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五章 大唐第三实权人物

昨天晚上,李承乾一直都很兴奋,翻来覆去的一直到后半夜才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可是他早晨醒来以后,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情,又开始心痒难耐,不停地琢磨。即使是上早朝的时候,他脑子里总想着这件事儿。

早朝散后,他回到了两仪殿的书房,处理完了几件必须马上要办的事情,就派人去传李佑过来。

西北王府。

此时,李佑正在跟高静明和阴弘治探讨,关于对泰山封禅一事的准备工作如何保密的问题。

李佑说道:“高句丽的战事最多再有三个月就会结束,而在泰山上修建方圆二坛,最起码也需要三个月的时间。在此期间别的工作什么都不做,只是秘密修建祭坛,需要保密的也就只有这一件事情了。

这件事情涉及到资金划拨和物资采购、工匠的以及用来封锁消息的军队调动。

我和监国已经商量好了,在泰山光明顶的施工,以修建飞虎军训练基地为名,户部就以此作为拨款的名义。

至于现场的保密,我会安排飞虎军以演习为名,封锁泰山光明顶附近数十里的范围。工匠我会从胜州薛延陀部去调动。采取了这些措施,几个月的时间内进行保密应该不成问题。

等到高句丽的战事尘埃落定,礼部就可以堂而皇之地派出使臣前往番邦各国,其他的准备工作也可以大张旗鼓的进行了。”

高静明说道:“殿下考虑的很周到。不过,军队和资金的调动,瞒着陛下,会不会有欺君之嫌?”

李佑说道:“不必担忧这些事情。太子殿下本身就是监国,这些事情他完全有权做主。在做这些事情的同时,在史官、户部和中书省都会进行备案的,不会有任何问题。

再者,父皇授予了我御赐金牌。这些事情即使是我都有权独立完成,事后向父皇进行禀报即可。”

阴弘治对李佑做事极有信心,他说道:“高大人,殿下这些年来做任何事情,什么时候出现过纰漏?”

高静明对于这一点也十分信服,他说道:“如此,臣一切听从殿下吩咐。”

几个人就泰山封禅的事情又讨论了一会儿。高敬明想起了另外一件事情,他说道:“殿下,关于国与国之间国币和信贷等问题,臣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向您请教。您看什么时候有时间,给臣以及户部的主要官员讲一讲相关的知识?”

李佑刚要回答这个问题。白虎进来禀报道:“王爷,监国请您过去一下!”

李佑说道:“正好,高大人,你同我一起去觐见监国,你刚才所说的事情,不仅仅是你们户部的人需要了解,朝廷的重臣们都应该学习相关的知识。便于将来在决策的时候,不至于产生误解。”

高静明说道:“还是殿下想的周到,这样更好。”

李佑对阴弘治说道:“舅舅,关于泰山封禅的事情,你心中有数就行了,暂时不要有任何举动。”

“是,殿下,臣知道了。”阴弘治说道。

随后,李佑跟高静明边走边聊,前往两仪殿。

两仪殿,偏殿。

“启禀监国,西北王殿下和户部尚书高大人求见。”太子内侍高连禀报道。

“请高大人稍侯,宣西北王觐见。”李承乾说道。

李佑和高静明正在门口等候,高连出来说道:“监国有谕,请西北王殿下觐见,高大人稍侯。”

李佑对高连拱手说道:“高公公有劳了。”

高连急忙满脸堆笑还礼说道:“不敢当,殿下请。”

李佑点点头,进入了书房。

高连望着李佑的背影,目光中充满了敬畏。

李佑这位王爷,可不是一位普通的皇子,他直接掌管着西北道、兼任西域、草原宣抚使、西北边境事物局、海军和飞虎军。

工业部、商业部、教育部、研究院等部门都是他的铁杆支持者。

兵部尚书张亮、礼部尚书阴弘治、户部尚书高静明、吏部尚书侯君集、工部尚书皇甫睿也都是李佑的支持者。

军方将领几乎全都十分尊敬李佑。

更何况还有李世民、李承乾、长孙皇后对他的信任,手握御赐金牌。

不仔细想不知道,如果把这些加起来看,李佑绝对是大唐排在李世民、李承乾之后的第三实权人物。他的影响力甚至超过了当今的监国李承乾。

而且,他的那些番邦王妃慕容翎、阿施那晴、高桥九美子和瑞娜也都不是省油的灯,为了丈夫,个个都能随时拿出一支大军来。

可以说,李佑现在基本上已经可以立于不败之地了。

即使是这样牛叉的人物,却对李承乾恭敬有加,即使对他身边的这些下人们,也丝毫没有架子。

高连等人是李承乾身边的人,与主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们都很庆幸李佑是真心地拥戴李承乾的。

书房里,李佑恭敬地行礼说道:“臣弟参见监国。”

“五弟快免礼。”李承乾高兴地说道。

“大哥,臣弟已经安排了泰山封禅的准备事宜,向您汇报一下。”李佑说道。

“不说这个了,你办事我放心。五弟,我叫你来,是有一件事情要问你。”李承乾说道。

“大哥请讲。”李佑说道。

“五弟,昨天你说父皇有两大心愿,一个是泰山封禅。这另外一个是什么?”李承乾被这个问题折磨了一晚上了,他急切地问道。

“这……”李佑下意识的四下望望。

看到李佑的样子,李承乾不由得紧张了起来。

李佑昨天一时嘴快说走了嘴了,后来他就没有再提关于李世民第二个心愿的事情。谁想到李承乾还是注意到了。

李佑犹豫着说道:“大哥,这件事儿你就别问了。”

