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宋军大捷!!

幸运的是,种师道这样的将领太少了。不然金军又岂会兵临汴梁?

河里深吸了一口气,敌人是强大的,也正因为强大,因而必死。一旦攻破这股宋军,汴梁的宋军必然胆寒,那时汴梁朝夕可破。

议和有什么用?元帅也真是的,只要攻破汴梁,美女,粮食、金钱什么都有了,为何要议和?打蛇不死反咬人,放虎归山是大忌。河里对元帅与宋军议和一直耿耿于怀,极为不满。

只要种家军破灭,宋军再无可战之师,他早已经派出士兵,向元帅求援,只要元帅援军到了,种师道必死,种家军必灭。

时间在流逝,等了很久,没有等来援军,反而是等来了了退兵命令。

“不可能,胜利在握,猎物已经到手,再打上一棒子就死了,怎么会收手呢?”河里不满到了极致。

“这是元帅信物,将军要抗令不尊吗?”传令兵道,挥动着手中的令牌。

看着将令,河里无奈的点点头,他倒是想要抗令不尊,哪怕事后遭到元帅严惩,只是仅仅五百可战之兵,想要一战也没有本钱,想要抗令不尊也没资格。

“退军!”河里艰难的说着,看着死去的战士,心中凄然,“灭宋之功,毁于一旦;再要灭宋,就难了!”

心情剧烈起伏,河里再也忍受不住,口中吐血,跌落马下。

“将军……”

这只是开始。

十几年后,一位宋军将领也是大胜,只是大胜后没有等来援军,而是等来了撤军之令。

………

远方,种师道静静地等待着,可是没有等来金军袭击,而是等来金军撤军的命令。

“将军,昨夜袭击的金军已经退去。”斥侯说着情报。

金军退了,种师道没有喜悦,而是闪过一丝不好的感觉。昨夜种家军大败,顷刻将要灭亡;可是金军退了,就好似到嘴的肉,生生的吐了出来。将到嘴的肉吐了出来,必然有着更大的图谋。

“再探再报,警戒依旧!”

一个时辰后,侦骑飞马而来,“将军大喜,大喜呀!”

“喜从何来?”

“金军元帅完颜斡离不已经下令撤军,向后退去三十里,营寨向西移动。勤王之师,可不断进入汴梁,再无一丝制约!”

“丝!”种师道吸了一口冷气,有些不可置信的又问了一句,“再说一遍!”

“金军元帅完颜斡离不已经下令撤军,八万金军向北退去三十里。援军可以源源不断进入汴梁,再无一丝制约!”

八万金军竟然退了,种师道有种天上掉下馅饼感觉,这是真的吗,不是谎报军情?如今金军大胜士气高昂,战意激昂,出乎意料的退去了,事出反常必有妖。

许久之后,种师道平静了下来,天上不会掉馅饼,即使掉下也是有毒的馅饼。

“大胜之后,金军竟然退去,只有一个理由说得通,那就是免得功高盖主,兔死狗烹,似乎完颜斡不离受到金国高层的忌惮了!”种师道想着,这似乎是大胜之后,营寨退去的最合适理由。

金军向北退去,进入汴梁,再也无阻拦。可是种师道却没有率军进入,而是梳理着军营,调整着编制,而冲散的种家将士也陆陆续续赶到。

一天之后。

“宣抚使刘和,率领五万大军驰援汴梁,愿在将军麾下听令!”

“召讨使解潜,率领勤王之师驰援汴梁,只需要半天功夫,就可以到达!”

“名将折可求,率军八万援军发誓杀金贼!”

“姚中平率军八万,为圣君分忧!”

……十几路援军,陆陆续续赶到,这些援军数量都不少,不是三五万,就是七八万,似乎说上只有一两万还不好意思见人。似乎只有种师道军队最少,如今多方收敛,也堪堪是一万五千人。

这些援军没有立刻进入汴梁,而是汇聚在种家军附近,一副马首为瞻的样子。

每路援军都比种师道多,可是每路将领都要恭敬的拜会种师道,即便是有些人不服。

可是不服不行,强大的战功摆在那里,

种师道堪比廉颇,年岁老矣,战意犹存,大破女真铁骑,五千女真精锐尽数覆灭,流血漂橹,尸体盈野,只有几百骑兵逃走。金军元帅完颜斡不离大惊失色,顿时尿了裤子,慌张向后退去,以免陷入例外夹击之势,全军覆没。

