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华亭的城防失守城门大开,一营主力进城以后,城内明军的反抗也宣告完结了,以守城将领的亲兵骨干为中心的一小部分死硬份子,在首脑相继被炸死后,大多也不再执着固守,纷纷跑路。
而那些想要浑水摸鱼的溃兵和地痞流氓则是像是彻底的失去了理智,想临走前捞一笔盘缠,四处烧杀抢掠。
城内一片大乱,幸好混乱持续的并不长,一营长卢林龙所率主力进了城后,先占领城门出入口,然后一路扫荡,同时将投降的明军官兵,无论所有,一律解除武装驱赶至瓮城,城内各家各户不得关门闭户不得外出,把守重要的路口后,以班排为一组,在城内搜寻残军,并组织百姓扑灭城内大火,按照街道间隔分片区的清剿游荡的明军乱兵。
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到了下午四点时分,华亭已经被控制住了,少量的火情也都被扑灭了,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原本属于明军的辎重粮草缴获无数。
华亭民众,无论富贵还是贫贱,都在惶恐与惶恐之中迎接着这座城池接下来的命运。
只是有人没能活着看到明天的太阳,因为兵力不足导致的问题就是混乱中被杀者的尸体还横七竖八地躺在大街上没有来得及清理,一片乱糟糟的场景。
等卢林龙入城到达县衙的时候,这时城里的乡绅已经在这里等候了,上吊殉城的县令尸体仍摆在门口,这些与之相熟的本地人已经开始迎接新的掌控者了。
“现在城内实行军管,都别在这里傻站着了,我军务繁忙,尔等皆在衙内等候消息,各项工作烦劳配合。”
“将军所命,敢不从命。”一群乡绅们纷纷拱手,拍胸脯保证配合,要钱要粮要女人都行。
“嗯,其他的自有后续的民政部门来接收,去吧去吧。”卢林龙摆摆手,懒得理这些地头蛇,看他们如同死人一般,然后发布一系列命令。
“县衙的所有三班六房衙役白役,今日日落之前皆要到县衙集中,与乡绅大户一起等待接收人员,胆敢不来者,以叛逆论处。封锁县库粮仓,不许闲杂人等乱动,违令者军法从事,俘获战俘全部押到瓮城内,等后续接收人员,三连至北山防守,其他连队收缩至华亭城内。”
随着一连串的指令下达,局势终于安稳了下来,原本的试探进攻打成了歼灭战,让兵力不足的问题愈发严重,临时的军管政策只能行一时,接收工作最是复杂,还好民众联盟在接收工作方面已有相当的经验,而且在第二世界培养的民政骨干就是为了这一天,不用前线军官为这些事情烦恼,只要击败明军,入城占领重要的部门,收缴武器,抓捕逃兵,等待后续支援即可,一切都有条不紊。
傍晚的时候,炮火枪声终于渐渐平息,华亭城南附近的街巷里,满地都是碎石,城墙附近明军兵丁的伤亡严重,等一营控制整个战场后,医疗组才进城开始救治工作,初始城内民众还有些惧怕,等安民告示宣传半日之后,看民众军军纪良好,百姓才慢慢恢复秩序,有些在倒塌的建筑残骸中哭喊着,试图找到自己的家人。
哭喊惨叫声此起彼伏,赵阿三被他的几个兄弟排着队战战兢兢地从城中穿过,去往俘虏们的临时安置点瓮城,他们跑得算是明军中较为早的,可惜对于民众军来说还是太晚了,在去往萧关的官道上被民众军骑兵截住了。
一枪擦过赵阿三的右臂,带起一阵血花,眼看是不可为,没有抵抗,抱有一丝侥幸,他果断器械投降,现在回来看着路上仍在冒烟的县令大人,以及街道上那一个个残肢断臂和弹坑,他不由感叹自己的明智。
这命算是保住了。
迫击炮炮击这等可怕的场面,是他在明军从军中从未经历过,现在主流炮弹都是实心弹,与之不可相提并论,暗自庆幸自己仅仅受了轻伤,与这些倒霉蛋相比还是好些。
