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内阁

往事如烟,有着说不尽,道不清的苦楚。

想着这些年的经历,赵朴心中彷徨无比,有种筋疲力尽的感觉。只是这些都无法述说,只能是憋在心中,趁着这个机会,向这位老僧道出了一切种种。

“人生有七苦:生之苦,指人在娘胎之内,狭窄不堪,气息不顺,出声后冷风衣物,刺伤肌肤等。自出生后,要经受饥饿之苦,睡眠不安之苦,心力交瘁之苦,生着难受,死亦不肯。死亡固然容易,可是活着更是简单。此为一苦!”

“年岁增长,精神衰竭,日渐无力。病之苦,周身疼痛,不得安宁;回顾往昔,有多少岁月蹉跎,一生浪费了多少时间,因为碌碌无为而悔恨,因为懦弱不作为而叹息,因为时机稍纵即逝,未能及时把握而无奈,此为老之苦;”

“或身体老化生机断绝,或意外身死。怨憎会,心存嫉恨,心有怨念,不能得偿所望,反而伤及自身,此为死之苦。人士如灯灭,人死了一切成空,在想要有所作为,也是枉然!”

“求不得,人生之事,不如意者十有八九,往往人们过于执着,反而深陷牢笼,迟迟不能心甘,更添痛苦。”

“最后一苦,是离别之苦,人生之痛,莫过于爱别离,亲人离去,无能为力,挚爱不在身边,也有思念之苦,我看檀越年岁不大,未必体验爱人不在身边之苦,但是这亲人离去,想必已经亲身体会过了。”

老僧悟能缓缓道,神情有些哀伤。

“怨憎会,求不得,生老死,爱别离,果然是至理名言!”赵朴点头道,“那不知如何解惑?”

“人生七苦,源于执着,若是施主能放下,放下心中的执念,入我空门,必然早登极乐,必成佛位道果!”老僧悟能劝说道。

赵朴乐了,他只是想要寻求心理医生,而不是遁入空门,当顺治皇帝,开口道:“放弃容易,舍弃容易,但是活着却很难。佛土虽好,奈何我尘缘未了,六根不净,空门与我无缘。”

“若是施主能够放下执念,老衲愿意接应施主入我佛门,带发修行!”老僧悟能依旧锲而不舍的坚持着。

赵朴笑了,默然不语,只是轻轻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而已。

老僧继续道:“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施主多的是担当,少的是豁达,心思太过沉重!”

赵朴苦笑道:“我也想要放下执着,奈何身上的担子太沉重了,不是想要放下,就能够放下的。我若是成功,无数人受益;我若是败了,无数人家破人亡。太过沉重了,不管愿意不愿意,我都得坚持下去,直到最后!”

“众生皆苦,施主也不容易,老衲多说也是无意!”老僧悟能点点头道,“这个送给施主,若是施主心烦意乱时,心绪不宁时,手中拨弄念头,心情可能会好很多!”

这时,老僧悟能走进了一个小阁子,最后取出一串念头,递给了赵朴。

这个念珠,很是平常,共有二十七颗念珠组成,都是木质的念珠。握在手中,赵朴道:“多谢大师!”

说着,起身离去,而临别前也留下香火钱。

………

告别了老僧,赵朴离去了。

回到城外的大营时,已经天黑了。

八字军的规矩是过城而不入,军营扎在城外,除了军队采买的官员,或是请假而去的官员,很少有人进入襄阳城。降临了襄阳城,赵朴只是简单见了襄阳城的主官,至于邀请到县衙居住,赵朴拒绝了。

反正呆的时间不长,也没有入城的必要了。

在灯光下,赵朴翻看着书卷,不由的想起了那个老僧,心中略微叹息,道:“也不知道,不久之后这座寺庙还存在吗?”

不久之后战火将要烧到襄阳,那时整个襄阳将会迎来浩劫,在浩劫中那个庙宇可能也随之毁于一旦。

…………

在襄阳呆了几天之后,赵朴率领大军就离去了,向着扬州方向前进。

半个月后,赵朴终于到了扬州,与众多的大臣汇合。此时看着汪伯彦、赵鼎、范宗尹等人,憔悴的样子,赵朴心中就生出一丝愧疚,大家都不容易呀!

有着三位处理政务,大的错误出不了,只是麻烦事依旧很多,这些不需要赵朴操心。

而随着进入扬州,赵朴也开始了变法的序幕。此时变法,只是局部的,小范围的变法,只有一点,提高行政效率。

因为冗官的问题,人浮于事,行政效率极差,若是在太平年月,这还没有什么,不过是麻烦而已。可如今是大战时期,此刻行政效率低下,带来的弊端是致命的,命令下达极为缓慢,商谈争论不休,往往是“政未决,金军已经渡河!”

