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国库券与粮票

张汉卿是个在政治上大事情“拿主意”的人,但对于细琐的工作则不是其强项,一切都有赖于以王永江为首的东北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发改委的前身,张汉卿挂名主任)实际执行,他的主要工作在于“用惊人的预见性给东北新政以奇思妙想”(参见《中华民国史----张学良传》)。

东北新政之初,财政紧迫的状况非常明显。东北虽有大量的土地,但是却缺乏必要的人口来开垦。此时农业耕作还处在近乎原始的肩挑手扛(这种状况在正史上的60年后改革开放好久时仍然在中国遍地出现),短期内个人也没有能力开垦如此之多的土地。生产力的低下束缚着农业的发展,而农业正是张汉卿赖以为工业输送营养的基本要素。

搞工业,需要钱,钱开始只能从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中来;农业要想大发展,生产效率要提升,需要机器等工业的成果,仿佛陷入一个死循环。张汉卿不是搞经济的专家,但是经济学的理论他明白,这一点甚至要比东北许多财经界的高手们还懂得多。

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钱最终还是得从农业中来。

其实东北在全国来讲并不算穷,这里有“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的黑土地,有丰富的水利资源,地表江河纵横,地下水量可观,大气降水充盈,极为适宜农业发展。工业上,因为日、俄先后侵入,并将这里作为其原料的采集地,带动了采矿业、炼铁业及相关产业的出现,相比较而言,在工业方面,除得赖于沿海的地理优势的天津、上海、广州、青岛等城市外,当时全国还没有比东北工业更“出色”的----虽然东北也只有算是原始的手工作坊式的工业。

根据为解决地多人少的状况而制定的《东北移民法案》,政|府为从关内和朝鲜边民的进入大开绿灯。由于关内连年内战,以及听闻东北有地可种的吸引,赤贫的中国人口从华北大量涌向关外。京奉线上,闯关东的优惠政策继续执行,在京津水灾开始后的一年时间里,就有一百多万赤贫人口移民东北,其后以月入十万人的速度增加,到1919年1月,全东北人口(仅关外三省)为2622万,到年底猛增到2783万人,1920年底更达到3097万人,此一趋势明显加快。

感谢上帝!张汉卿虽然不是忠诚的基督教徒,却忍不住对风调雨顺的气候大加感激,因为1918年又是个丰收年。随着又一个丰收年,东北联省自治政|府所据的东北三省年产大豆200万吨,小麦160万吨,稻子56万吨,小米80万吨,高粱640万吨,玉米400万吨,杂粮豆类(大豆除外)48万吨,棉花24万吨,烟草13万吨。存栏牲畜包括马320万匹,牛240万头,羊2400万头,猪3200万头。全地区年产粮食约1600万吨左右。政|府统计局的信息显示,截止12月底,全地区可耕地面积为4000万顷(40亿亩),其中已耕地1250万倾。森林面积为1亿7000万顷。东北已是不亚于江南的“北方粮仓”(历史以来本就如此)。

农民丰收了,有一定经济地位的老地主们也富了,可是国家除了收取可怜的一小部分农业税外,好像完全与此不相干。之前政|府的种种努力,有种与他人作嫁衣裳的感觉。

这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行!张汉卿要想方设法从农业中取得不斐的利润,不然国弱民富,他自己的多方努力,只是把东北养肥了而已,难道对于肥猪屠户就不杀了?错!肥猪是屠夫的最爱!

可是税收不能提高了:一方面这是新民土改精神的延续,朝令夕改是拿改革当儿戏,徒引起人民对政|府的不满和不信任;另一方面,为了吸引更多人进入东北,加入东北农业改革的浪潮中来,减税政策还要持续进行。

钱还是要从农民手中来。因为东北自治政|府,千百年来从未有过好日子的东北农民们,破天荒地第一次把丰收的成果据为己有,国家说的不干涉余粮还真的做到了。这一点,让农民们对政|府的信任空前,对政|府的各项法令法规和要求积极贯彻并相当相信。在这种情况下,为最大化募集经济建设的资金,东北国债,也称国库券,闪亮登场。与它一齐登上历史舞台的,还有粮票。

