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6 商业争霸上海滩

沙逊走到窗前,探头看了一眼,码头上停靠着一艘万吨轮,产自江南造船厂,由轮船招商局购入,船上人员、货物进进出出,好不热闹。

这几年,武汉政府下了大力气疏浚长江航道,黄浦江也不例外,经过疏浚后,涨潮时外滩码头最多可停泊两万吨的轮船。

对岸就是浦东,中国人在黄浦江的另一边建起了工业区,集聚了纺织、食品、服装、小五金等轻工业部门,大大小小的企业四五十家,其中以大生集团新建的纺织厂规模最大。

轮船招商局生意红火,主要因为上海繁忙的外贸,越来越多的本地企业发展起来了,几乎每个星期都有轮船进来黄浦江,把各种货物运送到全国各地、东南亚甚至欧美国家。

作为他们的邻居,沙逊看着对岸的浦东工业区一步步发展起来,他赞赏道:“轮船招商局辉煌再现,抢了太古和怡和的不少生意,上次汇丰银行大班去香港,也做了招商局的船。美华银行又做了笔大买卖,用巨额资金把轮船招商局和江南造船厂盘活过来了!”

沙逊有些羡慕,回头看了一脸轻松的小嘉道理一眼。

可惜自己做的是房地产生意,美华银行更投资实体工业,就算美华银行投资基建,也只是在租界以外,双方一直没有合作的机会。

沙逊、怡和、太古和英美烟草并称为上海四大洋行,但和美华银行一比,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别说美华银行,就连汇丰银行都比不过,汇丰银行因为积极参与内地铁路事业,投资粤汉铁路、汉沪铁路等项目成功。获得大量利润,短短几年就把原本同一等级的太古、怡和洋行甩在身后了。

“杜月笙把招商局经营得不错,招商局股票上涨。减持部分股票后,美华银行持有的招商局股票不多了。基本上收回了前提的投资。”

小嘉道理笑了笑,谦虚道。

说到股票,这两年,上海证券交易所行情总体上涨,美华财团把早年投资的项目,如铁路、航运、煤炭、钢铁公司等证券化后,通过股票、债券业务,取得外人难以想象的回报。

或许沙逊刚建成华懋饭店。投资还没收回来,资金有压力才会对自己那么热情。小嘉道理心里想道。

“我就知道你们银行资金充裕,十年前花旗银行资产突破十亿美元,如今美华银行也不遑多让吧?”

沙逊笑道,眼神留意小嘉道理的表情。

面对沙逊的试探,小嘉道理淡淡地笑了笑,有些骄傲地提起下巴:“当然。”

如今自有资金超过5亿美元,吸纳存款超过10亿美元,近十年的快速经济发展,中国民间资本被激活。投入到工商领域。

美华银行是军阀、民间商人、前朝贵族、政客等最有吸引力的银行,他们愿意把钱投到美华银行,因为美华银行的投资回报率要比汇丰银行高得多。相当一部分资金通过美华银行投到美国金融市场,如今在美国资本市场获利后,这些资金正流向亚洲。

金融业务固然赚钱,不过美华银行最大的资产是垄断国内金融和实业,入股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等国内大银行,控股石油、铁路、煤炭、电气等主要工业部门,包括军工和科研部门,直接控制三四十亿美元的资产,间接控制两三百亿美元的资产。或者更多。

这只是中国地区的资产,如果加上南华还其他地区的资产。美华银行的资产还要翻一番。

如果换在日本,相当于把三井、三菱、住友、富士几大财阀加起来。

什么叫富可敌国?

美华银行已经超过“敌”国的程度。有时候小嘉道理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怎么自己居然就成为这庞大资产的小股东和管理者了呢?人生的机遇真是奇妙!

他对司徒南佩服不已,兢兢业业办好萧规曹随的工作。

“好了,不说这些闲话了,你找我,让我参观你的大厦,还提到上海的汽车工业,莫非还看中上海的汽车市场?实在想不出上海地产大亨也有缺钱的时候?”

小嘉道理坐了下来,看着沙逊,脸上虽带着笑意,调侃道。

地产商才是最缺钱的,因为他手里多是不动产。启动大项目,自然要找银行家了!

