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6章 破釜6

好吧,这一连串的突发事件处理下来之后,对我来说也不是全是坏事;至少,给我相应的口实和理由,在军中宣扬和强调友军不可靠和拖后腿之处,属于需要保持警惕和防备的对象;

同样也足以打消军中某些潜在的侥幸心理和摇摆投机的立场了。

这样,一旦日后事情有所变化和需要的话,再对这些曾经的友军动起手来,就在没有那么多的心理障碍和思想上的混乱了。

另外,通过亲手报仇为名的城头处刑行为,等于也让刘延庆带来有残存下来的那些旧部,变相的给我叫了一次投名状。

毕竟沾上了这些友军将官的血之后,他们就很难再为自己开脱和辩解了,而只能依靠和指望淮镇日益壮大后的势力庇护,而变相的在这方面一条路走到黑了。

当然了,在刘延庆的麾下作为老牌将门世家的底蕴,又有个在役宿将兼枢密使老爹帮衬和扶持,还是有不少现成的骨干和人手;

比如那个在刘延庆病倒后,临危受命出来带领大家结阵自保的临时副手,叫吴磷什么的副都监兼第二营正将,就被我很是看好当中。

据说他是现役西蜀行司出身,后来被调拨到了襄樊战区去,指名编派在刘延庆的麾下听效,然后在一连串战事中逐步提拔起来的军将;也是刘延庆确定被外调东南路之后,专门请了许可和公文,指定带过来的几个老人之一。

当我让刘延庆的旧部亲手报仇的时候,他估计也猜到了什么,然而在冠冕堂皇的理由和众意难违的阳谋之下,却只能无可奈何且做苦笑的屈从与这个结果和既成事实。

偶然想到这里,我不禁有些自我感叹和内省,呆在这个位置上久了,似乎思考问题也变得越发腹黑和功利起来了。

不久之后,马不停蹄的再次引兵进入含嘉仓城的时候,我的心情也是有些故地重游的唏嘘和怅然。

因为,就在数年之前,这里成为了御营右军兵锋所指的最终点;而从含嘉仓城中得到的收获,又成为后来支撑本部转战千里而筚路蓝缕的淮东镇新起点。

等等,我忽然想起来一件事情,貌似有个人已经被我晾了好几年,差点都被彻底遗忘了,也不知道病治好了没有。

含嘉仓城里的北军正在分为两派内讧,杀的满地尸横遍野,还有人在肆意的放火,浓烟喧嚣直上而十分的显目;结果,直到我麾下的淮军杀到近前还没有反映改过来,就被毫无差别的彻底击溃了。

而在仓窖群中刚刚被点燃了一小半的火势,也很快就被扑灭了,通过审问俘虏才得知,

处于少数的一派,是负责烧毁含嘉仓城里的剩余物资,勿使流落到南军手中;而另一派则是附近自发聚集起来,试图抢夺和瓜分了含嘉仓城里的物资,而出奔城外其他军伍。

这显然是一个好消息,说明被北朝在含嘉仓城里依旧留下了足够的物资,可以作为我们的战利品;这样我这次几乎动员了大半淮东之力,来维持的长途远征之战,不算的上是一无所获,而正是有了第一批的收益和进项了。

但是,还没有等我的人逐一的清点和打开仓窖,就又有了新的发现和报告。

开始巡逻的哨兵,在北面城墙下找到了大量被遗弃的甲骑具装,以及游荡在北面城墙和仓窖建筑之间的无主战马,城墙之下那一堆又一堆的甲衣,就这么就地脱下来而丢得到处都是,让人有些意外和惊呀。

虽然这些马匹已经已经被当场刺死了一部分,但是还有相当数量似乎因为走的仓促,而被匆忙放弃了;然后又被闯入的乱兵捕杀吃掉了相当一部分,剩下来的全部受惊四散逃到了仓窖建筑群里。

而这些马匹似乎在这里已经饿了好几天,而掉膘的厉害都露出明显的肋骨来,本军的将士发现的时候,它们把地面能够找到的野草枯枝都给啃光了,又撕咬起那些遮盖的篷布和檐角下的木枝来。

因此,当辎重队的辅兵拿出草料捆和加料的豆粕饼,很容易就把这些饥肠辘辘的动物,给吸引得聚集过来,然后再埋头开吃的过程当中,毫不抗拒的被圈围套捕住,最后到手的居然也有两千三百多匹。

相比那些看起来相当光鲜甲具,我更在意的是这些能够负载甲骑具装,并且有过临阵经验的优质战马啊;其中大半养一养恢复了膘肥就能马上派上用场;

