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春耕,良种

286春耕,良种

(今天的章节奉上,求收藏和订阅啊!拜托了,兄弟们!)

挥手让大家解散之后,李子霄和这帮小子们说笑了一阵,然后将赵子龙带到了一旁,对他问道。

“子龙,你的伤势如何了?”

赵子龙挠挠头,笑呵呵的对李子霄问道:“将军放心,我身上的伤早就好了,哪怕是现在让我加入队伍,也一点问题都没有。”

李子霄当然也听得出,赵子龙的意思,便板着脸肃穆的说道:“一切按规矩来,等今年夏天,你和其他几个年满十八的人,便可以离开少年营。”

“你小子别一天到晚就知道大大杀杀,多读书识字,以后领兵打仗,不但凭借武艺,更多的是需要动脑子的。

再者,你可是咱们少年营年纪最大,你要给后面这些师弟们做个好榜样!”

李子霄立即板起脸,训斥道。

赵子龙一听到李子霄的训斥,赶紧不敢多说了,只得老老实实的回答道:“子龙知错了,将军的子龙铭记在心。

这些日子,教习教授的我都记下了,还有一些数算之法,我也学会了。

我将领一定要在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知识的将军,就像将军一样。”

“你小子,好的不学,也学会拍马屁了。”

李子霄敲了一下赵子龙的脑袋,笑骂道。

李子霄点点头,对于教育这些少年们,他虽然很上心,但是他却没时间,亲自来教他们。

幸好李子霄找了一个识文断字的私塾先生,让他充任少年营文堂的教习,专门教授这些少年识字读书。

对于少年营学习的选材,李子霄没经验可言,他也不可能有时间,去自己设计出一套教材出来。

于是,他便先拿最简单的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让先生先教授给他们。

华夏古代的教育,虽然确实有些迂腐,但是也不能全盘抹杀。

毕竟这里面,承载了太多的华夏文化。

要不然的话,也不可能造就出华夏璀璨的文化了。

所以李子霄也不抵触让少年营这群少年们,先学习一些这些知识。

当然,周天自己也会时不时的带着卫宏等人,来给这帮小家伙们,讲授一些军事上的战术的东西。

同时,他也会让钱广元抽时间,来给少年营文堂的少年们,讲一些管理知识。

总之,他是在潜移默化的,将这帮小家伙们朝着未来军官和文官的方向培养。

李子霄一开始就知道,人各有志,每个人喜欢的东西不同,他不可能要求,所有人都喜欢练武打仗。

这里面的不少少年,肯定有人不喜欢这个,才给他们因材施教。

喜欢练武做将军的,那就进武堂,喜欢读书学知识的,那就进文堂。

到今年夏天,首批从少年营毕业的少年中,一半多都是武堂的,也有几个是文堂的。

武堂的,他会直接送到各营去,当见习小队长,让他们积累学习一番后,再提拔。

而文堂的少年,到时候,他会安排人,直接将这几名孩子送到了钱广元那里,让他们跟着钱广元,先学着处理民务的事情。

有朝一日,希望他们能成才,成为他的得力助手,帮着他处理民政方面的事情。

他暂时不会搞什么科举,要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把有能力的人,放在他们该放的位置上去。

培养人才不能等下去,非要从孩子抓起才行。

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是他想要的专用人才,不求他们学识很高,只求他们知道事情该怎么办就行。

年后的日子,李子霄过的很悠闲,每天向自己的母亲乔氏问安,然后在白蛇寨内观看新兵营的操练。

而是每隔一段时间,李子霄都会收到一封来自扬州的信,而他每隔两三天也都会让来往于扬州和开封的商队,带一封信去扬州。

和李子霄书信交流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扬州的林婉儿。

李子霄在书信中,屡屡提出一些惊世骇俗的想法,和稀奇古怪的说辞,都让林婉儿惊奇。

比如说,李子霄告诉林婉儿地球是圆,月亮上没有嫦娥和玉兔,只有一片死寂。

还比如,他教授林婉儿制造一些稀奇的小玩意,甚至渐渐引出蒸汽机,汽车的概念。

而这一切的新鲜事物,都深深让林婉儿着迷,她感觉这比她诵读四书五经,题词作赋更有意思。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着,李子霄暗中不断为自己积蓄着力量,粮食,兵甲,弹药,马皮等,早已大量储备。

