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少说多做

南华,占地开阔,的司徒山庄经过紧张施工,已经有几分“雕镂玉砌,古色古典,建筑成群”的模样了。

这是一座司徒南准备打造的江南园林风格的庄园。在一间精致的竹屋里,林一民笑着把从上海发来的电报递给司徒南道:“宋小姐真有本事,我好不容易又送礼又说尽好话才把章太炎大师忽悠下南洋,她轻轻的,使个美人计就把胡大才子迷到南洋来了。”

“胡适和艾迪丝?威廉姆斯?”司徒南微微一愣,想起胡适和艾迪丝?威廉姆斯之间的韵事,不由得摇摇头,觉得有些可惜。

要说这个时代,真正让司徒南佩服的文人极少,就算大名鼎鼎的章太炎在司徒南眼里也只是觉得那个“章疯子”对南华的文化发展很有用而已,对章本人,司徒南自然也欣赏他的才学和风骨,但不会引起心底的共鸣。

但对于胡适,司徒南心里有种特别的感觉,很喜欢胡适提倡的“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认真的做事,严肃的做人”的做法,觉得他是个实在人。

书生意气必不可少,在这个时代也是最廉价的,因为喊几句漂亮的口号不是太难的事。

南华更需要的是真真正正、踏踏实实,耐性做人做事的人,工业建设更需要埋头苦干,不抱怨不气馁,不轻易改弦易辙,认准目标就坚定前进。

这方面,中国人吃了太多亏,很多事情开了个好头却经常半途而废,让人惋惜。

胡适是个非常务实的人,受他的导师杜威影响,他的一生都实践着实用主义哲学:踏实耐性,不喊空大话,不偏激,这样的人才才称得上司徒南心中的大家风范!

“少爷,你好像对他很感兴趣?”林一民笑问道。

“嗯。胡适百年难遇,他是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他的气质和南华非常相符!”

司徒南赞道,心里有些期待。要不是当初在美国的时候太忙,他早有心思去认识胡适了。

“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林一民有些惊讶,还是第一次听司徒南如此高地评价一个人,而且还是文人。

司徒南笑笑,不再解释,只留下一句“胡适来了,安排见个面”就出去打猎了。??????

为了欢迎章太炎和徐家兄弟到来,吕碧成在家中为他们举行了一场隆重的洗尘宴会。

身兼两职的伍连德也出席了宴会,热烈欢迎章太炎他们的到来。

“章老,真是不巧啊。刚不久,司徒美登总理就带着考察团出访了,其他人也忙得不可开交,有什么怠慢之处,请多多谅解啊!”

伍连德恳切道。

教育部对章太炎可是非常重视,章太炎在国内也是可以直接跟总统面谈的人,因此在面子上一定不能让他感觉呗冷落。

“伍先生别这样说,我就一个闲人,有些好奇,就来南华走走看看而已。南华能派出大使团出访,真让人刮目相看啊。”章太炎感叹道。

在伍连德没来之前,吕碧成就把南华的事情跟他简单介绍了,他知道现在南华缺人,一边要建设工业,一边要完善国家政权,一群新丁一下子要管理偌大的国家,着实不容易。

没有见到司徒美登,章太炎心里有些遗憾,不过通过吕碧成他也可以知道南华的很多情况。

“章先生,南华现在缺少人才啊,想到国家的未来都压在我肩上,我压力大啊。”伍连德倒苦水道。

现在南华的资源大量地向工业建设倾斜,本来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人才都跑到工地或者各种建设规划单位,留给教育系统的人才就少了。

现在伍连德手里除了钱,手里也没人才,他恳切道:“希望章先生能在南华多留些日子,有很多教育的问题我要请教你呢。同时呢,我希望你号召一些学者教师到南华来,就算不是名师大家,普通的教师也行,总之多多益善。”

“是啊!大学问家不容易请得动,但他们朋友、学生却很适合南华。南华需要大量的中小学教师,只要识字,懂得一些基础原理就可以了。”吕碧成插嘴道。

对南华而言,一个名师大家还不如100小学老师重要。一个大师可以培养出若干个专家学者。

一个小学老师一年可以培养几十上百人未来国家建设的工人,而数量庞大的工人才是南华工业建设和发展的基础。

所以,南华刚刚通过了一项4年义务教育法案,所有华人孩子都要接受四年的义务教育,争取在十年内扫除文盲。

这一举措也汇集亚齐、巴塔克等地少数民族,同时也包括人口众多的爪哇、巽他族等族土著,不过名额有限制。

就算如此,仍然有不少开明的爪哇土著把他们孩子送进学校接受教育,特别在城市里,那些已经慢慢地在南华工业建设中收益的土著更是热情高涨。对他们而已,上华语学校和以前上荷兰语学校没什么太大的差别,唯一的差别可能就是现在上学可以免费,毕业后容易在华人老板的工厂、农场找到一份好工作,甚至可以去政府上班。

章太炎看了一唱一和的伍连德和吕碧成,想了一下,明白他们的意思,他点点头,笑道:“没问题,我这几年在全国各地讲学,跟各地的院校都有联系,出面号召国内的青年到南华支援这里同胞的教育自然没问题。”

“那真是谢谢章先生了。”伍连德激动地握着章太炎的手道。

“这也是为发扬继承中华文化出力,理当如此。”

伍连德和吕碧成拳拳之心,章太炎自然感觉到,他心里感慨,南洋的华人有如此强烈的建设国家热情,还愁南华不兴?