而就算是那些受伤或是生病的战马,只要能够照料回来弄回淮东去配种两三代之后,就完全可以进一步提升淮军骑兵的战斗力和活动范围。

这也让我再次确认了某种可能性,也许北朝中枢早已经弃城出逃了,所以就连作为精锐部队和王牌的黑鳞骑,都把装备和坐骑给丢得到处都是。

接下来,就是对含嘉仓城里的仓储窖存,进行清理和检查的时间了。

作为都城乃至北朝的第一大仓储地,这里南北逾里而东西数里可谓是占地范围颇广;其中分为数十组大型建筑群落,而共有圆形仓窖400余个。

据说大窖可储粮1万石以上,小窖也可储粮数千石。在泰兴年间谷物极贱的最盛时,储粮达到了六百多万石,几占天下官仓贮存的三分之一。

其中绝大多数仓窖都是半埋式堆顶结构,在深坑式的窖壁挖好后用火烘干,把草木灰顺势摊在窖底,上铺木板,木板之上铺席子,席上垫谷糠后再铺席子;窖壁也用两层席子夹一层糠,里面装粮食,离地面半米处同样用“席子夹糠”法覆盖,然后封土,才算完工。

然后封土上种小树作为监测手段:如果粮食发热、发芽,小树就会因为根系受到影响而变得枯黄,而及时进行腾换或是清理。

并且在外部的覆顶和出入口,都经过了砖砌夹墙而涂灰浆密封的防火防潮处理,因而除了略微地陷的西北角外,基本没有怎么收到城外黄河大水的影响。

因此,最先被清理出来的是,就是南侧那些刚刚过火又被扑灭的少数仓窖。

其中着火最严重的十几个仓窖都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倒塌和陷没,其中只能翻出一些烧焦布头麻袋什么的残余物件。

紧接着被清理出来的,则是一些车马构件和相应的木料、工具等物,虽然被大火给熏黑了不少,虽然看起来价值不高,但还是多少可以派上一些用场的。

然后受到影响最小的仓储部分,则是一些保存比较完好的索具,轮毂,还有铁、铅、铜、锡之类的金属锭子和粗坯料。

接下来开仓的运气就不怎好了,除了偶然发现几个仓房部分破碎渗漏的酱酒坛桶之外,一连开了十几处的仓落,里面不是空空如也的满地落尘,就是已经霉烂朽蚀不堪的粮食和布帛,一拿起来就是沙沙往下掉灰渣。

再下来又发现了好些库存的武器甲械,只可惜样式老旧且管理不善,连皮质的内衬和编带,还有盛放的木架子都朽烂掉了,剩下散落锈迹斑斑的金属部分,只能拿去回炉的废料之选。

直到第五批仓窖群中,才有所稍微令人振奋的发现,几个仓窖里虽然不是满的,但或多或少都贮存有成捆的棉花和成批的绢布,总计下来也有好几万件;

然后在最后一个仓房里,居然还有已经制作好的夹袍和棉衣,以及数量更多经过缝制的靴鞋被面帐布等半成品,显然是为了过冬所准备的防寒用品。

却是始终没有发现,如同当初那一次金银类贵重财货和珍宝古玩之类的重大收获了,也没有多少可以现成利用起来的粟米豆麦。

这时候,满是漂浮物的水面上,磕磕碰碰的划来了一艘船只,还有他们带来南面关于中路帅司的消息,

第94章 厚积3第414章 两重(下)第1064章 零落14第536章 风雨6第586章 变数6第759章 徒变9第1045章 殇国5第675章 出援25第543章 序间3第1111章 归远11第779章 萌动9第582章 变数2第1195章 江宁变9第48章 再变第665章 出援15第819章 启新9第1059章 零落9第一把四十九章 除受第1214章 平卢4第314章 淮北纷纷七第90章 交易第590章 变数10第491章 闻惊第54章 相见时难第619章 怅怀19第1091章 立新21第1133章 潮新3第660章 出援10第485章 渐变15第62章 假作真来真亦假第1144章 潮新14第1050章 殇国10第862章 拨乱2第29章 萝莉萝莉,顺我心意第388章 回转3第790章 萌动20第1069章 零落19第1122章 浪奔2第61章 揽胜第791章 肘腋第823章 启新13第606章 怅怀6第201章 迎送第761章 忧乱第744章 思变4第243章 纠结、攀谈?第378章 再编与齐列第385章 战云5第724章 异梦4第179章 再遇第712章 大罗(2)第939章 惊破19第644章 后手4第340章 挖角和折转第659章 出援9第295章 战淮北九第869章 拨乱9第660章 出援10第1030章 澜动10第一百七十三章第234 眼界第957章 沉惊7第472章 渐变2第716章 大罗(6)第388章 回转3第761章 忧乱第553章 归还(3)第1136章 潮新6第662章 出援7第1247章 新章7第1040章 澜动20第1136章 潮新6第862章 拨乱2第618章 怅怀18第167章 偶现第1012章 颓然2第1144章 潮新14第20章 得失之间第260章 交嘱 幸运第1084章 立新14第1284章 旋灭4第398章 在河北9第967章 沉惊17第771章 萌动第35章 逃离第1053章 零落3第907章 临峙7第1259章 再决9第1126章 浪奔6第971章 浮梦第1129章 浪奔9第1058章 零落8第780章 萌动10第610章 怅怀10第1195章 江宁变9第566章 营生6第929章 惊破9第32章 叙往第451章 天倾19第1216章 平卢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