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民意,国利

历史证明,谁对谁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谁掌握话语权!

民意是可以被强*奸的,百姓是可以被欺骗的,只要是手段高超,不会有太多麻烦,反而是会留下圣君的称号。

打一顿,先是立威再说,远远比单纯的辩论,更加有说服力。

在场读书人的表现,也再一次证明读书人没有想象中那样有气节!

“书上,总是说要爱国爱民,可实际上,就会发觉,爱国与爱民有时并不能并存,甚至是剧烈冲突的!”

“百姓的利益所在,是减税,免税,甚至是不收税;而国家的利益所在,在于安全和稳定,为了安全必然建设强军,必然要打仗或是准备打仗。二者在本质上,说是冲突的,是矛盾的,甚至是水火不容的!“

“我朝官员关注民生,士大夫无论在朝在野,都极为关注民间的声音和疾苦;民间也喜欢议论朝政是非,无论对错,朝廷一般也不予追究。也就是说,朝廷的大政方针一旦制定,老百姓很快就会知道,并给予褒贬,而老百姓的声音也很容易就能上传“圣听”。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朝廷的决策是不可能不重视民间的声音的。在很多程度上,受着民意影响。”

“于是,我朝议和派诞生了,主张对金议和。因为江南富裕,百姓生活安乐;可如果北伐战争打响,各种赋税徭、兵役将无穷无尽的来临,即便是北伐成功,也要花去大量的钱财去重建,那又会让江南增税。”

“议和派,有些是投降派,是对金作战缺乏信心者,可是很大一部分是亲民派,代表着百姓利益,代表着民意!”

众多读书人立时恍然。原来还可以这样理解。

只是,更加迷惑了。

之前的言谈中,这位公子是铁杆的抗金派,可是说着说着有些倾向于议和派!到底是议和派,还是抗金派,在场的读书人迷惑了。

赵朴继续道:“只是有利于百姓的,未必有利于国家。少征收税收,免税,甚至是不收税,固然符合民意,但是不符合国家利益。没有充足的赋税,朝廷无法运转。军队无法建设,整个大宋都会彻底毁灭。北伐会带来阵阵剧痛,使百姓利益受损,使百姓难以忍受,但是都要忍着。一旦在这个时候,向着民意妥协,整个大宋都完了。”

“我朝丢失半壁山河。原因很多,比如奸臣误国,错误的联金灭辽,军队腐败战力匮乏,指挥出错等等,但根本上就是向民意妥协,全局崩盘;其实论及痹政,我朝痹政不少。金军也很多,不必太过高看金国,也不必太过贬低我朝!”

“民意如水,可以润万物,也可以毁灭天地,为官者,要引导民意。而不是被民意所驱使。“

似乎说得有些累了,赵朴停下话,慢悠悠的喝起了茶水。

而这时,在场的读书人却是一片震撼。这个观点太犀利了,犀利的心神,难以接受。

民意,至高无上,历来朝廷都是重视民意,君王也重视民意,重视民意就是圣君,轻视民意就是昏君,违背民意就是暴君。可是赵朴却提出了一个犀利的观点,向民意妥协,是大宋败亡的根源。

有些歪理邪说,可是偏偏找不到一丝破绽所在。

有时候,就是如此。有些道理,逻辑上、思维上,处处破绽,漏洞百出,一眼就看出是歪斜邪说,是不正确言论;可是从实际中论证,却是发觉,这些道理很是正确,很多实际的例子证明,这是正确的。

联金灭辽,看似是宋朝政策的错误,其实是向民意的妥协。

傻子都知道唇亡齿寒,傻子都知道搞平衡,傻子都知道扶弱击强。而大宋朝堂士大夫,都是精英,都是精明至极,都是高智商人群,那里想不通这个低级问题。

真相是,很多人都知道了错误所在,可是明知道错误,还是要继续走。

因为联金灭辽,不符合大宋国家利益,却是符合民意。

大宋是一个民主社会,士大夫言论,百姓的激情,很多程度上影响着上层的决策。

灭辽可以满足百姓的复仇心理,为了符合百姓民意,高层们哪怕是知道错误,也得继续走下去,除非他们想要站在民意的对立面,除非他们愿意承受万千人的指责,除非是宁愿罢官,也不愿意屈从。