“和汽车没有直接关系,但也有关系。汽车拓展市民活动范围,上海市政府正在大修公路,带来一波新的商机,我也不能总局限在租界里。”

沙逊感慨道,没想到自己有主动跑出租界投资的一天,十里洋场依旧繁华,但论发展速度和发展潜力,远不如宝山新港工业区。

就厂房土地水电等条件来说,华界新规划的工业区远比公共租界和法租界要好,政府鼓励工商业,华界经商环境各方面都不比租界差,甚至更好。

华界崛起,相对而言,租界就是衰落。毕竟租界崛起建立在华界局势动荡,军阀混战的基础上。好比国内改革开放,香港失去窗口功能,也就那么一回事了!

大上海计划建成后,在美华系企业带动下,数十家中国公司在江湾投资,江湾有望取代租界成为上海新的金融和商业中心,“我看好江湾二期,那里是上海最有潜力的商业中心。”

作为一名野心勃勃的地产商,沙逊迫不及待,不能眼睁睁地错过上海华界快速发展的机遇,他构想的捷径是和美华银行合作。

“原来看中的地方不在租借,在外面你说话不好使啊,没有英国龙虾兵保护你的投资,你就不怕——?”

小嘉道理问道。

他把自己当成中国人,也入籍了,和东南亚千万华人一样拥有中国、南华双重国籍。这是他和沙逊的区别。

在租界有洋人保护,沙逊家族的确很少投资到租借以外的地方。

“我想。在亚洲,没人能撼动致公党的统治地位,就算列强也不可能。”沙逊沉默了一会。徐徐道。

小嘉道理点点头,明白了。眼前就是个明白人。

同是犹太人,两人关系一向不错,沙逊要参与开发江湾,对租界的资金投资上海华界地区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美华银行虽然在大老板的指令下收缩投资,收拢资金,那也只是在其他方面,上海还是美华财团投资的重点,于是小嘉道理爽快地答应了。

上海人口已经超过350万。是南方几个人口过百万的大城市之一,比北方第一名城——北平人口要多五六倍。

宝山新港工业区就有十万的产业工人,这些普遍属于收入比较高的人群,如果加上租界里的50万人,里面有钱人比较比较高,美华银行的调查报告显示,仅上海一地,就有5万人买得起售价千元以下的汽车。

上海汽车广告效应很好,千元以下的国民汽车点燃了消费者的热情。

梁思成开着新买的上海牌汽车,旁边坐着他相敬如宾的妻子林徽因。夫妇俩有车有房,从事喜欢的建筑行业,生活乐无边。

建筑事务所承接的南京长江大桥规划已经完成。夫妇俩的表现得到建筑事务所老大茅以升的肯定,还发了一笔丰厚的奖金,这不,回到上海正好碰上汽车公司新车上市促销,就买了一辆上海牌汽车。

夫妇俩正赶去参加徐志摩的生日宴会。

“你还别说,这车子25马力,1l排量足够在市区奔驰了!”梁思成转过头来笑着对妻子道。

他嘴里说着奔驰,但车速不过30公里,驾驶汽车稳妥得保守。

林徽因看在眼里心里好笑。这个丈夫有时可靠得有些闷。

这是他们家的第二辆汽车,她也挺喜欢这款车的。笑道:“忙了几个月,总算协助茅以升先生把长江大桥规划完。又为了高速公路忙碌,说起来国家发展太快了,快得让我们和上海的朋友都生疏了,真羡慕他们在城市里优哉游哉的生活啊!”

“改天约他们去郊游也不错,反正我们有车子出行方便。”

梁思成笑道,深情地林徽因一眼,心想:不是我开车慢,而是我宝贝你,生怕你出一点意外。

经过长江大桥的考验,茅以升先生有意把钱塘江大桥的设计交给他们夫妇俩,在钱塘江大桥项目启动前,他们夫妇俩在上海能享受一段难得的假期。

有车有房的不只是梁思成和林徽因,还有结婚一年的徐志摩和陆小曼。

和梁思成和林徽因住在小区的商品房不同,徐志摩和陆小曼在江湾买了一套两层楼的别墅,据说徐志摩为此向上海女子银行贷了一笔款。

“上次父亲把他们骂了一顿,搞得大家都不痛快,你说他们会不会对我有意见呢?”

来到徐志摩的别墅,梁思成有些担心地问了林徽因一句。

“公公的为人大家是清楚的,不会迁怒于你的。我们希望朋友过得好,真诚以待,相信他们也是如此。只要志摩和小曼过得好,旁人的意见有什么关系呢?”