对于,南华要恢复汉唐的文化,章太炎很欣慰,感觉自己的毕生所学终于有用武之地了。

他笑道:“新唐山这个名字好啊!我就很欣赏唐朝时的仗剑书生,他们博学多才,能文能武,锻造出一个开发、自信的唐朝,气势恢宏,让人迷醉。”

“没错!南华的教育目标就是教育出仗剑书生。”伍连德点头道。

“什么仗剑书生啊?”

这时门口传来一个爽朗的声音,余明钰回家了,看见章太炎他们,他就笑着走过来。

“这是我的丈夫余明钰,现在是南华的实业部部长。”吕碧成骄傲地介绍道。

“这位是章太炎先生,还有徐伟先生??????”

“章先生你好,还有徐先生??????”

余明钰热情向这帮祖国的同胞问好,为了工业建设规划的事情,他已经好几天没回家了,听说家里来客人了,今天特意赶回来。

对于余明钰这位年轻的实业部长,章太炎和徐家兄弟很好奇。

实业部在南华权利大得惊人,和交通部并称为南华的两大工业部门,总揽全国的工业建设。

毫无疑问,这个余明钰是南华的核心人物之一。他的太太吕碧成也是南华的高官,对于这对政治明星夫妇,章太炎和徐家兄弟总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一番寒暄后,众人又继续刚才的话题。

听到伍连德要把南华的学生培养成仗剑书生后,余明钰摇摇头道:“伍先生,你的思路歪了。须知书生这种东西从来都是少量的,能仗剑的就更少了,我们的资源有限,教育部就好好地培养刻苦勤劳的工人吧!当然,私立学校的精英教育我也不反对。”

“你这不是曲解我的意思吗?我的意思是培养有朝气,能文能武的人才而不是死读书的那些酸秀才。”伍连德笑道。

“没没没,你听我说。”余明钰摆摆手,又笑道,“这个世界能问能武的人毕竟是少数,南华紧缺的是有一技之长的人,准确地说是技术工人。

他们不需要知道唐诗或者孔子曰,但必须熟练一道生产工序和少量的技术参数的洋文。

你不知道啊,我现在每天都头疼得要死。我们现在缺少合格的工人,运用同样的生产技术,我们的生产效率大不如外国工人。产品次品率高,浪费严重,让我们的生产成本抬得很高。这笔学费可昂贵了。

就算是一个心灵手巧的小伙子,没个三五年也休想出师。况且他们很多都是刚从国内招来的,没受过什么教育,我们还得手把手地教他们。

这还不算什么,最让人蛋疼的是,他们很多东西都没有概念,比如精确、按部就班、细节的概念很模糊,而这些东西外国的学生在学校就已经牢牢地懂得了,不像我们——唉,如果不是我们招来的一些外国专家,还有美华公司此前培养的一些还算不错的工人,就算有再完善的规划设计也没用。”

余明钰大吐苦水道。他已经提议南华的教育要优先发展职业教育,不然这工业建设没法办下去了。

要在一个工业基础几乎为零的国家建设成套工业体系,除了充足的资金、资源,还需要大量合格的人才,而这正是南华最缺的。这些日子,余明钰总算体会到什么叫说得容易做起来难了。

看着余明钰皱起的眉头,吕碧成有些心痛。她到过美国的大工厂参观过,也见识过繁忙的汽车生产线,因此很理解余明钰的想法。

文人可以用华丽动人的语言描述工厂大生产的壮观宏伟,对于技术人员来说,每一个螺丝他们都经过大量的计算,每道工序都需要无数次试验,每个机器的摆放,都耗尽他们的脑汁。他们计算的稿纸堆满房间,按吨算,要比文人写写画画的稿子多得多。

“章先生,你的一支笔可以写出一部伟大的著作,但一件产品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工人同心协力,经过很多工序后才能完成。单是一个人是不行的,必须要分工协作。

当然,这两者都是社会需要的,没有太多的可比性。我的意思是,南华需要把有限的资源更多地用来培养生产线上的工人,等到我们生产力提高了,社会有更充裕的物质提供了,那时文化也自然蓬勃发展了。”

余明钰又解释道。

他有感而发,说着说着就忍不住兴奋起来,向众人普及工业建设的基本知识。

现在南华需要的是更多的工厂,更大的农场,生产更多的产品,养活更多的人,没有建立在强大的社会生产上的文化繁荣只是少数文人雅士的消遣而已。

这话余明钰不敢说出来,不然晚上要睡地板了。

徐家兄弟饶有趣味地听着,倒是一旁的章太炎脸色有些不愉。

他没有发作,觉得余明钰说的话有点道理,他不是食古不化的人,自然懂得工业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只是心里有点小小的别扭而已。

伍连德若有所思,和吕碧成对视一眼,心道:“余明钰的话代表了工业界的呼声,要求教育部培养更多的技术人才,看来教育部要做一个明确而长远的规划了。”

“章先生,余先生的话有点道理。你不是要到处走走看看吗?现在南华就是一个大工地,何不让余先生带你们去看看我们的铁路、工厂建设呢?”

