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0章 再决10

黄河中游三大古渡之一——最西端的茅津渡的大阳桥附近,

满身大汗和血腥味的亳州捕盗使,淮东守捉军右厢都监的方腊,用一只长筒咫尺镜远远眺望着,远处河口和水面上依稀的桥渡轮廓,并没有被占据和设防的迹象,心中一块大石头总算是彻底落了地;

却又丝毫不敢停歇的催促起,那些看起来同样满身尘泥与倦色的麾下将士;就地检查武器和整顿阵形,做好马上迎击来敌的一应准备。

这次不管他有怎样的理由和苦衷,无论如何在战时出击失期始终是难逃其咎的重罪,但好歹总算是紧赶慢赶的,给了他有所挽回和补救的机会。

这可是他第一次在战场上独立当此大任,就出了这种意外和状况,他可谓是有些运气不济了。谁知道这么一次轻装的百里急行军,居然会迎头撞上敌军渗透过来的一只偷袭偏师。

匆忙赶路的两边人马,甚至连外围的前哨都才刚发出警哨,就在已经猝不及防得在狭窄曲折的谷道转角里,以不足数十步宽的距离给遭遇上了,

顿然在这枧山与三肴山所形成的不知名谷道当中,爆发成一场狭路相逢勇者胜式的激烈血战,

在地势不利相对的情况下,他们稍加击退敌军的先手伏尸上百之后,方腊就以多年老行伍的经验当机立断,用代步的骡马及其背上的驼带为掩护和移动工事,轮番交替且战且退的将再度涌过来的敌势,引到相对宽阔一些的峡间内。

这时,留在后队的第一批投弹手已经仓促整装俱全,而在峡边两侧的装上铳刺和挺举短矛的白兵掩护下,排好了一个不怎么规整的倒八字反击阵列。

然后一亦乘势追击而来的敌势先锋出现,就被堪堪掠过友军头顶而迎面投掷而来的参差不齐爆弹,给炸的人仰马翻散乱不成阵形了。

然后更多的铳手也已经在后阵一层层的横队具列完成,待到重整旗鼓的敌势再度一鼓作气的举牌持盾杀将过来,迎接他们的就是越来越发密集和整齐的排射弹雨。

霎那间就在这数十步宽而乱石凹凸的峡间之内,铳声大作血流成河而尸垒如山,而因为山峡曲回折转处遮挡了后方的视界和影响了后队的额判断能力,以至于他们以无比血勇之态不断投入和奔涌过来,随即又被击倒轰杀的敌兵,很快就将地面太抬高起来而形成一座临时的血色矮坡。

而当方腊所部将装载在马背上轻装短管的山炮,也卸下来而组装起来就地投入使用之后,穿透了震天厮杀声的连发炮声轰鸣,也撕碎和打破了对阵之敌的最后一丝侥幸与奋勇如潮的斗志。

然后是在数列短矛和铳刺的齐列推进下,轻松的越过那些尸体构成矮坡,又冲垮了那些试图蹲伏在曲折峡道边沿上阻截的敌军健锐,将他们淹没在掷弹所激溅而起的烟火与碎石当中;

而后,呈现出某种颓势和疲态敌军,在峡道被突破和展开之后所陷入的下风和劣势,就被进一步的扩大而再也没有办法挽回来了。

这一刻他们就像是被冲散的羊群一般,虽然还有不乏血勇和胆气的士卒,三五成群隐藏在淮军推进路线上的山石与草木丛中,侯待着缓缓列队而至的淮军靠近,而大声怒吼和咆哮着奔杀出来;

然后就被挺立如丛的尖刺给戳杀挑翻在当场,或又是被迎面放射的弹雨给达成了血葫芦和肉筛子;而如同螳臂当车一般的丝毫没有起到多少阻敌和拖延,破阵与骚扰的效果。

而远出那些逐渐逃远之后,又一遍遍试图聚集在一起重整旗鼓的大部敌势,也被贴沿着峡地宽窄而推展开来铳矛横阵的轮番排射,给一遍遍的削弱和重新打垮。

乃至到了最后,那些散乱的残敌几乎像是被持续不断的绵连打击,给消磨掉了最后坚持的士气和神志一般;其中一部分在少数将官的领头下,纷纷的返身自杀式的撞投在弹雨和刺丛间;岭外剩下的部分,则沿着山峡漫山遍野逃得到处都是,直到力竭扑地而成为俘虏,或是从藏身处被惊吓、搜索出来而击杀当场。

方腊也由此一次才知道,原来装备火器的战事还可以这么轻易的方式打下来。

不需要反复的指挥和临阵调遣,只要日常里足够日次往复到令人机械麻木的操训手段,和最基本的战阵列队变化协同,就可以以足够数量火器堆砌而成的杀伤和威势,主导一场战斗的演变和发展趋势;乃至用相对简单而省心省事的方式打完一场突然遭遇和爆发的战斗。

而作为主官他只需要表现出足够的勇气和胆魄,与部下们一起站在前列进行压阵,并且对各种突发的状况进行补充和应对即可。

是以,他得以在短暂的重整和分兵之后,又马不停蹄的日夜兼程以三分之一的驮马和代步畜力为代价,赶赴到自己最终的目的地所在,甚至连最基本的战利品和俘获都放弃了。

这处位于黄河南岸,比邻洛都西关——渑池境内的大阳桥,其实源于唐贞观十一年,于茅津口故关处所造的大型浮梁通渡;以联舟架大河之上,长七十六丈广二丈,也是规模仅次于河阳桥的通衢胜要之地。

