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变数8

莱州,胶水县,

防戍第六营都头,权胶水县尉宋公明,也带着几个挺胸凹肚的跟随,在巡视着街道。

胶水县虽然并不算大,在上、中、下、望、要的五等县治中,只能算是中下流的规模,因此,横纵两三条大街,就是城池精华的所在了。

尽管如此,亲自管理一个城邑,并且自己治理下,从荒废颓败到慢慢变得起色,也是一种无形的成就感和憧憬啊。

当初他入驻胶水县的时候,可是只有淹没在一片蔓生荒草之中的残破城恒,连个像样的城门轮廓,都找不出来。

而城中则都是是火烧过后的瓦砾残断,水井和沟渠也被厚厚的沙土和野草,填埋的面目全非,活像个鬼蜮一般简直就没法住人。

全靠他和郓州营的将士,已经两千多流民青壮,所组成的劳役营,亲手用工具披荆斩棘,筚路蓝缕的从废墟上一点点清理出驻扎的营盘来。又挖出水井、水池和数条沟渠,引入可供大部分人马取用的干净水源,这才得益驻留下来。

然后沿着城墙残断的缺口,逐渐修起防范野兽乱入的壕沟和尖珊,建立起木质的哨台和烽燧。

派人在附近开辟田地和上山伐木,建立起第一批遮风挡雨的粗陋房舍,作为集体居住之用。

又在城外挖穴烧炭,派人入山林涉猎,取皮食肉,以供日用;堆土烧砖,填补城恒。

这才初步在胶水县,初步站稳脚跟下来。

暂时远离了城邑的繁华与文明之后,需要亲自带头参与劳作的宋公明,手掌也被多次抹除血泡,又变成一道道厚实的老茧。

其中的血汗与眼泪,实在不足为外人道也。

当啃了大半年的粮砖与咸鱼、咸菜之后,他们终于在城郊周边,获得第一批收成的时候,那种欢欣雀跃的心情下,吃起最常见的豆薯瓜菜来,却是格外的香甜美味。

胶水县境内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登州镇覆灭之后,登莱各州也成为各种不法之徒,肆意横行的庇护所和窝处,因此,在胶水县的治下,同样盘踞着大大小小的流匪团体和山贼寨子。