伍连德建议道。

“嗯。”章太炎点点头,和余明钰约定去参观新唐山钢铁基地的建设。

熟妇有熟妇的好,抱着韵味无穷的吕碧成火热躯体,刚刚完成了一场畅快淋漓的战斗的余明钰精神有说不出来的放松,连日的工作压力得到了释放。“是不是怪我刚才说话太直接了,伤了你们这些文人雅士的面子?”余明钰笑道。

“章老不是小气之人,我想他只是心里还有点转不过弯来,你带他去见识一下,估计心里的那点别扭马上就没有了。万事开头难啊,我支持你!”

吕碧成温柔道。

她知道南华有一些像余明钰一样的人,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在美国、德国的大学得过文凭,在科研技术领域都很高的造诣,甚至还懂得不少西方的艺术,不过很少有时间去展露。

他们默默无闻,踏实不爱声张,几乎没有时间去谈论那些空泛的话题。

对他们而言,最大的成就就是工厂、铁路,总之一切散发出工业废气的东西都让他们着迷。

这是另一种美,一种伟大的力量,就像余明钰常挂在嘴边的“我们要做的太多了,几乎没时间听下来高谈阔论。”

没错,就是多做少说。感觉到留在身体里的坚硬在膨胀,吕碧成嘤叫一声,又倒了下去。

(未完待续)

第138章 再续粤汉铁路(下)第41章 十年磨一剑第32章 垄断马来亚锡业之李氏锡业公司第60章 收获第八十一章快乐圣诞(下)求收藏推荐171下马威——马拉开波的蚊子!416 拔牙404 黄金时代第195章 以旧换新第39章新招牌:康明斯第137章 宋御姐的心事第249章 子文行程第198章 还你一个吻!392 宋霭龄的十万亩第38章 海军,借壳生蛋第183章 中部大动脉计划以及环大西洋计划370 再遇张幼仪第199章 保罗和拉斐特飞行小队!第88章 司徒美登吹牛341 咸味第62章史东尼食品第122章 穆迪——惠誉公司(下)第165章 林肯一代第198章 还你一个吻!第146章战争动员——威廉财团第90章 见伍廷芳315 蒋伟记的生意第6章 初识劳拉第167章 让《排华法案》形同虚设433176我回来了!第254章 北伐(四)北京政变第235章 太平轮:富贵与贫贱第202章 克莱斯勒气流第130章 500万?没问题!第27章 娘希匹第204章 轮胎第187章 财富人生第272章 北上上海第6章 初识劳拉第七十三章初见安德鲁·:梅隆第101章固本能源·:续第七章 血雨腥风下南洋第97章 困兽第84章 席卷苏门答腊(二)第100章目标:固本能源277 假面舞会第128章 输入人才第七十四章老狐狸(求推荐收藏)第126章 斧头帮第92章 席卷苏门答腊(十)第44章 毛毛444 跳楼的男二号第167章 让《排华法案》形同虚设442 泡沫破裂161推销员托马斯·沃森第20章 拐带华工第140章春雨愁煞人之约翰?海因里希?冯?斯托夫第206章 驻法大使张邦先第26章 这该如何是好?第248章 佳人美龄359 你做了件好事185觊觎美华,高义逼宫!求订阅!第136章 销售钢铁第28章 最大油田——沙特加瓦尔第11章海洋之心385 过南海第237章 南华初印象第45章 毛毛流浪记第115章 数数自己的女人第92章梅隆家族的异类第77章 丛林战士(七)339 美华化工利器——氟利昂第90章冒出来的康拉德·:希尔顿第121章 被和谐的题目第76章 丛林战士(六)300 铁路入蜀第48章 暗夜君王和红颜知己345 杜月笙的头疼第12章挣扎381 再起波澜第16章 欧洲行之约谈顾维钧第49章 cao!快脱下!第130章 倾销飞机第167章 让《排华法案》形同虚设361 才女林妹妹第119章 军火吴佩孚第201章 拖拉机第221章 法国人与铁路第208章 休斯父子333 弃妇新生第234章 陈果夫南下第201章 拯救大兵保罗·续342 宋二小姐回家373 一夜风流418 石油七姐妹?第五十三章30亿美元债卷(求推荐收藏)第116章克莱斯勒之初见第170章 柯立芝淡定上位338 小小味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