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爵位之争

“赵云、徐庶、甘宁、孙权、刘表,现在是五个王,我们继续算。臧霸,他以一万余泰山寇为班底,横扫整个豫州,虽说豫州我们转给了曹操,但他这份功劳不能抹杀吧?六个王了吧。高顺,他一手建立起了足以和最精锐的西凉骑兵抗衡的陷阵营;蒋钦,徐州睥睨天下的水军,他是奠基人、开创者;魏延,步兵的元老,现在步兵的训练法还在沿袭他的教法;再加上我、孔明、鲁肃等等,还有负责后方粮食、物质供应的一干人等,这该封多少王才能摆得平啊。”

阎忠一时无语。

“好,就算这些人大家都同意授予王爷的爵位,那么又该封多少地,食邑多少户,这到头来还不是诞生了一批新的门阀、豪族,这跟我们曾经要改变的世界有什么区别?”

孟良站起身来,踱着步,答道:“我知道,对于授爵最热心的不是我们的那批战将,甘宁、赵云、臧霸、高顺都从未在我面前流露出这想法,倒是一批文官始终抱着功成名就,留名青史的想法,对这个最热心。这也是个奇怪的现象,武将无所谓,文官太热衷。”

阎忠迟疑了会,说道:“不是,应该是说,家庭出身低微的对你更有认同感,他们对你从骨子里信任,但是,读书人的思想可就不那么单纯了。”

孟良大悟,阶级的观念从古至今始终存在,同一阶层的人更有认同感,这是谁也无法改变的,唯有将他们都糅合在一起,才能塑造出一个稳定的社会机制。

“其实我不是反对授爵,我是在想把爵位改做一种荣誉,不再世袭,不再有特权。明天我在会议上会首先反对,然后再提出第二种方案,这是底线。所以我先跟你们大家沟通,希望能取得你们的支持。如果,这个底线大家不能认同,那我只能归隐了。”

孟良一脸的郑重。

阎忠也很郑重的点点头:“我理解你的想法,今晚尽量做大家的工作吧。但你都这么大了,可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为所欲为了。”

孟良笑笑,转了个话题:“哎,阎先生,你是相术大师,你可曾听过这样的说法,如果过继一个儿子会改变这人的子孙运?”

阎忠呵呵笑道:“倒是有这种说法,不然很多人干嘛叫招弟、带弟啊,不过,虚妄之说当不得真的。你想将飞鸿过继?”

“是啊,有女无子总是一种遗憾,黄月英曾经提到过这事,当时为姓什么没谈妥。这事你看行吗?”。

在孟良的心里,在吕大爷去世后,一直把阎忠当做自己的亲人。而阎忠也把他看着自己的晚辈,常常用一种慈爱的目光看着他。

听到孟良如此说,呵呵笑道:“你的意思是让我撮合这事?还不如直接去找孔明,他都有四个儿子了,不在乎飞鸿一个。他也比较好说话。”

“唉,你这都看不出来,黄月英心高气傲,只有她当孔明的家,孔明是拿她毫无办法的。”

“行,过两天我就去找黄月英说说,估计改姓难度很大啊,她既然不让飞鸿姓诸葛,还能让他改姓孟?”

“就这样跟她说,我一旦生了儿子,就让他把姓改回来,这个条件不过分,她应该能接受。”

第二天早上,孟良刚起身。剑儿就递给他两卷手稿,说是飞鸿刚刚来过,见你没起来,就把这个丢下来了,说是你今天要用的。

孟良点点头,这孩子确实不同于同年龄的人,从不贪睡,每天早上肯定会到城外的山上跑上几个来回,即使是下雨天,他也会在亭子里练剑,从不偷懒。这要归功于黄月英的督促,从小养成的习惯。

孟良洗漱完毕,端着一碗粥到餐桌上,边吃边拆开一卷手稿,上面是飞鸿工工整整按照他昨天交代的思路写下的发言稿,重点突出了授爵的危害。这篇稿子看的孟良频频点头,他非常准确的体现出了孟良的思想。

再将另外的一卷打开,上面却是一篇建议书:对有功将士的酬功问题之我见。落款却是黄月英。在这篇建议书里,黄月英提出以军衔制来替代爵位制,对有功将士按照功劳、资历、贡献大小授予军衔,每种级别对应一定的年薪,文官、武官都可以授衔。军衔的级别为元帅、大将、上将、中将乃至校官尉官……

孟良粗略的一看,哑然失笑。除了文官也授军衔这点创意之外,全然是照搬那个时代的军衔制度。转眼一想,这也未尝不可,改爵位为军衔本来就是一种历史的进步,黄月英只不过把它大大提前了。

