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异梦2

好吧,这个班首步烟飞也真是神奇,居然能够在罗氏的腹心地带,玩起失踪来。只怕其中还有更多不足道的内情和勾当把。

好容易满口废话和客套的,送走罗氏本家前来安抚和慰问的代表。

然后,底下又有人报告,顺安堡内提供服务的那些奴仆和杂役,在当晚出现了个别失踪现象,正在暗中排查期间的刻意行迹。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我的随身幕僚小组,再次提供了一个建议或者说是盲点。

关于在安顺堡内是否存在某种意义上的密道、后门之类的,可以为人所利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毕竟,这是对方的主场和地利。

于是,新一轮挖地三尺的排查,就此在鸡飞狗跳的喧闹中迅速展开来了。当然明面上说说法是就地改造,加强防备云云。

却是家老罗思瑾亲自到来,当然了,已经恢复了城府和气度的他,这次又给我带来了一份追加的协议。

关于口头借兵之约的补充内容,确定了向淮东借兵五千为最大上限的正式条款,并且规定了诸多的具体内容或者说限制范围。

比如需要我亲自带队参与,但通常情况下无须直接参加战斗,只要带着部队站在相应的阵营里,以压阵和守垒为名做壁上观就可以了。

作为代价,而且罗氏将一次性支付最少维持三个月的军费,作为定金和开拨所用。在作战期间的一切人吃马嚼的耗费和补充,将有罗氏全权提供无虞,。。

乃至本队在行军过程中,如果遇到敌袭的话,将以斩首和缴获的比例,向罗氏换取相应的金钱或是实物。

如此林林总总的就像是一份,放大版的短期义从雇佣协议,只是从寻常待价而沽武装团体变成了我所辖的淮镇,性质也从暂时的从属和附从,变成对等的请求和协同。

但其中围绕一个根本要求,就是时刻都要我打着自己家的旗号,站在罗氏的阵营里。

而真要按照这份条款执行起来,看起来简直优厚的让人难以置信了,当然也有一些隐藏性的防范条件和预备手段。

比如驻地必须由统一协调安排,出兵时的具体活动范围,不超过本阵的若干距离。

不过这些都是最初的提议,还可以继续商榷和讨论,具体细节和条款的。

送走了罗思谨之后,我又看到了另一行人,接踵而至的出现在了安顺堡的大门前。

又有新的访客么,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今天还真是热闹非凡啊。

对方通报身份,却是罗氏的另一位家老罗肃先,所派代的代表。

从名字上看,就可以得知他是前代老藩主的弟弟,身份地位上,比起从家族分支混成家老的罗思谨,天然的身份地位又要重要的多。

要知道,刚刚在辽郡城里发生了重大的变故;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是身为落实到额族人和臣下,绝大多数人都要避嫌的;至少要在名面上保持与本家的一致步调才对,但是他显然没有这种忌讳。

不过,我就没有必要给对方这个面子,直接让手下的薛徽言去接待了。

“博罗会?”

随后,我就不免惊讶了一下。

“他们居然敢出现在这里”

“并且想寻求和我方的接触?。。”

海州,郁洲港码头。一个声音感叹道。

“这就是如今淮东的气象么”

说话的人还算年轻,却自有一股久历行伍的凛然与肃杀之气。而更多明显比他年长而拥有资历的人,却只能站在身后以他马首是瞻。

他感叹的事情却是世事弄人,正所谓阴差阳错的一步错过和落后,几年时光就已经被落下了这么远。

要知道当初赵隆,还是在那次中毒事件之后,幸存者的碰头当中他介绍给对方认识的,现在却已经是可以独掌一面的代理方镇大员了。

就连淮镇的前身和渊源——当初的北面讨击军,也是出自他的建议,可是他却没有能够坚持下来,但是让那位旧识在举目皆敌的逆境中,自行发展到了如今的格局和场面了。

当初广府的成军和校阅当中,同为模范新军的一部之长,自己的起点和根基甚至要比他好得多,但一场北伐下来被赋予厚望的新军七将,就纷纷现了原形或是露了怯。

或只能说是时运不济,或说是人力不可抗拒的天意弄人,或是根本就是格局和背景有所缺憾和不足。。经过一番亢长的数千里转战,已经先胜后败的局势逆转之后,

最初意气风发的新军七部,最后能够成建制保留下来的番号不但半数。

自己也心甘情愿的在一次次协作和援力当中,逐步认可了对方的额实力和眼光,而甘心退居到从属的位置上,

而最终能够被奖赏和看中,升格为正式军序则只有前锋两个半。自己这只裹挟在中路军里退下来的残部,甚至还不能算在其中呢。

至于开镇一方的,则更是只有他独此一家,又怎么不能让人生出某种,望尘莫及又为之兴叹的羡慕妒忌恨来呢

根据朝中有某种风声和颇大可能性,他身为枢密副使兼资深军帅的老父,将暂时接替已经在东南行司坐镇太久的招讨总管宁冲玄的位置。

因此,与比邻的淮东打好关系,以及期待相应的对策,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尽管如此,在艰难卓绝的突围和逃亡之路上,失去了大部的人马和亲信之后。

