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风雨2

微微的滚雷轰鸣声动,荡漾在阴郁的天色中。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沥沥而下的细蒙雨丝中,两济观察使兼御营左军参议,权沂州知州的陆务观,不由的在脑中冒出这两句所感来。

却又随即从沉浸的意境里摆脱出来,重新回到对于济水一线,各州旱情有所缓解的报告和现实中去。

因为秋老虎式连日骄阳烈日炙烤下的大地,终于迎来了些许稍缓干渴的甘霖,但是对于沂水一带,正在秋收中的各处劳役营,军民据点、屯庄来说,就不是什么好消息了。

无论是田地里的收割,还是时候的打谷堆场晾晒,都需要足够炎热干爽的好天气。同时收割过的田野,也需要重新的清垄和拔除秸秆根系,一边下一茬作物的种植需要。

对此,多余的雨水同样也是一种妨碍,虽然缓解了大地的暑热,却也很容易让残留地里的根系秸秆,就此结团霉烂在土里,已经散落田里的碎粒也会在地面上畸长抽芽,而影响后续的松土追肥播种等一连串工作。

因此,他已经签下征发令,除了城邑中维持治安的最基本需求外,青州守捉军名下的防戍营,并诸州团练官下辖的守备团,劳役营和官办工场中的各队义勇,都要就近投入当地的抢收和补种工作中去。

但相比亢繁无暇的公务,他此刻烦扰于心的却是另一些事情。

作为军中名义上的第三排位,兼作地方政权中的二号人物,陆务观如今的身份,可谓是颇为微妙和特殊的。

因为,虽然他只是个分路观察使,而非军政一把挑的观察处置大使,也没有兼任防御使。都团练使等武职,但亦有监察督促地方官吏兼屯田、水陆转运、财赋民俗之责。

而且相比新来未久,而一直少有作为的,名义上最高官长布政使李格非,或是一直醉心于书画文艺之道,而把事务大多推给手下,明显缺乏存在感的转运使曾华;

他却是实实在在军政两方面,皆有所涉足的实权人物,也是地方军队与各级行政机构二元体系下的总协调人。

由此需要涉猎的方方面面事务,也是颇为琐碎而繁杂的,因此他也只能有所选择的重点兼顾一边,稍稍放下另一边的事务。。

实际上所拥有的职权范围,比起军中的二号人物,也是常年坐镇后方的人选,知镇抚副使,行营右护军统制官辛稼轩,更要广泛的多。

因此,他也似乎变成后方那些军勋门第和故旧渊源,某种投资和寻求出身的首选对象之一,以至于有些不胜烦扰起来。

为什么就不能安下心来好好做事,非要想着法子投机营钻那捷径呢,他有些苦恼的如此想到。

但至少相对出身微寒而底蕴不足,而有些不胜烦扰的第一副使辛稼轩来说,陆务观身后足够显赫的家世,与底蕴悠远的背景,已经为他挡下了大多数,来自人情和官面上的麻烦。

因此,他刻意比较从容的设定具体标准和要求,然后从家里推荐过来的名单上,选择复数的合适对象,然后在同等的条件下,决定要不要卖这个人情,或者请家族就此推脱掉。

鹿公虽然已经退养有年,但是朝野军中的威望与渊源犹有存留,身边也不乏亲族和家将部曲的后人,需要获得主家提携和荐举的机会。

而父亲陆侍郎从政多年,同样也有自己的官场圈子和门人故旧,多少都要卖些面子和交情的。

虽然这些妥协和交换,明显属于上不得台面的勾当,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也是得到那位罗镇抚,背书确认的。

毕竟,陆氏在之前力挺罗氏大宅的举动中出力不少,而主动站在了台面上,故而理应有此回报和酬功的。但是越是如此,陆务观自己就越要强调,家里和自己这边的双重把关与甄选了。

循序安排过来泯然从众的混个出身头衔,和军前资历是没有问题。但真要让什么少德寡才的人选,窃据了有用的位置,而开了误事怠政的头,那真心是害人害己不浅,还拿陆氏多年的名声贻笑大方了。

相对而言,辛稼轩那里就麻烦的多了,辛氏虽然是小门小户,但是也架不住发达之后,突然冒出来攀亲旧交的大批人群来。

对上他可就没有这么客气了。辛稼轩只是稍稍提了标准和要求,或是表现出少有推辞之意,背后各种怪话和非言,就已经尘嚣直上了。诸如忘恩负义,心小量狭,富贵相忘什么的都出来了。

