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古称“儋耳”。汉武帝元封元年(西元前110年),海南岛置珠崖、儋耳两郡。这是海南岛上最早同时出现的行政建制。唐高祖武德五年(西元622年)改郡为州,将“儋耳郡”改为“儋州”。
儋州还是不久前被议员们攻下来的,是琼州北部最后被白燕城接管的县城,儋州西北有龙门岭,西滨海,北有伦江——这是明史上写的儋州地里地理。儋州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由平原、丘陵、山地三部分构成。
其境内丘陵占76.5%,滨海平原占23.13%,南部属山地和丘陵地带,西南属平原阶地地及火山熔岩台地,东南部为沙壤土,海拔多在100—200米之间,中部为河流冲击平原,北部主要为玄武岩和第四纪的海相沉积层,海拔在5—10米之间。
议员们对儋州的主要架构是县长及办公室,法院,民政局,农业局,税务局,警察局,武装部等几个简单的机构,古代没什么很复杂的事情要处理,就只设立了这么几个管理机构,而且愿意离开白燕城的议员也比较少。
苗成志最近春风得意,自从成功竞选成为儋州县长之后,女朋友虽然不舍得分居两地,但是也为自己得到县长而感到非常高兴,以往两人间小小的别扭突然烟消云散,又好像回到了现代,两人刚刚成为恋人的那时的感觉,真是舒心极了。
准备去儋州上任的官员连同明朝人助手30人,还有500名的军队随同进行保护,毕竟新地区不如临高,那里对澳洲人充满敌意的人还是非常多的。县长之类的是议员们自己的叫法,明面的官职是儋州州同知,分掌粮运、水利、屯田、牧马、江海防务等事。
明朝的州有直隶州和散州之分,直隶州和府平级,下面辖有县,最高首脑是知州,为从五品的官员,散州和县的地位是平级的,不下辖县,相当于县级市,不过最高首脑也叫做知州,也为从五品的官员。
儋州就是归琼州府管辖的散州,尽管辖有一县。直隶州的机构和府一样,也有州同知、通判等,不过他们为从六品的官职,而不是府同知、通判的正六品。
临高到儋州的道路十分破败,好像有上百年没有修缮了,和野外也差不多,所以500余人的进行速度很慢,用了4天的时间队伍才到达儋州。出发的时候有人提议乘船到达儋州的洋浦港,不过被未来的县长苗成志否决了,他决定在一路通知儋州境内的大地主们,新的主事官员来了,快来参见。
挨过艰难的4天,众人终于到达了儋州城,苗成志自己都在后悔为什么不选择乘船,不过看着队伍的人数膨胀了一倍,苗成志觉得路上吃的苦还是值得的。那些村寨的头头们还是不敢无视自己的吩咐,都派了族中子弟跟在了队伍后面。
早有手下先行进城,所以儋州方面的官吏们来到城门口迎接苗成志一行人,领头的就是儋州知州杨学和通判池宣,还有一大票推官、经历、知事、照磨、检校、司狱等官员及手下的吏员。儋州下辖的昌化县令康德成也领着一批吏员赶到儋州参见新任的州同知来了。
队伍逐渐接近了迎接的官员们,身为苗成志的上官,知州杨学还是保持着矜持,对着通判池宣使了个眼色,后者明白了,带头唱了个肥喏,高声呼喊“迎接州同知大人”。
“多谢各位同僚,在下不敢劳烦如此,我们进城吧!”苗成志也回了个揖,再对知州大人问了个好,“下官见过知州大人。”
“不必多礼,我们进城再聊。”知州杨学一脸的笑容,热情的说道。
一行人浩浩荡荡往城里走,前面有衙役捕快吆喝着百姓让开路,很是威风。通判在苗成志身旁介绍着各位官员的名称和城内的情况,说着:“苗大人,城里为您准备了一处住宅,是一位豪商修建的,现在献给了大人,阔达10余亩,足够大人和手下们住下。”
“好,很好,池通判。”苗成志满意地点了点头,鼓励了池宣,“我就直说了,以后城内的大大小小的事物都要优先通报我处理,明白了么?”
“是,一定首先通报大人!”池宣哭笑不得,你这短毛夺权也太不讲情面了吧,还不得不诚恳的应着。
官员们来到了府衙,先是各位官员正式见面,通报自己的名字,吏员是没资格参加见面的,不提。古代官和吏区别很是严格,尤其是明清,官事有品级的,是管事的人,吏是没有品级的,不入流的办事员,几乎不可能升为官员,地位很低。
“苗大人,在下于城内最好的酒楼醉仙居订了一桌酒席,为大人接风,还请大人赏脸。”又是通判池宣在说,没办法,总不能叫顶头上司知州大人放下身段吧。那位大人已经在通过自己的官场上关系网活动了,希望及早离开这个被短毛占据的地方了,现在不过是抱着不得罪短毛的想法而已,不然哪有上司在城外迎接佐贰官的。
“在下线谢谢各位同僚的照顾,我一定准时参加!”苗成志也是笑容满面,不过他可不知道坐在下首的官员们个个在心中看不起他了,“这个短毛果然是沐猴而冠,哪有官员自称‘我’的,真是海外蛮夷一个”,不过脸上却是一副很荣幸的样子。
品官们来到了府门外准备乘轿子,苗成志却是拒绝了乘轿子,他和很多议员们都认为乘轿子是对轿夫们人格的侮辱,把人当牛马用,再怎么说苗成志还是接受了现代人人平等的观念洗礼的人,尽管来到古代的目的是征服世界来着。其官员们也只好步行,于是城里百姓难得一见的场景出现了,城里的官员们都走起路来。
衙役捕快们在前面驱赶着人群,为后面的官员开路,只不过苗成志身边却有一个班的护卫在身边,全部身着绿色军装,背着一杆步枪,与身着官服的大人们显得很不和谐,不过无人指出,城里有对明朝廷忠心的人要不是死在攻城战里,要不是辞官回家了,剩下的都是一些为了银子而当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