而李子霄也深深的感觉到,什么叫做‘花钱如流水啊’,转眼间他从扬州带回来的四十多万两银子,就被花个精光。

而随后,春耕终于如期而至。

白龙军这是第二年春耕了,一切都驾轻就熟起来,对于这些当地的老百姓们来说,通过这一年的体悟,他们对白龙军彻底拥护。

当土地解冻之后,许多老百姓们立即便到自己的田地里面,开始了耕作。

拿种地来说,耕地很重要。

深耕的好处很多,既可以保水,又可以保肥,而且有利于农作物根系生长,可以提高粮食的产量。

具体原因他也说不清楚,但是耕田肯定是要进行深耕的,不过这对于种田的老百姓们来说,都是浅显的道理。

现在田地归他们种了,打的粮食也基本上都是他们的了,所以不用白龙军的人去督促他们,他们也有多大力气会耕多深的。

一旦土地所属一变化,这老百姓的劳动热情,就更加高涨了许多,根本无需有人督促他们。

在春耕的时候,白龙军自己也留了三四千亩的自留地,基本上都是在白蛇寨和白虎寨附近,连成片的良田。

而这里田地的耕作,都是是白龙军的兵卒们亲自参与,作为军垦田使用。

而白龙军的将士,以前大部分也都是种田出身,干这个事情根本不陌生。

所以,在永城各村镇老百姓们,进行春耕的时候,白龙军这边也同样开始了春耕的工作。

李子霄对于这些军垦田,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亲自下田主持了开犁仪式。

并且在铁头的帮助下,扶着铁犁,赶着耕牛亲自犁了一道,在鞭炮声中开始了春耕工作。

白龙军眼下兵力充足,留下值哨的兵将,其余的人下地干活,一片军民同乐的景象。

白龙军士卒各个都是壮劳力,加上耕牛农具到位齐全,土地开垦非常快,三四天的时间,军垦田便被彻底深耕了一遍,接着便开始整地。

有这些人干活,李子霄根本插不上手,而他关心的也只是即将种植的粮食品种的问题。

白龙军不可能和老百姓们种植一样的东西,因为他们的地块大多属于良田,同时也比较集中。

除了播种正常的春小麦和高粱之外,还要专门分出一部分地来种菜。

人不可能顿顿只吃主食,蔬菜也是必需品,在解决吃饱的问题的同时,还要解决将士们吃菜的问题。

所以,白龙军在他们的军垦田之中,专门划拨出了一部分土地,用来种植蔬菜。

不说冬天要让将士们吃上菜,起码春夏秋三季,要能吃上一些新鲜的蔬菜,冬天也要储备一些咸菜,这件事李子霄绝没有马虎。

而普通作物的播种问题,李子霄还可以不太上心,他眼下最关心的,还是他手头的那些玉米和红薯。

这东西眼下在华夏中原一带,尚未推广开,连找种子都没地方找去。

所以此时李子霄手头上,仅有的这一点种子,就是他们以后扩繁的原种,李子霄不敢有丝毫的大意。

为此,他专门让卫老夫子找了几个有经验的老汉,来负责这件事。

将玉米种子还有红薯,都交给了那几个老汉负责。

可这几名老汉,别看对于其它粮食、蔬菜的种植熟悉的不得了,但是对于这两种新鲜玩意儿,却也是第一次种,不太了解它们的习性。

于是李子霄便搜肠刮肚的,搜罗了一些脑海中,有关这两种作物的知识,告诉了几位老汉。

其中一位张老汉,在听完李子霄的话后,摇头道:“将军,这有些不太好办,听将军说的这种叫玉米的庄稼。

听上去倒是有些像高粱,但是照将军所说,这东西却要到夏收之后才能种下,种的早的话,估摸着很难发芽的。

小老儿可不敢冒这个险,万一要是糟蹋了这些种子的话,小老儿可承担不起,稳妥起见,最起码也要等到四月之后,才能把这东西种下去。

那样的话,天也热了,问题估计就不会太大了。

不过,这种叫红薯的东西,听将军说的情况,倒是眼下可以种,这玩意儿先是切开,让它们发芽,然后再种到地里面去。

这种事情倒是也不麻烦,照将军所说,这玩意儿能一亩地产几千斤,小老儿倒是不敢相信。

什么庄稼能产那么多呀,要是这东西能一亩地产几千斤的话,那能养活多少人呀!”

李子霄对于种地,毕竟不是内行,蹲在刚刚整出的田埂上,听着几位老汉们之间彼此交谈,讨论,最后给出这样的答复。

“我也只是道听途说,具体怎么种才好,还要靠几位老伯你们多多摸索才行,总之我就一个要求。

咱们第一次种,产量倒是好说,我也不求它们第一年能产太多,但是老丈要尽量保住这些种,不能绝了。

一旦绝了的话,以后咱们这儿一带,还真没地方可找去,可一旦种成的话,就要选其中的良种,再进行扩繁。

这件事我就交给几位老伯了,你们可千万要多费心,有什么你尽管去找卫老夫子要提就行了!”

