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战云2

停电了一整天,写好的段子也没了,只能再酝酿,还在晚上来电后重新写好,赶在零点前把今天的份发出来,

随着张叔夜的一声令下,藏在丘陵间满山满谷的军士,像是汇集的潮涌一般的奔流跃动起来。

这些行踪消失的河北军,这段时间,其实一直在贴近黄河南岸的丘陵间行军,避免深入平原腹地。

因此,借助两岸分布的黄土丘陵遮掩,沿途不但有北朝一直缺乏存在感的黄河水师,各种不遗余力的输送补给。

还因为对沿途渡口的有些掌握,而时不时得到对岸兵员、战马的补充,让这支高强度转战下来,已然有些伤痕累累的疲弊之师,迅速回复旧观起来。

更兼东南帅司全力投入攻打都畿道,沿岸更多是一些二三流的警戒部队,在第一次登陆时已经被一扫而空,虽然帅司努力补救,但是很多地方至今尚未恢复过来,

但给了这路冒险突进的军马,以相应化整为零的活动空间。

再加上沿途地方武装,各种活跃的变相遮掩和误导,在己方也在刻意避战的情况下,南军一直没能抓到真正的行踪,只打掉了一些作为疑兵的尾巴。

但是随着他们开始四出打劫和掳获辎重队后,活动范围就不免被逐渐缩小和确定下来。

一队又一队的骑兵探哨,在原野上消失或是逃还,抽调自南军阵前的搜索部队,也终于咬住了这只北军大部活动的行迹,

但是张叔夜的大部分目的,也已经达到了。他冒险强渡过河来别开一路战线,可不仅仅是支援和汇合都亟道的友军而已。

余下的事情,便只有交给天意了,张叔夜看着蜿蜒而行的队伍,心中如此暗道

新编成的第一猎骑营,带着马蹄水印的风雷旗,正随着骑兵纵横的身形,分作大队小股的战术演练,驰骋在尘埃之中。

自从新军右厢,重新归建帅司之后,他这一小部“借调”的人马,也名正言顺的在某种条件交换下,正式成为大名鼎鼎的“满万不可敌”的一份子。

有些踌躇满志的骑营别将赵良嗣,亲自示范和督促着部下,练习和演示着在马背上装填和发射的技艺,哪怕最初的好几次,险些被有些紧张过度的坐骑,给从马背上颠下来。

虽然他是一名传统战法熏陶出来的骑将,但不妨碍他为了更好的前程和机会,学习熟练使用新的武器和战术,毕竟,这是一只以铳器为核心的部队,

按照他最初的想法,若不想逐渐被边缘化,或是沦为战场配角的话,多少也要和大队步调一致的,会使火器防身才对。不想却正中那位罗将主的下怀,给人给枪的得到全力扶持。

但是赵良嗣的这个决定,却一度在内部引起了不小的反弹和非议,一些明显坚守马战传统和荣誉感的将官,甚至带头抗拒使用这种,明显非骑兵正道的武器,

特别是可能要徒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重新掌握这种明显会削弱,骑兵冲阵血勇的战法。

但显然他们都低估了这位想要有所作为的骑兵官,所具有的决心和意志,他直接拿出铁腕手段,严惩了数个挑头闹得最响的,又将若干阴奉阳违之辈,赶回到本来的部队或是干脆开革出去,才将这种势头强压下来。

