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京中消息

自青阳与青篱这二人确定了要开酒楼。青阳便对欧阳玉不甚排斥了,究其原因只有一个:欧阳玉可暂时权当个苦力使唤。

欧阳玉对此安排只是感叹一番,便随在陆聪身后去忙活张罗了。关于酒楼的经营,青阳与青篱二人起了小小的争执,青阳要走高端路线,而青篱则要走平民化路线,以质优价廉取胜,两人一连好几日,争了个脸红耳赤,谁也说服不了谁。

这日又因酒楼的经营方向,两人在屋内大眼瞪小眼,碧云笑道:“县主与二小姐再这么争下去,我看呀,这酒楼就是到了年底也难开起来。”

这二人听了她的话,便把矛头齐齐对向她,直瞪得碧云受不住,讪笑一声,灰溜溜的出去了。

杏儿见了悄悄给她打了个眼色,捂嘴一笑,“碧云姐姐,且叫县主与我们小姐争着呗。若是这酒楼开不起来,咱们正好躲清闲。”

碧云了然,笑着道:“是了,我一时糊涂了。走,咱们去收拾那蔬菜架罢,自来这里,我们天天有干不完的苦力。”

杏儿与碧云相视一笑,两人一前一后的去了。

屋内二人将这两个丫头的对话听得一清二楚,不由讪讪一笑。青篱朝着青阳道:“县主,我们还是和解罢。可不能叫丫头们把咱们看扁了。”

青阳别扭的把脸儿一扭,“那就听本县主的。”

青篱想了想,赔笑道:“县主的点子自然是好的。只是这长丰县比不得京城,富贵人家统共就那么十几二十家,迎来送往的事儿也少,专做正宴,怕是客源少呢。”

这倒是实情。青阳神色微动,她看在眼里,只好又加了一把火,道:“今日正好没事,不若我们去这县城最好的茶楼酒楼吃喝一番,一是看看别家的菜价,二来,也看看那地方的客源如何,三来嘛,我们正好也散散心,回来再想这酒楼的经营,县主以为呢?”

青阳略想了想便点点头。“正好,本县主来你还未与本县主正式接风洗尘呢,就选今日罢。”

青篱暗笑,一连的点头。连忙叫红姨去安排一番。

因这会子时间还早,她们出了府,便直奔长丰县最大的茶楼“品茗轩”而去。这茶楼也是平西侯府的产业,前面临街的三层小楼,做的是平价散客的生意,后面有一栋雅致的两层小楼,是给有身份地位的贵客备下的雅间儿。

马车到了品茗轩,青篱抬头张望了一番,扶着青阳进了茶楼,一面上楼一面笑着问道:“县主,我们是坐前面儿,还是坐后面儿?”

店小二听她如此问,连忙朝着青阳县主道:“这位小姐,后院有专门为您这样身份尊贵的人备的雅间儿。”

青阳本是想选后面的雅间,眼前这般闹哄哄的场景,她着实有些不习惯,正欲开口猛然听见楼上有人高声说道,“景兄。听说你昨日刚从京城回来,可有什么新鲜儿,说来听听呀。”

青篱心中猛然一振,转头看向青阳,与她的目光撞在一起,青阳抿嘴一笑,朝着那店小二道:“我们就坐前面儿。”

一面上楼,一面听见楼上有人朗声笑道:“要说新鲜事儿,京里头哪天不发生许多,三言两语的可说不完。”

他的话刚一落音,便有人叫道:“景兄你惯会拿乔,就挑几宗最热闹的说说呗。”

青阳二人踏上二楼台阶,只见众茶客都齐齐望向靠南边窗子书生模样的年轻男子,那男子一身洗得发白的旧衣衫,一个人占了一桌,独自饮茶。见众人注目,甚是得意,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笑道:“好,那我就挑几宗事说说。”

说着干咳一声,道:“要说这一件大事儿,便是关乎社稷民生的新法。”

青篱与青阳二人选了个离那书生不远不近的位子坐了。青篱听到新法二字,目光微动,这两个字她可不陌生,历史书中不止一次提到过,知名的有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张居正变法等,每一次变法便昭示着一次大的社会动荡。这人口中的新法,莫非也是一次大规模的变法运动么?

