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洗牌

张作霖欣然允诺,张汉卿的话说到他心里去了。真能做到了这点,他不但掌握着奉天的军政大权,还将在经济上有强硬的本钱,将是名正言顺的“奉天王”。他点头说:“这个主意甚好。我们这次就把那个‘奉天农民资金信用合作社’捧大;至于金融厅厅长的人选,就让海泉兼任好了。”

海泉,就是刘尚清,由于这次金融危机中他与张作霖同舟共济,他在张作霖的心中印象出奇地好,老张想让他兼职银行业监管自是应有之义。至于把钱都注入“农民资金信用合作社”,那是因为这是于凤至娘家的产业。反正是支持一家,肉烂在自家小锅里总比大锅里要香,而且于凤至这儿媳行事很周正,自己很是喜欢,给她娘家点好处也是给她长脸,算是公公的一点心意嘛。

可是张汉卿不这么想,他连忙制止说:“不妥。‘奉天农民资金信用合作社’新成立,又是凤至娘家的产业,贸然就给它这么大的重任会让别人不服,反而弱化了父亲这次金融改革的意义。我的意思还是扶持另一家的为好,但要给信用社一个正名的机会,让它作为奉天几家大型银行之一即可。另外金融厅的厅长人选,刘伯伯虽然是可用之人,但球员和裁判不能为同一人。我建议父亲的监印官张惠霖担任较好,这个人刚正不阿,又对父亲忠心耿耿,本身又从事的是监管的工作,做起来轻车熟路。”

刘尚清是东三省官银号总办,也就是类似于中|央银行的角色。中|央银行本来就对各商业银行有天然的控制权,再让他兼职金融厅的工作,从现代审计角度来说,确实不妥。张惠霖字志良,是张作霖的贴身秘书兼督军署监印官,可以说是老张的心腹中的心腹。张汉卿用他,主要还是他与奉天金融界向来是两条平行线,在这个时候出任此职,也是对金融秩序一种良好的促进。

至于不让“奉天农民资金信用使用社”出头,不是张汉卿不想,实际上还是因为今后的奉天土改中还有许多用得着它的地方,他的私心是作为自己的后备力量呢。如果它变成张作霖的经济班底,自己用起来便不会那么舒坦不是?他的一席“大公无私”的话,倒让老张颔首称是。儿子为老子着想,如此上道,怎么着也得在奉天金融改革的大潮中给点甜头吧?

这时候,北京政|府要求收回纸币,给持币人“一个交待”。因而,奉天兴业银行不得不于1916年10月31日“停业整顿”。

张作霖乘着这个好时机,主动应战,他宣布金融厅成立,并委任张惠霖为厅长,奉天的大小银号都将由这个金融厅监管与定期审计。

同时宣布整理财政,最重要的举措就是将奉天兴业银行和东三省银行并入东三省官银号,这样做的好处是多方面的。原本这三家银行均属奉省官商合营,且各自独|立,显然不利于银行信用的构建,在业务上也经常撞车。而从财政统一的角度来讲,三行亦有合并的必要。就现代银行体系而言,亦要求有一个且只能有一个“中|央银行”来发行货币,主导货币信用。就此而言,三行合并从理论上来说,也是十分必要的。

这个时候,对于奉天兴业银行和东三省银行来说,在经营方面也恰恰遇到了一些麻烦。先说奉天兴业银行,曾发行四厘债券1000万元,每年光是利息就需要付出40万元;东三省银行原定发行大洋券750万元,但发至470万元时,就开始贬值,持券人纷纷要求兑现,若继续发行,极有可能出现挤兑风潮,后果不堪设想。这也说明,这两家银行较东三省官银号来说,其信用略逊一畴,若合而为一,即可增加其信用度,每年又可节省经费40万元。

那么,三行又是如何合并的呢?首先,由官银号发行汇兑券2000万元,将奉天兴业银行发行的1000万债券和东三省银行发行的750万大洋券尽数收回;同时将奉天兴业银行和东三省银行的财产归于官银号。三家银行中的商股由官府收购后,合并后的东三省官银号变为纯官股的东北的“中|央银行”。