所谓蛇有蛇路,鼠有鼠道,作为曾经郓州的老公事,他虽然在军伍上纯粹是赶鸭子上架,半路出家的货色,

但在地方庶务上,比那个团练使姚仲平,他显然更懂得如何对付这些地方上的牛鬼蛇神和绿林草莽。也更善于利用自己的名声和人际资源。

于是,曾经仗义好客交游广阔的“及时雨””带头大哥“宋公明,在这里变成令人闻风丧胆,畏之如虎,咬牙切齿的酷吏“催命鬼“宋老鸨子、黑三郎。

因为相比军事上的碾压,他更擅长分化瓦解,挑拨离间,借力打力,收买利诱,乃至驱使为带路先头,挑动火拼和内讧,而坐收渔翁之利。

最终大约十多处较有名气的寨子和窝藏地,被剿灭和击破,成百上千的不法之徒和化外之民,从坚拒的藏身之处被用刀枪驱赶出来,变成了胶水县编管下的乖顺苦力。

在此期间,他之请求过一次援力,为了对付盘踞在乳山上飞鸟寨上千贼寇,据险而守的一片天。而从青州大本营请来数组炮团,轰开用山石堆砌的防要而一举尽破之。

为此,他也付出了被那些绿林好汉,亡命豪杰的余孽,数次刺杀的代价。最凶险的一次,乃是他外出巡道接粮,半途被埋伏的匪类残余所伏,数倍围攻于明堂山下。

最终死伤了数十儿郎,连他本人也被乱战中砍了三刀,血流浸透了大半边身子,才坚持等来了汇合的押粮队,内外呼应着一句击破了这胶水境内,最后一股较大的流贼势力。

带伤尤呼酣战坚持到最后的宋公明,也因为是血流过多而陷入昏迷,被抬回去躺了三天三夜才缓过气来。因此,在左肩上永远留下不能抬手过高的毛病。

他的努力与勤奋,终于得到某种回应。随着出现在谷土神祠改作的公衙之中,那名风尘仆仆来自益都的信使。

宋公明却发现自己,也面临人生抉择的关口,作为勤勉用事,卓有成效的嘉奖,他有两个选择。

一个是以本官升一级职衔,带领郓州营换防归还益都,别做任用与支派;另一个,则是从胶水县尉转任为胶西县丞,就此放弃军中的职事,而彻底转向他一贯期许的仕途发展。

他在心中辗转反复着,却是不由想起暂时天各一方的李铁牛,却不知道这位

遥远的西端,骑在一匹漆黑战马上的部将李铁牛,也在略带沉吟的估算这次归还的战果。

鱼俪在他身后,除了长长的队伍之外,还有缓慢行进的畜群。

这一次的例行出境掠夺作战,行程数百里,而转战至少三个州界约十余县,不过战斗强度其实并不高。

当然,作为重点打击目标的藩胡,早已经吸取了教训,处处遇敌望风披靡远遁而去,或是退守城恒避战不出。就连当地的人口也逃亡一空。

是以,这一路扫荡最大的成果,是杀伤两千余敌,夺得各色马畜三千四百六十一匹,另有驴骡牛羊等畜口六千有余。

现在的时节,正所谓秋高马肥风物正宜,在草原上乃是大多数牲口抓紧时间补膘过冬的最后时光,因此才有了这个数路出击的扫荡计划。

一方面是夺敌之势为自己资用,一方面也可以削弱那些敌势,所谓彼消我涨的加倍力量对比。

因此,相比之前几次主动出击和扫荡,数量上远不能与此相比,但这显然是入冬前的最后一次机会了。

虽然,目前李铁牛这一路所获的主要都是那些塞外最常见的草原马。

相比西北或是辽东的土生健马,个头既矮且小,爆发力也不强,作为军马乃至战马不怎么合格,但是胜在吃的苦也耐劳役驱使,烧焦驯养和适应之后,作为周期较长且琐碎劳动的驮马,还是可以胜任的。

对饲料更是不挑,作为日常农事生产的下脚料,豆粕秸秆麸皮草梗都能吃也能消化得了,实在没得吃放到野外光吃草也能勉强活下去。

只是因为生在苦寒塞外的缘故,而能够抗寒却不怎么耐暑热,到了夏天需要仔细照料和关注,谨防瘟病而已。

因此,具体分派到各个合作社和聚居点的畜户里,无论是作为牛畜等大牲口的补充,还是作为配种繁育的对象,也是颇受欢迎的,

而按照军中的规定,具体出战的部队可在这些战利品中,优先择选补充损耗和所需。

然后,再按照三分之一的作价,折算城各州通行的钱票代卷等物,按照出力和贡献的大小,已经具体功绩双重标准,分摊到每一个具体的将士身上,也是一笔不错的额外进项。

然后拿去军中供销社和流动车贩,采买各种日用之物,或是到自发的野市或小市上置换成其他个人需要的东西,乃至放到指定的钱庄里存起来吃息。

想到这里,他不免有些隐隐的期待。

第378章 再编与齐列第608章 怅怀8第1025章 澜动5第401章 忧喜第854章 风动14第1287章 旋灭7第598章 期新8第972章 浮梦2第518章 兵戎2第461章 归亡9第632章 怅怀32第670章 出援20第227章 宅与成果第956章 沉惊6第95章 偶遇第648章 后手8第933章 惊破13第324章 爷五死与喜当爹第一把四十九章 除受第1193章 徐州起3第893章 反动13第965章 沉惊15第465章 归亡13第1073章 立新3第262章 天灾 人祸第1037章 澜动17第1120章 归远20第286章 战淮南二第670章 出援20第750章 思变10第660章 出援10第630章 怅怀25第117章 端倪第197章 船谈、交心第890章 反动10第111章 风起第683章 落尽3第138章 骚然第458章 归亡6第842章 风动2第339章 防要第22章 夜宴、百态第913章 临峙13第1173章 会江宁3第103章 蓄势第136 未然第225章 街边、交锋第30章 浮生、道途第1101章 归远第709章 启东(9)第1126章 浪奔6第618章 怅怀18第740章 抉择10第353章 援济6第1259章 再决9第1159章 沧澜3第819章 启新9第1044章 殇国4第893章 反动13第790章 萌动20第1218章 平卢8第24章 间闻第515章 兵戎5第1053章 零落3第1194章 江宁变8第717章 大罗(7)第59章 江宁第395章 在河北第784章 萌动14第442章 天倾10第590章 变数10第1266章 又决6第462章 归亡10第1252章 再决2第1215章 平卢5第839章 云起9第1099章 立新29第1239章 底定9第294章 战淮北八第49章 夜酬第1015章 颓然5第847章 风动7第766章 忧乱6第155章 阵前、暇间第923章 惊破3第726章 异梦6第407章 陷没第902章 临峙2第626章 怅怀21第759章 徒变9第255章 对练第772章 萌动2第162章 迷梦将醒第209章 世风日下?第1186章 会江宁10第731章 抉择第413章 两重第1001章 夷变第661章 出援11第535章 经略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