众多将军都不是傻子,种师道显然是勤王第一功了。

如今很快就要进入汴梁了,又要与那些文官钩心斗角,想到这些众将都有种牙疼的感觉。

纵观大宋开国百年以来,最善于以文治武,最善于文人统兵。

别看此刻大权在握,可是一到了汴梁,权力就要被架空,手下的几万好兄弟都是别人说了算。大战时,文人坐在城头上装诸葛亮,胜利时功劳是他们的,是他们指挥若定,料事如神;若是战事不利,比谁都跑的快,最后还反咬上一口,武将临阵逃脱;最悲剧的是,战死了,还没有烈士待遇,反而是罪名全堆在身上,因为死人是不会辩解的。

文人打了败仗,只是被训斥,罚俸,最坏也不过是贬官,因为大宋不杀士大夫;而将领打了败仗,轻则是免职,重则是砍头,因为武人没人权,杀你不需要理由。

只有抱成团,才能免得当了炮灰,成了别人升官的踏脚石,失败时的替罪羊。

而这个首领,只能是种师道,威望,能力,战功一切都够了。

各路援军首领陆陆续续拜会种师道,种师道也是一一接见。种师道也是四处巡营,不为别的,只是为了查看其余几路勤王之师的战力如何。可是大概看了几圈,种师道很是失望,或者说是极度失望。

宋军一向都有吃空饷的制度,似乎不吃空响似乎不好意思见人

宋朝一般以50人为队,2队为都,5都为营,5营为军,10军为厢。大体是厢、军分别设都指挥使,军还设都虞候,营设指挥使,其下尚有都头等。一队50人,一都100人,一营*,一军2*,一厢2.5万人。

一厢至少有2.5万人,可实际上,挂着厢的名号,编制却是多数不全,能有一万人就不错了。

有的援军,吹嘘着有五万援军,实际上只有一万不到;有的援军,说着十万大军勤王,可是有两万就不错了。

而最让人担忧的是战斗力,种师道很是担心。

………

“官家,大捷呀!”

“种师道率领百万大军,进京擒王!”

“种师道遭遇金军拦截,打破女真军,斩杀上万女真军,流血漂橹,尸体如上,堆积下的人头形成的京观几十米之高!”

“金军元帅,听到种老将军来临,立时吓的尿了裤子,急急忙忙逃跑,向后退了几十里,深恐被种老将军斩杀!”

“种老将军来了,金军再也无法逞凶!”

大捷就这样铸成了!

大捷的消息立时好似旋风一般,流入死气沉沉的汴梁。顿时,欢呼一片,原本死气沉沉的汴梁,有了一丝生机。种师道,这个名字,过去知道的没有几个,可是如今却是汴梁皆知。

这些日子,金军威逼汴梁,城外的粮仓被破,汴河又被掐断,物价飞涨,老百姓们苦不堪言。想要逃命,可是看着外面精悍的铁骑,立时胆寒了,跑又能跑到什么地方。

而读书人日子过得也不好,太学和国子监早已经停课了。想要去花楼喝花酒,既没有心情,也没有兴致。而又传出官家要议和,奸臣要出卖河北,山西,立时炸了窝,天天去奸臣门前扔石头,丢臭鸡蛋。

而勋贵侯爷之流,也是惶惶不可终日,汴梁要是城破了,他们只能是死战,即便是想要投降,想要当贰臣,金军也似乎不要。

而宋钦宗之议和,还是决战前,始终拿不定注意。

汴梁山下,惶惶然。可是随着大捷的消息传来,立时间好似过年一般。被困了几个月,过着胆战心惊,唯恐金军入城,大量屠杀,如今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世界上,最不缺少的就是新闻,更不缺少八卦类新闻。

关于种师道额各种消息,历时四处传播。有的说,种师道原本不姓种,而是姓廉,是廉颇的后人;有人说,种师道身高一丈,一声怒吼,立时金军马匹皆惊,一个金军将领更是被吓死;有人说,种师道是传说中,大汉李广将军转世,生下来就为为了杀灭胡虏;还有人立时反驳,种将军乃是天上的破军星转世,为的就是灭杀金贼。

总之,只是一夜间关于种师道的各种传奇立时诞生。

“好好,不愧是种老将军,国之柱石。有种老建军,何愁金贼不灭!”宋钦宗看着捷报,上面写着战绩,脸上立时乐开了花。

“官家,种老将军用兵如神,若是他统帅汴梁军马,金军必破!”白时中忽然道:“不如将京城人马尽数归于种老将军统帅,金军必破!”

“官家,可忘记了陈桥兵变?”这时,一直沉默的李纲开口来,“国之重器,岂能轻授予人,未见其利,必先见其害!”

“种老将军是忠臣?”白时中立刻喝道。

“当年,太祖也是忠臣!”李纲立时不动声色的道。

“哈哈!”白时中立刻笑了,脸上闪出嘲笑,“当年狄青也是这样被冤枉而死的。李纲,你一介废物,掌控汴梁二十多万人马,却是坐困于孤城,不敢出击。这些时日,你可取得一次大捷,可伤敌过千。没有本事,就要退位让贤,莫要嫉贤妒能!”