李承乾说道:“哎呀,五弟,还是告诉大哥吧。否则的话,我心里更不踏实了。”

李佑朝着门口看了看,努了努嘴。

李承乾明白他的意思,对着门口喊道:“高连,所有人都离开这里,不得靠近这里十步。”

“是,殿下,奴婢遵谕。你们都下去吧。高大人请跟我来。”门外传来了高连等人的声音和脚步声。

李承乾说道:“五弟,你说吧。”

李佑凑近李承乾的耳边,小声地说道:“泰山封禅之后,父皇一定会……”他后面的声音越来越小,只能李承乾一个人听到了。

李承乾听完了之后,面色苍白。他点了点头说道:“你说的不错,父皇一定会这样子做的。”

气氛有些沉闷,两人一时都不说话。

终于,李承乾开口问道:“事情是件好事,可是……这行吗?”

李佑安慰他说道:“大哥,你也不必担心,到时候再说。无论什么情况,我都会帮助你的。”

李承乾点点头,又使劲儿地摇摇头,似乎是要将烦恼甩开。他说道:“这件事是咱们兄弟的秘密,今后不要再提起了。”

“是,大哥,臣弟知道了。”李佑说道。

李承乾说道:“说说泰山封禅的事情吧。”

李佑说道:“叫高大人进来一起说吧。”

李承乾点点头。

李佑走到门口,叫进来了高静明。

……

转眼间,时间又到了中午,李承乾让高静明退下,对李佑说道:“五弟,一起用午膳吧,我还有事儿跟你商量。”

第三百三十二章 轻敌的代价第六百八十一章 跟着我一起去奋斗第九百二十二章 这样也不行第二百六十七章 唐军与波斯武士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唐造不出一颗螺丝钉第二十六章 出大事了第八百一十四章 意外的原因第八十章 老公老婆第二百五十九章 这样也行啊第一百一十二章 民生研究院第六百九十二章 肯动脑子的李承乾第五百二十一章 此人必须留下第二章 皇宫里吃的都是猪食第二百一十一章 你教徒有方啊第五百六十四章 豁然开朗第三百五十七章 耳目一新的李承乾第二百七十章 致命错误第二百九十三章 弹劾总爆发第六百二十二章 都是财宝惹的祸第九百五十九章 真是太狠了第五百五十章 必须解决的问题第七十九章 是亲的吗?第七百九十七章 争取最好的结果第一千零八章 唐朝来客第一百四十一章 吃货的境界第八百五十一章 动了杀心第四百零八章 情况突变第二百六十九章 买马第八百二十六章 怪怪的感觉第一百七十八章 这孩子仁义啊第二百三十一章 富可敌两个国第七百一十三章 李世民的感慨第六百五十二章 意义重大的胜利第三十四章 纸飞机第九百六十五章 侥幸心理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第二百三十七章 这个弹劾我喜欢第六百九十四章 先打新罗国第七百零六章 灵光一闪第九十六章 贼赃第三百六十章 您不觉得很可怕吗第九百九十章 傲慢与无知第二百三十七章 这个弹劾我喜欢第六百六十八章 李世民的疑惑第三百四十章 李佑的决断第二百一十一章 你教徒有方啊第一百四十六章 信任和期盼第六百三十八章 是非的分水岭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世民的心愿第六百九十六章 欺负人的事情干不来第四百九十八章 放弃兄弟,我还是人吗第八百五十章 没有说完的话第七百八十章 第一个掉进坑里的人第三十三章 发财的队伍在壮大第七百六十六章 一盘大棋第三十八章 抗旱不是容易的事第六百五十六章 给李佑提亲第七百八十七章 罢演第八百一十四章 意外的原因第九百零四章 人品高下第二百一十九章 怒火终于爆发了第一百八十五章 多事之秋第五百八十章 悄然萌芽的种子第五十三章 该来的还是会来的第十一章 剽窃侯君集的创意第四百一十六章 同生共死第七百零二章 慰问团第九百一十八章 夜幕之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又被坑了第二十二章 弹劾李世民第八百零一章 敢给老子上眼药第二百六十八章 王八蛋的威力第五百六十七章 千古一帝的胸怀第七百章 解决李佑的好机会第五百一十三章 你家钱藏在哪儿第九百二十二章 这样也不行第三十五章 高御医的好奇第二百二十七章 隐藏的高手第二百一十六章 盗墓贼第八百一十章 私人订制第七百五十二章 李佑的目标第一百五十三章 庆贺要及时啊第八百九十四章 箭在弦上第六十一章 敢于亮剑第七百六十七章 佛道合作的良好开端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一盘大棋第八百三十八章 绝不退让第五百一十五章 信任第二百一十六章 盗墓贼第四百六十七章 您怎么知道的第五百六十六章 同人不同命第一百一十章 冰糕第八百六十三章 少年名将第九百七十八章 成败在于细节第二百七十一章 戏演得真好第六十五章 孔颖达的惊叹第八百六十七章 男人都是jian皮子第四百七十章 帝王心思第三百六十六章 不认你这个爹了第六百六十四章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