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九章 风起云涌

长孙无忌身为仆射,能够令他慌张的事情,一定不是小事。

长孙皇后心中也有些紧张,她问道:“到底出了什么事情啊?”

长孙无忌就把今天朝堂上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了长孙皇后。他说道:“妹妹,这件事情非同小可,这是陛下登基以来从没有发生过的事情。陛下已经盛怒了,他没有当场发作,这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长孙无忌了解李世民,如果他当场发作,下令处罚某人,只要没有当场杀人,这件事情就有转圜的余地。过一段时间他消了气儿,事情往往都会从轻处理,

最怕的事情就是现在这种状况,他没有当场发作,这件事情也没有得到解决,那就意味着他把这件事情看得很重,该如何处理,别人很难猜透他的心思。

长孙皇后了解自己的霸王龙丈夫,她知道他的权威受到了挑战,恐怕已经起了杀人的心思。她有些紧张,一时也不知道该如何办才好,她问道:“哥哥,你有什么意见?”

长孙无忌在朝堂上发生了冲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思考解决的方法,他说道:“你赶紧想办法,先平息陛下的怒火再说。”

长孙皇后想到的也是这一点,可是她现在却不知道该怎么去劝说李世民,李世民要干什么她还不知道,话说得轻重不好把握。

“母后。”正在这时,外面传来了少女清脆悦耳的声音。

长孙皇后眼前一亮,急忙说道:“兕子,快进来。”

一个十二三岁,长着一张小巧的瓜子脸,洋溢着一脸明媚笑容的女孩走了进来,她就是晋阳公主李明达,小名兕子,就是那个当年得了厌食症,被李佑用纸飞机治好了的小女孩,如今已经长成了一个明艳动人的少女了。

“兕子见过母后,见过舅舅。”李明达说道。

在李世民的21位女儿当中,他最疼爱两个女儿,一个是李丽质,一个是李明达,如果说这两个女儿当中,还要分出个高低的话,最受宠爱的就是李明达了。

李明达刚出生的时候,就跟别的女孩儿不一样,当她发出了第一声啼哭后不久,李世民逗弄她,她就露出了笑容,并伸手去抓李世民的胡须,惹得李世民开怀大笑。孩子们刚刚学会说话的时候,多数都是先叫母亲,李明达的第一句话却是叫父皇,令李世民十分开心。

“兕”在古文中被认为是与犀牛并列的另一种动物。《山海经》曰:“兕在舜葬东,湘水南。其状如牛,苍黑,一角。”具体说来,兕就是小独角犀,十分凶猛壮硕。

李世民为女儿取“兕”为小名,希冀爱女能够远离一切不测和疾病,象兕一样顽强,健康成长。

晋阳是李氏家族起兵的地方,是所谓的龙兴之地,对于李氏家族有着重要的意义。李世民在李明达一出生就册封她为晋阳公主,对她的宠爱可见一斑。

历史上在635年长孙皇后去世以后,李世民亲自抚养李明达,李明达成为有史以来可以考证的,唯一由皇帝亲自抚养的公主。

李明达继承了长孙皇后身上一个极大的优点,总是能够在李世民生气的时候,慢慢的化解他的怒气,然后再对他进行劝解。历史上她曾经保护过很多大臣。

长孙皇后说道:“兕子,你大哥和五哥今天惹怒了你父皇,你想办法先去劝劝你父皇。”她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李明达。

因为年纪的关系,李明达跟李治关系最亲密。在其他皇子当中,她最崇拜的人却是五哥李佑。李治跟李佑关系很好,李明达跟李佑也十分亲近,甚至超过了一母同胞的李承乾和李泰。

李明达说道:“母后,兕子知道了,等父皇回来女儿就去劝他。”

长孙皇后说道:“好了,你先出去吧,我和你舅舅还有事情商量。”

李明达走后,长孙无忌担忧地说道:“妹妹,现在这种情况下,我最担心的是青雀,他要是去陛下那里拱火,事情就麻烦了。”

长孙皇后了解李泰,她说道:“你说的对,青雀一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我必须马上找他谈谈。”

长孙无忌说道:“那好,事不宜迟,我这就去找太子殿下,防止他做出激烈的举动,避免他进一步触怒陛下。臣这就告辞了。”

长孙无忌走后,长孙皇后说道:“海安,派人去芙蓉园传李泰过来。”

长孙皇后的贴身侍女海安应声出去了,可是片刻之间,她就回来了,她说道:“娘娘,李郡公去了两仪殿陛下那里了。”

“嘿,他的动作真快啊。”长孙皇后郁闷地说道。

她站起来说道:“海安,更衣,我要去两仪殿。”

