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 清算银行体系

约翰.希尔将自己带来的棉花全部出售给了位于罗洽港的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收获了约两万五千余元的现金。今时不同往日了,现在棉花的价格已经从最高时175元/东岸吨的天价上跌了下来,今天他出售时东岸人给的收购价只有140元出头,虽然利润依旧不错,但他还是有些失望。

不过这个价格对于目前正试图发展自己棉纺织业的荷兰、法国、瑞典、英国等老牌国家来说,依然是偏高而无法承受的,他们只能容忍棉花价格在100元/吨的价格以内,任何高于此价格的棉花收购价都会导致他们成本过于高昂而亏损。而这也恰恰解释了约翰.希尔这个弗吉尼亚的英格兰种植园主,为何会将自己庄园内收获的棉花卖到东岸而不是就近卖给本国生产商,没别的原因,就是因为东岸人给的收购价够高啊!

当初为了规避风险,约翰.希尔没有像他的老朋友乔治.汉普顿先生那样将全部家当都投入到棉花种植业之中,希尔先生的产业比较分散,他除了保留了部分位于马萨诸塞殖民地的造船及捕鱼产业之外,还在弗吉尼亚的种植园内种了许多烟草。烟草的主流出口地是英格兰,但也有相当部分出口到东岸,因为这里的很多消费者就认弗吉尼亚生产的烟叶,据说是因为当地特殊的土质和气候而使得这里的烟叶口感非常特别,别的地方生长出来的烟叶都无法改变东岸人的这种偏好。

不过他在试图出售烟叶的时候却遇到了些小麻烦,因为罗洽港的东岸官员们告诉他,现在所有小批量商品暂时都移到了青岛港进行交易,那里有一些木质栈桥可以泊船卸货。希尔在听到后也没有犹豫,嘱咐他手下的一位船长在罗洽港装砖头、石灰等建筑材料,然后他亲自驾驶着另一艘船顺着海流前往青岛港交易。

8月25日,就在******人还在与东岸人进行最后的细节磋商时,来自弗吉尼亚的约翰.希尔先生带着四万磅烟叶来到了青岛港自由交易泊位内,然后与东岸人的贸易官员进行了交易。四万磅弗吉尼亚烟叶售出了约三万余元,在海关办公室内交了约五千元的关税后,约翰.希尔发现自己手头骤然有了大约五万东岸银元的现金。这笔钱该怎么用,却有些令他挠头了。

带现金回去肯定不行,但买商品的话也不是很合适。因为目前这个钱的数量着实有些大,无论买什么商品都将是海量的,若是运回弗吉尼亚当地肯定没法消化,即便将其运回人口众多、消费能力较强的马萨诸塞地区,恐怕依然是很难消化的,难不成要大采购一番然后运回正处于战乱之中的英格兰本土销售?约翰.希尔有些踌躇了,如今本土形势不明,他担心运回去大量货物万一卖不出去的话会亏掉老本。

不过不管怎样,先采购一些日常生活物资再说吧,如今弗吉尼亚、马萨诸塞等地各种物资都相当缺乏,虽然有一些本国及荷兰的走私商人会时不时地带来一些日用品,但质次价高,且数量也难以填补缺口,让移居当地的英格兰人相当无奈。这不,此番希尔先生就决定在东岸采购一船石灰、红砖等建筑材料回弗吉尼亚,以营建自己的新庄园和仓库。没办法,现在本土打成一锅粥,除了有不少厌恶战争的移民溜过来之外,官员们都没空管殖民地的事情。

皮具、豆油(北美极端缺少黄油)、农具、五金制品、优质钢铁、纺织品、葡萄酒、肥皂等商品零零散散地采购了一大堆,搞得自己像个杂货商人似的。约翰.希尔在交易市场上一核算后,交易员告诉他总价为29670元。希尔先生对商品价格表示认可,不过当他令水手们搬出钱箱准备交钱时却得到了拒绝。交易员指了指隔壁的一栋砖瓦建筑,说道:“我们只接受商业清算银行开出的支票、汇票或本票,不接受现金交易。你首先需要去银行内开设一个经常账户,然后与我们的企业通过银行划账进行交易。”