以张老汉为首的几个老农,赶紧点头答应下来,让李子霄放心,他们一定会把这些东西当眼珠子护着,绝不能让它们绝了。

最后张老汉还提出一个稳妥的办法,就是分批种植。

先种下一点,然后以后每个月都试着种一点,这么一年下来,便知道什么时候种下去最佳了,而且还不会出现,因为天气原因绝收的情况。

李子霄一听这个办法,倒是不错,于是便让他们尽管去试着干,第一年只要干成,第二年就知道该怎么种了。

开春之后,在白龙军的辖地之中,到处的荒地之中,都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永城县白龙军没彻底掌控之前,大约有人口二十来万人,但这一年的时间里,永城县人口就足足来了爆炸式增长。

永城县此时人口已经突破五十多万人,足足翻了一倍还多,光是去年一年钱广元负责组建流民,建立新村镇就多达五十多个。

涌进永城县的流民,一方面被安置在新建设的村镇中,一些咋被安置到那些逐年破败,人口较少的村镇中。

要不然,钱广元这一年下来,回去就向李子霄哭诉,他差点没累死。

这小小一个县城的琐事,简直比以前一州之地都多。

新涌入的流民,与旧的本地村民,容易发生矛盾,新建立的村镇和旧有村镇,在土地,地界等问题上,也容易发生矛盾。

这一年下来,钱广元每天都要处理这样的事务。

最后,他还是听了李子霄的提议,索性成立了一个村镇事务办事处,派遣他手下一个得力手下,去处理这些烦心的事。

春耕过后,李子霄也闲了下来,便再一次离开白蛇寨,朝着白虎寨行去。

而这一次出行,李子霄还将林雨落和关明夕一同也带上了,这段时间他们照顾李子日常起居,也蛮辛苦的。

而且,这段时间,由于乔氏的督促,李子霄每晚都会与她们一人同房,有时候还会来一次大被同眠。

可是,奇怪的是,两女的肚子就是没见有动静,这让李子霄的母亲乔氏,可是急坏了。

李子霄倒是不急,但也不由心里一阵惊慌,有时在心里想到:“老子不会因为灵魂穿越到这具身体的缘故。

让这具身体不育了吧,那真要是以后没有子嗣的话,老子打下万世基业,千万版图,该传给谁呢!”

不过,李子霄始终坚信这不会是真的,或许只是暂时不成而已,反正他还年轻,以后日子长着呢,子嗣的事情不用太着急。

第153章 老子命真好,连敌人都帮老子第272章 营破第32章 潜入县城第600章 朱仙镇会战(7)第646章 千门火炮轰城,叫不醒装睡的人第330章 贾庄之战(7)第195章 先赢一小局第428章 郑芝龙第53章 祭奠和赏赐第706章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第227章 鱼儿咬钩了第615章 屠杀,震撼第366章 燧发枪第857章 可笑的‘死谏’第406章 关门打狗第778章 私兵,溃败第643章 郑芝龙的决心第125章 出兵截杀第309章 豪格的怒火第715章 天道不公,雨天强攻第767章 骚扰作战第222章 横扫第857章 可笑的‘死谏’第476章 扫荡行动第324章 贾庄之战(1)第335章 鞑子的内斗第549章 小人物的逆袭第522章 解脱,放弃第32章 潜入县城第788章 李自成不给力啊!第321章 千钧一发第97章 暗隙渐生第570章 五大车脑袋第446章 水军第一战第645章 火炮轰城,坚固棱堡第813章 决战鹿儿岛(1)第569章 提前布局倭国,不做袁崇焕第二第137章 快到老子碗里来第416章 镇国将军第298章 送死的冲锋第583章 松山突围第110章 让人失望的鸟铳第377章 ‘土改’政策第102章 达成协议第139章 攻寨第636章 春季会议第220章 谋定第851章 给吴三桂送信第135章 外出探查第564章 全靠同行衬托啊!第82章 出征第232章 李子霄的工业梦想第281章 想造望眼镜第218章 此战胜矣!第518章 交易完成,准备出兵第506章 敲山震虎,逼虎自退第406章 关门打狗第358章 送别第224章 杀一批,打压一批,拉拢一批第235章 北固镇炼铁厂第470章 势如破竹,主动出击第356章 长平公主第687章 全歼,杜度第60章 引蛇出洞第328章 贾庄之战(5)第86章 四六分第688章 ‘款待’,不给面子第462章 李自成的隐忍第610章 不撤军第20章 贼如梳,兵如剃第348章 鞑子退兵第395章 不作死就不会死第241章 扬州的巨无霸第847章 处置鞑子俘虏第52章 归寨第144章 猪一样的队友第588章 来势汹汹的左良玉第532章 迁移,失利第433章 丰收,出海第107章 哪个男人不爱打炮?第485章 戚威被围,骑兵会战第255章 有人想摘桃子第152章 敲诈勒索第563章 光环破碎了第184章 难得的人才第148章 缴获颇丰第179章 来自开封的杀机第829章 成王败寇第233章 招安,整编第414章 胜负皆在一夜之间第575章 十五万,崇明岛第494章 此战不接受投降第166章 坚固的堡垒,往往都是从内部攻克的第264章 利用,庄票第264章 利用,庄票第797章 卢象升改革第28章 朝气蓬勃第755章 多尔衮的歹毒第704章 劝降,羞辱第103章 感情还真是个煞/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