林徽因解释道。

汽车一停在别墅门口,就看见胡适笑着迎过来。

胡适丢了官,回到大学做校长,和一帮文化朋友人讨论文学和哲学。

“想找你们俩聚会真不容易啊!建筑工程师天天都要呆在工地上吗?”胡适打趣道,热情地和这对小夫妻寒暄。

“长江大桥非同小可,茅先生抓得紧,建筑事务所的同事们都被他拉倒工地上,我们也不敢逃跑呢。”

林徽因笑着解释道。

留学学建筑回国后,夫妇俩似乎和从来的那些文人朋友形成两条平行线,少有时间聚在一起谈天说地,要不是参加聚会,林徽因还穿着平日里的牛仔服工装呢。

胡适点点头,赞赏地看了梁思成和林徽因:“国家大事要紧,希望早日看到你们设计的长江大桥竣工,我很欣赏你们务实的态度,在学校里鼓励学生以你们为榜样。学有所用,建设国家。”

不一会儿,徐志摩、陆小曼、刘海粟等宾客也出来和林徽因夫妇见面。刘海粟围绕着崭新的汽车转了一圈,一句“啧啧。这就是市面上流行的上海牌汽车?”就把大家的注意力转移到汽车上。

“能让我试一试吗?”刘海粟问道。

“行。”梁思成爽快答应。

刘海粟接过钥匙,钻进汽车,仔细地打量汽车内部,汽车内饰不算豪华,没有采用高级的皮革和珍贵木材,不过大生纺织制造的帆布和人造革混合座椅,以及来自南华的优质木材,让汽车内饰显得大方实用。一点都不寒酸。

“哟,还装有收音机呢!”张禹九(张幼仪的九弟)也做进副驾驶座位,看到汽车驾驶台里镶嵌有木壳收音机很是惊奇,凑过头去看收音机的牌子,脸色有些古怪。

“怎么啦?张少爷有收音机的汽车没见过?”刘海粟笑道。

因为徐志摩的关系,张家兄弟几乎翻脸,老二张君劢和老九张禹九因和徐志摩亲近受到张家二老和其他兄弟们的指责,被认为吃里扒外,手肘外拐。

不过这不影响张家发迹为上海二张之一,张禹九是个有钱人的事实。刘海粟和朋友们也因此经常调侃张禹九为“张少爷”,徐志摩和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发起新月社杂志,就少不了张禹九这位有钱少爷的投资。

“这收音机的牌子虽然是美华电气。里面的电子管应该是家姐和徐老爷合作的工厂制造的,我最近听家里人提起,姐姐的那家的收音机厂被汽车公司看重,没想到真的装上了汽车。”

张禹九小声解释道,说完看了看外面一脸笑意的徐志摩和陆小曼,他无奈地笑了笑。

刘海粟看了看车外的徐志摩夫妇和林徽因夫妇相谈甚欢的样子,转过头对张禹九点点头,一副“我懂的”的表情。

徐志摩和陆小曼的关系是张、徐两个家族尴尬的存在,今天除了这些朋友。张家和徐家都没派人过来。

“装了收音机,这车不止1000元吧?”刘海粟伸出头去问梁思成。林徽因一出场就成为话题人物,和她相比。梁思成行情要低很多,显得有些内向木讷。

听到刘海粟问,梁思成点头:“装了收音机的这款贵百多元,还得加装电池。”

梁思成一边说,一边身子钻进来,打开收音机,旋转按钮锁定上海本地电台节目传出播音员浓浓的上海腔调。

更逗的是,电台上播放最多的就是上海牌汽车广告,以及和上海牌汽车相关的故事,算是又一种软广告,比如说谁刚买了汽车,开出去有面子,还因此把买卖做大。

还有什么开车送病人去医院,抢救及时;买了新车,女友回心转意;全家一起郊游,生活乐无边……

这类广告,二十年代和二十一世纪的二十年代,本质是一样的。

“广告就这样,让你觉得没有拿商品生活就不完美。试试这车怎么样!”刘海粟关掉收音机,呵呵一笑,启动汽车,开了出去。

这帮名流不是穷人,对汽车不陌生,但未必人人都有汽车,最近热销的千元汽车很大程度上骚到了他们的心。

比如胡适胡校长一个季度的工资就买得起一辆汽车,或者学习徐志摩疯狂走穴,给几个大学做兼职,平时还能赚稿费,月薪过千不是问题。

美死了陆小曼,画画、睡觉、跳舞、看戏,唱戏,生活乐无边!闷了就呼朋喝友,开车到郊外写生。

兜了一圈回来,刘海粟兴奋地下车:“值了,千元买到这车,值了!”