只可惜大宋,没有这样的臣子。

于是,明知道错误,也得继续走下去。

不得不说,赵朴的话题太沉重来,冲淡了风月的气息。

在场的读书人,不断回想着这些话,一时之间,静悄悄一片。

“公子,这是天香楼,莫谈国事,只谈风月,不如公子给我一个面子!”苏梅轻软道。

赵朴哈哈大笑,言语中带着张狂,道:“男人无非有三个爱好,一个是爱财,一个是爱权,一个是爱美色。只可惜,钱财对我如浮云,权力对我如草芥,美色不足道哉。今天到天香楼,不为香香姑娘,只为见识一下在座各位读书人。今天已经见识了,目的也算是达到了!也该离开了!”

“官家之前,说青楼使世风日下,忘记仇恨,忘记耻辱,苟安于东南,残喘于风月,正所谓,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只是一想到,取缔青楼之后,上万女子衣食无着,无数百姓失去生计,心有不忍,如今看来,官家是妇人之仁了。正所谓一户哭莫如一街哭,男人该下决心的时刻,就要下决心,婆婆妈妈,顾三顾四,干不成大事!”

苏梅的脸色一变,“公子,要给奴家一条活路……”

赵朴道:“临别之际,赠送各位一首词,以《临江仙》为词牌暂作一首。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尽,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

“人生在世,钱挣不完,美女也睡不完,官也有的是做。人生在世,活着不容易,珍惜时间,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不要沉迷于风月,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说完之后,赵朴不再停留,扭身就走。

第141章 魔怔了!!第233章 起来,不愿意做奴隶的人们!第218章 算一算海军的账第11章 晋之永嘉,宋之靖康第322章 粮价降了!第244章 围点打援第467章 金国的生机第377章 皇位之争?第173章 生不能九鼎食,死亦九鼎烹第72章 完颜娄室第368章 屠夫怕神灵第385章 等援兵第335章 后宫干政第421章 贤妃第448章 完颜昌之死第430章 皇上中毒了第297章 西线无战事!第65章 大战来临第161章 又要迁都第64章 忻口伏击第204章 离开扬州第352章 “重锤计划”第303章 鸡肋第388章 西北战局第11章 晋之永嘉,宋之靖康第161章 又要迁都第153章 亲宋的金太祖第300章 首战告捷第395章 富平之战(七)第415章 迎回二帝,孝道!第356章 种田与打仗第94章 火枪手VS弓箭手第309章 宰执天下第145章 不动如山第52章 胜利背后的危机第244章 围点打援第446章 金军对策第343章 民意,国利第209章 王师来了第295章 重型弩炮发威第350章 火器研发瓶颈第325章 赵鼎贬官第42章 养贼自重第382章 放下仇怨第3章 金军围城第349章 艰难的第三问第192章 明处议和,暗处偷袭第325章 赵鼎贬官第319章 酒楼论道第377章 皇位之争?第166章 只有一战之力,才有一逃之力第240章 文武之争第226章 破虏报,武备学堂第196章 连破三道营寨第137章 尘埃落定第24章 完颜斡离不第389章 富平之战(一)第255章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第456章 埋下了棺材第462章 盛世出,祥瑞现!第410章 宋徽宗很纠结!第466章 天书传说第256章 傲物则骨肉为陌路!第360章 娄室论战第123章 抗金方略第169章 名将养成中第393章 富平之战(五)第146章 打球中暑而病死第179章 扎马刀第468章 天可汗第387章 天下震动第341章 花魁第328章 培养保皇派很重要第346章 强者与弱者之别第159章 军宣司第262章 成立军部第231章 孔子从军记第381章 猫追老鼠第270章 火烧汴梁第93章 泉州的佳人第247章 武备学堂之战第115章 一幕幕耻辱开始了……第314章 踩人的感觉真爽!第160章 昂贵的火器第395章 富平之战(七)第73章 义军首领第317章 睡着了!第75章 投名状第68章 战后第52章 胜利背后的危机第277章 陛下,可记得东晋之亡?第22章 援军来了第245章 口袋阵第115章 一幕幕耻辱开始了……第39章 种师道论战(三)第267章 夜战八方第406章 宋朝信誉太差第42章 养贼自重第339章 移民东北第335章 后宫干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