经过充分酝酿,这年12月30日,东三省官银号开始发行“一二汇兑券”,即每元兑换12角小洋票的大洋票,用以回收小洋票。并于同日张作霖下令废除“奉小洋票”本位,改为“奉大洋票”本位。“奉大洋票”与全国通用的银元货币单位统一,与日本正金钞1元相等,从而防止了钱商从兑换差价中牟利。而在此前,张作霖还从朝鲜银行奉天办事处借款300万金票,作为准备金。这样,总算把1916年的东北金融风暴缓和下来了。

反正是信用货币,又处于垄断地位,所以新的“奉大洋券”一跃成为奉天唯一的货币。以后,东三省的货币发行由官银号行使,并与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央属)协商发行额度。

当时一元的购买力是非常大的,普通人家一年的收入也不过是十几个大洋而已。原本奉天小洋券就有一角、二角、五角的“大钱”,然而仍需要有更小的辅币流通,发行小钱势在必行。

由于民国时期钱币混乱,除国家级别的银行外,各省还有省级的银行,但主要发行大额的货币,而小面值的以铜币为主。但市场上铜币较沉,且数量有限,大面额不是都用得起的,市民交易十分不便,专门发行以铜元为单位的小面值货币颇有必要。这个时期,很多省也都有专门发行铜元的铜元局。就在后世,人民币不是也有一分、二分、五分的小币吗,异曲同工而已。

张汉卿与刘尚清等财经委员会决意成立奉天铜元局,挂在东三省官银号之下,专门发行面额为一分的铜元(单位为枚)以及铜元卷(纸币)。在奉天,铜元票是和大洋及大洋券直接挂钩的,100枚铜元券兑换大洋或大洋券一元。

这个小面额的铜元早期相当受欢迎,很快就被市场认可。

第711章 尊师重教第913章 中华魂第348章 东北新政第513章 阅兵式第596章 意外之喜(上)第517章 民族政策之初体验第753章 交通大建设(上)第173章 耻第390章 射天狼第212章 了结第276章 赈灾(下)第415章 分化第564章 海警处第296章 赢家第158章 屈辱与自强第516章 长治久安的政策第386章 唐努乌梁海第304章 反弹第726章 英国人要掀起金融战第480章 下马第430章 惊艳第368章 中俄新局面第744章 道威斯计划第621章 直奉大战(上)第954章 打大了第656章 易帜风波第663章 苏联之行第5章 息乱(下)第217章 下不为例第393章 中卫改编第395章 巩固西北第694章 911工程计划第56章 结义第308章 歪才正用第505章 出塞第914章 影响第102章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第484章 兵临城下第665章 惊魂第73章 唯义与利第41章 收敛第361章 好大的人情第967章 家事即天下事第1006章 扬眉吐气第942章 火力第626章 北京政变第730章 绯闻第636章 意志的较量第920章 谍影重重第11章 觐见第466章 陕西争夺战第361章 好大的人情第930章 吃醋第466章 陕西争夺战第665章 惊魂第913章 中华魂第714章 血腥的一天第281章 引荐第941章 夺情第776章 激情四射的夜晚第506章 攻坚第647章 张府的座上客第678章 收伏第140章 桃色第374章 弱国无外交第352章 拖拉机第838章 国殇第178章 功成第800章 珍贵的选票第844章 对比鲜明第77章 第一桶金第774章 露骨第873章 围城打援(上)第992章 以战迫和的决心第22章 仍是神棍第688章 庚子赔款第986章 人民党的好朋友第431章 天津大买办第780章 四海之内皆兄弟(下)第771章 泡皇后第206章 以身伺虎第954章 打大了第590章 君子成人之美第280章 新文化运动的旗帜(下)第346章 进门之辩第977章 异域风情第276章 赈灾(下)第780章 四海之内皆兄弟(下)第642章 权力的第二次转移第80章 自污第968章 又见舰载机第633章 主意打到了紫禁城第776章 激情四射的夜晚第192章 新民土改第540章 要账第212章 了结第865章 岸炮与军舰的对决第502章 大吃一惊的好消息第345章 好事近第779章 四海之内皆兄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