哪怕他身为枢密家的公子,想要从中路军退守的襄樊战线,那个破烂成筛子的烂泥潭和死地里,抽身出来,也饶是飞了一番功夫和气力了。

虽然没有眼见为实,但这些年关于淮东的传闻,倒是听了不少。虽然因为某种天然对照之下的嫌妒之情,其中大多数不乏各种非论和负面而夸张的传说。

但登上淮东得土地之后,第一感觉是是各种分忙碌碌,几乎看不到任何闲下来的身影,也看不到任何港区所特有的,无所事事游荡的乞丐泼皮什么的闲杂人等。

在这里的每个人,似乎都有自己的位置,而按照各自的职责和分派,像是一架大型机械上的微小零件般,紧密的运转协作成着。

这种效率和态度,也就是一些经年日久的大型工坊和场主那里才能看到一二。

不过,他一想到对方的出身背景,不由又有些释然了,对方就是靠搞这些东西起家的不是。

然后再加上一些类似军营的管制手段,能够弄出这样的局面,也不算奇怪。

修得笔直的桥梁,将郁洲大岛和大陆连成一个整体,但仔细看起来这座桥梁,居然是一道跨海大堤。

虽然这段海堤的距离很短,但能够围地填海造地,本身也代表了淮东某种建筑资源的实力和底气。

下面是石堤为基础,而上面是数条带木制遮护和草木绿化的宽敞通道,其中还分成了人和车马,分开往来的硬化大道;以及比邻的,由马拉的特制大车往来的硬质轨道。

仔细观察的话就会发现,这些轨道居然还是包了铁面的。这个管中窥豹的细微处,又让他更加增加了某种期待和猜想了。

想到这里,他不免看了眼跟在身后的面孔,既有期盼和憧憬,又有野心和欲念,那些人居然还指望自己能够做些什么。

负责迎接和接待他的则是昔日的旧属,分作十几路马队冒死冲出去求援的信使之一,刘光世。

而昔日身为亲营马队队将的刘光世,如今已经是淮东置制使左虞侯军,猎骑第三营的一位正将了。看起来虽然饱经风窗和沧桑,但是更显得壮实和健硕,并且居养的红光满面气色颇佳。

只是在对方格外恭敬和殷情热切背后,却是始终保持足够距离和拿捏分寸的态度,让他有些稍微唏嘘和感叹。

而在不远处的建筑上,则是秦长脚的人,在隐隐监视和窥探着。

根据镇抚府“关门起来,放狗咬人”的预先部署,秦长脚领导下的肃查奸细与藩怠工委员会,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职权。

从原本北方滨、济、齐三州,东部的徐、兖两州,南方的泗、宿两州等,边缘缓冲地带的流民及编外人口,相关肃反事务;扩大到腹心六州境内的劳役营、改造营;沿海盐场、采石场、挖砂场,内陆矿山等监管劳动场所,

以及一份对二等以下临时户口,行使检查权的临时授权书;以配合镇抚府开展的新一轮反浪费与提高生产效能的运动。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才是那个对于任何来自南方的官方派遣和公事,最是敏感和警惕的那个人。

从根基上说,他的职位才是那个最容易被取代和替换的对象。。

看看《唐朝工科狗》的书评区,在看看我的书评区,真是悲从心来啊,不过还是要强烈推荐一下,被狗叼光节操和下限的《唐朝工科狗》。

第993章 跌宕3第857章 风动17第950章 破釜10第69章 生天第56章 世艰第614章 怅怀14第48章 再变第1167章 沧澜11第330章 猛进二第481章 渐变11第444章 天倾12第1231章 平卢15第763章 忧乱3第232章 回程、意外第748章 思变8第1001章 夷变第737章 抉择7第3章 在人间(下)第3章 在人间(下)第1179章 会江宁9第526章 经略6第619章 怅怀19第67章 协谈第396章 在河北6第226章 禁足?处断第880章 拨乱20第1016章 颓然6第987章 浮梦17第1274章 卷荡4第299章 战淮北十三第951章 沉惊第1106章 归远6第1206章 淮动6第436章 天倾第206章 诸事第199章 投献?第1052章 零落2第923章 惊破3第212章 年会第1085章 立新15第982章 浮梦12第1119章 归远19第692章 暮气2第185章 隐杀第665章 出援15第665章 出援15第1131章 潮新2第526章 经略6第896章 反动16第282章 求助与自救第649章 后手9第458章 归亡6第166章 交代?第840章 云起10第12章 山中日月长第664章 出援14第888章 反动8第168章 微澜第125章 心防第10章 转职了?第461章 归亡9第446章 天倾14第204章 梳理第3章 在人间(下)第168章 微澜第6章 义军第1259章 再决9第231章 了却第484章 渐变14第701章 启东第71章 偶见第490章 渐变20第121章 日常第584章 变数4第655章 出援5第480章 渐变10第879章 拨乱19第886章 反动6第604章 期新9第261章 动员 炮组第652章 出援2第129章 宴终与插曲第246章 营地,装备第713章 大罗(3)第1100章 立新30第196章 离去第1193章 江宁变7第912章 临峙12第814章 启新4第1058章 零落8第753章 徒变3第466章 归亡15第465章 归亡13一百三十章 短暂回归的日常第479章 渐变9第443章 天倾11第272章 战了又战第346章 天哭第995章 跌宕5第157章 不该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