先从师法教导队的战法开始,学着下马站在地上,组成简单的排射队形,然后是骑在马背上射击的适应过程,然后才进步到徐然小跑着,奔驰一定颠簸和节奏下的移动放射。

然后是比照步队的训练大纲,结合马战的经验,从线列冲锋,衍生出横队、纵队,大步、快步,乃至散阵飞驰的配套战术来。

这样,他的部队在正式组成密集的线状,冲击敌阵之前,便多了一个在马上排放铳子的步骤而已。

然后冲阵的骑兵部分用刀,部分用矛,遇敌用矛在前冲开敌阵的序列,马刀跟进用近身劈杀撕裂分割后队。一旦陷入不利的缠斗,则用铳击交替掩护脱离。

他们甚至还装备了部分,专门给骑兵用的双发短身马铳,然后他们就在日常的追逐和遭遇战中,发现这东西的好处了。

虽然马铳这东西,比起骑兵用的角弓或是手弩什么的,在射程和角度有所不及,但是胜在轻快便携能持久,还不影响马战冲击和近身缠斗的效率。

这也成为了这些不善骑射的南国骑兵,可以对阵乃至正面对抗北地骑兵的重要补充手段。

由于南朝缺乏培养重甲冲阵骑兵的土壤,因此这些数量有限的马军,都是按照轻骑的标准和战术进行训练,而格外强调机动灵活。战术也对以迂回的牵制、骚扰,偷袭和分散冲锋为主。

因此多了马铳作为副武器后,他们就可以远近兼用的打击敌人,采取分散包围,绕敌转圈攻打的战术,逐渐拖疲拖死对手。

虽然这些理念还在实战的尝试中,有些还是纸面上的战术规划和前景构想,未经过大规模战阵的检验,且有待进一步的时间和改良,

但已经足以让赵良嗣,对这支军队的将来,充满某种期待和和野望,也不由对于能够亲自指点他马战方向的,那位军帅大人,充满由衷的敬意和知遇感怀知情。所谓的生而知之,也不过如此把。

特别是马上铳击的战术,已经在侦查,警戒、巡逻、骚扰、追击中,体现出足够的价值来。起码在野外,不可避免的遇敌接战前,只消先抬手给对方来一铳子招呼,就多少有所收获和惊喜。

就算打不中,近距离排放的惊吓,也足以打乱对方坐骑的冲势和节奏了……

且不论新入伙的赵良嗣,是如何心潮澎湃又是个人崇拜情节萌发的心路过程。

行军的过程中,我却在指导者我的虞侯和幕僚们,做着某种战争前景的评估,

任何国家层面的决战,都是国库储备、生产力积累和人口比例、动员效率等因素下,综合国力的比拼和消耗,不是靠一场或是几场胜负,就可以轻易决定最终结果的。

再这场问鼎天下的终极对决之中,南朝无疑是占了兵多将广、准备充足的天时,而北朝则更多是内线作战的主场地利,至于人和什么,那就是大哥不笑二哥,两边都有各种刷新下限的存在。

战争打到这个程度,已经没有多少速战速决的速胜可能性了,只能是尽可能的积蓄力量堂堂正正的逐一逐点的碾压和推进过去,或者重新陷入僵持和对峙,回到漫长的拉锯和对抗时代,才是大多数常态,

因此,只有一方人力物力彻底枯竭,精疲力竭的倒下,才有可能分出结果来。而今年的冬天,将会是一个重要的分野。

既然已经走到了这一步,我也要重新考虑,我和麾下这支人马,在这场战争中何去何从的自身定位,以及在时代和阵营的大背景下,个人山头和小团体立场的重新界定。

毕竟,我已经是有资格独领一路军马诸事,有资格战队和表态的一方镇守候选了,而不是原本只需考虑完成任务和攻略目标,就能够满足一时的普通军头。

哪怕目前所呈现出来的东西,还是相当的粗糙和模糊。但是有所准备,还是比还无意识的随波逐流,被动应对的好。

这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近来一连串消息引发和触动的。

虽然我人在军前,但是通过奔走在军前的特殊商队,后方的消息也多多少少有所遴选的,陆续汇集到我这里来。

比如,后方江宁行在兼大本营,终于有所大动作了。

北召还后方的那位东南招讨宁总管,用了半年多时间,全力整合江南地区那些易帜军州藩镇的旧部。

最终梳理出近八万的生力军来,作为东南路大军的后援,其中第一批“常揭”“奉圣”两个新军号,约三万人已经渡过江北,向着淮上行进而来,不日将加入北伐军的麾下。

作为某种附带影响的结果,我们这只看似兵强马壮的生力军,也不再是帅司某些人捏着鼻子,也要暂时容忍下来的唯一选择,相应的重要性和关注度,也势必有所下降,而带来任务、配给上的一连串变化。