还欲再细想,便听见有人扬声道:“这些朝廷大事儿跟咱们小老百姓没啥关系,我说景秀才,你还是挑点有趣的讲讲罢。”

景秀才不屑的吐出两个字,离得远的茶客没听见,但周边的几桌却是听见了。

青篱听到景秀才吐出的两个字:“无知”。不由暗笑,这位秀才倒是个看得透的。

于是又有人道:“那景秀才给我们讲讲这新法到底是什么内容。”

景秀才这才道:“新法的内容用九个字概括,便是‘清税,促耕,方田,奖军功’。”

他的话刚一落音,便有人急了,“我说景秀才,你明知道咱们是粗人,听不懂这个,你说得明白一些。”

整个二楼的茶客都被这景秀才的话吸引过来,就连三楼的茶客也纷纷往二楼跑,景秀才的演讲欲被大大满足,清清了嗓子,朗声道:

“这清税,便是说新法实施的第一步,要是清理各州县乡长期拖着不缴的税银。用来充盈国库;促耕,简单来说,就是促进耕种,具体包括鼓励开荒,减免税赋,减免徭役,在全国各州县设置试验官田,研究如何提高粮产。粮是民之本,民是国之本,皇上圣明,新法这一实施。定然能再现我大周‘御景’年间民富国强的太平盛世啊。”

“这方田简单来说,便是清丈土地,重点是清丈世豪大户隐瞒的土地,核定税赋。这奖军功就再好理解不过了,我大周朝威仪四海,边关平静,多年无战事,这是好事,但是近些年来,边陲小国蠢蠢欲动,而我大周的兵懈马怠,一旦战事展开,势必不敌啊。武官们出生入死,待遇却不及文官的十分之一,提高武官们的待遇,一来可激励武官们,二来也可吸纳更多的兵源。又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啊。”

景秀才一打开话匣便收不住口,喝了一口茶,又接着道:“还有一件大事,是与这新法息息相关的。皇上推行新法的决心已下,决定建立司农署,专管劝课农桑﹑救荒等事,各州府县也将派驻司农官,由司农署直接管辖。听闻近期便有圣旨下达,在全国范围内招募精于耕种之人入朝为官”

他的话刚一落地,立刻响起嗡嗡的议论声,有人惊叹“会种地也能当官了?”有人嘲笑“斗大的字都不认一个,光会种地肯定不行,以我看沈府三公子那样的,即有文采,又会种地的人才能当官儿。”也有人摇头:“那个什么方田,我看是不成,那世豪大户能乖乖的叫朝廷丈量?”

有人反驳:“怎么不成?世豪大户也得归朝廷管,皇上要量,谁敢拦着?”

有人感叹:“听来听去都是跟地有关,咱们从商的靠边站罢”

有人朗声问道:“我说景秀才,你说的那个鼓励开荒是不是年前下到咱们县衙的文书。荒地免缴税赋五年的?”

景秀才点点头,“那个就是新法的一部分。”

有人大声叹道:“这一遭儿又赶不上了。听说有消息灵通的,早就把无主的大块儿荒地占了。”

另一人将茶杯一顿,高声道:“要说这消息灵通,就数新到长丰县没多久的,丁香巷子的李府,早早的占了一万多亩的荒地。”

他身旁的一人接过话道:“你这话说的不对,我听李牙侩说,文书没下来之前,李府的李小姐就定了要那块荒地了。”

青篱正听得有趣儿,突见这些人将话头扯到自己身上,不由朝向青阳一笑。

还未说话,便又听见一人道:“听说那李小姐家中世代为农,对种地一事颇有心得,她画的好几样新奇农具,连沈府的三公子都大为赞叹。可惜是个女子,否则,以我看她也可到那个什么司农署捞个什么官儿当当。”

身边的几个丫头听了这话,均是捂嘴一笑。

茶楼中闹哄哄的讨论了一阵子,便有人高声叫道:“景秀才可还有什么新鲜的事儿?”

