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天堂

列车在疾驰,少帅的话也在乘客们的心中激荡。人民在私底下议论纷纷,都对未来充满憧憬。有东北籍的乘客,也在得意中给少帅的话作背书。

“我家就是东北那嘎啦的,原先租了地主二十亩地,一年到头来只得到5担粮食,一家人吃糠咽菜都活不下去了。后来少帅带人搞了个土改,嘿,你说怎么地?我家光上等的好田就分到三十亩,年底打了六千斤粮食,只用上交600斤!天呐,打我爷爷闯关东起,家里就没收到过这么多的粮食!就那一年,我们家的三小子第一次顿顿吃饱饭,还是干饭!”

旁边人听得都流口水,有人惊呼说:“俺们那块的地主恐怕都没有这么多粮食呢。”旁边就有人接口说:“可不是么,杜大善人家收成好的时候也就一千来斤谷子。”言下之意,对这人的好日子极为羡慕。

那个东北人心中得意,又眉飞色舞地说:“以前愁没得吃,后来又愁这么多的粮食怎么办。按我老爹的意思,好日子当穷过,于是把粮食都存放在家里,等贱年了再好过。

哪知道第二年又丰收了,家里都放不下这么多粮食了,怎么办?这个时候,少帅有新办法了,要么把粮食卖掉换钱,或者干脆把粮食存在粮库。”

有人就说了:“粮多只怕会贱吧?记得有一年俺们那里好不容易有一次大,结果粮食大减价,卖掉粮食交税后还不如收成不好的年份。”

东北人摇摇头:“不会啊,粮食是政|府统一收购的,没有那些奸商上下其手,价格都是统一不变的。在东北,随时可以用钱买到粮食,还不用担心价格涨跌。所以我们家一合计,与其堆放在家里生霉,还不如卖掉变成钱,至少钱存在合作社里还有利息。就是存在粮库换取粮食券,也比放在家里好啊。”

又有人奇怪了:“合作社是什么?”

东北人倒是乐意答疑解惑:“合作社就是农村的银行啊,我们平时把钱存在这里面,可方便了。而且如果有人想添置机器或者想做些小生意,钱不够的话可以通过它周转,利息十分的低也很方便----东北可不允许奸商放贷!”

咳,原来东北农民都是活在童话里!有人便羡慕地说:“能到东北种地也是很好的,俺倒有一把好力气。”

东北人忽然笑起来,他指着那个人说:“老兄你落伍了!你没到过东北吧?现在我们很多人家种地,可不是一昧靠蛮力,我们都使上机器了,就是那个拖拉机,你听说过吧?”看对方茫然地摇摇头,他又解释说:“嗯,有两个大轮子冒烟的,耕地比人和牛快多了,一个劳力干半个月,它一天就干完了。”

回答他的还是茫然,还有骇然。

有人就问:“这个拖拉机很贵吧?”

东北人点点头:“当然很贵。不过我们通常几家人共买一台拖拉机。忙时耕地,在闲时,有门路的人付点使用费,用拖拉机做些运输的买卖。这个收入,有时比种地还要多,现在已经有些人家专门买拖拉机用来运输,比种地过得都滋润。”

便有人不解地说:“放着好好的地不种,那土地不就荒了,太可惜了。”

东北人摇摇头:“荒不了!从去年开始,我们县已经开始试验土地集中耕作了。几十成百甚至上千亩土地连成一片,雇佣有经验的庄稼把式统一种植,小的叫农庄,大的叫农场,反正是那么个意思。都是用拖拉机耕种,比零星小户又省又快。

有些没有成年劳动力的人家、和一些腾不开人手的人家,都把名下土地承包给一些大的农庄以换取租金。这样他们不但可以平白获得一笔地租,还能腾出手去做些别的事。我邻居老张家就是这样做的,他们家的儿子媳妇都在城内务工,老张夫妻年纪大了,种不动地了,就把地租给农场,25亩地一年也有50块大洋的收益。”

有人插话说:“种田的不种田,非要务什么工,难道务工收入比种田还强吗?”

东北人看着他,一幅奇怪的样子,让那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连想“我说错了什么了吗?”同车的另外有东北人也忍不住拉开了话茬子:“当然了!务工收入比种地强过好多!”

他草草算了这么一笔账:“一亩地一年净收益4块,一家正常25亩,年入100元。可是城里一个工人月薪就有15块,省吃俭用总能落个10块以上。我们那儿年底增加一个月工资的过节费,还有过年的路费,算起来,夫妻两个务工的话,一年总有个两百多块,比一大家子种地的收入还多一倍以上。”

此话不虚。算起来,民国初一直到抗战前的二十年间,由于当时以银元计价,全国的物价基本稳定,人民的生活条件比之现代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个是有充分证据的。

党的创始人李大钊当时做北大教授,月薪150元;陈独秀更高,为300元,当时的200大洋可以在北京买一套四合院。想来如果两位是现代的教授的话,肯定不会兼职搞什么革命。

国宝季羡林大师,北大刚毕业在济南教中学国文,一周十节课还不当班主任,月薪160大洋。因此,人家去德国留学都是自费的,而且一去就十年。没办法,人家工资高啊。换作现在,我们教师拿十年工资去德国都不敢呆十天!

如果说这些人的生活状况不能代表基层大众的话,那么用下面这些人的状况也可见一般:当兵的,六块半大洋每月;警察,七块大洋每月;警察局长,40块大洋每月,武汉纺织女工甚至月薪达30多元!