另一方面,则是江都的粮台营地,发来的地方见闻,说是虽然东南之地已经在南朝的一统之下,但是江南一代的民生,依旧颇为艰巨,甚至还有所恶化,出现了部分流离失所的逃亡景象。

原因也很简单,这些江南士民,在统一后并没有等来天下太平,就此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机会,反而因为,北伐军前输送的需要,而陷入某种后续影响的困境中。

主要的根源,是为了弥补秋后海陆运输逐渐困难的短板,在江宁行在的大力倡导下,江南各地新上任的官员,第一件事就是尽可能的搜刮人力物力,以满足大本营从陆路输供军前的需要。

而相比海运,陆路长途转运有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所需人力和沿途的消耗颇大,距离越远,消耗就成倍上翻,而且可以说扰民十分严重。

而原本的漕河体系,却早已荒废多年,于是又有人提出,组织人力逐段疏浚,以部分提高输送的效率,这个消息传出后,于是沿漕百姓又有些骚动不安了。

虽然一时半会,还很难对军前造成什么影响,但是战事一旦有所僵持,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为自身的安危乃至事业和成败,我也必须考虑一些比较坏的可能性和打算,以及相应的后路和对应措施了。

当然了,这种悲观主义的言论和看法,在目前的形势下,还是不适合出现在我和部下探讨的范畴之内,以免杞人忧天式的自乱阵脚或是扰乱军心,只能用这种命题和试练的方式,悄悄进行一些准备而已。

第1129章 浪奔9第165章 街战第144章 期待第859章 风动19第211章 同年第1056章 零落6第984章 浮梦14第1207章 淮动7第950章 破釜10第731章 异梦5第1095章 立新25第305章 战淮北二十第874章 拨乱14第162章 迷梦将醒第966章 沉惊16第362章 吞并第616章 怅怀16第25章 出闻第326章 补兵和装备第1230章 平卢14第296章 北幕第386章 回转第204章 梳理第1140章 潮新10第745章 思变5第195章 归还第84章 进入第1100章 立新30第1022章 澜动2第561章 营生第287章 战淮北第1129章 浪奔9第551章 归还第1264章 又决4第769章 忧乱9第1212章 平卢2第929章 惊破9第630章 怅怀25第272章 战了又战第673章 出援23第665章 出援15第141章 交涉第378章 再编与齐列第266张 穷尽第1140章 潮新10第377章 再战6第276章 孤城、喋血第894章 反动14第966章 沉惊16第451章 天倾19第1253章 再决3第174章 开端?第581章 变数第731章 异梦5第1001章 夷变第30章 浮生、道途第1145章 潮新15第1113章 归远13第985章 浮梦15第483章 渐变13第1010章 夷变10第91章 营训第18章 惊闻偶遇第56章 世艰第1200章 徐州起4第911章 临峙11第696章 暮气6第1036章 澜动16第78章 再闻第991章 跌宕第1261章 又决第241章 报偿第72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640章 怅怀40第704章 启东4第814章 启新4第468章 归亡17第961章 沉惊11第981章 浮梦11第642章 后手2第739章 抉择9第531章 经略5第580章 决意10第926章 惊破6第663章 出援13第220章 家中、设备第575章 决意5第563章 营生3第883章 反动3第812章 启新2第819章 启新9第593章 期新3第1120章 归远20第821章 启新11第652章 出援2第1000章 跌宕10第917章 临峙17第205章 两处闲愁第1013章 颓然3第165章 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