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四章 雄心勃勃的李世民

李佑笑道:“这么个兔子不拉屎的地方,留在这儿干嘛?都回喀布尔去吧。”

加西夫问道:“那些大食人怎么办?”

李佑笑道:“不出所料的话,咱们的人撤走了,他们也会离开的。不过,加西夫将军,你的人在这一代要多留些游骑,监视大食人的行动。”

不久以后,唐军拔营离开了。

望着唐军远去的背影,副将问道:“世子殿下,唐朝人撤走了,咱们怎么办?”

裴迪兰无奈地说道:“还能怎么办?难道留在这里喝西北风不成?撤兵吧。”

很快,大食人也留下了大批的游骑,主力向北撤走了。

喀布尔城。

李佑等人终于回到了喀布尔,哈米德等人在城门口迎接了李佑等人。

看到了李佑平安回来,哈米德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了。

在欢迎的人群中,李佑还看到了马周。

马周自从离开了长安以后,将家人暂时安置在了轮台城,自己来到了喀布尔。

随后,在总督府,哈米德设宴款待了李佑等人。

暂时解除了大食人的威胁,下一步就要开始进行安戈特省的移交工作了。

安戈特省面积92万平方公里,目前人口共有78万人,民族多达21个,十分复杂。除了喀布尔城以外,波斯共设置了相当于唐朝的县的16个城守,其中7个城守主要居民为帕尔斯人为主体的波斯人,其余9个城守为自治城守。

总督府拥有一支2万人的波斯军队,其中驻扎在喀布尔7千人,其余在16个城守分别驻扎。

李佑、哈米德、阿布哈桑和马周等人,研究了唐朝接管以后的管理体制。

阿布哈桑建议,为了避免动荡,暂时维持原有的政治体制,增加各个城守驻军的力量,确保交接的顺利进行。

李佑为了确保哈米德的利益,决定在安戈特省与哈米德控制的波斯接壤地区,为哈米德保留三个城守,作为后方基地,由波斯和唐朝共同管理。

决定允许目前在安戈特省的波斯官吏、军队和百姓,在三个月时间内,可以自主选择。他们可以跟随跟随哈米德进入他控制的波斯地区,也可以选择留在当地成为唐朝百姓。

李佑决定,设立安戈特省唐朝总督府,由马周担任总督,请阿布哈桑留任副总督一年,协助马周进行交接。

程咬金为副总督,兼任安戈特省行军道总管,李同山任副总管,薛仁贵为参谋长,辖飞虎军、其余唐军、吐谷浑、薛延陀等各路兵马。

米淮为安戈特省司马,负责全省治安。

接着,李佑跟哈米德和阿布哈桑商议,在4月20号,召开全省城守和各族酋长联席会议,正式进行交接。

随后,李佑将他代表唐朝跟哈米德代表波斯签订的交接协议,安戈特省的军政领导班子名单,以及安戈特省相关的波斯人和大食人的情况,写成了奏本,派人向李世民汇报。

长安城。

这天,萧婉玉被叫到了立政殿,长孙皇后问了她李佑的真实想法。

萧婉玉也不避讳,她说李佑希望太子殿下能够更好地得到锻炼,而李佑擅长与外邦打交道,也更能够放开手脚去做事,他们兄弟二人一个在内,一个在外,对于大唐更加有利。

她说,只要是陛下、皇后娘娘和太子殿下能够信任李佑,李佑愿意为大唐镇守边陲。

其实,李佑在朝堂上走动,需要顾及很多事情,根本就放不开手脚,让他去拓土开疆,虽然艰苦和危险,可是那种独立自主的惬意,决胜疆场的成就感,在长安那个安乐窝里,是很难体会得到的。