但只要能成为龙雀园的东川快婿,这一切又都不是什么问题,陆氏有足够的权势和手段,来维护自己的体面与尊严的。

毕竟,他的妹妹陆裳早以及过了,待字闺中的最好年纪,还在眼巴巴的苦等着,这位辛镇副,风光体面的来迎娶了。作为兄长兼带另一方的同僚旧识,又怎么不额外操心呢。

“真是各榆木疙瘩,还要继续耽误多少年啊”

他忍不住叹息道,难道就不能稍稍有所变通么。

以辛稼轩现在的身份和职权,也足以称得上是功成名就的标准了,就算品级和职事有点稍嫌不足,但也在陆氏可以接受的范畴之内,也没有多少人会多嘴说是高攀了。

甚至先后有人,相继遮遮掩掩或是旁敲侧击的暗示陆务观。大可以催促那位辛镇副,尽快完成与妹妹的婚事,好让军中的次席与三席,更加紧密的联结在一起,完全可以让来自陆氏的声音,在军中更加有力;乃至和独断专行的那位罗镇抚,行程分庭抗礼之势,

或许之前的他对此还会有所犹疑。但经过了那么多事之后,陆务观只觉得仿若是,当场活吞了苍蝇一般的恶心而愤慨。为什么好端端的事情,到了这些人的心里,都变成了勾心斗角的立场和功利化的算计。

对此,他毫不犹豫的,找个几个由头发落着,就把这些人扫地出门给赶回南方去了。

却是又被那位给说中了,这青州前沿的基业,才刚刚安定下来初上轨道,后方却已经有人迫不及待的,要从内部拆台和削弱本军,甚至挑起争端和纷扰从中取利,以惩各人的私欲而已。

再次回到益都之后,我也正在检查,这半多年时间下来,各地军队建设的成果和效能。

依照新军故例,最基本的战术单位为营团,最小的编制为什,其中铳兵什一长九丁,什长兼小旗手,又有两名轻装铳手,战时负责挽马辎重。

而战兵什一长又十一员,其中轻装不批甲三员,战时负责挽马辎重;其中又分白兵什与矛手什,白兵着半身甲而多负木弓四张,矛手什着连身甲而携快弩五具。

四什编为一火,另有正副火长/番头并旗鼓号手,共计四十五员;三火编为一队,又有正副队正队将,并旗鼓号手文书杂佐等,是以铳兵队编有一百四十二员,战兵队共计一百六十员。

三队编为一团,其中战兵一队,铳兵两队,以正副校尉/部将、备将、虞侯、教导、材官,并护兵、书办、旗鼓锣号手等,共计三百九十员。

这样作为战地机动的最小的独立单位,如果遇到各种突发状况或是灾损,主官接战没多久就战死,这时候副尉继续指挥,副尉也阵亡,由虞侯(军法官)按照序列接替指挥,军法官阵亡后,教导(参佐官)继续指挥,参佐官阵亡,则材官接任。

如若是团属主官、差遣官、材官全部战死,则由次一级的首席老兵队队正接手。

因此,到了团这一级,哪怕损失了几乎所有负责指挥的军头,残余的部队还能够忙而不乱的继续战斗上很长一段时间,直到脱离战斗,而令大多数建制,有概率得以保存下来。

然后在吸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短时间就补充和重建起来。能够做到这一点,已经相当接近近现代军队的组织和建设标准。这也是近代军队与古典军队的重要分野之一。

当然了,因为在资源投入的重点与具体经历的缘故,目前能够面前符合这个条件的,也就是御营左军里几个拥有专属字号的老牌营头;以及其他三大军序中,作为基本标准和样板的,第一序列的老兵营;再就是直属的标兵营和教导大队,也能勉强算上。

而在团上又有营制,其中分为大小若干,乃是国朝最基本的作战单位。

以领两团一队为小营,约九百人,多见守备地方的团结、守捉兵等二三线部队;三团为中营约一千三百人,也是国朝前沿各军的标准配属;