……

这只是宴会的小插曲,不值得大惊小怪,文人墨客讨论最多的还是诗词歌赋,人文哲学,不是汽车。

除非那汽车能用一个漂亮的故事包装,好像真的有什么文化含义似的,比如所谓的“高贵的劳斯莱斯”,或者宝马汽车祖上是造飞机发动机的,而且做得很不错,一战二战都有良好表现。

回去的时候,林徽因不忘说了一句,这车看来真不错,今天给你长脸了。

梁思成呵呵一笑,没过几天就听说圈子里的朋友也都买车了。

上海的文人出行难道要告别电影电视里面,慢悠悠的黄包车了么?

确实如此,有些醒目的黄包车夫,已经把目光转向汽车了,据说有出租车公司准备购进汽车,准备招聘司机。

武汉、广州、南京、天津等地的经销商看到上海牌汽车热销后,陆续向上海汽车公司发来订单。

为了打开市场,宋子安把目光放在出租车行业,邀请上海出租车公司老板到宝山新港工业区二期工程的汽车工厂参观,积极向这些出租车公司老板推销上海牌汽车。

同时还暗示,如果出租车公司不采购上海牌汽车,宋氏将亲自下场,成立自己的出租车公司,以此来销售他们自己的汽车。

这一招非常狠辣,上海的出租车公司老板立刻不淡定了,一旦宋氏进入出租车行业,那么凭借强大的资金、强悍的政府资源,上海的出租车市场将没有他们的生存之地,于是纷纷屈服,和上海汽车公司合作协议。

宋ml一直关注着幺弟地汽车公司,从政府辞职后,她陪母亲回到上海,顺便打理自己的生意。

她是闲不住的人,精力旺盛,这次来上海,准备策划一件大事。

第77章 丛林战士(七)第253章 北伐(三)北伐宣言第131章富国——西部的乡巴佬!第91章 不顺利第250章 直奉再战第137章 再续粤汉铁路(上)第113章旧金山来电之加州崛起先声第132章 汉阳重生(上)第59章 美荷协定第三十七章其实我也是个寂寞的人第58章 玛丽强奸案出,严打三k党(五)第97章 困兽第91章 不顺利第48章 和盘托出316 谈话第143章 粤桂之战第133章 城建之老七的觉悟369 空调美的第269章 北伐(八)武汉下第120忙碌的罗伯斯第208章 休斯父子第122章 特色投资——种油田第150章 分拆石油公司的想法第104章底特律初印象第241章 铁路,铁路第111章 投资报纸,操控舆论第118章 直皖大战掀起的军火热167楚富的仇恨!第58章 范佩西总督和范尼少将419 红线协定太任性第202章 克莱斯勒气流第141章水雷之和女人谈生意(上)179反排华,一生夙愿!第110章 宋御姐第17章 现在正点报时339 美华化工利器——氟利昂第88章 司徒美登吹牛第45章 巧遇弗朗西斯(求收藏推荐)楔子之美梦破碎296 武汉新政(九)第224章 小小玩笑163石油的!301第12章罗伯斯第221章 法国人与铁路第38章 海军,借壳生蛋第204章 海军也要飞机?432 T型车中国化327 衰败的江南造船厂422 闹出火第229章 北非战略344 潜伏第127章 投名状第272章 北上上海第95章 疯狂海战第68章 梦 ,药第74章 话说民国三大财团第181章 雪佛龙石油与西方石油第209章 盘点1917之俄国革命第220章 中国西南和北非沙漠第198章 心电图,奥运会411 各有各的怨气第39章新招牌:康明斯第288章 武汉新政(一)第四十章好莱坞初体验(上)今天争取三更!第一章 二战爆发第七十五章再见劳拉(求收藏推荐)第191章 二十世纪威廉电影公司第151章订婚的决定第256章 北伐(五)挣扎的吴佩孚326 鸟瞰江湾第5章 富国再扩张第33章 分道扬镳389 女人何苦为难女人333 弃妇新生第88章 席卷苏门答腊(六)369 空调美的304 上海的消息第14章热闹的德克萨斯第12章 接近巴黎第45章 买骨第116章 心潮澎湃第66章 第一站:广州湾第77章 丛林战士(七)第四十三章一顿饭大杂烩347 指点第三十章何仙姑(求收藏)第6章 且惊且喜第九章 中德合作与罗斯福第98章 尘埃落定第55章 玛丽强奸案出,严打(二)第144章 少说多做第11章 沙漠筑城,疯狂的想法第167章 让《排华法案》形同虚设第139章 上海沧桑第147章 女强人第205章 劳拉怀孕381 再起波澜第三章 梦开始的地方第62章史东尼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