一颗并不大的铸铁弹体从空中坠落,砸在地上,形成一团火焰,剧烈的气浪将周围的建筑连同行人一起掀飞,残肢断臂,血肉内脏花花绿绿的场景,跟他面对西虏,所见到的连盔甲都备不齐,仅有弓、少量火门枪和小炮的远程武器是截然不同。
此时空气中还飘荡着一种令人作呕的味道,那是焦糊的肉味,他很想尽快离开这里,他觉到自己的受伤的右臂愈发疼痛,双腿像是被压了一块石头,漫长的降兵队伍一眼看不到头,他不知道这是战场恐惧症的表现,即使是老兵也可能出现的状况。
瓮城内打起火把,班庆涛带领医疗队到了傍晚才到华亭,首先第一个任务就是对战斗中受伤的军民进行基本的医疗,然后将开始更重要的防疫工作,明末各地大疫横行不得不防,为此刘泽从第三世界的国内招募了上千人的庞大医疗团队,特别是传染病方面的专家也以邀请出国开会的名义拐了十几个来。
随着第三世界国内形势的严峻,刘泽乙本人也出国了,以后的人员补充将变得困难许多,不过这些都是刘泽乙该烦恼的事情,这些被欺骗而来的专家们到了这里倒还是尽职尽责,医者父母心,班庆涛就是其中典型的例子。
在他看来,大明西北的公众健康水平很低,在这种糟糕的环境下各种大疫的记录也就不足为怪了,特别是穷人,卫生条件差,村镇发生经常性的瘟疫,不过已经习以为常,没几个人会在意。
特别是明代中期以后中国进入了一个空前少雨的年代,出现全国性的大旱灾。
万历、崇祯年间,旱灾变得越来越频繁,大旱之年的比率也在增加,波及华北数省的瘟疫首先在山西爆发,这场席卷华北地区的瘟疫实际就是鼠疫。
旱灾肆虐,逃荒保命的不只是难民,老鼠也需到处寻找食物,较大数量的老鼠进入人类的居住地也就顺理成章了。鼠疫杆菌通过寄存在它们身上的跳蚤将病毒传染给了难民,而难民的迁徙流动又使病毒延伸到更大的地域。
华北地区作为明末农民战争后期的主战场,天灾人祸并至,明末大瘟疫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酝酿。
班庆涛想要知道更多的细节,然后开始查找史书记载,越看越心惊,脑补出这样一幅惨况:
在崇祯10—14年间,中国华北连续发生了4年的干旱,崇祯十四年,山西北部一处春旱荒原上,一只因体内鼠瘟病菌滋生,堵塞了消化道,不能吸食血液的跳蚤,跳到一只灰鼠身上,拼命撕咬,结果被咬伤的灰鼠,身上就多了一种鼠疫病菌。
瘟疫细菌在这个比跳蚤还要大上许多倍的地方繁殖得更快,十几个小时后,这只鼠开始发烧,内脏开始溃烂。当灰鼠死亡的时候,它身上的瘟疫病菌就会传染给附近的小鼠,然后再由一家老鼠传染给另一家。
常年的干旱,食物的匮乏,让老鼠变得更加虚弱,免疫系统也变得越来越差,很快,整个区域就被瘟疫覆盖,干旱和缺水也使得鼠疫菌繁殖得更快。
没过多久,一大群带着细菌的老鼠就因为高温而变得燥热起来,它们四处寻找水源,而在这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老鼠被感染,加入到了迁徙的队伍中。
崇祯十四年夏,一大群老鼠突然出现在中国内陆地区,它们互相咬着尾巴,越过河流,进入了安徽、河南、河北等省份。
崇祯年间,五成是大旱之年,旱灾导致粮食产量大幅下降,国民身体素质严重下降,卫生状况极差。
崇祯十四年的时候,中国内陆地区还处于干旱之中,河北的春天几乎没有雨水,老鼠们没有水喝,只能继续向南走。与此同时,饥荒中的百姓慌不择食,开始吃老鼠藏在洞里的食物,吃掉路边的老鼠,一场席卷全国的瘟疫终于爆发了。
于是在中国的史书上留下了,崇祯14年始,大名府瘟疫大行,人死十之五六,岁大凶。
广平府大饥疫,人相食。
京师大疫,天津大疫。
河南全省大疫,开封府阳武县死者十九,灭绝者无数。
荣阳,民死不隔户,三月路无人行。
山东青州,济南,德州,泰安相继发生大疫。
安徽大疫,青蝇大如枣,凤阳府,安庆府,庐州府相继被鼠疫攻陷,死者最多的地方死亡人口达到90%,于是庐州府,就是现在的合肥一带,民有绝户,繁华大街如同静夜,无人行走。
