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2章 办私塾【求投资收藏】

“缺知识!”冯元一回道。

“知识改变命运!谁规定了农人的孩子将来一定是农人了?有道是英雄不问出处,某就觉得农人子弟当中也应当有人才,只要教育得当,他日考取功名也不是不可能,即便是不能考取功名,有了学识种地做工营商总比没有学识之人要强吧?”冯元一侃侃而谈,把心中的想法对着王家人是第一次表述了出来。

眼前几人虽然是世家等级制度的受益者,但同样也是受害者,对于世家大族他们心中应该是有怨恨的,所以冯元一相信他们对于淳朴的农人应该会有同情之心。

“知识改变命运……元一所言甚是!”王维点赞道。

“英雄不问出处……某觉着元一说的很对!”王缙认同道。

“所以,某计划在庄子里开办私塾,给庄户的孩子们一个进学的机会,某想请文正先生执教,给农人的孩子们一个学习知识的机会!”冯元一起身,对着王文正躬身一拜。

在前往天牢救人的时候,冯元一就已经从王维王缙哥俩口中知道了这位族叔,哥俩对于这位族叔也是推崇备至,觉得是一位有学识的且为人低调的学者。

“世子客气了!”王文正起身一拜,回礼。

眼下,他并不好说话,是答应还是不答应,因为现在的处境不是在族里的时候,眼下他们这些人中,主事之人是王崔氏,一切的安排都得听从王崔氏的。

“孔夫子有言:有教无类!某就觉得这话太有道理了,所以某打算私塾招收学生,不分男女,只要是适学孩童都可进学!”冯元一继续说道。

“婶婶出身名门,又培育出了摩诘兄夏卿兄两位当世才子,学识与能力自是不容置疑,所以某就觉着,既然女孩儿可以进学,那婶婶应当也能作为先生教授学问才对,所以某想请婶婶也入私塾执教!”冯元一对着王崔氏一拜,王崔氏同样起身一拜。

他是真心想给冯家庄办私塾的,眼下恰好王崔氏这一家子没有好的去处和营生,不如就直接去乡下教授学生,在后世女人都撑起半边天了,做个老师算什么。

王维哥俩的话他是信的,既然他们说王文正是个不可多得的学识之人,那就一定是,另外来说王崔氏能够生出王维王缙,也绝对非等闲之辈,况且王崔氏出身博陵崔氏,也是系出名门了,教育冯家庄那些孩子们,一定不会有问题的。

王崔氏明白自己的处境,很显然冯元一的建议是眼下对她们最好的安排了,她带着八个小孩子与王文正有了安排,才能让大郎二郎放开手脚去拼搏,王家的希望在大郎二郎身上。

至于什么女子进学,自己教学的问题,她还真的一点都不抵触,大唐的女人可不像后面的宋元明清那般柔弱,自武则天做了史上一代女帝王之后,唐朝女子思想就得到了一定的解放了,打破常规的想法接受起来也相对快些。

王维王缙哥俩听了冯元一的想法,还是觉得这是个不错的做法,然后看向阿娘,王崔氏看了看王文正,见后者点头,王崔氏终于是点头应下了,“一切听凭世子安排了!”

“某代冯家庄的庄户感谢婶婶,感谢文正先生!”冯元一起身再拜,这是对知识的尊重。

王崔氏与王文正同样起身,对着冯元一一拜,算是感谢冯元一的礼待了,这样的安排,对王崔氏他们而言是最好的结果了,没有寄人篱下的感觉,又有教授学子的成就,特别是王文正对于冯元一能这样安排,心中很是满意。

以前,他就是个不喜俗世缠身,只愿沉浸在自己研究学问的海洋里的学者,只是这次被王氏主家以这样的方式赶了出来,让他被动的有了一次抬头看外面的机会,被冯元一搭救,他心生感激。

“这几日婶婶、文正先生,你们就带着孩子们暂且在府中住下,某这就去安排开办私塾之事!”冯元一笑着说道,他是真开心了。

“冯二,你让人把厢房收拾一下,你家小侯爷的这些朋友暂且住在府中了,让花娘多准备些孩子们次的东西!”冯元一安排道。

“放心吧小侯爷,保证各位贵客住的舒舒服服的!”冯二咧嘴笑着跑去安排了。

……

侯府仆从的办事效率还是很高的,没花多少时间,王崔氏一行十二人都被安排好了住处,小孩子们或许是一路上累了,中午又好好的吃了一顿,现在已经睡下了。

“元一,此番之事感谢的话某就不说了!”冯元一的院子里,王维与他坐在亭子里喝茶聊天。

“本来就不用说,某与你投缘,况且以兄之大才,未必没有其他的门路!”冯元一笑了笑说道。

“某心里明白!”王维想着自己多处求救无门,若非冯元一搭救,阿娘与弟弟妹妹绝对是就不出来了。

“摩诘,虽然某比你年岁小,但生长在京城,却是比你更了解京城,了解权贵!京城这个地界,绝对不是表面上看起来的那么简单,权贵也绝非是一首诗篇就能真心结交的!”

