄不分第三百三十四章 王爷的心真细啊第三百九十二章 来自西域的羊皮卷第五百一十三章 你家钱藏在哪儿第二百九十七章 神秘人物第七百章 解决李佑的好机会第五百五十五章 人气爆棚第五百零七章 赚钱门道第七百一十九章 两难之间第三十四章 纸飞机第六百零九章 我们是你们的朋友第五百八十四章 震惊第八百一十一章 我要扣留你做人质第二百二十章 真是太爽了第二百六十六章 大国阳谋第一百四十二章 雄心勃勃的松赞干布第八百四十五章 目标一致第四百零六章 初到洛阳第三百四十九章 聪明绝顶第七百四十九章 先声夺人第四百一十章 这不是姓李的那个人吗第六百六十八章 李世民的疑惑第九百零二章 我女儿是傻子第一百六十九章 果然厉害啊第一百六十五章 佑哥接旨第二百三十五章 我呸,你就是个窝囊废第二百四十章 高跟鞋第六百一十五章 糊弄人的第七百一十一章 划时代的发明第九十五章 天佑大唐啊第一千零四章 特殊的待遇第八十八章 李恪的盘算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唐造不出一颗螺丝钉第二百六十二章 王妃的风范第六百三十七章 自立为王第九百三十六 置之死地而后生第三百五十五章 不能就这么便宜了他第三十八章 抗旱不是容易的事第一百七十二章 最佳演员奖第一百七十六章 令人不安的味道第七百零九章 李恪带来的难题第一千章 狗咬狗第四百七十章 帝王心思第六十二章 笑死人了第七百九十四章 善于发财的大食人第二百一十四章 盗墓贼引出的神物第三百八十二章 如此狠辣第四百七十四章 刺杀第七百一十二章 又是美女刺客第九百五十九章 真是太狠了第六百四十六章 礼尚往来第五百一十八章 高手在民间第五十七章 下马威第四百四十七章 真是一条好汉第六百七十九章 心腹班底第七百零七章 十五的月亮第三百七十七章 过年的玩法第三百三十八章 扩军的模式第八百三十二章 王妃诗集第二百二十八章 敢惹我老婆,我灭他九族第八百零三章 也许是好事第八百二十三章 李佑的狗鼻子第三百七十二章 武则天出手第四百九十二章 处处是京观第六百六十一章 一脸的傻笑第二百二十八章 敢惹我老婆,我灭他九族第八百八十九章 王玄策的疑问第八百零六章 又是天大的难题第七百二十一章 病危之后第五百八十八章 你简直是疯了第三十八章 抗旱不是容易的事第一百四十九章 胡萝卜加大棒第六百零五章 多大点事儿啊第二百七十七章 调教阿史那晴第七百一十八章 只记得不好的地方了第八百三十六章 条件第八百四十四章 十分顺利第一百七十六章 令人不安的味道第五百六十章 莫名的亲近之感第二百四十八章 再送你一件大功第六百八十一章 跟着我一起去奋斗第五百二十章 尘封的往事第九百五十八章 李佑的大餐第七百七十九章 天大的好消息第三百一十九章 李恪对李佑的重要性第一千零六章 铁甲舰首战第三百五十四章 父皇,您的圣旨不管用啊第九百零七章 裴迪兰的计划第六百一十五章 糊弄人的第八百四十六章 到底是谁愚蠢第一百五十章 阴妃的心愿第七百二十章 让我亲一口第一百四十二章 雄心勃勃的松赞干布第五百六十三章 脑子一热的后果第二百二十九章 逼上梁山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神奇的王爷第七百六十三章 豆腐掉到锅灰里第二百六十章 禁不住念叨第四百三十三章 《拓地志》里面的大秘密第二百九十三章 弹劾总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