得知了李佑的真实想法,长孙皇后不再有什么顾忌,同意了长孙无忌等人的安排。

于是长孙无忌等人就在李世民面前吹风,希望李佑留在西北边境。

魏征对于李佑的想法很清楚,他也希望李承乾能够正常的,不受干扰的成长,因此也不反对李佑替朝廷经营西北地区。

房玄龄和李靖只是希望朝廷内部安定,对于李佑的想法也抱着支持的态度。

侯君集是李承乾的岳父,他当然希望李承乾能够稳固自己的地位,希望李佑离开后,能够让李恪也离开长安。

一时间,朝廷主要人物都赞成了目前的安排。

李世民权衡了利弊,决定采纳众人的意见,任命李佑为西北王,兼任草原和西域宣抚使,全权处理西北事务。

李佑原所兼任的西北边境事物局、民生研究院的职务仍然保留。海军也依旧归李佑节制。

一时间,李佑的权势极大。

李佑很满意,他的地位很特殊,不仅大权在握,有自主权,还不必担心后方的牵绊。因为他有李世民、李承乾和几乎所有大唐重要人物的信任和支持。

为人臣者,做到这个份儿上,也不枉穿越一回了。

这一切,都是因为他能干,又没有野心,是他小心翼翼地经营来的。

这下,李佑可以放开手脚,在西北大展拳脚了。

两仪殿,书房。

“儿臣参见父皇。”李恪行礼说道。

“恪儿,你写的奏章我看了,很好啊,你打算去哪里啊?”李世民问道。

不久前,李恪写了奏章,也想离开长安到外面去建功立业。他很聪明,看到争夺太子之位已经不可能了,也是决定离开长安,给自己留下后路。

现在的李世民,如日中天,朝堂上的反对势力,随着对门阀氏族的打压,基本上形不成气候了,他现在是真正的一言九鼎。

剩下的内耗就只有皇子之间的争夺了。

李泰走了,李佑也主动离开了,现在李恪也要离开了,问题就全部都解决了。

当这一切都解决后,他就可以放开手脚去实现他千古一帝的梦想了。

目前,唐朝内部安定,政治昌明,经济繁荣,军力强大,李世民的野心就充分地开始膨胀了,他要对外征战,拓土开疆了。

李佑目前所做的,正是他所期望的。这也是李世民支持李佑当西北王的重要原因。

现在,李恪要走了,李世民希望他也能够像李佑一眼,为他去征战四方,他很期待地望着李恪,希望他能够主动请缨去经略边陲。

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唐毒瘤第三百九十三章 初生牛犊不怕虎第二百一十一章 你教徒有方啊第八百八十六章 都不是等闲之辈第七百六十四章 风云突变第四百一十一章 留在洛阳的理由第六百三十二章 过山车一样的感受第三百九十二章 来自西域的羊皮卷第三百六十四章 李世民的尴尬第八百六十六章 巨大的阴谋第一百四十一章 吃货的境界第八百五十八章 永安宫第五百六十七章 千古一帝的胸怀第九百四十六章 令人不齿第八百零八章 越来越麻烦了第五百二十章 尘封的往事第四百七十二章 钓鱼第八百七十六章 难解之局第七章 佛跳墙第八百七十三章 令人敬畏的神奇第七百四十六章 李承乾的判断第一千章 狗咬狗第五百九十五章 脱胎换骨第二百四十四章 暴烈的脾气第六百九十三章 新式战法第六百二十章 心里不平衡第八百二十九章 风起云涌第七百六十六章 一盘大棋第四百五十二章 佑儿,你很好第二百五十七章 狡猾的大将军第三百八十六章 来一次打他一次第二百四十章 高跟鞋第八百六十二章 必须解决的问题第六百零九章 我们是你们的朋友第五百一十七章 对纸币的质疑第二百七十四章 男人的世界第一百零二章 给脸不要脸第六百五十章 神奇的一幕第一百二十二章 美人如玉第一百一十九章 御批赌局第六百八十三章 塑造民族精神的重要一役第六百五十五章 莫名的敌意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谁让我有个好兄弟呢第七百五十七章 天子门生第一百九十一章 推背图第九百八十七章 都是土老帽第八十八章 李恪的盘算第六百四十六章 礼尚往来第二百五十三章 旗帜鲜明第一百三十二章 飞吻第五百三十九章 擒贼擒王第二百零六章 你真会骗人第六百九十三章 新式战法第四百一十九章 个人心思第五百三十二章 无巧不成书第一百三十章 一物降一物第一百六十九章 果然厉害啊第六百三十三章 真正的狠人第九百七十六章 多派点儿船过去第一百七十二章 最佳演员奖第二百八十六章 产业工人的诞生第二百三十三章 把水搅浑第七百九十五章 愤怒的松赞干布第六百八十四章 花园野炊第六十一章 敢于亮剑第三十一章 推销砖茶第六百三十一章 白虎出彩第五百九十九章 可怕的阿拉伯人第三百零六章 他们太精了第三百九十五章 朕决不轻饶第二百五十九章 这样也行啊第九百九十六章 皇宫来客第二百零八章 你该去找你五哥第七百零三章 真正的波斯猫第九百八十章 埃及艳后第六百一十七章 出了事我可不负责第四百二十四章 方小鱼遇险第八百八十九章 王玄策的疑问第十八章 第一次经商第五百八十一章 你来当太子吧第八百零九章 难以享受的美食第八百六十一章 绝对的本钱第二百二十四章 西北边境事物局第九百九十五章 共同的敌人第五百零四章 什么也没看见第一百九十二章 新蒋干盗书第二十九章 相信历史第二百五十八章 不服,你来试试第四百九十八章 放弃兄弟,我还是人吗第八百五十九章 消于无形第十四章 我在做学问第九百二十五章 替主子分忧第六百零九章 我们是你们的朋友第一百七十六章 令人不安的味道第七百三十三章 帝国的真正含义第六百五十七章 干嘛让小的去第二百八十九章 又被打脸了第五百七十九章 无法掩饰的失望第七百零九章 李恪带来的难题第五十章 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