看来,黄月英是准备在元老会上提案,为了争取他的支持,特地将这底稿誊抄一份让他过目。

孟良思忖了一会,便定下了今天的策略:既然黄月英有备而来,而且自己对军衔制的实行深以为然,干脆自己开始就不发言了,到关键的时候力挺黄月英。昨晚在万虎家聚宴,原来凤翔城出来的一批元老,包括万虎、糜竺、韩暨、阎忠等人的工作都已基本做通,只是封不封王,各种爵位应该享有什么样的报酬还没取得最后的一致,如果让黄月英提出军衔制,这跟昨晚议定的大致方向是一样的,只是提法不同。

元老院的议事厅是个环形的会场,在最上首是个独立的席位,那是元老院的院长万虎的位置,他拥有主持会议、根据大多数人员的意见裁决结果、终止议案等权利。

万虎的左手,第一个位置是皇帝的,此时皇帝刘和已经去世,现在传位于太子刘俭,号慎帝。刘俭刚刚三十出头,性如其名,继承了其父亲节俭的习惯,但却比他父亲高调多了。他听说今后徐州的法纪律令皆要通过元老院裁决,主动提出要给自己留一席之地,便于自己参政议政。治权在皇权的监督之下,这本是开始拥立刘和时确定的原则,所以,刘俭提出自己和三公要参与元老会的讨论、表决,大家都提不出反对意见。幸好的是,在设立元老院的时候,孟良为了防止独裁的现象发生,明确提出,议案的通过要坚持少数服从多数,永远不为任何个人设立否决权。这一条是写进立法规则的。

刘俭的边上,分别是大司马孙权、大司徒郑玄、大司空刘表。原来的三公里面,张温、荀爽都已去世,后来公推孙权和刘表接替二人的位置,这也算是江东、荆州和平解决对他二人的一种回报。

万虎的右手,是丞相孟良、左丞相孔明、右丞相鲁肃,代表军队的徐庶、代表地方政权的刘晔、代表工人的孟公威、农民代表任峻、商人代表阚泽以及妇女代表黄月英。

万虎的正对面,是拥有投票权的韩暨、糜竺、阎忠等副院长。

孙权曾经有个提案,元老院的代表组成,不应该是相府的人占多数,应该从基层选拔出来才能真正代表民意。这个议案后来被否决,原因是元老会刚成立,一切尚在摸索阶段。而且各行业的代表谁还能找出比他们更优秀的?后来,作为一种妥协,在代表表决的时候,要求每位代表必须说出理由,赞成的理由、反对的理由都必须表述清楚。

第93章 烛影朦胧情欲急卷一结束语第39章 凤翔城攻守战第55章 彭城的四大家族第135章 淮阴县城第20章 三国第一牛人第110章 历史已经逆转第81章 阙宣提前造反第132章 潇湘妃子第70章 徐庶的堕落第22章 针神樊阿第191章 战争还是和平?第5章 光和元年第88章 孟良集团的架构第148章 不留一个活口第102章 参加会盟之议第120章 下邳高级训练班第20章 三国第一牛人第64章 佯攻变主攻第39章 凤翔城攻守战作者手札写作状态第177章 兵者,诡道也第43章 云门二十三号第14章 钢是这样练的锲子一今年流行混账第23章 先手第106章 虎牢关前诸侯会盟第134章 紧急军情急报第31章 孔明是这样调教的第115章 偶遇赵子龙第103章 黄月英的儿子叫黄飞鸿第131章 秘密盟约第168章 智斗第4章 低调出场第7章 需求决定市场第48章 女人就是麻烦第71章 袁涣的声东击西第65章 残阳如血第95章 留县模式第178章 狗急跳墙第134章 紧急军情急报第52章 新婚之夜第69章 布局彭城第130章 神秘来宾第180章 爵位之争刘备哭泣的艺术赵云将星因何而黯淡第58章 又是混帐时分第79章 灵堂对第116章 臧霸其人卷一结束语第60章 终陷囹圄第38章 急报,黄巾来袭第46章 以战迫和第108章 大战吕布第19章 突刺第116章 臧霸其人第85章 衣食足知荣辱第22章 针神樊阿第189章 屠倭碑第64章 佯攻变主攻第176章 曹操的赌注第70章 徐庶的堕落第167章 甄宓的魅力第28章 异军突起赵二春第179章 过继之议卷三结束感言第31章 孔明是这样调教的第187章 言出必行创作大家谈之五6978951兄的评论第106章 虎牢关前诸侯会盟第9章 开创基业第81章 阙宣提前造反第19章 突刺第157章 广陵水军第10章 农民的习性第4章 低调出场第64章 佯攻变主攻第5章 光和元年第51章 糜榕花园问答第58章 又是混帐时分第169章 郭嘉的挑衅第54章 王莽新政的得失第101章 深明大义的糜竺第161章 民众的力量第77章 四面埋伏第81章 阙宣提前造反第31章 孔明是这样调教的第41章 接管武原第132章 潇湘妃子第107章 虎牢关前鏖战急第92章 黄月英,你想干嘛?第37章 又见三儿第191章 战争还是和平?第26章 一切从实战出发第22章 针神樊阿赵云将星因何而黯淡第102章 参加会盟之议第152章 熟悉的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