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八章 天下美食大会

负责泰山警卫的飞虎军将领是田安,他现在已经从原来的齐王府侍卫,成长为飞虎军大队长,正五品的游击将军。

田安陪同阎立本来到了泰山封禅的祭祀场地,阎立本立刻就被雄伟的天地二坛所震撼了。

阎立本早就听说了李佑在泰山的活动,他饱读诗书见多识广,看到天坛和地坛,就明白了原来李佑等人是要效仿古人,为李世民举行泰山封禅庆典做准备。

封禅是古已有之的礼仪。按照《史记·封禅书》张守节《 正义 》解释:“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

最能够彰显帝王功绩莫过于泰山封禅了。

泰山封禅有正式记载的是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也就是统一六国后的第三年,始皇东巡郡县,召集齐、鲁的儒生博士七十余人到“天下第一山”——泰山,举行的封禅的典礼,以表明自己当上皇帝是受命于天的。

泰山封禅也不是随便什么帝王就可以举行的,唐朝以前的历史上也只有少数牛人敢于举办这样的大典,如秦始皇、汉武帝和汉光武帝寥寥数人。

李世民自认为是千古一帝王,他也想举办泰山封禅,可惜的是,他东征高句丽最终功败垂成,终于没有好意思做这件事情。还是他的儿子唐高宗李治在完成了对高句丽的征服之后,才在公元665年,替他完成了这个心愿。

阎立本心道:“难怪西北王殿下不顾朝堂上的猜疑,从户部支取了大批的钱财,调动了飞虎军跑来这里,原来是为了准备泰山封禅的事情。

这恐怕是李世民这一辈子最想做的事情,李世民英明神武同时也好大喜功,这件事情绝对是他的最爱,没有之一。

这真是天下第一大马屁,而且这个马屁拍的时机是李世民即将取得征服高句丽的伟大胜利的时候,真是恰到好处。

西北王殿下真是聪明啊!“

阎立本深深叹服。

这时,田安说道:“阎大人,我家王爷请您过来,是想请您用您的丹青妙笔,为陛下画一幅泰山封禅大典的效果图。这幅图画完成之后,由您亲自前往东征军大帅府,去献给陛下。”

阎立本大喜,这可是让他参与了筹建泰山封禅的事情,不仅是大功一件,而且是能够直接讨得李世民欢心的事情。这是西北王殿下送给他阎立本的一份大礼。

阎立本感激地说道:“请田将军转告西北王殿下,臣阎立本感谢王爷的恩典。臣一定尽心竭力,完美地展现出泰山封禅祭祀大典的雄伟气势。”

阎立本下了狠心,他不辞辛苦,在泰山上爬上爬下,甚至爬到泰山主峰一侧的其它山顶,从各个角度对泰山封禅大典的场地进行了观察,以便选择最佳的角度来展现这次盛典的风采。

阎立本不仅是唐朝,也是历史上有名的丹青大师,不久以后,一幅气势恢宏、美轮美奂的泰山封禅示意图就跃然纸上。

西北王府。

李佑的心情很好,经过了这一段时间的折腾,打击了长孙无忌等人的势力,也令长孙无忌收敛了很多。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话,贞观一朝的朝堂上将会出现一个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李佑可以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安安稳稳的当一个吃货了。

这么多年来,李佑一直在干些跟吃货没有关系的事情,他心中的一个愿望也搁置了很多年。

现在喜讯频传——高句丽的战事即将结束,远洋舰队即将返回,泰山封禅大典即将举行。

眼看着自己一时半会儿,是不可能离开长安的,李佑决定在短时间里,举办一次天下美食大会,来个锦上添花,将泰山封禅大典的喜庆推到极致。

李佑准备让前来参加泰山封禅大典的各国使团,带来他们国家最经典的美食,唐朝各个地区也带着各地的特色美食来参加美食大会。这样,他不仅能够尝到够尝到天下的美食,还准备编写一部天下美食典籍。

李佑想起这件事情就感到兴奋,他坐不住了,马上就给李承乾发去了电报。

此时,夜色已深,李承乾已经准备就寝了,李佑突然来电报,吓了他一跳,以为发生了什么紧急的军国大事,急忙忙起来查看。看完了电文之后,他不由得笑道:“五弟真是胡闹。“说着把电报递给了身边的太子侧妃侯君集的女儿侯海棠。

海棠看完了之后笑道:“五叔好吃,那可是天下闻名的。不过这些年来,也没见他怎么提起这些事情了。妾对他举办这个天下美食大会,倒是很期待呢。”

李承乾笑道:“也好,如今天下好事连连,五弟要胡闹也就由着他,增添一下喜庆的气氛。”

他对内侍高连说道:“给李佑回电吧,就说我同意了。”

第二天早朝后,李佑就来到了礼部,他对阴弘治说了这件事后,阴弘治说道:“你不早说,那些派往各国的使臣都已经出发了。”

李佑说道:“这有什么。我过来,就是让您提供使者的情况,我派人飞马去追赶他们,还是来得及的。”

阴弘治有些担心地说道:“殿下,你搞这些事情,会不会引起别人的非议?”

李佑笑道:“舅舅,就是因为这些年来,很少有人对我非议了。心里反而不踏实了。”

李佑就是要趁着李世民和李承乾高兴的时候胡闹一把,给他们留下一个完全没有野心的印象。一个能干又没有野心的臣子,哪个统治者会不喜欢呢?