而四团为大营,包括正将(折冲都尉)、副将(果毅都尉)、准将(旅帅)、虞侯长、参谋、材官等,并营护兵、骡马队、车管,司记书办等从属人员,足足有一千八百员定额。

因此采取大营制的,唯有少数精锐之师和王牌部队,并同畿内的拱卫、殿前诸军,方有常设。

而如今在我的麾下,也就是直属大本营资序的御营左军,第一至四个营头;行营右护军的第一第二营,以及前军的直属第一营,总计六个番号,才有资格拥有大营的编配。

而在前沿又有各路兵马使,权都监头衔而分辖数营之兵,除掉驻守、兵站性质的防戍营和补充营外,主战编制至少有三四千员,足以在特定的方向,形成独当一面的局部防守反击优势。

因此,两三个兵马使,就可以合称一军,在合适人选的统合下,足以主动发起一场局部的战事,而有这个资格领军一路的人,目前在我麾下,还不超过单手之数。

故而,如果是我决定带队主动发起进攻的时候,至少会以军级规模为调遣单位,至少保持出击方向有六个主战营以上的基本战力,以及后方至少四个防戍营,以承担巡道、护粮和兵站单位的角色。

根据预定攻击距离的远近,出发和回归线的通行情况,具体后防部队和劳役征发,还会有所增减。

作为本军的一大特色,就是格外强调充足后勤保障下的火器战斗力,再加上足够规模和频次的侦查预警手段,和尽可能周详的预设参谋作业,来消减战场之中的不确定因素,尽可能的预先立于不败之地。

毕竟,能够就粮与敌固然是好事,但是真要是主次不分的,把大军的安危全程,寄托在这些搜掠地方的手段上,那就是食古不化的教条主义与愚不可及了。正所谓的“沿着冒险机会主义路线一直向自寻死路奔去”。

这样下来,御左、右护、前军和青州守捉四大军序,已经在编的兵力达到了主战二十六营,防戍十三营。

除了火器为主的装备上,还有相当大的缺口外,一应兵员和训练,都已经在按部就帮的规划下,走在循序渐进的良性轨道上。

因此,目前我的手下,全脱产的正军编制有五万多人,其中主力资序的战斗兵员,亦是合计有三万七千有余。

这还是不包括了,在我镇抚名下的牙兵,与置制使的虞侯军两大序列下,各只直属部队的具体军额。

待到秋收接近尾声,我下一步也需要登船出海,前往江宁以外镇重臣的身份,第一次拜揭监国为首的大本营和岭外行在。

第905章 临峙5第272章 战了又战第841章 风动第138章 骚然第934章 惊破14第660章 出援10第848章 风动8第332章 燕归来第1044章 殇国4第72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660章 出援10第553章 序间7第1167章 沧澜11第676章 出援26第886章 反动6第430章 战局13第691章 暮气第267章 战淮南三第607章 怅怀7第1009章 夷变9第204章 梳理第1173章 沧澜17第737章 抉择7第928章 惊破8第836章 云起6第1041章 殇国第1184章 江宁变4第308章 淮北纷纷第887章 反动7第323章 仿如初见第90章 交易第1131章 潮新第1064章 零落14第870章 拨乱10第950章 破釜10第1145章 潮新15第742章 思变2第1081章 立新11第271章 文抄公的忧郁第192章 港西第931章 惊破11第1160章 沧澜4第388章 回转3第453章 归亡第1227章 平卢11第536章 风雨6第517章 矿业、前景第667章 出援17第1272章 卷荡2第355章 平海第1054章 零落4第5章 生与死(上)第859章 风动19第815章 启新5第80章 幕内第36章 扮演第991章 跌宕第696章 暮气6第479章 渐变9第777章 萌动7第376章 再战5第168章 微澜第276章 孤城、喋血第1228章 平卢12第836章 云起6第999章 跌宕9第733章 抉择3第1031章 澜动11第1025章 澜动5第448章 天倾16第641章 后手第648章 后手3第435章 天倾2第1035章 澜动15第164章 展开?转折第95章 偶遇第248章 内察第1087章 立新17第128章 夜宴与偶闻第410章 天下雄关(上)第971章 浮梦第609章 怅怀9第1030章 澜动10第1122章 浪奔2第848章 风动8第244章 谋求、谢礼第925章 惊破5第137章 浑然第213章 散尽第647章 后手7第902章 临峙2第438章 天倾4第60章 江宁2第1228章 平卢18第637章 怅怀37第181章 途战第290章 战淮北三第1001章 夷变第535章 经略9第436章 天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