两仪殿。

李泰知道李世民今天要提让自己负责修建永安宫的事情,他特地来到皇宫打探消息,不久前,他花了大价钱收买了一个小太监,现在,他很快就打听到了今天朝堂上发生的事情。

李泰心中暗喜,决定不放过这个机会,于是就求见了李世民。

李泰要求见李世民,有两条渠道,一条是非正式渠道,就是直接通过太监,找到王德,由王德转达给李世民。以前的李泰还是魏王的时候,他都是走的这条路子。

如今这条路李泰是走不通了,太监们不敢管这样的闲事,李泰收买的小太监在王德那里也没有这个面子。

因此,李泰求见李世民必须要经过中书省,经过岑文本或者魏征的同意,再由中书省转达给李世民才行。

岑文本接到了李泰的请求之后,没有征求魏征的意见,直接就去去禀报了李世民。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今天朝堂上发生的这一幕,岑文本突然感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岑文本对杨妃娘娘忠心耿耿,在扶持李恪的事情上耗费了很大的心血。自从李恪离开了长安以后,太子李承乾的地位进一步巩固了,他只能遗憾地放弃了扶持李恪争夺太子的想法了。

今天出现的这一幕,李承乾和李佑竟然跟李世民发生了冲突,而且这场冲突还十分激烈,李世民的权威受到了严重的挑衅,以岑文本对李世民的了解,这件事情恐怕很难得到李世民的谅解,李承乾和李佑一定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李承乾和李佑的突然作死,给了李恪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如果李承乾和李佑倒台了,在李世民的皇子中以李恪的声望和地位,基本上就是接替太子之位的不二人选。

岑文本心情十分激动,甚至是有些狂喜,他来不及跟杨妃娘娘和李恪商量,就决定推波助澜了。

李泰求见李世民,岑文本自然知道他来是为了什么,这比自己去挑拨离间要安全得多了。他马上就去禀报了李世民。

李世民的心情很复杂,他正在等待马宣良的调查结果,然后,再对这件事情进行评估判断。他心中烦躁,听到李泰求见,也乐得跟他闲聊散散心。于是,他就同意了传召李泰。

李泰进入两仪殿后,朝着李世民的书房走去。

“四哥。”

正在这时,有人叫住了李泰。

第二百一十一章 你教徒有方啊第八百一十二章 我不想留下遗憾第七十七章 心真大第七百三十九章 高桥家族第四十三章 李佑在干什么第一百七十二章 最佳演员奖第二十六章 出大事了第五十章 邂逅第四百零九章 如朕亲临第四百七十一章 不能让王爷失望第七百九十五章 愤怒的松赞干布第九百二十九章 见到亲人的感觉第七百零一章 做一个有秘密的人第三百六十六章 不认你这个爹了第七百四十四章 李世民赐婚第五十五章 简直是佛昂第八百八十四章 爱国者第八百三十二章 王妃诗集第十五章 吃,还是吃啊第九百九十四章 釜底抽薪第二百零二章 热血死士第七十章 叛乱第七十二章 关键人物第二百二十九章 逼上梁山第六十五章 孔颖达的惊叹第三百二十五章 这就是王爷做事的水准第三百零四章 李淳风出马第一百四十一章 吃货的境界第一百五十章 阴妃的心愿第五百二十九章 平淡是福第四百六十一章 海军的坚强后盾第八百七十四章 后院起火第二百零一章 危急时刻第二百八十一章 真是神人啊第七百零二章 慰问团第七百四十二章 感情基础第五百三十四章 国家利益第一百七十七章 要建保护伞第四百五十四章 海战第八十五章 李佑的礼物第三百章 先救一个反贼第八百二十六章 怪怪的感觉第一百九十九章 古灵儿第九十八章 父皇,啥意思?第七百七十章 敲山震虎第九百一十六章 吃饱了撑得第三百二十章 长孙无忌的杀手锏第四十七章 落花生第八百九十三章 关键人物第一百四十八章 告诉你们一个坏消息第四百章 洛阳的水更深第七十五章 这次拍卖什么?第十六章 微妙的变化第五百五十章 必须解决的问题九百四十八章 到底是什么目的第七百一十章 更高的境界第七十二章 关键人物第六百一十八章 谚语怎么说的第五百四十五章 紧急状态第八百八十六章 都不是等闲之辈第三百三十一章 练兵的绝好机会第五百三十三章 好男人的典范第二百八十四章 我跟他不死不休第三百五十一章 您还认识我吗第四百零三章 全都是狠人第四百八十章 最后的机会第九百九十九章 好歹活一个第四百九十六章 攻城第六百四十六章 礼尚往来第九百六十六章 荣耀留给王爷第四十一章 皇子们的谋划第六百八十三章 塑造民族精神的重要一役第七百三十四章 移民政策第四百五十四章 海战第一百零七章 后生可畏啊第五百三十章 又被人家鄙视了第五百零二章 巨大的收获第四百七十二章 钓鱼第五百八十九章 给我们留条活路吧第九百七十八章 成败在于细节第八百六十四章 啊,有毒第九百六十三章 活下去的理由第九百三十章 投名状第六百三十七章 自立为王第四百四十二章 给脸不要脸第一百四十三章 专业技术职称第三百七十章 商业奇才武则天第八百零一章 敢给老子上眼药第三百四十八章 可信赖的朋友第九百五十八章 李佑的大餐第四百二十七章 上阵亲兄弟第三章 我要回家吃饭第三百六十七章 心理战第三章 我要回家吃饭第一百一十七章 天有不测风云第六百三十一章 白虎出彩第六百九十一章 女王赖账第二百章 神迹第七百零二章 慰问团第四百八十九章 我什么时候做过赔本的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