“你难道忘了五代之祸吗?”李纲语气冷厉,面色有些潮红。一想到种师道惊人的战绩,心中既是羡慕,又是妒忌。在他看来,汴梁守城之责,应该是他为主,种师道为辅;可是白时中可恶,竟然要让种师道凌驾于他。

“兔死狗烹,固然可悲;可是兔未死,狗却烹,这才悲哀。种老将军远道而来,不知心存感激,竟然想要夺种老将军的兵权,如狄青那样,谋害种老将军,好险恶的居心呀!”

白时种冷漠的道。

“你血口喷人!”李纲愤怒道。

“够了,不要吵了!”宋钦宗气得拍起桌子,这些心腹总是不省心,老是内斗不断。

“臣有罪!”

李纲、白时中立刻跪倒在地,请罪。至于心中有几分诚意,鬼才知道!

PS:宋朝是一个悲剧的时代,这个时代的大捷往往是击溃战,而不是歼灭战。即便是和尚原之战,顺昌之战,郾城、颍昌之战等,多是击溃战,而不是歼灭战。

*说过,伤其一指不如断其一指。

宋军的悲剧就在于总是伤其十指,却难以断其一指。

何为大捷?金军围攻一个城池,一个将领守住了城池,可是任由金军在外劫掠,结果金军抢了许多妇女,财富等走了。金军认为胜利了,因为打了许多草谷;宋将也认为胜利了,保住了城池。这对宋朝来说,抱住城池就是大胜。

宋金交战,五千金军铁骑对抗三万宋军步兵,结果宋军死了二万多,金军死了三千多,金军最后退去。宋军认为这是场大捷,因为金军率先退去,不是大败了,为何要退去,况且有三千女真死亡,这不是大捷是什么。至于自身伤亡被忽略了。

这就是宋朝的大捷

第463章 弹劾王彦第268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第67章 灭敌第228章 幕后黑手第6章 “宋朝版”的论持久战第215章 变法(一)第230章 讲武前的演讲第372章 今夜在干什么?第441章 寻找新大陆第123章 抗金方略第140章 打残五肢第84章 折腾死你第353章 王霸之气第437章 殖民,弘扬圣道第5章 战局分析第338章 初见成效第100章 再见鲁智深第157章 一次次错过第343章 民意,国利第413章 送二帝回宋第99章 靖康耻后,路在何方?第307章 辽东扫荡第387章 天下震动第274章 张浚西北行第463章 弹劾王彦第13章 千里眼第11章 晋之永嘉,宋之靖康第349章 艰难的第三问第395章 富平之战(七)第187章 路遇高僧第167章 识时务者,为俊杰!第398章 富平之战(九)第257章 数据分析,吓倒金军第244章 围点打援第41章 完颜斡不离的算计第292章 水淹樊城第304章 金兀术跑了!第380章 又见夜袭第13章 千里眼第187章 路遇高僧第292章 水淹樊城第11章 晋之永嘉,宋之靖康第261章 谋战第131章 现实是残酷的第469章 灭国次之,诛心为上第238信使张宪第403章 高丽使者第99章 靖康耻后,路在何方?第171章 金军过河第244章 围点打援第437章 殖民,弘扬圣道第1章 我是皇子,我怕谁第445章 九死一生的奇袭第54章 鸳鸯阵再现第381章 猫追老鼠第193章 奇袭扬州第135章 李纲的执拗第213章 试探开始第452章 兵临幽云!第53章 河东之地第355章 肥猪变野猪!!第258章 金兀术的算计第336章 选后第344章 耶律红第311章 功劳薄第225章 饥寒李若虚,卖饼虞允文第206章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第317章 睡着了!第374章 南北合击第33章 宋军大捷!!第69章 靖康之耻的真相第256章 傲物则骨肉为陌路!第300章 首战告捷第447章 攘外必先安内!第23章 虚弱的西军第210章 一个人的变法(一)第119章 八字军的重甲骑兵第312章 赵鼎请罪第407章 不征之国第351章 刘豫称帝第118章 义军,流民军第226章 破虏报,武备学堂第438章 内阁换人第278章 聪明人与傻子第255章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第349章 艰难的第三问第155章 哭灵第123章 抗金方略第101章 义军联盟大会第148章 勋章第439章 大殖民开始第204章 离开扬州第465章 瘟疫爆发第372章 今夜在干什么?第141章 魔怔了!!第73章 义军首领第22章 援军来了第6章 “宋朝版”的论持久战第3章 金军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