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人尽其用

bookmark

由于朱光沐实质担任张汉卿的机要秘书和大管家的角色,又是书记处书记,因此一些耗时费力的例行性工作就不得不转移出来,尤其是人民党宣传部长的领导权,就理所当然地落到了陈布雷手里。不过因为他在党内的资历尚浅,暂时仍由朱光沐挂名而已。

但是日常工作,都已经由人民党唯一的喉舌《人民党报》社总编辑陈布雷全权负责,这让他顿感压力倍增、责任感也暴棚。

其后张汉卿改组中|央书记处,军事任务繁重的韩麟春和郭松龄将不再担任书记一职,由组织部长姜登选接任,这也体现了张汉卿关于“军政分离”思想的延伸:党的书记处只抓党政相关的工作,手握兵权的武官们还是离开党的领导层的为好。

现在的书记处有书记5人:朱光沐、吴家象、王以哲、韩淑秀、姜登选。需要说明的是张汉卿不再兼任书记处书记一职,因为为了体现他超脱的身份,他已经在党章中加上“党的主席领导书记处的工作”,其实已经天然地默认他在书记处中的领导地位。

但是书记处的权力并没有因此而削弱,张汉卿在修定的党章中规定,书记处主抓党的某一方面的事务,除重大决定要交由书记处统一讨论外,其它例行性的工作由各人负责,而且书记们的决定都将以人民党中|央的名义发出。

当然对书记处的权力也有限制,党章还规定,“一切未经书记处的文件及决定,只能认定为个人行为”,所有书记们的决定,即以人民党中|央名义发出的文件,都要由朱光沐担任的副官处兼人民党中|央办公厅经手。

所以,你知道的,这个副官处其实是掌握了人民党的命脉,也就是权力集中在张汉卿的眼皮子底下。

经过几年的努力,姜登选以其极强的政治工作素质让全军上下刮目相看,他在卫队师政治部任上的表现颇得张汉卿欣赏,因此不但抬高进书记处,还补充进中|央军事委员会担任军委委员。这样,目前的人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除了张汉卿、张作相两位正、副主席外,已经有6位委员,分别是在卫队师、第一师担任师长和政治部主任职务的郭松龄、韩麟春、姜登选、王以哲,和担任总军需部长的米春霖、担任总训练部长的戢翼翘。

他们各司其职而又能有效地相互监督,重大事务交由集体讨论,少帅办公室军情一处的林蔚主任也能够随时代表少帅了解军队状况,让张汉卿又得以从繁重的军队事务中脱身出来。

党、政两块都由身边人随时掌控,无形中扩大了身边人的影响,这就要求身边人需要具备极强的自律能力。林蔚,历史上就不争功诿过;陈布雷也是极清廉甚至连蒋介石都赞叹他为“一代完人”,这也是张汉卿敢于把权力交给他们的原因之一。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深知历史走向的他,认为继续再这样不温不火地在东北按部就班地发展,已经不足以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局势。别看自己现在闹得欢,那是因为自己没有动到别人的蛋糕,想把奉系按照自己的意思全盘吸收过来,止不定会遇到什么事。人民党和党的军队在东北的发展已经遇到瓶颈,他开始考虑其后的出路了。

所以需要在自己还在的时候安排好后自己时代的架构,以保证自己可以在离开东北后继续保持在这里的威望,并限制某个野心家的冒出。这个世界上既然能够诞生张汉卿,就难免有别的什么人同样“诞生”出来。同样地,这个世界上有一批军阀如张作霖等,就难免在某个时机下不诞生出别的什么人来。

和日本人、其它外国的一切帝国主义者斗争也就罢了,张汉卿可不想在奉系、在人民党内部有一场内斗,它不但会使他多年来的努力化为一旦,而且还可能会对中国的历史带来极大的变化。

因为渐渐偏离了正史,随着他一贯对日本国的“不友好”态度,日本政|府已经不看好继续扶持张作霖的前景了…可以相信,若非他几年来的一番努力极迅速地提升了奉军的实力和张作霖在东北的主宰地位,日本人是绝对要把他父子换掉的。