提高行政效率已经是刻不容缓。

此时,赵朴决定成立内阁。内阁说白了,就是为了更好的揽权,将权力集中起来,提升行政效率。

大宋的政治格局是,中书省、枢密院、三司,三权分立,彼此之间相互制约,相互斗争。一个政令,从传达、讨论、下达、实行,需要经过太多的程序。而内阁则是让,参政知事、枢密使、三司使进入内阁,三者合力决策,三者共同批阅奏折,提交处解决方案,再加上若干人员入内阁,负责牵制。

最后,皇帝看完奏折,解决方案之后,只需要批上“准”,或是“否”。准时,下达各部执行;否时,驳回,内阁需要重新讨论,制定方案;遇到悬而不决的问题,可以直接上交,请求皇上决断。而那些弹劾的奏章,不需要内阁审阅,直接上交。

而按照轻重缓急,奏章划分为一般、紧急、急切、十万火急四个等级。

比如一般奏章,需要三天之内审阅完毕,提交解决方案;紧急奏章,需要在两天之内,提交解决方案;而急切奏章,需要在一天之内提交处解决方案;而十万火急的奏章,需要在半天的时间内,提交解决方案。

总之,集中权力,提升行政效率,这是成立内阁的主要目的。

不过,弊端就是内阁的权力太大了,有着架空皇帝的味道。这让赵朴隐隐有些不安,为了防止内阁不法,又让台谏负责监督内阁。尽管有诸多的不足之处,有诸多弊端,最后赵朴还是将内阁抬上了台。

未来,他需要将大量时间用于军事,根本无力在政事上花费太多时间,只能是用内阁分担一部分权力。

总之,有些营养不良的内阁,就这样提前上台了。

第118章 义军,流民军第229章 幕后黑手(2)第354章 铸犁为剑第373章 殿试第23章 虚弱的西军第352章 “重锤计划”第416章 孝道,无法迈过的门槛第426章 二帝回宋第366章 完颜昌的仓惶第300章 首战告捷第27章 男儿到死心如铁第381章 猫追老鼠第92章 退兵而回第173章 生不能九鼎食,死亦九鼎烹第430章 皇上中毒了第186章 襄阳城第52章 胜利背后的危机第253章 侥幸获胜第174章 算计第458章 大名府破了第461章 夕阳满幽云第419章 清洗的五月第187章 路遇高僧第297章 西线无战事!第329章 野蛮其身体第285章 大海做洗澡盆第422章 杀一批,流放一批,放一批,敲打一批!第164章 马前劝谏第190章 议和再起第167章 识时务者,为俊杰!第221章 放回两位宋皇第396章 富平之战(七)第309章 宰执天下第161章 又要迁都第86章 鸳鸯阵VS金军重甲步兵第466章 天书传说第245章 口袋阵第95章 不求百战百胜,但求活到最后第470章 化解民族仇恨第208章 欠债不还,我就造反第105章 二围汴梁第350章 火器研发瓶颈第128章 还都汴梁第224章 秦桧的蜕变第76章 金军来袭第79章 今日的太上皇第462章 盛世出,祥瑞现!第346章 强者与弱者之别第314章 踩人的感觉真爽!第343章 民意,国利第130章 李纲十议第57章 女真双壁第211章 一个人的变法(2)第50章 该走了第370章 东线对峙第173章 生不能九鼎食,死亦九鼎烹第49章 援救太原第19章 殿上口舌之战第114章 局势恶化第253章 侥幸获胜第166章 只有一战之力,才有一逃之力第271章 汴梁成灰烈志存第134章 争名于朝,争利于市第453章 出战第220章 泉州的信第303章 鸡肋第133章 舌战群臣第54章 鸳鸯阵再现第70章 历史拐点的一处蝴蝶第421章 贤妃第142章 风林火山第194章 密探首领第336章 选后第272章 宗泽病逝第104章 信使来到汴梁第256章 傲物则骨肉为陌路!第71章 新军,新的军纪!第24章 完颜斡离不第89章 宋朝版的特种兵第218章 泉州,海军第318章 灾后重建第98章 讨贼檄文第236章 治伤,输血第139章 衙内闹事第271章 汴梁成灰烈志存第346章 强者与弱者之别第344章 耶律红第406章 宋朝信誉太差第32章 只为杀一个垫背,黄泉路上不寂寞第454章 吃蛋糕第288章 近身肉搏第309章 宰执天下第399章 第一次北伐结束第244章 围点打援第162章 不做唐明皇第334章 银行开业第164章 马前劝谏第333章 一同跳火坑第287章 首战樊城第282章 宋皇又要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