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6章 忧乱6

天气渐热五月初七,吉日。

经过一番卜告山川神祗和祭祀先祖有灵的仪式之后,猬集在辽西郡内的大队人马,也带着大批被裹挟而走,当地人的怨望、伤痛和眼泪,终于踏上的班师回家的路程。

当然了,因为联军下辖足足有六七万大军,除了各藩按照各自的实力份额,留下来镇守对方的两万多人之外。

剩下的依旧还有好几万大军,不可能都一股脑自行其事就这么散了伙跑回去的,而是按照距离的远近和主从的批次,逐次出发的。

而先行出发的自然是罗藩的人马。

因为这些诸侯联军,除了少部分可以穿过东面的显州,沿着大凌河上游,直接返回北方之外;大多数都是来自西北和西南的藩家,少不得要穿过罗氏的领地,甚至是新城州之类的腹心之地,才能以最短的距离和速度,返回自己的领下。

因此,罗藩本部的人马先行一步,安排好沿途的事务,就显得尤为重要。

此外,根据罗思瑾那头的消息,待大部分诸侯的军队纷纷返还之后,他们的当主或是代表,将会汇聚在按东南部的额重要枢纽之地——新城州境内。

以便对于昔日诸侯们的盟约和誓言条款,进行更进一步的修正和深化,要知道,当初以罗氏为首的七大家联盟,就是在罗氏的这处重镇——新城给定下的。

这一次还不成热打铁,将大势之下最大限度的利用起来,那也妄为昔日的安东第一家了。

当然了,我和我的部队就被留在了辽西,暂时不去愁这个热闹了。说实话我,自从前往辽东观礼依赖,各种突发状况的热闹,已经凑合和参与的不少了。

而本地留守的手尾和事情也有不少的。

据说罗氏还打算在辽西四州新设一镇一军,外加上当地数十城主辖下,自募和训练的藩兵,构成最基本的防御体系和武装力量格局。

其中新设一军就是驻留辽西郡的广乐军,以罗允孝为军使,预期的具体编制在六千至八千人左右。

而新镇则设在南方的锦州境内,由当地藩兵四营为主干扩充而成,以家老罗思谨为镇防使,预期下领四个中等军府,以驻地所在命名为松山镇。

以轮流协助淮东军驻防南方那道,沿着小清河所建立的墙垒防线;在来自罗藩不计代价的人力物力的投入下,这道最初由土木仓促草就,而颇为简陋的战地防线,也已经是完全大变样当中。

比如开义城附近几座子城被拆除后的材料,都不约而同的出现在了,这段两三里长的防线上。专门的城门和门楼,还有若干大型的塔楼,以及防范和监控附近山区的哨楼等一应设施,也正在紧锣密鼓的建造当中。

此外,还有就是其他人事上的安排:

诸如那位阵前监造官金富试,仓言州小分藩的家主,居然做了辽西别驾,成为实质上留守文武的二号人物,以负责战后的营造和重建事务;

而负责提刑狱讼的辽西司马,由藩主罗湛基身边的藩卫头领罗襄贤出任;至于负责钱粮户册的州主簿,则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家臣李梦德出任。

而与此同时,第一批武装屯垦团,也已经自淮东渡海而来,开始在盘州沿海几处河口附近圈地划界,建立若干个屯围,进行补耕前的准备。

相应的种子、农具和各种生活物资,也陆续随船抵达了。至少,从大多数人中反应可以看出来,他们对于当地深褐色的肥沃土质,很是有些满意的。

剩下的事情,就是如何解决那些逃进山区的当地百姓,以及混杂在他们之中的散兵游勇和残余力量。

这个进山搜捕和清剿的任务,大可以交给那只罗藩的友军,而只要专心驻守小清河的墙垒防线;这样就可以省下今后一段时间内,打治安战的成本来,

至于残余的敌对势力,跑到平原上来骚扰的话,那就是排队枪毙的最好靶子和目标。从守垒和野战经验上说,还没有人能够避得过我的淮东军呢。

况且,我还有至少一营以上的骑兵,正在当地编练和武装当中,作为清剿行动的配合手段,搜捕和追击那些,被驱赶出山区的漏网之鱼,是再合适不过的对象了。

然后,就是后续驻留部队的安排,我的本阵不可能长期留在这个地方的。作为淮东镇的精锐部队,长期在外行军打战的耗费也是一点儿都不小的。

因此,日后驻军的规模虽然大体不变,但凡事成分和结构就发生了调整,

毕竟,如果只是守垒兼维持地方的话,长期用主战营驻留是杀鸡焉用牛刀的浪费。就算是用防戍营和守备团,也完全可以胜任的。

故而将有三个防戍营和两个主战营,构成锦州和盘州的主要武装序列。

其中三个防戍营,除了一个是梁山众组成的防戍老营,新受命为滨州营之外;其他两个都是淮东军中的老安东兵,加上招募自联军中的藩家子弟为骨架,建立起来的新营,分别命名为暂编第十五、十六防戍营;

这也是淮东军现下军职发展成熟后,开始施行的一种补充激励制度。

按照成军的早晚和表现,各自服役时间的资历和功绩多寡,来在津贴和补助上细分这些新老部队。

比如刚成了的部队,就只有“暂编”的头衔;无论薪饷还是津贴、补助还是福利都是有所减等的;

