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种田与打仗

仅仅是一年的时间,江南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自从这位皇帝来到江南,定都杭州之后,首先是整治商人,降低粮食价格,稳定物价,使百姓归心。

接着是筹建银行,一开始银行的行情不好,门可罗雀,可是随着江南的重建,商业活动的繁荣,大量资金流动,尤其是异地取钱,促进了银行的发展。而银行有着国家信誉,可以及时的汇兑,满足交易需求。

很快银行的发展进入快速轨道,大量的钱财滚滚而来!

给国库带来了大量的钱财!

此时一些商人,也想要筹建银行,奈何想了想,还是算了。第一个吃螃蟹利润巨大,第二个吃螃蟹,利润就小了很多。况且,抢皇上的饭碗这不是找死吗?银行,在某种程度上与盐铁,属于国家专营。

而此时,朝堂在赵朴的治理之下,党争小了很多,即便是争斗,也是不超越底线。

而内阁的建立极大提升了朝廷的办事效率,过去许久未解决的事情,在极短时间内,就尽数被搞定了。

而为了改善民风,在赵鼎的主持下,成立了体育协会,大力提倡棒球、橄榄球、跑步等运动,还将科举与体育集合在一起。这些项目,设立了重要奖励,一旦达标,就会得到丰厚的奖励。这让百姓趋之如骛。

书生要想在朝廷获得功名,还需要一些体育项目达标。而体育项目的考核极为严格,不容一丝作弊,一旦查出有作弊行为永不叙用。

许多读书人,因为体育不合格,最后被刷了下来。

此举引得朝廷士大夫极大不满,纷纷上书劝解,要取消,只是这点上。皇上一点也不退让。理由是,书本打不败金军!

在朝廷的大力提倡之下,棒球运动、橄榄球、跑步等,渐渐流行了起来。

江南柔弱的民风得到缓解。

而最为惊讶的是青楼,过去的青楼都是弹唱靡靡之音。只是这位皇帝上台之后,大力的整顿青楼,禁止青楼弹唱一些曲目。只能是弹唱朝廷规定的曲目。有些折腾人,书生们很是不满意,但是也不能说什么。

而此时青楼弹唱的曲目,主要是《西风烈》、《铁血男儿》、《靖康耻》等等,这些曲目的特点就是仇视金国,讲述金军侵略的罪恶。讴歌那些抗金英雄,贬低那些投降派。

作为舆论主导的青楼,此时弥漫着复仇之气。

致使整个江南,都是弥漫着仇恨…………

而在军队建设上,重新划定无主土地,并分田到户(因为金军南侵,尤其是大屠杀。致使无主土地太多了,有较多的土地分配),主要是分配给那些参军的士兵。朝廷规定,只要是参加近卫军考核合格,并经过三个月训练,合格者可以分配到十亩土地,只需要当兵十年,就可退役。

而在退役后。根据战功,又会得到相应的土地作为赏赐。

这条政策,立时间使原本鄙视参军,变成参军人数多如牛毛,对于那些无主的百姓而言,更是如此。只是近卫军的考核,也真是严格。参加考核者,十不存一。

考核杜绝后门,一些官员舞弊,轻则是革除军职。重则是脑袋搬家。

大刀阔斧的行动之后,使近卫军质量高了很多,最后招募的仅仅是八万人,可是战力之强,就连他也感叹。

接着,又是封闭化大练兵,军营进出,除了有批条之外,外人根本不得进出,素衣曾经派出多股探子,想要探查一些情报,都是失败了。

筹建银行,积累钱财;消除党争,内外一心;倡导体育,改善民风,把持青楼,主导舆论;训练精兵,厚待士卒等,这些政策,相比起范仲淹改革、王安石变法,不知疲弱了多少;而士大夫们也是找不到反对的理由,只能是支持。

只要是不触及核心利益,不在根本上变动,士大夫们根本不会违逆皇上的意志。

这些都是小措施,不足为道…………

只是这些小措施,一一施展出来,短时间内还看不出什么,可是却润物细无声。只要是聪明之人,就会发觉整个江南,乃至是整个大宋,都在发生剧烈的蜕变。

这种蜕变,似乎不伤筋动骨,却改造着大宋的灵魂。

从那些零散的情报上,素衣感到宋军在变强,隐约间,向着魏武卒、秦锐士发展着。

隐约间,素衣感到一个巨人正在缓缓站起,举起大锤要砸到金国。而金国,在这种攻击之下,虚弱不堪毫无一丝还手之力。

收回杂乱的心思,看着手下,素衣声音有些低沉,道:“阅兵之后,宋军就要北伐了!这是宋军在示威,要杀鸡儆猴,刘豫就是那只鸡,而我大金就是猴子!我等该如何?”

“首领,金军要阅兵,我等为何不破坏一番!”一个手下提议道。

“就是,传言那个皇上也要参加阅兵,我等为何不趁机刺杀!”

“其实也没有用,宋兵一向是中看不中用,想要北伐,这不是找死吗?”