这一声问,登时茶楼里闹哄哄的声音都停了下来,齐齐望向他。景秀才笑道:“要说有新鲜的事,还有一宗。”说着又是一声干咳,“正月十五渤海国大皇子带使团来访,欲与我大周重修旧好。皇上很是高兴,封户部右侍郎张书山大人之女为晋阳郡主,三月初三送往渤海国联姻,以示我大周的诚意。”

张凤娇?!青篱猛然转头,看向青阳。青阳悄悄一笑:“你看我作甚?”

青篱问道:“那秀才说的可是真的?”

青阳娇笑一声:“真的不能再真了。我出京时,圣旨已经下了。我们康王府的小王爷为此还好一通闹呢。”

青篱眉头皱眉,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儿,这张凤娇之事也太过突然了罢。直直盯向青阳:“县主可有什么事儿瞒我?”

青阳点点了她的额头,“有事儿瞒你作甚?怎么?舍不得那张凤娇?!”

第二十六章 一纸婚书第十五章 李姨娘之殇(四)第四十六章第六十三章 相见(一)第四章 七夕灯会(二)第十二章 赏花宴(一)第二十九章 长丰来信第三十六章 立春第一章 苏府荒宅第六十八章 接风宴(二)第三十六章 立春第七十七章 聚第一章 岁月安好第七十七章 左右为难第三十六章 苏府来人第十六章 种菜第三十四章 风雪夜来人第六章 西席(求推荐票)第四十一章 陈家人第三章 七夕灯会(一)第五章 山庄来客(二)第二章 苏府荒宅(二)第三章 初见(一)第七章 搬家(二)第十八章 话议离期第七十九章 变故突起(二)第三章 七夕灯会(一)第四十五章 暗争斗第三章 雨中施救第六十五章 媒婆盈门第四十四章第十章 不眠夜第五十五章 谁做的?第五章 七夕灯会(三)第三十七章 较量第四十四章 狭路相逢第十八章防旱第二十八章 上宏远寺(二)第三十九章 三堂会审第五十六章 古怪老郎中第二十八章 如此赈灾粮第四十六 太太的病(两章合一章更)第十八章 排查(二)第二十九章 长丰来信第七十八章 变故突起(一)第十三章 赏花宴(二)第二十六章狗血事件(续三)第三十八章 胡流风(一)第十七章 圣旨(二)第二十九章 灾不单行第一章 篱阳山庄第八章 又见老郎中第三十三章 共度难关第三十八章 回京安排第五十章 强盗青阳第五十七章第七十七章 左右为难第二十二章 狗血事件(三)第七十六章 开局不易第四十七章 又见青阳第七十章 醉(二)第二十六章 邻里之间第五十六章 寺中来菜(詹王府)第十一章 你这个无赖第五十九第四十八章 青阳县主(二)第五章 安家落户( 二)第五十九第三十四章 风雪夜来人第四十二章 苏青筝(一)第五十七章第五章 探望(一)第三十三章 烧烤准备第八十一章 再次交锋第五十七章 仗势送礼?第三章 初至长丰第四十七章第四十八章 拜访平西侯府(一)第三十八章 回京安排第八十九章 淡淡隐忧第二十九章 灾不单行第四十五章 暗争斗第十八章 话议离期第三十三章 不详梦魇第四十四章 话亲事第二十三章 规划第三十五章 燕山游(二)第八十八章 月下依依第十七章 青篱讨债第二十四章 狗血事件(续一)第一章 苏府荒宅第二十五章 生辰焰火第十二章 李姨娘之殇(一)第一章 苏府荒宅第二十三章 狗血事件(四)第五十五章 寺中来菜(岳府二)第五章 探望(一)第三十二章 再聚岳府第六章 苏青筝告状第十章 河滩荒地(二)