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前后夹击

bookmark

对此,徐世昌总统是毫无办法的,因为隐在幕后的段祺瑞也没有办法。自甲午战争以来,中国融入世界的步伐更快了,各种新奇的名词加速涌入国内,不但不为人诟病,反被人冠以革新之名。张作霖硬要设在中|央各部与各省各厅间搞一个委员会,别人也不能说什么不是?毕竟老张还没举起反民国的大旗呢,人家对外所称是在改革。

若不是因为突其而至的匪患,张作霖都只怕要把精力投入到张汉卿所提出的规模宏大的东北经济振兴方案中来。

所以,作为心腹之患的吉林第二混成旅,已成为老、小张父子的头号心病,非欲除之而后快。所以对张汉卿的调兵遣将,老张无条件支持。

他是第一个知道并认真研究了张汉卿的军事计划的,并第一次真正认可了这位长子的军事能力。打仗,张汉卿之前靠的是郭松龄和韩麟春,现在靠的是计谋,但是老张很欣赏现在的张汉卿,因为这样才是真正的帅才。为将之道,贵在运筹帷幄,而不是逞血气之勇。

张作相也很欣慰,他大笑着对张作霖说:“大帅,现在还担心小六子大局观不够吗?成功地避开日本人的掣肘,又能把高士傧赶出老巢,他这是长了一颗七巧玲珑心啊!我敢断定,要不了多久,高士傧必然被擒!”

不过高士傧也不是易与之辈,毕竟知兵,他在撤离长春时,充分把他在军事上的建树发挥得淋漓尽致。为防吉林保安司令部的变卦,他安排了大量的哨兵观察沿途奉军三个师的动向,充分做到即使奉军出动一个营也要盯到位。万幸的是那位少帅很是珍视名誉,说到做到,并没有安排军队有包抄、掩杀等恶劣行径。

而黑龙江的吴俊升29师也真的往黑龙江而去,从长春到吉林(市)一百二十多公里的路上,没有发生一起意外,这让作为先行官的高士傧很意外。

其实也无需奇怪,这里有日本人修建的吉长铁路线,算是日本人的势力范围,不愿与日本人有交集的吉林保安司令部根本就没打算在这里与高旅交战。

为免夜长梦多,高士傧还是命令迅速行进,不到晖春,算不得安全。他传下命令,作为断后的守卫辎重的第二团和炮兵营在长春城稍作休息后,须于次日跟上大部队。为防意外,高士傧都是先行一个团打开局面,其后跟进一个团换防,留一个团在上一个驻地守住退路。这样安全是安全了,但是行进速度不免被拖累。还好他的特务营盯住了三个奉军师的动向,回馈说奉军进入长春后都是在修整,没有追击的意思时,才觉得天下太平。

不过等他从前方得知驻守在蛟河县城的一支军队是卫队师的人时,心里莫名的一震:为什么会有这支军队出现?昨天孟恩远舅舅带来的消息还说卫队师在通化和卢永贵作战吗!难道舅舅骗他?不然无论如何,以现代军队的能力,一天一夜除非是飞,否则绝不会做到从通化到蛟河的!

对卫队师,他还是颇有一番研究的,从它成名的剿匪之战起,他就注意到这支装备算不上非常精良、但作战士气非常高昂的新式军队来。对张汉卿别的能力不哂一问的他,还是比较佩服这位少帅能在短期内搞出这么一支有型的军队的。他也是听说卫队师远在通化才毅然决定离开长春的,就是怕被卫队师再从南面给他包了饺子。

从某种意义上说,孟恩远没有骗他,因为老孟也是被骗之人。

卫队师来剿匪,并不是集中一块,因为考虑到土匪的分散性,再大股的土匪也不可能吃掉成建制的团的。卫队师属下的四个团各自划分区域,这个团就被郭松龄定在松花湖一带,它也不无截住高士傧后路之意。

从心底里讲,张汉卿是不愿意在吉林出现一支游离于奉系之外的军队的,他一系列用计,示弱、攻心,不过是要高士傧退出长春重镇,从而实现追剿的目的。考虑到高士傧的狐疑,吴俊升师目标又过于明显,所以围剿他的军队在远远的外围游走,于近边倒没布置兵力,这也是高士傧通行无阻并无法侦知奉军动向的原因所在。