手下的干将,你一言我一语,不断说着自己意见。

而赵朴素衣沉默无语,只是静静的听着,最后摇摇头,神情有些傲然道:“若是宋朝等待上几年,那时在北伐,我朝还真的危险了,只是他太过急躁了。此时就想要北伐,却是找死!北方多是平原,有利于骑兵纵横,而宋朝多是步兵,不善于野战,这不是找死吗?只要我女真铁骑一出,宋军必然崩溃!”

“此时什么都不要做,宋朝皇帝不是那样好刺杀的,刺杀只会白白丢了性命;而宋朝皇帝也巴不得我们去破坏阅兵,好一网打尽。我等只需要观察,然后将宋军战力,做出评估,告知四太子就足够了!”

“我等省得!”

素衣嘴上说着不在乎,说着宋朝骑兵不占上风,就大举北伐,必然失败,心中却是忐忑不安…………

这些道理,宋朝皇帝岂会不知道,可是他依旧这样做了,可见必有底牌。

在北方平原上,骑兵占据很多优势,但是不代表无敌。

…………

“陛下,我军步兵为主,骑兵为辅,守城有余,攻击不足,不足以北伐。若是再等上三五年,那时在北伐不迟,此时北伐时机不当,一旦战败,多年努力化为虚无…………陛下,出兵要慎重呀!”

王守义、岳飞,韩世忠等人,都是反对北伐,一些文臣也是站在反对的序列中。

这些武将明白,这位皇上独裁,但是不独断。

只要是道理合理,就会听进去。

赵朴道:“这个道理,我也知道。只是有时候,不是你选择战争,不是你想什么时候打,就什么时候打;而是局势逼迫得,不得不打!此时西北危险,川陕危险,金国动用全国之力,进攻西北,仅仅靠着西北抵御,根本抵抗不住。我们只能四路出击,缓解西北压力!”

“有时候,明知道要打败仗,甚至是全军覆没,也要打一场,因为没有选择!”

说着,赵朴深深叹了一口气,有些感叹,局势不由人。

原本想着先建立自己的根据地,然后在自己的领土上搞科技、经济、军事、政治制度建设。再此期间,基本上不与外部势力发生战争。至种田完毕之后,再凭强大实力力征服天下。只是这也只是丫丫而已,很多时候计划赶不上变化。

敌人不会留给充足的时间去种田,而是会不断影响,破坏,最后崩溃。

此时此刻,一味的为了种田而避战,只会陷入万劫不复。

就好像历史上,南宋皇帝个个都是种田的好手,只是田地种的再好,一味觉得实力不如人,一味避战,结果白中了田。而毛太祖,往往是一边种田一边打仗,以打仗赢来种田时间,以种田获取打仗的本钱,最后走到了胜利。

ps:下一更,有些迟。

第153章 亲宋的金太祖第290章 赵朴的焦虑症第118章 义军,流民军第392章 富平之战(四)第358章 阅兵第187章 路遇高僧第67章 灭敌第328章 培养保皇派很重要第386章 局势逆转第279章 血战南阳第104章 信使来到汴梁第16章 组建新军第271章 汴梁成灰烈志存第305章 江陵之战第101章 义军联盟大会第231章 圣公第49章 援救太原第146章 打球中暑而病死第3章 金军围城第358章 阅兵第141章 魔怔了!!第208章 欠债不还,我就造反第188章 内阁第314章 踩人的感觉真爽!第284章 跨海击辽东第449章 抬棺出征第154章 金军由盛转衰的开始第123章 抗金方略第305章 江陵之战第296章 没良心炮出击第338章 初见成效第213章 试探开始第190章 议和再起第18章 计划受阻第131章 现实是残酷的第260章 苏武牧羊!!第367章 激烈血战第34章 金军退去第239章 金军铁骑杀到第206章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第324章 在商言商第153章 亲宋的金太祖第185章 前线战局第200章 战后第402章 战后总结第238信使张宪第89章 宋朝版的特种兵第156章 三伐宋朝第369章 洛水大捷第297章 金军要议和!!第176章 发现金军第41章 完颜斡不离的算计第433章 各回各家,各找各妈!第407章 不征之国第125章 帝王之术第183章 金军之狂第307章 辽东扫荡第192章 明处议和,暗处偷袭第236章 治伤,输血第257章 数据分析,吓倒金军第371章 春风沉醉的夜晚第399章 第一次北伐结束第7章 六胜六败论第360章 娄室论战第114章 局势恶化第156章 三伐宋朝第254章 武备学堂大捷第71章 新军,新的军纪!第365章 死地第138章 早朝第397章 富平之战(八)第385章 等援兵第177章 初战第470章 化解民族仇恨第32章 只为杀一个垫背,黄泉路上不寂寞第401章 走那一条路第431章 谁当皇帝?第200章 战后第64章 忻口伏击第44章 昔之秦锐士,今之西军第134章 争名于朝,争利于市第413章 送二帝回宋第76章 金军来袭第141章 魔怔了!!第422章 杀一批,流放一批,放一批,敲打一批!第162章 不做唐明皇第327章 定都杭州第388章 西北战局第240章 文武之争第428章 道君皇帝,梦想成真;一入门空门,皇位两断!第116章 八耻第21章 金营为质第360章 娄室论战第119章 八字军的重甲骑兵第114章 局势恶化第88章 娄室的反思第183章 金军之狂第335章 后宫干政第153章 亲宋的金太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