越看越心惊的班庆涛查到《明季北略》卷十九《志异》的记录:
一个化名为“花村看行侍者”的明代遗民是这场1643年京师大瘟疫的亲历者,在他的回忆录《花村谈往》中,他一口气举出了几个耸人听闻的突然死亡的个案。
一名官员前一刻还和同僚喝茶打恭时,后一刻就“不起而殒”了;两个人一前一后骑马聊天,后面的人刚叙话几句问前面那个人,却发现这人已经“殒于马鞍,手犹扬鞭奋起”;最令人骨栗的恐怕是两个小偷的诡异之死:一家富人在瘟疫中全家死绝,于是这两名小偷打算发一笔横财,这二人约定一个在屋檐上接应,一个下到房中将偷来的东西递上来,结果下面的人递着包就突然猝死,而上面的人在接的时候也染上瘟疫毙命,死的时候,这两个小偷手里还攥着偷来的包袱。
有的新婚之家,新婚夫妻一起死在婚礼上,有人骑马而行,正在说话,后面的人已经死去。
有一个叫吴彦升的官员,刚准备去温州赴任,他的一个仆人死了。他命另一仆人去棺材店买棺材,久久不见回来,原来竟然死在棺材店里。
有一对新婚夫妇,婚礼之后,夫妇坐于帐中很久没有出来,打开帐子一看,夫妇两人死于床的两头。
沿街小户,收掩十之五六,有棺无棺,九门计数共二十余万也。
凡客游宦游,无不预写家书,恐不及作嘱语,大内亦然。
张天师辑瑞入都,出春明不远,急追入谕其书符喷咒,唪经清解,眠宿禁中者一月。而死亡不减。
班庆涛作为传染病学专家,明白鼠疫分为“腺鼠疫”和“肺鼠疫”两种,前者死亡率达50%-90%,而后者死亡率几乎高达100%,至此他判断这场大瘟疫,很可能是这两种鼠疫同时肆虐的结果,所以死亡率才如此之高。
他的这种推测也与史学家推断类似,较之关内闯献作乱,关外满清南下,这场鼠疫大爆发才是名副其实从内部断送帝国国祚罪魁祸首,想到这,班庆涛愈发感到自己的责任重大。
“队长,这里的明军伤兵太多,咱们的人手不够。”
班庆涛道:“叫本地医官来一起搭把手。”
所谓的医官,就是明代州县的官办医疗机构,相当于现代的医院,因为是官办机构,所以民间管它叫医官,班庆涛也如此叫。
其实中国自古就有官营行医的历史,始于唐、宋两代,在明朝,各县均设有医学机构,一方面办理药品的管理事宜,为官吏百姓治病,甚至是上门出诊,只不过除了领导,普通医师都没有工资,需要自负盈亏,又因为普通百姓都觉得是官办的,比一般游医都强,收入自然也就不菲,所以这行当也抢手的很。
班庆涛等到这些大明的大夫们到了后,也不废话,直接指派他们处理伤病员的各种杂事,在这个时代,医术即使在东方都属于原始状态,也更别提西方的杀人庸医了,在班庆涛眼里都是未来将要淘汰的,这些老医生现在还能发光发热,未来若是培训后审核不通过,那只是被裁撤的命,远不如培养新人从零开始在一张白纸上绘画来的轻松。
现代医学理论才是王道。
不过作为本地人士,这些以行医为职业的大夫除了打杂帮忙外,还有一项重要作用,那就是协助班庆涛了解本地疫病状况,边问着经验威望最高的三人,班庆涛边在本子上记录着他们讲述本地常见病、传染病的症状和爆发区域。
这些都是未来应对的第一手参考资料,天花、霍乱、鼠疫等等各种传染病几乎都能在这里找到样本案例,小规模感染之外,隔两年还经常会发生一次大的暴发。
基本已经对本地情况了解之后,班庆涛开始在随身的平板电脑上填写所需药品的申请,现在的存货并不多,自来明朝以后,专家们仔细核对后发现所需药品数量太过于巨大,还有未来全国范围内上亿人的医疗需求,都远远不是刘泽乙简单的从第三世界能能弄来的,还得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才好。
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