“很多时候,人与人相交都会讲究需求与被需求的!那些权贵之所以愿意与你相交,一来是欣赏你的才学,能赋诗善书画,又懂音律;二来看中的是你的潜力,他日入朝定然成就不凡,以大唐如今科举取士的制度,若是谁成为了你的引荐人,那势必会得到不俗的回报!”

大唐的科举取士,与宋元明清这些后世朝代相比,却是简单粗陋的多。

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年,虽然到了最后腐朽了,但不可否认科举的出现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科举制度是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而应运而生的取才制度,他的目的就是为了统治而服务的,1300年,整个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

从隋文帝大业元年到三郎陛下开元八年,发展了115年,远没有达到成熟的阶段,这个时候的科举还很不完善,考生一般是先把自己的诗文投献给一些朝中有权有势官员,如果得了他们的喜好,就等于科举成功了一半,然后考试时没有采用糊名制,人为操纵几乎是不可避免。

“那元一,你为某出手救母,所求为何?”王维目不斜视盯着冯元一问道。

第052章 小墨儿孙墨菀【求推荐收藏】第236章 迎亲,伴郎团第158章 认了个师父第049章 陛下催更啦【求推荐收藏】第088章 曲辕犁的后续影响第082章 三千张曲辕犁第243章 娘子,我来了第077章 灾民第005章 辣椒炒肉第179章 被逼著作诗第162章 太原王子昂第091章 土豆烧牛肉第083章 曲辕犁竟然这般厉害第168章 众矢之的第105章 坐在田埂上第215章 捷报,隐忧第040章 皇帝伸手第236章 迎亲,伴郎团第006章 开酒楼第053章 难道是冯元一欺骗了朕?第092章 亩产十五石第128章 砍谁的脑袋第182章 康待宾叛唐,王晙围剿(四千字大章)第079章 曲辕犁第243章 娘子,我来了第066章 陛下,您慢……第110章 你想要什么赏赐第223章 观念,啊……噢……第241章 夫妻协作,来一首吉他曲第203章 镜子与玻璃第056章 王离懵了第059章 悲催的武文行第136章 看傻子一样的眼神第191章 说玉佩第027章 武文行又来了第099章 为了云居书院第110章 你想要什么赏赐第239章 菀儿我来接你下车了第254章 蝗灾是宝贝第234章 结婚进行时第228章 王志愔逃了第096章 只身犯险收降户第048章 醉千君是何许人也【求推荐收藏】第115章 宁王李宪第095章 张说第235章 鼓动太子找老婆第063章 王维求见小侯爷第158章 认了个师父第154章 论工商业的重要性第018章 日子还在继续【求收藏推荐】第021章 何人在此生事第199章 生日,礼物第214章 吐蕃扣边,谈情说爱第077章 灾民第153章 好兄弟第211章 招募兵卒,充实诸卫第117章 天机不可泄露【第一更】第009章 武文行第158章 认了个师父第107章 惊坐起第038章 饿了么与云居书坊第245章 轰嚓,土炸弹第166章 磨刀不误砍柴工第158章 认了个师父第130章 人参貂皮第247章 项目负责人李瑶第121章 神仙美食上新了【第五更】求首订第215章 捷报,隐忧第180章 李白,借用一下哈第056章 王离懵了第223章 观念,啊……噢……第175章 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第115章 宁王李宪第183章 解决,祸起第040章 皇帝伸手第116章 兄友弟恭【6月1日凌晨上架,求首订支持】第116章 兄友弟恭【6月1日凌晨上架,求首订支持】第242章 焰火第163章 冲突第249章 阿史那拜德与巴德尼玛衮第021章 何人在此生事第198章第098章 宴请第112章 土豆的后续影响第167章 状元已是囊中物第077章 灾民第065章 愿卖身入府为仆第147章 让朕来第049章 陛下催更啦【求推荐收藏】第170章 煽动,解决第095章 张说第063章 王维求见小侯爷第223章 观念,啊……噢……第059章 悲催的武文行第146章 开始你的表演第182章 康待宾叛唐,王晙围剿(四千字大章)第223章 观念,啊……噢……第145章 老叟宴第161章 入学考试第100章 讲在开学前的话【百章了,求推荐收藏书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