当初西窜的北朝残余,就是从这里渡河逃入对岸的河东陕州之地,又放火烧毁了桥面已断后路和追兵所致。后来北伐大军驻防河南都亟道之后,只是分兵入驻了渑池关城,却没有足够的资源和人力来重新修复桥面。

再加上有下游数十里外的河阳桥三关为跨河通衢,所以这段渡口长期被荒废和弃置了,而只留下小队士兵在此建造哨楼和烽燧,作为长期的监视和警哨。

只是显然这次都亟道内的变乱也波及到了这里,而给了来自对岸的西军可乘之机了;居然就在这几日内突击修复出了一个勉强可供通过的桥面,偷偷渡过来一只至少三四千人的偏师。

因此,如今桥头南岸低矮的木制哨楼当中,犹自尚有若干留守的敌兵存在;

只是他们见到方腊麾下兵马的反应,就委实有些不堪了;居然就这么轰然一声打开大门而涌出来,头也不回奔上大阳桥向着北面没命逃亡而去了,只留下一片大眼瞪小眼而目瞪口呆面面相觊的表情。

然后,直到方腊所部重新占据了这处小小的哨楼,并以此为中心掘土为壕墙,布下临时的营地开始就地取食果腹之后,才见到对岸隐隐大军行动的烟尘和飞扬卷动的连片旗帜。

然后其中一只衣甲鲜明的人马,就这么沿着多处残缺与坑坑洼洼的桥面,小跑飞奔着杀了过来;

然后,又被偃旗息鼓下来埋伏在半环扇面阵地背后的淮军铳手,给暴起铳击攒射给密集的交叉射杀,困阻在桥头外的小片方圆之地内。

而这一次,方腊甚至颇为谨慎而阴险的在第一轮伏击中,只投入四百只火铳和两百名白兵,以防这些过桥的西军突出流窜;然后果不其然在对方告急求援的射箭鸣镝声中,引来对岸的更多支援人马;

然后,方腊也将手中的火力一批批的投入和堆加上去,以不断的削弱和消灭这些,只能通过有限的桥面添加过来的敌势;却又给他们留下了足够苟延残喘却无力反扑的余地和间歇‘

甚至间断性的减弱局部火力而放过零星漏网之鱼上前肉搏,让他们在一鼓作气和再加把劲就能突出的错觉下,不断的追加兵力过来做那添油之举;

最终当第五、第六波过河的西军,也淹没在在铳炮齐发的烟云和血色当中之后,对岸的敌军大部终于还是惊醒和警觉了起来,在急促而持续的鸣金收兵声中彻底放弃了,那些被困守在桥头渡前的残余士兵,

而这时大阳桥头所在的南岸,已经被堆叠铺陈的尸体和染红整片河滩的血色所笼罩了。

虽然对岸的西军大声咆哮与怒吼的声音,依旧隐隐不绝于耳的顺风传过来;然而自从入关之后的西军各部,就此为了争功和多夺缴获而自行其是与缺乏衔接的后果,在这一刻终于被体现了出来了。

而淮军这一轮借道都亟道而四出的堵门锁要战略,也随着这最西端的一环补足,而再次宣告取得了初步的成功;至少在短期之内,那些被抛弃在都亟道内的军民百姓,也可以迎来了异端休养生息的喘息之机了。

第43章 急治第272章 战了又战第920章 临峙20第995章 跌宕5第376章 再战5第258章 感官世界的传奇大冒险第381章 战云3第585章 变数5第24章 间闻第45章 渐行第528章 经略2第365章 停整第715章 大罗(5)第1144章 潮新14第838章 云起8第1134章 潮新4第239章 定计、思虑第674章 出援24第285章 战淮南第821章 启新11第1089章 立新19第999章 跌宕9第587章 变数7第295章 战淮北九第1章 在人间第138章 骚然第362章 吞并第402章 忧喜2第771章 忧乱5第145章 渊源第810章 沦没10第345章 牵动第1149章 潮新19第1271章 卷荡第926章 惊破6第800章 肘腋10第713章 大罗(3)第11章 在山上第1252章 再决2第780章 萌动10第207章 升官与发财第984章 浮梦14第989章 浮梦19第55章 别亦难(续)第815章 启新5第955章 沉惊5第421章 战局4第954章 沉惊4第375章 再战4第46章 渐远第400章 归亦难第273章 斩获、梳理第785章 萌动15第1056章 零落6第595章 期新5第858章 风动18第394章 在河北4第4章 饿殍第497章 闻惊7第1241章 新章第396章 在河北6第268章 海徒第882章 反动2第1124章 浪奔4第328章 两端第440章 天倾6第550章 根本6第975章 浮梦5第762章 忧乱2第950章 破釜10第656章 出援6第167章 偶现第515章 根本10第873章 拨乱13第743章 思变3第1252章 再决2第797章 肘腋7第543章 风雨7第516章 兵戎第107章 纠结第805章 沦没5第145章 渊源第1093章 立新23第1160章 沧澜10第178章 再临第1087章 立新17第690章 新气6第951章 沉惊第484章 渐变14第143章 观阅第139章 际会第667章 出援17第705章 启东5第57章 偶然第844章 风动4第1160章 沧澜10第593章 期新3第663章 出援13第244章 谋求、谢礼第230章 交涉、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