况且,李佑真的喜欢美食,他这次要把这个时代的天下美食都品尝一遍。

接着,李佑来到了尚书省。

“臣,见过西北王殿下。”长孙无忌行礼说道。

李佑笑道:“长孙大人免礼。”

长孙无忌笑道:“殿下,什么风把您吹来了?”李佑一年也难得一次尚书省。

李佑说道:“父皇的寿诞在即,我想把庆典搞得更热闹一些,因此想举办一个天下美食大会。想请长孙大人,以尚书省的名义通知到各个州、府。”

长孙无忌高兴地说道:“好啊,殿下这个主意很好,臣赞成。臣马上就安排此事。”

“那我就感谢长孙大人了。我府上有很多波斯和大食美食,长孙大人有空的话,到我那里去坐坐。”

“谢谢殿下了,臣有空一定前去叨扰。“

李佑走后,长孙无忌的心情也不错。李世民的来电中明明白白地说明了他所干的那些事情,李佑已经知道了个八九不离十。长孙无忌对于这位妖孽般的亲王还是有些忌惮的。

李佑说的这些事情,完全不必亲自来找他长孙无忌,只要由李承乾下达一个谕令给尚书省就完了。李佑亲自前来就是来向长孙无忌表示他的善意。长孙无忌是个聪明人,他马上也表示了与李佑增进友谊的愿望。

东征军大帅府。

“陛下,刑部侍郎阎立本大人求见?”马宣良禀报道。

“阎立本,他来干什么?”李世民有些纳闷,也有些不高兴了。阎立本负责调查齐州的案件,他跑过来莫非是要汇报调查的的结果?李世民明明已经跟李佑说清楚了这件事情,怎么还查下去了?

他不想见他,一旦阎立本真的向他汇报了长孙无忌的事情,就不好办了。他说道:“先问问他的来意吧。”

第九百七十六章 多派点儿船过去第六百七十三章 沉甸甸的责任第六百三十九章 谈判第八百章 此人卑鄙无耻啊第六百三十四章 好了,你赢了第三百九十五章 朕决不轻饶第一百零一章 再踏上一只脚第一百一十章 冰糕第二百三十四章 欢迎弹劾啊第一百四十六章 信任和期盼第二百二十八章 敢惹我老婆,我灭他九族第六百六十二章 捡到了大便宜第六百九十一章 女王赖账第三百四十四章 奇迹般的变化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谁让我有个好兄弟呢第九百九十五章 共同的敌人第四百八十七章 突如其来的变故第六百三十三章 真正的狠人第五百四十三章 难缠的崔氏第九百一十八章 夜幕之下第三百三十一章 练兵的绝好机会第六百四十七章 无可避免的一战第七百六十三章 豆腐掉到锅灰里第九百六十六章 荣耀留给王爷第七百三十五章 高句丽新军第二百四十二章 大唐的雄心第三百四十四章 奇迹般的变化第三百八十三章 飞起一脚第六百零五章 多大点事儿啊第九百六十一章 我很放心第七百八十三章 李佑的福气第一百六十七章 牛人禄东赞第二百五十三章 旗帜鲜明第五百七十五章 问题如何定性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泰出题第五章 阴妃娘娘哭了第五百九十一章 无解之局第三百六十七章 心理战第七百五十五章 大唐第三实权人物第九百七十六章 多派点儿船过去第六百四十二章 向西北进军最好第九百三十四章 惊天秘密第四百九十一章 关于美食的争议第八百零九章 交心会第一百七十八章 这孩子仁义啊第三百八十四章 今后你就是我的兄弟第九百章 还没打就输了第三百六十八章 就让他猖狂吧第三百零六章 他们太精了第五百九十四章 最重要的结果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盘大棋第一百零七章 后生可畏啊第九百四十六章 令人不齿第六百零三章 虐狗团队第九百九十八章 去向第四百二十一章 野蛮的杀神第七百一十五章 我一定要把她搞到手第七百七十六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一十二章 绝对想不到第九十二章 李恪发烧第三百三十章 把他们全部留下来第一百七十九章 突然牛叉的李承乾第五百零八章 政令通畅的问题第三十一章 推销砖茶第五百八十四章 震惊第八百零三章 也许是好事第七百三十二章 又要管闲事第三百三十七章 今后有棉花了第六百九十九章 jiao换的条件第五百零一章 薛仁贵的新思路第一百一十二章 民生研究院第五百八十七章 一棍子打蒙第七百二十六章 找个地方去泄火第二百三十六章 正义的怒吼(谢司馬焱龍万赏加更)第六百二十二章 都是财宝惹的祸第三百四十六章 不能看,后果很严重第九百二十章 你们这是干什么第三百一十六章 取舍和担当第九百零一章 这些人不好对付第二百四十五章 情圣高贺年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不谋而合第四百五十七章 海盗必须从根源杜绝第五百二十六章 延续生命的人第三百七十五章 无敌水师弟九百五十章决战前夕第四百六十八章 真正的战略意图第七百五十六章 李承乾的觉醒第五百三十一章 打造世界货币第八百三十八章 绝不退让第一百八十九章 神射第七百四十六章 李承乾的判断第八百二十三章 李佑的狗鼻子第六百九十八章 托孤第五百七十七章 干点自己的事情第五百一十二章 彩票第三百五十六章 做你自己第三百九十四章 儿臣无话可说第八百七十八章 专心打麻将第八百五十七章 新时代第三百九十章 神医孙思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