银行划账交易希尔先生自然是懂的,因为即便在英格兰,这种无需现金的交易方式也相当流行。只不过他在新大陆习惯了现金交易而渐渐忘了这茬而已,不过眼下东岸人竟然也建立起了一家专门为港口贸易而设立的清算银行,这也算是一大进步了。

在约翰.希尔船长看来,将所有非大宗进出口贸易集中到一个港口来进行,然后强制要求所有参与交易的商人使用东岸人开设的商业清算银行系统进行划账交易,这一是让东岸人占据了相当多的贸易结余利益——因为不是所有商人都会要求对贸易结余进行提现的;二是也极大方便了大家的交易过程。

比如大家来自各个国家或地区,手头持有的货币也不一,这个时候你首先需要去商业清算银行内进行货币兑换,然后大家统一使用一种标准货币进行交易(票据交易),交易完毕后可以视情况是否提现。这种商业清算银行,其实承担的就是货币兑换、划账交易等几种功能。当然东岸人开设的青岛商业清算银行还承担外币存款、外币收购业务(有一定种类、额度,用于外贸进口),不过不给客户们提供信贷支持,即他们开设的经常账户不允许透支。

搞清楚了情况后,约翰.希尔耸了耸肩,然后下令水手们搬了三万东岸银元的现金到青岛商业清算银行内,当场开设了一个账户,并将这三万元存了进去。不过他账户内的存款却有两种数字,其中一个即“30000元”(东岸银元),而另外一个则是标注着“27322.40圆”。

对于一个账户两种数字,希尔船长并不陌生,因为但凡一个对国际贸易稍有涉猎的人都知道,银行在吸收存款业务时一般都会记录两个数据,一个是流通货币账户数字,一个是记账货币账户数字,两个账户之间因为外部市场的变动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升水或贴水。而这个所谓的“圆”应当就是青岛商业清算银行推出的记账货币,其价值应当也是固定的。

为此,希尔船长在柜台上询问了一下银行的雇员,得到的回答果然证实了他的猜测。银行雇员向他解释,“圆”是一种全新推出的记账货币单位,其价值固定为2克黄金。因为以黄金计价,因此“圆”又被称做“金圆”或“金元”。

关于希尔船长购买的东岸商品,因为全部由东岸的工厂自产,因此他可以使用“元”来进行交易,当然也可以使用金圆进行交易。希尔船长需要支付的货款总额是29670元,银行工作人员为其开出了大大小小十余张支票,每张的价值都正好对应着一种商品的货款。至于剩下的330元,希尔船长让银行给他开了一张面值为300.55金圆的一年期承兑汇票(因为以黄金计价,按照东岸相关政策,金圆无法开即期汇票或支票,只能开具远期票据)。

为他办理业务的银行工作人员还向希尔船长提醒,明年五月份东岸共和国贸易部等单位会在青岛港举行第一届青岛秋季商品博览会,届时东岸国内每家工厂都会派出代表在博览会馆(正在兴建)内设立展点,与前来参加博览会的客商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同时签订商业合同。

当然前来交易的各国客商们自己之间也能进行交易,他们可以首先将自己带来的货币换算成金圆,然后通过青岛商业清算银行签发的各种商业票据进行结算。该银行还承担外币存款及外汇交易市场的功能,能够为前来参加博览会的每位商人提供最便捷的汇兑服务,前提是你在青岛商业银行内开设了专门账户。这意思就是说,没有在青岛商业清算银行内开设账户的商人,是没有资格参加明年五月份举行的大型秋季商品博览会的。关于这里面的利弊得失,相信每位商人都会有自己的判断。

目前,青岛商业清算银行据说已经与圣乔治银行/商行、巴勒莫银行、圣保罗银行以及即将成立的拉普拉塔银行达成了一揽子的合作协议,大家将互相承认商人们手里持有的各自银行签发的承兑汇票。也就是说,假如某人拿着******圣乔治银行签发的价值一万银行里拉的承兑汇票来到青岛港,并且其在商业清算银行内开设有账户,那么青岛商业清算银行就得承认这张圣乔治银行签发的汇票具有合法的流通效力。