直到服役一年逐项合格之后,才可以称为“新编”某部,享受最基本基本的待遇和福利;

而日常作为架子部队为此的存在,则通常被称为为简编;大量吸收自外部武装力量,或是合并压缩自其他部队的建制,则被称为“整编”;

只有服役超过三年,而考核优良的部队,或是在较大的战事中有优秀表现的新晋,才可以得到,才可以享受完全待遇和福利的“正编”部队。

然后再接下来,则是老字号营头们的额外福利;又有专属字号的老营和只有驻地通用字号老营之间的差别。其中拥有专属字号的老营头,在淮东军数十个营头当中,也不过授予了七个半而已。

以鼓励这些部队之间相互日常的良性竞争和战场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因而,另外两个主战营,则是来自行营右护军简编第九营,前军简编第八营;这两个被补足的尾数序列,以承当相应驻守小清河防线的职责。

而三个防戍营,则按照沿海平原的南北走向,分驻在两州的龙城、景县、塔城等交汇要冲之所。

此外,还预计以城为单位,用缴获甲械杂七杂八的剩余,将填户移民的青壮武装起来一部分,组成约莫七个守备团的基础。

而如今有了新地盘和纵深,以及相应增加的钱粮赋税和人口的基数之后;相应主战部队的上限,也可以略微向上调整一些了。

这样,除了屯垦营造性质的建生军和部分脱产的各地守备团之外,淮东镇的主要武装力量在总数上达到了六万三千员左右。差不多等于十五口抽一丁,或是五户养一兵。

当然了,在国朝的编制中,则还是只有四万七千人的员额。而且这个供给数量也不是全额的,折现成杂七杂八的物资之后,能拿到手的大概还有八九成,放在国朝的惯例中,也算是相当的良心了。

而在随军的姚平仲和折可适之间,我也在权衡考虑着,让谁留下来做为正任,负责经营和守御这新取的两州之地。

经过这些年的锻炼和考验,这两位也呈现出各自发展和成长的趋势来。

像我身边放出去独任一面的姚平仲,经过在莱州团练副使的锻炼,治军官民的综合水准更平衡全面一些,不足就是没有亲自残余过大战役的领兵经验;

而最初被我看好的折可适,也在延边的军中表现出某种积极进取的锋芒来。可以说每一次随军出击的机会,他不论在谁的麾下听效,都表现出令人注目的水准和活跃度来。

只是,也就没有过多的机会让他在后方庶务上有所表现了。

而这一次留守的人选,虽然军事上的压力有限,但更需要兼顾多方面的职责。

不但要能种田尽快获得产出,还要保持足够的战略主动性;也就是维持有限而精干兵力的情况下,对平卢道营州方面的北朝军,进行持续的骚扰和试探。以保持足够声势和压力,以及事态上的主动性。

这就要求对骑兵的运用,与和步军协同也要有相应的经验和水准。还要有足够的机变和城府,可以及时处理北面罗藩地盘上的发生的事态。

因此,也让我一时有些委决不下了。

第677章 出援27第1280章 卷荡10第928章 惊破8第965章 沉惊15第207章 升官与发财第302章 战淮北十六第994章 跌宕4第305章 战淮北十九第777章 萌动7第1276章 卷荡6第115章 梦醒第1121章 浪奔第561章 营生第156章 该来的第181章 途战第819章 启新9第368章 折转第1160章 沧澜10第302章 战淮北十六第697章 履新第658章 出援8第219章 私贩们第827章 启新17第726章 异梦6第976章 浮梦6第424章 战局7第761章 忧乱第1053章 零落3第843章 风动3第73章 故交第508章 根本3第442章 天倾10第1015章 颓然5第1068章 零落18第113章 惊梦3第1022章 澜动2第704章 启东4第20章 得失之间第290章 战淮北三第1232章 平卢16第347章 应调第438章 天倾4第871章 拨乱11第804章 沦没4第726章 异梦6第619章 怅怀19第1253章 再决3第223章 裁汰 机会?第804章 沦没4第1193章 江宁变7第1277章 卷荡7第1219章 平卢9第880章 拨乱20第892章 反动12第948章 破釜8第1212章 平卢2第290章 战淮北三第265章 各处 闲愁第802章 沦没2第459章 归亡7第531章 经略5第1147章 潮新17第216章 理化、现状第1160章 沧澜4第1026章 澜动6第381章 战云3第1206章 淮动6第532章 风雨2第836章 云起6第276章 孤城、喋血第436章 天倾第564章 营生4第203章 只若初见第1203章 徐州起7第1191章 徐州起第823章 启新13第57章 偶然第1057章 零落7第308章 淮北纷纷第1134章 潮新4第591章 期新第543章 序间3第868章 拨乱8第880章 拨乱20第1159章 沧澜3第904章 临峙4第112章 惊梦2第1264章 又决4第442章 天倾8第535章 风雨5第807章 沦没7第330章 猛进二第305章 战淮北二十第267章 战淮南三第474章 渐变4第164章 展开?转折第833章 云起3第497章 闻惊7第1085章 立新15第135章 微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