这些钱够干什么?看看《银元时代生活史》的作者陈存仁怎么说。

陈存仁毫无忌惮地说自己在上海当见习医生时,每月薪资只有8元,但袋中常有铿锵撞击声,使他气概为之一壮,外表飘飘然,“第一个月,吃过用过,口袋里还剩5块钱。”

由此可见当时银元的购买力,也说明只要能够在城里务工,改善家庭生活是指日可待。只是,当时也就上海、武汉、青岛、天津、广州等一些大城市才有些像样的工厂,普通城市就没这么好的就业机会了。能进工厂的人毕竟也不多,绝大多数人还是游离在外围,像洗衣工人、佣人、服务员等还勉强算好的,骆驼祥子在帝都拉车,每月最多只有2元,那是活在社会的底层了。

而在东北,这几年的大发展,让城乡人民都有了好机会。像那位东北人所说的双职工家庭是比比皆是,一年400元在这里是常态。刨去吃穿住等用度,好歹也能落个二、三百块,自然要比种地强得多了。要在过去,是想也不敢想的事,就是在关内大部分地区,这种幸福感也是满满的。

所以关外能够吸引很多关内人前往务工、务农也就理所当然了。无数的机会、优厚的条件,使得携家带口去东北碰运气的人群越来越多,直赶上后世深圳特区刚开始那会全国人民下广东的盛举。反正已经穷成这样,不走也是个死,走出去,说不定还真有机会。

平头老百姓是要来解决温饱的,对有学问的人物,来东北可就是实现胸中抱负的地方。沈阳、哈尔滨有全国最先进、门类最齐全的重工业,又舍得花钱投入在研发上,所以有志报国的各界人士都纷纷来这里落户。

至于待遇,完全不用提。技术工人、小学教师、医护人员等家庭,年薪可达600元每元,完全是小康生活水准;中级职员、中学教师、工程师、医生、记者、作家、律师、一般演员等家庭都有上千块的年收入,十足的中产阶级。

从1920年起,沈阳的工业产值已经直逼上海,哈尔滨接近天津,就是长春,也不亚于武汉和青岛。照这样的速度,至多明年,东北三座最重要的城市就将领袖全国。

奉系老百姓对张大帅、包括这位少帅的尊敬,是发自内心的…这也是奉系始终抱团成一体、越来越强大的原因,也是张汉卿敢于在关内叫板一切牛鬼蛇神的基础所在。人人有饭吃,人人有活干,就没有心思想些革命什么的事,对于政|府有些强迫性的举措如发行“奉天券”、“粮食券”的忍受能力也就越强。在关内的其它地方,老百姓对于白条不知道接受程度如何,反正在东北,老百姓是慢慢认可了这些白条的。

在大家七嘴八舌中,让原本对闯关东还有一丝顾虑的许多人都安下心来,开始憧憬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原来,别人所说的关外有无数个机会是真的,关外的农民吃饭从来不掺杂粮也是真的,只要想干,人人都有工作也是真的。

有人想起了少帅曾经在天津赈灾时唱过的那首歌,“那里有漫山遍野、大豆高粱”。

在欢乐的气氛中,列车驶过山海关,真正进入了东北的地界。虽然只是一个极普通的地理分界线,但在人们的心目中,这里已经进入天堂。

第973章 平安夜时不平安第458章 抓虎第984章 恩威并施第369章 呼伦贝尔头筹第333章 剿匪第364章 人尽其用第78章 裂痕第616章 曹锟贿选(上)第890章 各有所谋第516章 长治久安的政策第307章 示弱第841章 虚假的皿煮与国民第883章 阻击第552章 交涉第104章 说客第89章 胡天胡帝第324章 刺猬第510章 入疆第382章 铁汉柔情第254章 叙旧第299章 投门子第771章 泡皇后第844章 对比鲜明第182章 多管齐下第878章 幸福来得如此突然第374章 弱国无外交第750章 海空之争第201章 护短第193章 小张县长的强硬第552章 交涉第107章 诡异第635章 开打的前奏第317章 乘你病,要你命第44章 灯市口的追逐第598章 化敌为友第558章 拜访汉冶萍第327章 阴谋与阳谋第528章 王倒第603章 胶济线易主第103章 交心第650章 温顺的黑帮第190章 商业帝国之雏形第793章 是你要我用强的第166章 唯我韩大将军第660章 说客第435章 皆大欢喜第521章 达板城的姑娘第536章 武汉军校第488章 对决第22章 仍是神棍第428章 布局第705章 三权分立第305章 平叛大计第854章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上)第307章 示弱第476章 分而治之第668章 会晤第572章 金融风暴第162章 一战成名第629章 中国向何处去第637章 皇宫里的客人第724章 奠第441章 诚意第392章 求和第330章 图们江边的血案第816章 艳福就是艳遇后得福第673章 军建狂魔第176章 血泊上的演讲第169章 成婚第15章 前门有感第97章 被盯上了第710章 给她一个交待第932章 争风第929章 最爱美人第212章 了结第455章 运动第258章 吹皱一池春水第971章 启动第358章 少帅的面子第933章 煽情第329章 没有身份证第358章 少帅的面子第780章 四海之内皆兄弟(下)第282章 中国人的脊梁第169章 成婚第95章 斗嘴第335章 粮食告急第806章 去留之辩第634章 讹诈第644章 打过长江去第270章 行政管理之初体验(下)第757章 压力第535章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第958章 硬茬第53章 民国第一外交家第410章 危机时刻第348章 东北新政第804章 敲定第225章 财阀的形成第193章 小张县长的强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