到底是先有国库券还是先有粮票?谁也说不清楚。到底是国库券的存在刺激了粮票的发行、还是粮票的存在刺激了老百姓对于国库券的认可,谁也说不清楚。唯一可以说清楚的,是这两个票、券的发行,都是少帅鼓捣出来的。

钱流通了才能变成资本,而老百姓的资本,就是手中的粮食。东北穷是穷,可是如果把老百姓手中的粮食变换成资本流通起来,那也是一笔不菲的金额,足够支撑起东北经济的原始积累。东北的地主、商人们可不穷,即使东北的人民穷,也架不住人多不是?不从他们手里刨点食出来,对不住穿越以来的各种优势。

历来资本的原始积累都带着血和泪,英国的圈地运动、16世纪的奴隶贸易都如此。东北国债粮票的发行,参考着这一原则,但又有很人性化的补充。

这被东北财经界誉为天才般的杰作的两样东西,让张汉卿起初背负了吸血鬼的坏名声。但等到政|府如期兑现承诺,又被赞扬为切切实实地为老百姓做了件大好事。所以说,很多事情,要走着瞧,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没错的。

农民的产出包括两部分:公粮和余粮,张汉卿着眼点是占比较大的余粮,他的思路是把这部分余粮拿出来、政|府用少付或不付钱的方式使用一段时间。

做这个事,开始是有点血腥,这个是阵痛阶段的必须。为了让老百姓把余粮“主动”交出来,政|府做了充分宣传:除留够口粮和来年的种子,所有农户、商贩,只要家里藏有粮食超过一定额定,均视为屯积粮食,一经发现即予没收,数量巨大者按扰乱经济罪予以重处。

当然,为了减轻老百姓对政|府的埋怨,工作组和宣传组也宣布,强制期限为三年。非常时期,国民要非常配合才对。

第391章 宁夏之战第105章 闹心第184章 皆大欢喜的交易第99章 打上门第379章 外蒙|独立事件第138章 玩命的小张第266章 施恩第697章 飘渺缠绵第937章 鼓劲与泄密第315章 日本要介入中东路第388章 火併第830章 好人都让你做了第352章 拖拉机第427章 汽车第970章 显摆第924章 丛林时代第305章 平叛大计第754章 交通大建设(下)第740章 领事裁判权之争第234章 求贤若渴第133章 嫡系第647章 张府的座上客第540章 要账第580章 观景第147章 明心第552章 交涉第291章 抢械 (下)第88章 坦诚第210章 杀机第168章 抚恤第777章 贵圈很乱(上)第138章 玩命的小张第122章 网罗第886章 危局第988章 女权运动的伟大胜利第219章 牺牲第547章 定赣第343章 后院第156章 出来溜溜第884章 喋血奋战第105章 闹心第870章 我以我血荐轩辕第424章 出山之邀第507章 异样心思第215章 皿煮集中制的第一次实践第245章 收编第55章 唇枪舌剑第236章 建党第300章 亲情第863章 不可思议的24小时第743章 借鸡生蛋第77章 第一桶金第163章 牛刀小试第547章 定赣第401章 海军之始第524章 四省联盟第919章 言欢第316章 强硬接收第176章 血泊上的演讲第355章 奉军建军纲要第802章 反思第327章 阴谋与阳谋第555章 血性在否第660章 说客第399章 推心置腹第616章 曹锟贿选(上)第528章 王倒第106章 帝制风波第717章 注定艰难的交涉第788章 上门好女婿第117章 虎口夺食第183章 打算赖账的贷款第967章 家事即天下事第615章 如夫人第216章 非常手段第488章 对决第533章 攻心之战第799章 政治家的行径第749章 空军致胜的拥趸(下)第153章 暗杀第700章 又动刀兵第284章 欠钱的果然是大爷(上)第463章 国防科工委的成就第287章 座次之争(上)第253章 图谋第131章 问道第524章 四省联盟第224章 商业无间道第431章 天津大买办第926章 慰问团第235章 军训总监第357章 一个朋友第561章 雅事第530章 对峙第251章 借兵第686章 威第825章 一切尽在掌控第396章 投石问路第463章 国防科工委的成就第573章 危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