他在战术上绝对有几把刷子,但张汉卿倚仗的是有数量庞大的军队可资作战略上的调配。当这张大网已经撒下、陆续开始收紧时,高军还根本被蒙在鼓里。

因此,高士傧原本是决定主力先齐头并进、向吉东掩杀的,在再三思考后还是决定就地驻守蛟河,这里是通向晖春必经之路,也是最快捷的通道。

前有阻挡,后面追兵应该也不远了。高士傧敏锐地感觉到,吉林保安司令部的军队一定在后面某个地方盯着他的尾巴,现在他的辎重部队和炮兵营的生存岌岌可危。如果说合兵一处还能有所倚仗的话,现在一条长蛇阵的混成旅有头尾都被打的可能,关键是,他还不敢久战。

果然,未等到派向后队的传令兵回报,后路便响起激烈的枪战声。紧随其后的第三团来人回报,发现有一支不明身份的军队突袭切断了其与后路的联系,这枪声,便系双方交火所致。

这支军队虽然人少,却罕见的装备了至少十余挺机枪,火力不可谓不猛。关键是他们并不是尾随第三团追击,而是原地作好防守准备,这让第三团想到,他们的任务应该是阻住高军回援后路。

高士傧陷入了激烈的挣扎中。辎重也就算了,关键是炮兵营,那可是混成旅的看家法宝,他还指望着靠它东山再起呢。不过,再返回几十里地救援后路,一是力有不逮,二也鞭长莫及。如果后路战败,他们调头又钻进奉军的圈子里,那才是血本无归了。

然而炮兵营太重要了,就是落草,在深山里架几门大炮,会给攻山的敌人多大的困扰!不是万不得已,高士傧还是不愿意就此放弃救援,虽然这也可能把自己陷进去。不过,这个险,值得冒!

这个决定几乎葬送了全部混成旅。

第654章 浩浩大势不可挡第689章 文化战线上的较量第951章 海疆烽烟急第491章 黑喇嘛第422章 思索第704章 整军经武第457章 毒瘤第885章 突围第614章 坦白从宽第538章 英日同盟的瓦解第673章 军建狂魔第891章 东方绞肉机第218章 遭难第302章 接班人(上)第552章 交涉第332章 土匪来了第180章 被惦记上了第908章 近身第766章 火辣第547章 定赣第29章 君子与小人第983章 惜英雄重英雄第311章 前后夹击第942章 火力第123章 同城德比第491章 黑喇嘛第723章 软化第852章 迎战第318章 发力第735章 宋子文身陷囹圄第282章 中国人的脊梁第734章 那神来的一枪第386章 唐努乌梁海第215章 皿煮集中制的第一次实践第701章 招降第846章 中国已经崛起第626章 北京政变第372章 说客(上)第260章 助力第442章 击毙了日本浪人第876章 战争升级第459章 公与私第611章 孙文北上(下)第777章 贵圈很乱(上)第727章 粮食危机第45章 战鼓擂第961章 针对平民的袭击第711章 尊师重教第620章 四照堂点将第801章 逆转第416章 故人来第464章 三权分立之雏形第758章 呼声与应对第557章 中流击水第784章 昙花一现的强硬第436章 球缘第908章 近身第330章 图们江边的血案第737章 放人第661章 温水煮青蛙(上)第136章 军训第336章 冒险第104章 说客第876章 战争升级第128章 算盘第588章 碰撞第901章 僵持第762章 代号574第317章 乘你病,要你命第342章 廉价劳动力第319章 顶回去第815章 败露第456章 取姓法第153章 暗杀第864章 海上烽烟起第250章 府院之争第52章 调情第183章 打算赖账的贷款第694章 911工程计划第779章 四海之内皆兄弟(上)第624章 各领风骚第871章 咬杀第38章 借东风第508章 追逃第714章 血腥的一天第171章 差点闪了老腰第685章 有人有意见第136章 军训第279章 新文化运动的旗帜(上)第374章 弱国无外交第506章 攻坚第336章 冒险第707章 政治遗言第202章 引狼入室第133章 嫡系第742章 一战后的欧洲第537章 救命的粮食第569章 博弈第301章 分果果第924章 丛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