搞清楚了这些情况后,约翰.希尔船长将第一届青岛秋季商品博览会的消息记在了心里。他决定待他返回弗吉尼亚和马萨诸塞后,便将这个消息告知给自己的好友乔治.汉普顿先生,然后大家明年五月份一起来参加这个所谓的商品交易博览会。希尔船长隐隐感觉,如果他到时候真的来了的话,也许会得到一些说不尽的好处。

第二十一章 济南(四)第三百三十二章 西北垦殖局(一)第三十七章 战争机器(六)第二百八十六章 圣菲,指日而克!(一)第七十三章 目标:苏伊士港(一)第二十一章 济南(四)第三百八十九章 大帅的临别献礼(二)第四百五十九章 山东新形势第三百三十九章 进攻战与防御战(三)第四十章 河中堡的困境(四)第二十六章 荷兰人的未雨绸缪(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湖西(二)第九十一章 登莱第三百一十章 贸易往返第一百七十七章 浑水(六)第三百五十七章 魏氏经济学(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商业与外交(一)第三十二章 不期而遇(二)第三十九章 善后会议第三百十九章 传教实践第四十六章 圣维森特协定第七十四章 南方战区(一)第二十六章 贸易摩擦(二)第三百三十三章 西北垦殖局(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哈巴罗夫的抉择(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乱局(八)第一百六十六章 李家坡第三百十七章 军队与财政(二)第六十五章 艰难的工业进步(三)第十一章 大建设(三)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华夏、新危机(五)第四十四章 战争结束的曙光(一)第二百八十一章 火烧营房事件(三)第二十二章 进击的舰队(四)第一百四十五章 乱局(七)第三十七章 产业发展规划第二百二十五章 西北走廊(一)第一百八十三章 影响(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乱局(三)第六十五章 蜂拥而至的移民(一)第七章 风起云涌(四)第一百六十八章 制革第八十四章 财富与销赃(二)第五十四章 南方的英国人(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策应(六)第三百六十一章 空虚的山东第九十三章 南方战区(五)第十二章 须鲸港的战斗第一百八十章 浑水(九)第七十九章 伟大的航行(四)第四百九十八章 尘埃落定第三百六十四章 合作(一)第二十一章 训练第四百七十七章 外交风险(二)第一百四十章 乌江之畔(八)第一百十五章 河间奴(二)第三百九十七章 挖掘根基(三)第四百三十一章 新政(二)第二十三章 漂洋过海(十三)第四百九十一章 筚路蓝缕(一)第一百零一章 本土的准备(二)第三百零六章 第勒尼安海(三)第四百零九章 漂洋过海(一)第十三章 十二字方针第五十六章 “破浪”号的首航(一)第七十一章 海盗与海军(六)第四十一章 河中堡的困境(五)第八十五章 财富与销赃(三)第四百七十四章 从南到北(三)第三十三章 西进与铁矿(三)第三百二十七章 黑水城的新客人第四章 公司在行动第三百二十二章 策应(三)第四十五章 战争结束的曙光(二)第三十六章 东岸见闻录(续)第四十五章 巴西局势(一)第十三章 新华夏殖民地的春天(一)第三十一章 黑河之滨(二)第六十八章 海军与海盗(三)第九十九章 西大荒(五)第三十章 黑河之滨(一)第三章 新起点(三)第三百章 战争岁月(一)第七十章 突然恶化的局势第四百四十五章 共和寨第三百章 战争岁月(一)第一百六十四章 人口饥渴症第三十五章 棉布市场(一)第五章 护航分舰队第十二章 南巴塔哥尼亚(五)第四百九十七章 灼热的经济(三)第一百九十二章 微调(二)第二百十六章 热带沃土(二)第二百二十五章 西北走廊(一)第七十五章 南方战区(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东南太平洋(五)第七十七章 集体婚礼第十五章 新发展(四)第三百三十三章 西北垦殖局(二)第二百十九章 热带沃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