这也是他们父子俩同心戮力要把奉天兵工厂建立起来的原因。有钱有人,再加上武器能够自给,任它形势如何变幻,张家地位稳如泰山。

所以当韩麟春、杨文凯从上海回奉复命后,张作霖并未追究沪上那段豪赌故事,反而对两人大加赞赏。杨文凯被举荐升任巡阅使署军械处长,军衔也晋升为少将,韩麟春由少帅宣慰。

没有意外,因为他们虽然有过,但是功劳却是极大的。

从荷兰转手买来的德国克伯虏兵工厂的设备是计划的五倍之多,这已经使奉军上下欣喜异常。凭着这些设备,一年里武装两个炮兵团不是问题。27、28、29师有底子不会和他们抢,卫队师、第一师、16师都已经装备了一个炮兵营,老张再偏心,他们各师很快也都能至少装备一个炮兵营不是?所以对杨文凯因“祸”得福,也只有苦笑着赞他运气实在是好。

有了这些设备的底子,张作霖的底气十足,也就不奇怪于他极力称道于张汉卿提出的“要把奉天兵工厂建成亚洲最大最好的兵工厂”的豪言了。在上下一致赞同下,奉天兵工厂中的山炮制造分厂4在奉天大东边门外的一块上万亩的空地上隆重投产了。按照张汉卿“实习一批人、熟悉一批人、精研一批人”的要求,杨文凯对它做了超前的规划:不但留有相当的扩充空间,还有计划地为将来生产更大口径的山炮、榴|弹炮储备技术与人才。

为保证生产质量,从第一个锻造车间进材料,到最后一个车间枪炮成形、子弹装箱出来,全部过程都是机械化操作。

经过杨文凯经年累月的忘我努力,奉天的兵工厂在一年后就扩充到机器八九千台,有年产仿制75MM克虏伯山炮150门的能力,成为当时全国规模最大的一个兵工厂。当然,财政有能力支撑起这么烧钱的玩艺是一大因素。要知道自从民国五年开始投入,东北财政累计在它身上花了3000万。

由于在全部北洋政|府中奉天兵工厂仿制的山炮数量最多、质量最好,奉天兵工厂也被称为“中国的克虏伯”。但是奉天人不这样说,他们都称这个是“赢来的大兵工厂”,因为事实确实如此。

不过杨文凯从此终生未进赌场,这也是事实。

第179章 擦屁股第94章 听黄调第69章 王爷卖王府第778章 贵圈很乱(下)第384章 库伦之战(下)第688章 庚子赔款第383章 库伦之战(上)第793章 是你要我用强的第428章 布局第381章 入蒙第512章 姓张还是姓杨第867章 海空联合第699章 大义所在第309章 攻心第339章 就这样被你征服第180章 被惦记上了第749章 空军致胜的拥趸(下)第1001章 让每一个士兵体面地战死第11章 觐见第802章 反思第806章 去留之辩第517章 民族政策之初体验第464章 三权分立之雏形第818章 天网第893章 退意第249章 后发制人第455章 运动第355章 奉军建军纲要第580章 观景第325章 间岛问题背后第438章 饭局第694章 911工程计划第955章 张汉卿的心思第158章 屈辱与自强第100章 杀手之王的枪下第137章 军纪第682章 挟天子令第160章 进攻第907章 火线第375章 五四运动第187章 谋划第179章 擦屁股第332章 土匪来了第421章 昆仑压顶第367章 人事与人势第941章 夺情第538章 英日同盟的瓦解第752章 翻天覆地的变化第503章 三家进剿第590章 君子成人之美第80章 自污第486章 东北义勇军第443章 要过好日子来东北第300章 亲情第432章 别情第378章 请尊重司法独|立第119章 治警第502章 大吃一惊的好消息第708章 民族资本的兴起第895章 匕现第545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234章 求贤若渴第748章 空军致胜的拥趸(上)第757章 压力第798章 釜底抽薪第752章 翻天覆地的变化第222章 洗牌第940章 少帅的怒火第932章 争风第201章 护短第67章 踏破铁鞋无觅处第596章 意外之喜(上)第860章 钢铁怪物(中)第409章 三国杀第765章 贵圈很乱第642章 权力的第二次转移第658章 统一币制第221章 垄断第293章 福兮祸兮第386章 唐努乌梁海第648章 接收上海(上)第1005章 胜利者的福利第826章 真相开始出现第319章 顶回去第80章 自污第587章 京汉铁路大罢工第836章 走下神坛的皇帝第303章 接班人(下)第892章 缴获了一面军旗第756章 变化第256章 各立山头第552章 交涉第573章 危与机第596章 意外之喜(上)第266章 施恩第88章 坦诚第415章 分化第566章 张作霖手黑第868章 空对舰的第一次实践第358章 少帅的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